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副猪嗜血杆菌病的中草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副猪嗜血杆菌病的中草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多发性纤维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也称格拉泽氏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主要危害3-8周龄仔猪和保育猪,也可感染2-4周龄生长育肥猪,发病率达10-50%,严重时病死率甚至可高达50%,是近几年养猪生产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给养猪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副猪嗜血杆菌病已经在全球范围影响着养猪业的发展,经常发生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猪场应提前使用有效药物进行预防,随着集约化养殖业的发展,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在治疗时推荐使用头孢噻呋钠、氟苯尼考注射,但该菌对这些抗菌药物已产生耐药性。用化学药物防治疾病,不但会使动物抗病力减弱,还会在动物体中残留蓄积,产生毒副作用,危及动物和人体的健康,耐药性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积极开展抗菌中草药的筛选和配方的研制对于副猪嗜血杆菌及其他呼吸系统细菌性动物疫病的防治具有
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对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治疗容易产生耐药性的缺陷,提供一种治疗副猪嗜血杆菌病的中草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对福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按照质量份计算,本发明治疗副猪嗜血杆菌病的中草药制剂是由金银花5-15份、 连翘5-15份、蒲公英5-15份、枇杷叶2-15份、木通2-10份、黄芪5_25份和甘草5_35份制备而成。优选的,上述中草药制剂是由金银花6-12份、连翘6-12份、蒲公英6-12份、枇杷叶3-10份、木通3-6份、黄芪10-20份和甘草10-30份制备而成。本发明还提供了前述治疗副猪嗜血杆菌病的中草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取金银花、 连翘、蒲公英、枇杷叶、木通、黄芪和甘草,混匀,按常规方法制成中药制剂。优选的,还可以取混匀后的中草药,加水浸泡,煎煮,过滤,滤液浓缩,按常规方法制成中药制剂。本发明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取混匀后的中草药,加水浸泡,煎煮30min,过滤,滤渣加水至盖过滤洛,继续煎煮30min,过滤,合并两次滤液,浓缩至lg/ml, 110-120 °C灭菌,即得口服液。方中金银花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及同属植物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连翘木犀科(Oleaceae)连翅属(Forsythia)植物连翅(Forsythia suspensa (Thunb. ) Vahl)的干燥果实,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1OraracwffiHand. Mazz.、碱地蒲公英
Toraxacum borealisinense Kitam.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金银花、连翅和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的功效;枇杷叶为蔷薇科植物枇杷Eriobotryajaponica (Thunb.) Lindl.的叶,具有化痰止咳和胃降逆的功效,木通为双子叶植物药木通科植物白木通或三叶木通、木通(五叶木通)的木质茎,具有清热利水的功效,黄芪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 膜荚黄芪的根,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里生肌、利水消肿的功效,甘草为双子叶植物豆科 Leguminosae 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胀果甘草inf lata Bat.,或光果甘草G glabra L.的根及根茎,具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缓和药性的功效, 以上诸药协同增效,对副猪嗜血杆菌病进行预防和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I、材料和方法
1.I仪器设备与试剂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药敏试纸(购买或自制);细菌待做药敏试验的细菌;接种环、酒精灯、打孔器、牛津杯;移液器、滴头;酸度计(德国);超纯水器 (IOL);控温、控湿全自动生化培养箱;卧式高压消毒柜;超生波裂解仪;欧林巴氏显微镜系列;超静工作台。L2试验动物
昆明小鼠90只,雌雄各半,体重(20±2)g,购于贵阳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适应环境I周后进入正式实验。自由饮水,定时通风,湿度保持60%,光照和黑暗时间各12h。 小鼠饲料配方面粉20%,玉米面30%,麸皮22%,豆饼粉18%,鱼粉3%,酵母粉1%,骨粉3%,鸡蛋1%,食盐1%,鱼肝油1%。家兔60日龄20只,体重I. 7206±0. 0315公斤,分成两组进行中草药安全试验和生理特性观测试验,试验期30天。家兔饲料配方玉米面51%,麸皮17%,黄豆粉8%,鱼粉 6%,油枯7%,草粉10%,磷酸钙0. 5%,食盐0. 5%。1.3试验药物金银花6-12份、连翘6-12份、蒲公英6-12份、枇杷叶3-10份、木通3-6份、黄芪10-20份、甘草10-30份。基本处方配制由当地药材批发市场购入以上中草药,加工(60目)粉粹包装待用。每公斤体重0. 8-1克/次,早晚各两次,连用3-5天。口服液制备将以上中草药按量称重混合,加水浸泡,煎煮30分钟,过滤,药渣再加水至盖过滤渣,煎煮30分钟过滤,合并滤液并浓缩至lg/ml,瓶装,116°C、高压灭菌30分钟,放入4 °C冰箱备用。2、实验项目
