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偏头痛的药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9852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偏头痛的药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治疗偏头痛的药剂。
背景技术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属中医“头痛”、“头风”、“厥头痛”范畴。偏头痛是反复发作的一侧或两侧搏动性头痛,为临床常见的特发性头痛,属中医学头风、厥头痛、头痛等范畴。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化学药物进行治疗,但是由于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相对较差,因为在治疗效果上存在一些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偏头痛的药剂。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偏头痛的药剂,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质制成桃仁3-5份、麦冬1-3份、苍术1-3份、决明子2-5份、枳实0. 1-0. 5份、黄芩1-3份、细辛2-5份、桔梗1-3份、防风3-5份、桃仁3-5份、海浮石1_3份、川芎5_8份、百合1-3份、胆南星1-3份、白芷3-5份和巴戟天1-3份。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药剂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质制成桃仁3份、麦冬2份、苍术3份、决明子2份、枳实0. 3份、黄芩2份、细辛4份、桔梗2份、防风4份、桃仁3份、海浮石2份、川芎6份、百合2份、胆南星2份、白芷4份和巴戟天I份。优选地,本发明的药剂可以为片剂、分散片、胶囊剂或汤剂。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来进行药剂的制备。根据需要,可以加入各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所述的载体包括药学领域常规的稀释剂、赋形剂、填充剂、粘合剂、湿润剂、崩解剂、吸收促进剂、表面活性剂、吸附载体、润滑剂等。本发明的药剂在制备时,可选择的填充剂有淀粉、糖粉、磷酸钙、糊精、微晶纤维素、乳糖、预胶化淀粉、甘露醇等;可选择的粘合剂有羧甲基纤维素钠、PVP-K30、羟丙基纤维素、淀粉浆、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胶化淀粉等;可选择的崩解剂有干淀粉、交联聚维酮、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等;可选择的润滑剂有硬脂酸镁、滑石粉、十二烷基硫酸钠、微粉硅胶等。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药剂的全部成分都是天然材料,安全性较好,适于在临床上大规模推广。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根据本发明的实质对本发明进行的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发明中的百分数是重量百分数。实施例称取桃仁30克、麦冬20克、苍术30克、决明子20克、枳实3克、黄芩20克、细辛40克、桔梗20克、防风40克、桃仁30克、海浮石20克、川弯60克、百合20克、胆南星20克、白芷40克和巴戟天10克,粉碎,过80目筛。然后称取糖粉50克,过80目筛,和上述原料混合。用3重量%的HPMC水溶液作粘合剂制软材,制粒(用16目尼龙筛制粒二遍),在70°C下干燥3个小时,用16目的尼龙筛整粒。再加入40克的羧甲基淀粉钠和2克的硬脂酸镁,混匀,用直径14mm的冲头压片100片。实验例诊断标准偏头痛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制定的头痛分类及诊断标准(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组.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J]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 (8) ;694-696.)拟定及《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头痛诊断标准(郑筱萸.中 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105-109.)拟定(1)偏头痛以精神紧张、躯体疲劳、情绪因素、外界刺激、月经来潮、环境改变等为诱因;(2)头痛表现为阵发性发作的偏侧搏动性疼痛、昏痛、胀痛等,持续时间为数分钟或数小时不等,一般不超过24h,偶有持续长达I周者,间歇期如常人,经一段间歇期后再次发病,病程多迁延数年;(3)偏头痛发作时可伴恶心、呕吐、耳鸣或失眠、心烦等症状;(4)神经系统等理化检查无特殊。选取符合上述标准的患者共50例,其中男25例,女25例,平均年龄39岁,平均病程2. 5年。全部患者治疗前全部检查血常规、脑血流图,部分检查脑电图、脑地形图,重者作头颅CT和MRI检查。治疗方法使用实施例I中制备片剂对于上述患者进行治疗,一日两次,每次一片。以15天为一个疗程,连续进行两个疗程。疗效标准痊愈头痛及伴随症状消失,随访6个月无复发,脑血流图正常;显效头痛及伴随症状消失,随访6个月有复发现象,脑血流图基本上正常;好转头痛发作程度及伴随症状减轻,脑血流图有改善;无效治疗2个疗程后头痛及伴随症状无改善。结果50例患者经治疗后全部符合痊愈标准,并且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偏头痛的药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质制成桃仁3-5份、麦冬1-3份、苍术1-3份、决明子2-5份、枳实0. 1-0. 5份、黄芩1-3份、细辛2_5份、桔梗1-3份、防风3-5份、桃仁3-5份、海浮石1-3份、川芎5-8份、百合1_3份、胆南星1_3份、白芷3-5份和巴戟天1-3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药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质制成桃仁3份、麦冬2份、苍术3份、决明子2份、枳 实0. 3份、黄芩2份、细辛4份、桔梗2份、防风4份、桃仁3份、海浮石2份、川;6份、百合2份、胆南星2份、白芷4份和巴戟天I份。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是片剂、分散片、胶囊剂或汤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偏头痛的药剂,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质制成桃仁、麦冬、苍术、决明子、枳实、黄芩、细辛、桔梗、防风、桃仁、海浮石、川芎、百合、胆南星、白芷和巴戟天。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药剂的全部成分都是天然材料,安全性较好,适于在临床上大规模推广。
文档编号A61K36/8968GK102641418SQ20121014668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4日
发明者文庆贤 申请人:文庆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