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焦虑抑郁障碍的药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0242阅读:5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焦虑抑郁障碍的药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焦虑抑郁障碍的药物及其应用,具体地说,是以中草药为原料制成的中成药。
背景技术
焦虑抑郁障碍(anxiety and depressive disorder)已成为我国的常见病。焦虑障碍指一种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及紧张不安为主的焦虑症,病人终日惶惶不安,顾虑自己的工作、健康,担心亲人的安危、唯恐不测,并常伴有躯体不适感;抑郁障碍是指一种悲观和失落感,对事件反应迟钝,注意力下降,表情迟滞,情感障碍。同时, 焦虑抑郁障碍者98%都伴有失眠这一躯体症状,睡眠是焦虑抑郁障碍中较为重要的表现因子。目前,西医对于焦虑抑郁障碍的病因病机尚无完全定论,在其发病机理上,西医认为中枢神经系统生化功能异常与之密切相关,并主要涉及NE、5-HT等神经递质,除此之外, 还认为焦虑障碍可能与苯二氮卓类受体等有关。中医没有与焦虑抑郁障碍相对应的疾病名称,实质上焦虑抑郁障碍属于中医心病的范畴,与中医中的“郁症”、“不寐”、“心悸”、“怔忡” 等相似。目前中医对焦虑抑郁障碍的病因病机研究主要分为两方面,即实证与虚证。实证主要有忧思过度,气机不畅,肝气郁久化热,扰乱心神;气郁则津凝为痰,痰气交阻,心神失养;情志忧郁,肝失疏泄,有余之气日久化火,炼液成痰,气、痰、热、结蒙蔽心神;忧思气结, 气滞血瘀,久之化热生火,循经上扰,则心神不宁。除肝气郁结外,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也可扰动心神导致焦虑。虚证主要有忧思过度,可致心脾两虚、心失所养,暗耗阴血,心肝阴血亏虚,肝失调达或肝阳偏亢,则魂无以藏,神无所附;肝血亏虚则胆气亦虚,决断失职;情志不遂忧思无度,心之气血耗伤,可致胆气亏虚;若损及阴精,心、胆、肝、肾均可受累。阴不制阳,虚火扰动,使神志失常。研究还发现,焦虑抑郁障碍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例如,20世纪90年代上海市综合医院门诊患者心理障碍的发生率为109Γ20%,住院病人209Γ50%,其中心血管病 409Γ50%,主要是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在有抑郁和焦虑障碍的人群中,高血压的发生率增加两倍,卒中、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危险增加6倍,死亡率增加两倍以上。综合分析,抑郁致心血管病的病理生理机制至少包括三方面第一,引起高类固醇皮质激素血症(肾上腺皮质对皮质激素释放因子的反应加剧);第二,导致血小板功能受损,包括血小板反应度增加,血小板物质的释放。这两种机制的结合构成了抑郁症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机制的基础。第三,抑郁症患者心率变异度降低及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导致患心律失常者增多。焦虑症与冠心病也密切相关,有研究者认为焦虑症患者心率变异度降低,反映植物神经张力的病理性改变。这种改变导致交感性刺激增加(从而导致心律失常和猝死),或是引起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导致心性死亡。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可引起由植物神经介导的心脏压力感受性反射功能失调而导致猝死。从焦虑抑郁症与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发病机制中,我们可以明确看出,两者的相同点在于与植物神经功能密切相关。两者导致心脏功能的改变都是由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所引发。理论上,加减治疗焦虑抑郁症治则可以是先给予养心安神,后舒肝理气。用养心安神方法改善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改善患者心血管相关症状及睡眠症状,从而治疗焦虑抑郁障碍。