2.I安全试验
中草药在推广应用前检验其安全性与毒性。试验动物为小鼠或大鼠;测定半数致死量 LD50 ;试验结果按简化寇氏法进行计算。预备实验取小鼠20只,按序贯法进行预备试验,测得小鼠腹腔注射100%致死量为2870mg/kg,连续观察7d。正式实验按寇氏Idirber法,取体重(20±2 )g健康小白鼠70只,随机分组, 每组10只,雌雄各半,实验前禁食不禁水12h,实验时以适当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染毒, 注射量为0. 2mL/20g体重,组数为7,剂距为0. 80,染毒2h后给食,观察7天。记录各组小鼠的中毒症状,死亡时间和死亡数,计算LD5tlt5
2.2中草药药敏试验
药敏片的制备取新华I号定性滤纸,用打孔机打成6毫米直径的圆形小纸片。取圆纸片50片放入清洁干燥的青霉素空瓶中,瓶口以单层牛皮纸包扎。经15磅15-20分钟高压消毒后,放在37°C温箱或烘箱中数天,使完全干燥。抗菌药纸片制作在上述含有50片纸片的青霉素瓶内加入药液0. 25毫升,并翻动纸片,使各纸片充分浸透药液,同时在瓶口上记录药物名称,放37°C温箱内过夜,干燥后即密盖,置阴暗干燥处存放,有效期3-6个月。药液的制备按单味药的使用治疗量的比例配制复方制剂药液,即配置lg/lml的水煎剂。此稀释液即为用于做药敏试验的药液。在“超净工作台”中,用酒精灯火焰灭菌的接种环挑取适量副猪嗜血杆菌培养液于少量生理盐水中制成细菌混悬液(浓度为105cfu/ml-106cfu),用灭菌棉拭子将待检细菌混悬液涂布于平皿培养基表面。要求涂布均匀致密。将镊子于酒精灯火焰灭菌后略停,取药敏片贴到平皿培养基表面。用镊子轻按几下药敏片,使药敏片与培养基紧密相贴,在平皿中央贴一片,外周等距离贴若干片,标记每种药敏片的名称。将平皿培养基置于37°C温箱中培养24小时后,观察效果。药敏实验的结果观察按抑菌圈直径大小作为判定敏感度高低的标准,抑菌圈直径(毫米)敏感度20以上极敏,15-20高敏,10-14中敏,10以下低敏,0不敏。2.3中草药对家兔安全性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在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选择60日龄家兔20只。试验期为30天。20只小白兔分成两组进行中草药安全试验和生长性能测定试验。试验开始前一周喂饲料,自由采食,一日二次,饮水器自由饮水。第二周后,实验组中草药方剂剂量按0.8-1克/公斤体重拌料投放饲喂。对照组按常规投料。分早晚二次喂料,每天早晚观察家兔行为体征,并记录。30天后进行屠宰试验。2. 4推广试验
试验动物及规模(1)选择贵州省内中小型猪场和养猪基地20日龄以上哺乳仔猪和35 日龄以上断奶仔猪共100头副猪嗜血杆菌疑似病例进行病原分离、模板DNA提取、引物设计合成,PCR扩增,对阳性病例采取中草药制剂防治。(2)选择贵州省中小型猪场和养猪基地 1087头副猪嗜血杆菌疑似病例进行诊断与防治。3、结果
3. I急性中毒症状
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全身出汗,呼吸急促,被毛松乱,蜷曲,不食,扎堆,给药后 0. 15 6h死亡,尸检可见心脏肿胀充血、肝脏、肺脏充血。3.2半数致死量半数致死量按以下公式计算
LD50 = log ^ 1 [Xm - d (Sp - 0. 5)]
其中Xm为最大剂量组剂量的对数;d为相邻两组高剂量与低剂量之比的对数;P为各组动物的死亡率,用小数表示;Sp为各组动物死亡率的总和。半数致死量结果见表I。
表I小鼠腹腔LD5tl测定结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副猪嗜血杆菌病的中草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份计算,它是由金银花5-15份、连翘5-15份、蒲公英5-15份、枇杷叶2_15份、木通2_10份、黄芪5_25份和甘草5-35份制备而成。
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治疗副猪嗜血杆菌病的中草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金银花6-12份、连翘6-12份、蒲公英6-12份、枇杷叶3_10份、木通3_6份、黄芪10-20份和甘草10-30份制备而成。
3.权利要求I或2所述治疗副猪嗜血杆菌病的中草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取金银花、连翘、蒲公英、枇杷叶、木通、黄芪和甘草,混匀,按常规方法制成中药制剂。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治疗副猪嗜血杆菌病的中草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取混匀后的中草药,加水浸泡,煎煮,过滤,滤液浓缩,按常规方法制成中药制剂。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治疗副猪嗜血杆菌病的中草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取混勻后的中草药,加水浸泡,煎煮30min,过滤,滤洛加水至盖过滤洛,继续煎煮30min,过滤,合并两次滤液,浓缩至lg/ml,110-120°C灭菌,即得口服液。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副猪嗜血杆菌病的中草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金银花、连翘、蒲公英、枇杷叶、木通、黄芪和甘草制备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中草药制剂来防治副猪嗜血杆菌病,用药安全,对副猪嗜血杆菌高度敏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对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治愈率可达89.7-91.4%,并且价格低廉,用药方便,不会产生耐药性,无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K36/73GK102579622SQ20121005336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3日
发明者余波, 刘辉, 史开志, 吴位珩, 孙淑琴, 徐景峨, 杨茂生, 杨莉, 谭尚琴 申请人: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