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经中药药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2134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脾经中药药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脾经组织疾病的方剂中药药粉。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脾经组织疾病的治疗存在诸多问题1.方剂处方零乱、 无效,2.中药生产包装为非药品化生产包装,药材中有较多病菌、异物,易污染,易被混淆, 质量差,使用不方便。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脾经组织疾病治疗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生产包装药品化、能治疗脾经组织疾病的中药药粉。为达到这一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由治疗脾经组织疾病的中药粉、药瓶、铝塑膜、易拉盖组成,治疗脾经组织疾病的中药粉细度在1000目以上,内含香薷3g、黄连3g、白鲜皮2g、山慈菇3g、火麻仁3g、 蚕沙3g、草果3g、积犋子3g、鸡骨草3g、辣椒2g、香附2g、灶心土 2g、刘寄奴3g、莪术3g、 天南星lg、地龙3g、红景天3g、益智仁3g、白苟3g,治疗脾经组织疾病的中药粉专供身体浸泡之用,治疗脾经组织疾病的中药粉放在药瓶内,药瓶口封有铝塑膜,铝塑膜上面盖有易拉盖,铝塑膜一端连接易拉盖,易拉盖上面中间有拉环,拉环旁边有撕裂痕线,拉起拉环,沿撕裂痕线拉开易拉盖,易拉盖带着铝塑膜一并被拉起,脱落,药瓶壁外贴有中药说明书。与目前治疗脾经组织疾病的中药相比,它用专治脾经组织疾病的方剂中药粉及药品化的包装来取代原来零乱无效的方剂中药及粗糙的包装,使之能在药厂生产,生产包装药品化,使用方便,并能治疗脾经组织疾病。


图I产品结构中1、治疗脾经组织疾病的中药粉2、药瓶3、铝塑膜4、易拉盖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由治疗脾经组织疾病的中药粉I、药瓶2、铝塑膜3、易拉盖4组成,治疗脾经组织疾病的中药粉I细度在1000目以上,内含香薷3g、黄连3g、白鲜皮2g、山慈燕3g、火麻仁3g、蚕沙3g、草果3g、积犋子3g、鸡骨草3g、辣椒2g、香附2g、灶心土 2g、刘寄奴3g、莪术3g、天南星lg、地龙3g、红景天3g、益智仁3g、白苟3g,治疗脾经组织疾病的中药粉I专供身体浸泡之用,其中药分子可通过人体毛孔、汗孔进入体内,治疗脾经组织疾病的中药粉I放在药瓶2内,药瓶2瓶壁遮光,药瓶2瓶口封有铝塑膜3,铝塑膜3 — 端连接易拉盖4,易拉盖4上面中间有拉环,拉环旁边有撕裂痕线,拉起拉环,沿撕裂痕线拉开易拉盖4,易拉盖4带着铝塑膜3 —并被拉起,脱落,药瓶2壁外贴有中药说明书,中药说明书上印有中药名称、剂量、内含的成份、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有效期、标准号、生产许可证号、批号、厂名、厂地等,在药厂内,按比例称取上述各种中药,洁净化处理、烘干灭菌后,放至中药打粉机内,研磨、粉碎成细度1000目以上的药粉,中药细胞粉碎破裂,中药粉I 装入药瓶2内,封上铝塑膜3,连接上铝塑膜3与易拉盖4,易拉盖4盖在铝塑膜3上面,贴上中药说明书,按GMP要求,进行药品化生产。
权利要求
1.脾经中药药粉,由治疗脾经组织疾病的中药粉(I)、药瓶(2)、铝塑膜(3)、易拉盖(4) 组成,其特征是治疗脾经组织疾病的中药粉(I)细度在1000目以上,内有香薷3g、黄连 3g、白鲜皮2g、山慈燕3g、火麻仁3g、蚕沙3g、草果3g、积犋子3g、鸡骨草3g、辣椒2g、香附 2g、灶心土 2g、刘寄奴3g、莪术3g、天南星lg、地龙3g、红景天3g、益智仁3g、白苟3g,治疗脾经组织疾病的中药粉(I)专供身体浸泡之用,其中药分子可通过人体毛孔、汗孔进入体内,治疗脾经组织疾病的中药粉(I)放在药瓶(2)内,药瓶(2)瓶壁遮光,药瓶(2)瓶口封有铝塑膜(3),铝塑膜(3) —端连接易拉盖(4),易拉盖(4)上面中间有拉环,拉环旁边有撕裂痕线,拉起拉环,沿撕裂痕线拉开易拉盖(4),易拉盖(4)带着铝塑膜(3) —并被拉起,脱落,药瓶(2)壁外贴有中药说明书。
全文摘要
脾经中药药粉是一种专治脾经组织疾病的中药药粉,由治疗脾经组织疾病的中药粉、药瓶、铝塑膜、易拉盖组成,治疗脾经组织疾病的中药粉内有香薷3g、黄连3g、白鲜皮2g、山慈菇3g、火麻仁3g、蚕沙3g、草果3g、枳椇子3g、鸡骨草3g、辣椒2g、香附2g、灶心土2g、刘寄奴3g、莪术3g、天南星1g、地龙3g、红景天3g、益智仁3g、白芍3g,治疗脾经组织疾病的中药粉放在药瓶内,药瓶口有铝塑膜,铝塑膜一端连接易拉盖,铝塑膜上面有易拉盖,药瓶外贴有中药说明书,它生产包装药品化,能治疗脾经组织疾病,可应用于临床。
文档编号A61K36/9066GK102579994SQ20121007253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3日
发明者王建友 申请人:王建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