目前,在抑郁症的西医治疗上,黛力新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黛力新是由小剂量氟哌噻吨与小剂量美利曲辛组成的合剂,其药理作用是两种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在其提高突触间隙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及5—羟色胺等多种神经递质的含量,整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另外,其对组织胺受体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具有镇痛,抗惊厥作用。临床发现黛力新改善焦虑和躯体症状与苯二氮卓类相似,但其还有较好的改善抑郁的作用。但其相对局限之处在于,黛力新禁止使用于有严重的心脏疾病如心肌梗死恢复早期,束支传导阻滞;未经治疗的窄角性青光眼;高度兴奋的患者;急性酒精、巴比妥类药物及鸦片中毒;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对于心内科用药存在一定局限性,因为老年患者束支传导阻滞较多,多数患者并无明确主诉,故易导致医疗事故。中医上,治疗焦虑抑郁障碍的药物经研究统计其用药规律是按使用频次高低依次为茯苓39次,甘草31次,酸枣仁四次,柴胡25次,远志对次,当归22次,五味子19次,龙骨17次,人参16次,白芍16次, 半夏16次,熟地黄16次,生地黄15次,麦冬15次,天冬15,丹参12次,柏子仁11次,郁金 11次,石菖蒲11次。其中,具有安神作用的药物有茯苓、酸枣仁、远志、五味子、龙骨、丹参、 柏子仁、石菖蒲等,达8味之多;具有养阴补血作用的药物有当归、白芍、熟地黄、生地黄、麦冬、天冬等6味;从上述药物的使用率中可以知晓在治疗焦虑抑郁障碍中大量应用了安神、 养阴补血之剂,体现了中医注重对该病心神不安主症的治疗,同时兼顾阴血不足的用药特色。中国专利文献CN 200910019713. 1,公告日2011年6月15日,公开了一种治疗抑郁症、焦虑症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制剂由下列重量份数比的重要原料制成熟地10-30份、合欢花10-30份,柏子仁10-30份,香附10-30份,柴胡10-30份,山药10-30 份、制首乌10-30份、绞股蓝10-30份、桅子10-30份、党参10-30份、当归10-30份、生牡蛎 10-30份、黄芪10-30份、五味子10-30份、淫羊藿10-30份、酸枣仁10-30份、远志10-30份、 黄柏10-30份、金线莲10-30份、钩藤10-30份;中国专利文献CN 02129417. 2,公告日2005 年1月沈日,公开了一种治疗抑郁症、焦虑症的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刺五加10-100份、五味子10-100份、桅子5-60份、郁金3_60份。诸如此类治疗抑郁焦虑障碍的中药组合物有很多,但是都有或多或少的缺点,例如,药味过多,取材难, 价格昂贵;药效不明显,治疗效果差等等。因此,亟需一种治疗抑郁焦虑障碍效果明显、药味数适中、便于制备的药物,但是目前关于这类药物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抑郁焦虑障碍的药物。本发明的再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抑郁焦虑障碍的药物的用途。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焦虑抑郁障碍的药物,它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柴胡6-20份、 白芍6-20份、白术6-15份。
所述的药物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柴胡10-16份、白芍10-16份、白术8-12份。所述的药物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柴胡13份、白芍13份、白术10 份。所述的药物还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夏枯草6-15份。所述的夏枯草的重量份是8-12份。所述的夏枯草的重量份是10份。所述的药物还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黄连3-6份、肉桂3-6份。所述的黄连的重量份是4. 5份,所述的肉桂的重量份是4. 5份。所述的药物的药剂是胶囊、颗粒、片剂、口服液、合剂或糖浆剂。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药物在制备治疗焦虑抑郁障碍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优点在于
1、本发明的药物是基于充足的中医及西医理论基础之上,对于焦虑抑郁障碍的治疗并不是仅针对于症的描述而进行诊疗,更多的是关注整个疾病的发病背景及其病因病机,深入其根本,疗效明显,与西药实力相当;
