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痛经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9481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痛经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
背景技术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是指女性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严重时伴有恶心、呕吐、肢冷,甚则剧痛昏厥, 又称“经行腹痛”。现代医学认为,痛经的发生主要与月经时子宫内膜合成和释放膜前列腺素(PG) 含量增高,引起子宫过强收缩甚至痉挛性收缩有关,同时与精神过度紧张、遗传因素亦有关。西药治疗痛经多采用镇痛解痉药及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避孕药、吗啡或其他强效止痛镇痛药,虽止痛作用快而强,但疗效短暂,无法根治,经行复发,有一定的副作用,有些患者不愿意接受,使临床治疗受到一定限制。祖国医学认为,痛经与先天禀赋、身体状况、情绪、劳累、受寒、生活习惯突然改变等因素有关,病位在子宫、冲任,以“不通则痛”或者“不荣而通”为主要病机。月经期间受到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冲任瘀阻或寒凝经脉,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经血流通受阻,以致“不通则痛”;或冲任、胞宫失于濡养,不荣而痛。《诸病源候论》指出“妇人月水来腹痛者,以致体虚,受风冷之气客于胞络,损伤冲任之脉”。现有治疗痛经的中药存在价格昂贵,疗效欠佳和治疗周期长等缺点。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具有吸收好,见效快,能快速消除或缓解痛经症状,治疗周期短,疗效显著,原料易得,制备简单等优点。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桃仁5 10份、红花5 10 份、白芍15 20份、当归10 15份、水蛭5 10份、艾叶5 10份、制香附10 15份、 延胡索5 10份、川楝子10 12份、柴胡3 6份、焦山楂10 15份、炙甘草5 10份。本发明所采用的原料药中,桃仁、红花、白芍、当归活血祛瘀,养血调经,祛瘀不伤正;水蛭活血逐瘀;艾叶温经散寒止痛;桂枝辛温散寒,与白芍合用以调和营卫;“气行则血行”,故选制香附、延胡索、川楝子行气活血止痛,柴胡疏肝行气;焦三楂消食和胃,取“有一份胃气,便得一份生机”之用;炙甘草调和诸药。本发明是发明人按照活血养血,温经止痛的原则,对原料药组成及其用量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通过上述原料药的组合发生协同作用,互补互利,具有对整个机体和内分泌系统多方面的调理作用,无毒副作用,能快速有效地消除或缓解痛经症状,并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克服了现有中药价格昂贵,疗效欠佳和治疗周期长的缺点,也不存在西药治标不治本,有一定副作用的问题。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治疗痛经的中药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桃仁8份、红花8份、白芍18份、当归13份、水蛭8份、艾叶8份、制香附13份、延胡索8份、川楝子11份、柴胡4份、焦山楂13份、炙甘草8份。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治疗痛经的中药进一步包括3 5份重量份数的桂枝。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治疗痛经的中药进一步包括4份重量份数的桂枝。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治疗痛经的中药可以采用制备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进行制备,可以制成汤剂、颗粒制剂或胶囊制剂。下面对各具体原料药的药用性能进行简要介绍桃仁苦、甘,平。归心、肝、大肠经。有活血化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之功能。主治瘀血阻滞诸证,肺痈,肠痈,肠燥便秘,咳嗽气喘。红花辛,温。归心、肝经。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之功能。主治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癥瘕积聚,胸痹心痛,血瘀腹痛,胁痛,跌打损伤,瘀滞肿痛,瘀滞斑疹色暗。白芍苦,酸,凉。归肝、脾经。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之功能。主治肝血亏虚,月经不调,肝脾不和,胸胁脘腹疼痛,四肢挛急疼痛,肝阳上亢,头痛眩晕。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之功能。主治血虚诸证,血虚血瘀,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性腹痛,跌打损伤,痈疽疮疡,风寒痹痛,血虚肠燥便秘。水蛭咸、苦,平;有毒。归肝经。有破血通经,逐瘀消癥之功能。主治血瘀经闭,癥瘕积聚,跌打损伤,心腹疼痛。艾叶辛、苦,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有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之功能。主治出血证,月经不调,痛经,胎动不安。温经止血宜炒炭用,余生用。制香附辛,甘,微苦,平。归肝、三焦经。有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理气和中之功能。 主治肝郁气滞胁痛、腹痛,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气滞腹痛。醋炙止痛力增强。延胡索辛、苦,温。归肝、脾经。有活血,行气,止痛之功能。主治胸胁、脘腹疼痛, 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川楝子苦,寒。归肝、膀胱、小肠经。有行气止痛,杀虫之功能。主治肝郁化火诸痛证,虫积腹痛。柴胡苦,微寒。归肝、胆经。有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之功能。主治表证发热,少阳证,肝郁气滞,气虚下陷,脏器脱垂。焦三楂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有消食化积,行气散瘀之功能。主治饮食积滞,泻痢腹痛,疝气痛,瘀阻胸腹痛,痛经,生山楂、炒三楂多用于消食散瘀,焦山楂、三楂炭多用于止泻痢。炙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有调和诸药,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 清热解毒之功能。