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气虚血瘀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2642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气虚血瘀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中药制剂,即对气虚血瘀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显著疗效的中药制剂。属于中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也是全球十大疾病杀手之一。我国 40岁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率在8%左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若不进行有效干预,可逐渐进展至肺气肿、肺心病,患者丧失劳动能力,严重影响的生活质量。目前占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预计在2020年将上升至第三位。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进行干预。目前包括戒烟、减少危险因素、疫苗接种及采用药物治疗的措施都取得一定的效果, 但疾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尤其是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发挥中医的优势,可以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行干预治疗。目前市场上气虚血瘀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显著疗效的中药尚很缺乏,,本发明但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治疗气虚血瘀证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药制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气虚血瘀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的中药制剂,可有效解决气虚血瘀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用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气虚血瘀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的中药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人参10-12份、黄芪20-30份、麦冬10_20份、五味子10_20份、沙参15_20份、百合10-20份、玉竹10-20份、泽兰10-20份、红花10-20份、五加皮10-20份、水蛭6_10份、 半夏10-20份组成;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中药组合物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人参10份、黄苗20份、麦冬10份、五味子10份、沙参15份、百合10份、玉竹10 份、泽兰10份、红花10份、五加皮10份、水蛭6份、半夏10份组成。;本发明所述制剂为所有中药生产中现有技术中所能获得的制剂,包括胶囊、颗粒剂、片剂、丸剂、口服液。在以上原料中方中人参甘平而大补元气为君。黄芪甘温而补肺脾之气而固卫,麦冬养阴清热,五味子滋补肺肾,共为臣药。泽兰、红花、五加皮、水蛭活血化瘀为佐,同时佐以沙参、百合、玉竹清肺养阴,半夏化痰止咳,使该发明起到益气活血,止咳化痰之功效。传统医学认为稳定期气虚血瘀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气虚血淤有关,气虚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展的基础,痰浊、瘀血既是气虚导致的病理产物,又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机演变过程中的主要致病因素,虚、痰、瘀贯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始终,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在气虚基础上,痰瘀互结,阻于肺络,导致气道重塑,肺气郁闭, 气流受限。虚、痰、瘀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已经得到公认。肺气受损,气虚推动无力,气血不能正常运行,形成痰浊、瘀血,痰瘀互结,阻于肺络,致气道结构重塑,管腔狭窄,呼吸气流受限,呼吸深大。对该证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宜用益气活血,止咳化痰的方法,以使人体内部气血阴阳平衡,脏腑功能恢复,免疫功能提高,从而减少发作次数, 提高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这是本发明的辩证基础。本发明也是中医“缓则治其本”、 “即病防变”原则的充分体现。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根据中医药学原理,气虚血瘀是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病机之一,证见面色晦暗,唇甲发绀,神疲乏力,痰吐不利;喘咳无力,气短难续, 脉细涩无力,以气虚血瘀为主,治法当益气活血,止咳化痰为主。本发明是根据当地传统验方进行研制、加工、开发而得到的,药物本身没有毒副作用,比较安全可靠,药品效果比较明显,同时提供的生产方法简单易行,用于本发明提供的原料药的生产中,不会导致有效成分的丢失;并且该发明制剂中,原料容易得到。
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种按重量比人参10-12份、黄芪20-30份、麦冬10_20份、五味子10_20份、 沙参15-20份、百合10-20份、玉竹10-20份、泽兰10-20份、红花10-20份、五加皮10-20 份、水蛭6-10份、半夏10-20份组成;第二种按重量比人参10份、黄苗20份、麦冬10份、五味子10份、沙参15份、百合10份、玉竹10份、泽兰10份、红花10份、五加皮10份、水蛭6份、半夏10份,本发明所述制剂为所有中药生产中现有技术中所能获得的制剂,包括胶囊、颗粒剂、片剂、丸剂、口服液。对比试验I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诊断标准和病情判定标准。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中气虚血瘀辨证标准。2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处于稳定期,符合中医气虚血瘀证辨证标准,年龄40 70岁,I个月内未参加其他药物临床研究,自愿接受该药治疗。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功能不全者(心功能IV级),合并有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合并有结核、真菌、肿瘤等其他肺部原发性疾病者,肺性脑病等危重患者,对本药过敏者,妊娠或准备妊娠的妇女、哺乳期妇女。3患者一般资料152例均为我院2009年I 8月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治疗组76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34例;年龄40 68岁,平均(50. 2±9. 6)岁。对照组 76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35例;年龄40 70岁,平均(50.8 + 9. 8)岁。两组患者的病程、病情、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肺功能测定以及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O. 05),具有可比性。4治疗方法治疗组常规治疗应用茶新那敏O. 18,每日3次。加用该发明中药制成胶囊,每日 两次,每次3粒(每粒3g),分早晚服,3个月为I个疗程。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安慰剂(由本院制剂室提供,主要成分为淀粉),每 次口服3粒,每日2次,3个月为I个疗程。5观察指标及方法5-1 BODE指数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BODE指数各因子及其评分的变化。BODE 指数评分按照Cell iBR等提出的方法计算,总分10分,见表I表I BODE评分方法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气虚血瘀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药制剂,它的特征在于按照重量配比它是由人参10-12份、黄芪20-30份、麦冬10-20份、五味子10-20份、沙参15-20份、百合10-20份、玉竹10-20份、泽兰10-20份、红花10-20份、五加皮10-20份、水蛭6_10份、 半夏10-20份组成。
2.如权利I要求所述治疗气虚血瘀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药制剂,它的特征在于所需原料药的优选配比是人参10份、黄芪20份、麦冬10份、五味子10份、沙参15份、 百合10份、玉竹10份、泽兰10份、红花10份、五加皮10份、水蛭6份、半夏10份组成。
3.如权利1、2要求所述治疗气虚血瘀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药制剂,它的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为所有中药生产现有技术中能获得的制剂,包括胶囊、颗粒剂、片剂、丸剂、 口服液。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对气虚血瘀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显著疗效的中药制剂。它是由人参、黄芪、麦冬、五味子、沙参、百合、玉竹、泽兰、红花、五加皮、水蛭、半夏组成;本发明是根据当地传统验方进行研制、加工、开发而得到的,药物本身没有毒副作用,安全可靠,效果明显,同时提供的生产方法简单易行,并且该发明制剂中,原料容易得到。本发明具益气活血,止咳化痰,以使人体内部气血阴阳平衡,脏腑功能恢复,提高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功效,用于稳定期气虚血瘀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
文档编号A61P11/00GK102600360SQ20121009965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9日
发明者姜福娜, 孙卫华, 张静, 邹德奇, 陈晓燕 申请人:邹德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