2、本发明的药物由纯中药制成,无毒副作用,且易于被患者接受;
3、本发明的药物原料组分少,原材料丰富易得,价格便宜,制备工艺简单,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1是焦虑抑郁障碍发病年龄与发病率关系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详细说明。实施例1治疗焦虑抑郁障碍药物一的制备(一) 柴胡6份、白芍20份、白术6份,常规方法煎煮。实施例2治疗焦虑抑郁障碍药物一的制备(二) 柴胡20份、白芍6份、白术15份,常规方法煎煮。实施例3治疗焦虑抑郁障碍药物一的制备(三) 柴胡6份、白芍6份、白术15份,常规方法煎煮。实施例4治疗焦虑抑郁障碍药物一的制备(四) 柴胡20份、白芍6份、白术6份,常规方法煎煮。实施例5治疗焦虑抑郁障碍药物一的制备(五) 柴胡20份、白芍20份、白术6份,常规方法煎煮。实施例6治疗焦虑抑郁障碍药物一的制备(六) 柴胡13份、白芍13份、白术10份,常规方法煎煮。实施例7治疗焦虑抑郁障碍药物一的制备(七) 柴胡10份、白芍16份、白术8份,常规方法煎煮。实施例8治疗焦虑抑郁障碍药物一的制备(八) 柴胡16份、白芍10份、白术12份,常规方法煎煮。
实施例9治疗焦虑抑郁障碍药物一的制备(九) 柴胡20份、白芍6份、白术12份,常规方法煎煮。实施例10治疗焦虑抑郁障碍药物一的制备(十) 柴胡10份、白芍10份、白术8份,常规方法煎煮。实施例11治疗焦虑抑郁障碍药物二的制备(一)
柴胡6份、白芍20份、白术6份、夏枯草15份,常规方法煎煮。实施例12治疗焦虑抑郁障碍药物二的制备(二)
柴胡20份、白芍6份、白术15份、夏枯草6份,常规方法煎煮。实施例13治疗焦虑抑郁障碍药物二的制备(三)
柴胡6份、白芍6份、白术15份、夏枯草15份,常规方法煎煮。实施例14治疗焦虑抑郁障碍药物二的制备(四)
柴胡20份、白芍6份、白术6份、夏枯草15份,常规方法煎煮。实施例15治疗焦虑抑郁障碍药物二的制备(五)
柴胡20份、白芍20份、白术6份、夏枯草15份,常规方法煎煮。实施例16治疗焦虑抑郁障碍药物二的制备(六)
柴胡13份、白芍13份、白术10份、夏枯草10份,常规方法煎煮。实施例17治疗焦虑抑郁障碍药物二的制备(七)
柴胡10份、白芍16份、白术8份、夏枯草15份,常规方法煎煮。实施例18治疗焦虑抑郁障碍药物二的制备(八)
柴胡16份、白芍10份、白术12份、夏枯草12份,常规方法煎煮。实施例19治疗焦虑抑郁障碍药物二的制备(九)
柴胡20份、白芍6份、白术12份、夏枯草8份,常规方法煎煮。实施例20治疗焦虑抑郁障碍药物二的制备(十)
柴胡10份、白芍10份、白术8份、夏枯草12份,常规方法煎煮。实施例21治疗焦虑抑郁障碍药物三的制备(一)
柴胡6份、白芍20份、白术6份、夏枯草15份、黄连3份、肉桂6份,常规方法煎煮。实施例22治疗焦虑抑郁障碍药物三的制备(二)
柴胡20份、白芍6份、白术15份、夏枯草6份、黄连6份、肉桂3份,常规方法煎煮。实施例23治疗焦虑抑郁障碍药物三的制备(三)
柴胡6份、白芍6份、白术15份、夏枯草15份、黄连6份、肉桂3份,常规方法煎煮。实施例M治疗焦虑抑郁障碍药物三的制备(四)
柴胡20份、白苟6份、白术6份、夏枯草15份、黄连3份、肉桂3份,常规方法煎煮。实施例25治疗焦虑抑郁障碍药物三的制备(五)
柴胡20份、白芍20份、白术6份、夏枯草15份、黄连3份、肉桂6份,常规方法煎煮。实施例沈治疗焦虑抑郁障碍药物三的制备(六)
柴胡13份、白芍13份、白术10份、夏枯草10份、黄连4. 5份、肉桂4. 5份,常规方法煎煮。实施例27治疗焦虑抑郁障碍药物三的制备(七)
柴胡10份、白芍16份、白术8份、夏枯草15份、黄连5份、肉桂4份,常规方法煎煮。
实施例观治疗焦虑抑郁障碍药物三的制备(八)
柴胡16份、白芍10份、白术12份、夏枯草12份、黄连4份、肉桂5份,常规方法煎煮。实施例四治疗焦虑抑郁障碍药物三的制备(九)
柴胡20份、白芍6份、白术12份、夏枯草8份、黄连4份、肉桂4份,常规方法煎煮。实施例30治疗焦虑抑郁障碍药物三的制备(十)
柴胡10份、白芍10份、白术8份、夏枯草12份、黄连5份、肉桂6份,常规方法煎煮。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1-30所述的常规方法煎煮是中药汤剂常规的制作方法,即将所述的原料药加水煎煮成汤剂。实施例31治疗焦虑抑郁障碍药物片剂/胶囊的制备
取实施例1-30任一所述的药物,加9-11倍量水,煎煮2-3. 5小时,滤出药汁。再加9 倍量水,煎煮2. 5小时,滤出药汁,合并二次煎液,静置,滤取上清液,浓缩,放冷,加浓缩液3 倍量酒精,搅拌沉淀过夜。取上清液,浓缩至稠浸膏;加入制药辅料,真空干燥,粉碎制粒,压制成片剂或填充装胶囊。实施例32治疗焦虑抑郁障碍药物颗粒的制备