主治心气不足,脉结代,心动悸,脾气虚证,咳喘,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热毒疮荡,咽喉肿痛,药食中毒,调和药性。生用性微寒,可清热解毒;蜜炙药性微温,并可增强补益心脾之气和润肺止咳作用。桂枝辛、温。归归心、肺、膀胱经。有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之功能。主治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本发明人于2009年至今,对185例痛经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其中年龄最小者12岁,最大者43岁,平均年龄M岁;其中无性生活者138例,有性生活者47例;病程2个月 5年,平均0士1.7)年;按疼痛程度分为重度89例,中度61例,轻度35例。本组病例经妇科检查和/或B超确诊,排除盆腔内生殖系统器官的机械性损伤。治疗方法每次IOg颗粒制剂,温开水冲服,一日三次,饭后服用,于每次经前一周开始服用,连服至经行第四天为一月经周期。轻、中度患者服用1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 重度患者服用3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疗效评定标准本发明用于治疗痛经疾病,其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分为以下三种治愈疼痛消失,连续3个月经周期末见复发。好转疼痛减轻或疼痛消失,但不能维持3个月以上。未愈疼痛未见改善。治疗效果一个疗程后,治愈107例,好转73例,未愈5例,总有效率97. 3%,治愈率57. 84%,所有病例均无不良反应。轻中度患者服用1个月经周期后,大多数患者病症消失,得到治愈,少数患者需再服用1个月经周期才病症消失,得到治愈;重度患者服用3个月经周期后,部分患者病症消失,得到治愈,多数患者明显好转,需再服用3个月经周期才病症消失,得到治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按照活血养血,温经止痛的原则经大量摸索总结得出,通过本发明原料药的组合发生协同作用,具有吸收好,疗效显著,能快速消除或缓解痛经症状,原料易得,制备简单,无毒副作用,治疗周期短,治疗费用低廉,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等优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治疗痛经的中药。称取桃仁5份、红花5份、白芍15份、当归10份、水蛭5份、艾叶5份、制香附10 份、延胡索5份、川楝子10份、柴胡5份、焦山楂10份、炙甘草5份,每份10g,w 2L水浸泡半小时后,再加7L水煎煮2小时,滤过,滤渣再加7L水煎煮1小时,滤过,合并两次滤液,浓缩至浸膏(相对密度为1.03),加蔗糖粉2. 7kg,糊精OJkg,制粒,于低温(60 0C )干燥后, 粉碎,过80目筛,整粒,装袋,每袋10g,即得颗粒制剂。另外,也可将粉碎后的中药粉末装入胶囊中,制成胶囊制剂;必要时,也可直接服用汤剂。实施例二治疗痛经的中药。称取桃仁10份、红花10份、白芍20份、当归15份、水蛭10份、艾叶10份、制香附 15份、延胡索10份、川楝子10份、柴胡5份、焦山楂15份、炙甘草10份,每份10g,加2L水浸泡半小时后,再加12L水煎煮2小时,滤过,滤渣再加IOL水煎煮1小时,滤过,合并两次滤液,浓缩至浸膏(相对密度为1.03),加蔗糖粉4. 2kg,糊精1.4kg,制粒,于低温(600C ) 干燥后,粉碎,过80目筛;整粒,装袋,每袋10g,即得颗粒制剂。另外,也可将粉碎后的中药粉末装入胶囊中,制成胶囊制剂;必要时,也可直接服用汤剂。实施例三治疗痛经的中药。称取桃仁8份、红花8份、白芍18份、当归13份、水蛭8份、艾叶8份、制香附13份、延胡索8份、川楝子11份、柴胡4份、焦山楂13份、炙甘草8份,每份10g,W 2L水浸泡半小时后,再加IOL水煎煮2小时,滤过,滤渣再加9L水煎煮1小时,滤过,合并两次滤液,浓缩至浸膏(相对密度为1.03),加蔗糖粉3.^^,糊精1.2kg,制粒,于低温(600C )干燥后, 粉碎,过80目筛;整粒,装袋,每袋10g,即得颗粒制剂。另外,也可将粉碎后的中药粉末装入胶囊中,制成胶囊制剂;必要时,也可直接服用汤剂。实施例四治疗痛经的中药。称取桃仁5份、红花5份、白芍15份、当归10份、水蛭5份、艾叶5份、制香附10 份、延胡索5份、川楝子10份、柴胡3份、焦山楂10份、炙甘草5份、桂枝4份,每份10g,加 2L水浸泡半小时后,再加7. 2L水煎煮2小时,滤过,滤渣再加7L水煎煮1小时,滤过,合并两次滤液,浓缩至浸膏(相对密度为1.03),加蔗糖粉2. 76kg,糊精0.92kg,制粒,于低温 (60°C)干燥后,粉碎,过80目筛,整粒,装袋,每袋10g,即得颗粒制剂。另外,也可将粉碎后的中药粉末装入胶囊中,制成胶囊制剂;必要时,也可直接服用汤剂。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桃仁5 10份、 红花5 10份、白芍15 20份、当归10 15份、水蛭5 10份、艾叶5 10份、制香附 10 15份、延胡索5 10份、川楝子10 12份、柴胡3 6份、焦山楂10 15份、炙甘草5 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痛经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 桃仁8份、红花8份、白芍18份、当归13份、水蛭8份、艾叶8份、制香附13份、延胡索8份、 川楝子11份、柴胡4份、焦山楂13份、炙甘草8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痛经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3 5份重量份数的桂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痛经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4份重量份数的桂枝。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治疗痛经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痛经的中药可制成汤剂、颗粒制剂或胶囊制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桃仁5~10份、红花5~10份、白芍15~20份、当归10~15份、水蛭5~10份、艾叶5~10份、制香附10~15份、延胡索5~10份、川楝子10~12份、柴胡3~6份、焦山楂10~15份、炙甘草5~10份。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痛经的中药,具有吸收好,见效快,能快速消除或缓解痛经症状,治疗周期短,疗效显著,原料易得,制备简单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K35/62GK102512564SQ20121000605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9日
发明者左明晏, 杨建平, 胡思荣 申请人:左明晏, 杨建平, 胡思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