取实施例1-30任一所述的药物,加8-10倍量水,煎煮3小时,滤出药汁。再加10倍量水,煎煮2. 5小时,滤出药汁,合并二次煎液,静置,滤取上清液,浓缩,放冷,加浓缩液2倍量酒精,搅拌沉淀过夜。取上清液,浓缩至稠浸膏;加适当制药辅料,制粒,干燥,整粒,得20g 颗粒,分装IOg/袋。实施例33治疗焦虑抑郁障碍药物合剂/ 口服液/糖浆剂的制备
取实施例1-30任一所述的药物,加8-11倍量水,煎煮3小时,滤出药汁。再加8倍量水,煎煮3小时,滤出药汁,合并二次煎液,静置,滤取上清液,浓缩,放冷,加浓缩液3. 5倍量酒精,搅拌沉淀过夜。取上清液,浓缩至稠浸膏;加适当制药辅料,制成合剂、口服液或糖浆剂。实施例34本发明的药物治疗焦虑抑郁障碍的临床试验 1研究资料和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所选病例均来源于2007年3月一2008年2月在上海市中医医院就诊,通过汉密尔顿抑郁与焦虑量表确诊为焦虑抑郁障碍,共观察120例。将12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 分别为药物一组、药物二组、药物三组和黛力新对照组。药物一组最大年龄84岁,最小年龄45岁,平均年龄为66. 58 士 11. 36岁;药物二组最大年龄86岁,最小年龄46岁,平均年龄为64. 25 士 11. 07岁;药物三组最大年龄85岁,最小年龄46岁,平均年龄为63. 93 士 10. 96岁;对照组最大年龄83岁,最小年龄46岁,平均年龄为67. 30士 10. 42岁。根据统计学正态性检验显示,四组P > 0. 05,四组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使用t检验,四组年龄无显著性差异,P > 0. 05。(见表1)。表1四组一般资料比较(平均数士S) __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焦虑抑郁障碍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柴胡6-20份、白芍6-20份、白术6-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柴胡10-16份、白芍10-16份、白术8-1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柴胡13份、白芍13份、白术1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夏枯草 6-15 份。
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夏枯草的重量份是8-12份。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夏枯草的重量份是10份。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黄连3-6 份、肉桂3-6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黄连的重量份是4.5份,所述的肉桂的重量份是4. 5份。
9.根据权利要求1、4或7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的药剂是胶囊、颗粒、片齐U、口服液、合剂或糖浆剂。
10.根据权利要求1、4或7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在制备治疗焦虑抑郁障碍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焦虑抑郁障碍的药物,它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柴胡6-20份、白芍6-20份、白术6-15份,所述的药物还包括夏枯草6-15份、黄连3-6份、肉桂3-6份。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药物在制备治疗焦虑抑郁障碍药物中的应用。该药物由纯中药制成,基于充足的中医及西医理论基础之上,对于焦虑抑郁障碍的治疗并不仅是针对于症的描述而进行诊疗,更多的是关注整个疾病的发病背景及其病因病机,深入其根本,疗效明显,与西药实力相当,无毒副作用,易于被患者接受,且原料组分少,丰富易得,价格便宜,制备工艺简单,适合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A61P25/22GK102552436SQ20121000531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0日
发明者吴美平, 翁嘉灏, 董耀荣, 赵颖 申请人:上海市中医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