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服治疗高血压的中成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9842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内服治疗高血压的中成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内服治疗高血压的中成药。
背景技术
高血压病是指由于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所致的一种综合征,属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发病人数的绝大部分。继发于某些疾病而引起的高血压,属继发性高血压,又称症状性高血压。高血压病以血压超过正常标准,常见头晕、头痛、胸闷、乏力等症为主要临床特征,可并发心脑肾等脏器不同程度的器质性损害。高血压病的发病,与遗传、年龄、职业、环境、饮食习惯及生活习性等诸种因素的影响密切相关。中老年人为主要患病人群,精神紧张及剧烈活动常诱发血压突然升高。高血压并发严重心脑肾损害者,预后不良。高血压病属中医的“眩晕”、“头痛”等范畴。对于高血压的治疗,西医多采用利尿降压剂、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抑制剂等,但必须长期使用,会导致电解质紊乱,并对肾脏有强烈的副作用,还可能会引起水肿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服治疗高血压的中成药,其针对高血压内在病邪,辨症施治,针对性强,疗效快,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能达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内服治疗高血压的中成药,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天麻7-11,钩藤12-18,石决明28-32,黄芩7_11,桅子7_11,牛膝7-11,杜仲7-11,桑寄生9-15,夜交藤28-32,茯神9_15,珍珠母28-32。本发明中药物的机理分析
天麻甘平,归肝经。息风止痉,平肝潜阳,祛风通络。主治急慢惊风、抽搐拘挛、眩晕、头痛、半身不遂、肢麻、风湿痹痛。《本草汇言》主头风,头痛,头晕虚旋,癫癎强痉,四肢挛急,语言不顺,一切中风,风痰。钩藤甘苦;微寒。归肝,心经。清热平肝;熄风止痉。主治小儿惊风;夜啼;热盛动风;子痫;肝阳眩晕;肝火头胀痛。《纲目》:大人头旋目眩,平肝风,除心热,小儿内钓腹痛,发斑疹。石决明咸、平、无毒。入肝经。质重潜阳,专入肝经,而有平肝阳、清肝热之功,为凉肝、镇肝之要药。用治肝肾阴虚、肝阳眩晕症。黄岑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压。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桅子苦;寒。归心;肝;肺;胃;三焦经。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药性论》:杀虫毒。去热毒风,利五淋,主中恶,通小便,解五种黄病,明目,治时疾,除热及消渴口乾,目赤种病。牛膝苦;酸;性平。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引火下行;利尿通淋。主治腰膝酸痛;下肢痿软;血滞经闭;痛经;产后血瘀腹痛。《日华子本草》:治腰膝软怯冷弱,破症结,排脓止痛,产后心腹痛并血运,落胎,壮阳。杜仲甘;微辛;性温。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主治腰脊酸疼;阳痿;尿频;小便余浙;风湿痹痛;胎动不安;习惯性流产。《玉楸药解》:益肝肾,养筋骨,去关节湿淫,治腰膝酸痛,腿足拘挛。桑寄生苦;甘;性平。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用于腰膝酸痛,筋骨痿弱,肢体偏枯,风湿痹痛,头错目眩,胎动不安,崩漏下血。《本草再新》:补气温中,治阴虚,壮阳道,利骨节,通经水,补血和血,安胎定痛。夜交藤甘;微苦;性平。归心;肝经。养心安神;祛风;通络。用于失眠,多梦,血虚身痛,肌肤麻木,风湿痹痛,风疹瘙痒。《饮片新参》养肝肾,止虚汗,安神催眠。茯神性平,味甘、淡。归心、脾经。宁心,安神,利水。治心虚惊悸,健忘,失眠,惊痫,小便不利。《药性论》主惊痫,安神定志,补劳乏;主心下急痛坚满,小肠不利。 珍珠母咸、寒。归肝、心经。平肝潜阳、安神、定惊明目。治头眩,耳鸣,心悸,失眠,癫狂,惊痫,吐血,衄血,妇女血崩。《饮片新参》平肝潜阳,安神魂,定惊痫,消热痞、眼翳。针对肝阳上亢所致的高血压,中医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失条达,肝阳上亢,阳化风动,上扰清窍,故头痛且胀,头晕目眩;肝火亢盛,扰乱心神,则烦躁易怒,夜眠不宁;肝胆气郁,化火上炎,则胁痛,面赤口音;舌红,苔薄黄,脉弦有力,均为肝阳亢盛之象。方中之选者,重在平肝潜阳,天麻息风止痉、平肝潜阳,钩藤清热平肝、熄风止痉,石决明质重潜阳,黄岑清热燥湿,桅子凉血解毒,牛膝、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夜交藤养心安神,茯神宁心安神,珍珠母平肝潜阳、安神。全方共奏,平肝潜阳,清热熄风,调补阴阳。针对肝阳上亢所致的高血压,辨症施治,疗效快,成本低,疗效确切,防治效果显著,兼治标本。本发明的中药剂型可以采用片剂、颗粒剂、丸剂、胶囊剂、溶液剂、口服液、口含片、颗粒剂、冲剂、散剂、混悬剂、粉剂。优选地,可以采用溶液剂、颗粒剂、丸剂和胶囊剂。使用效果
对30名高血压患者(年龄45-65)使用本发明的治疗高血压的中药,持续治疗I个疗程(4周),其中13例完全治愈;14例症状缓解;无效3例,总体有效率达90%,且无复发。实例
患者I :卢某,男性,55岁,症状头晕、目眩,且烦躁易怒、易失眠,常出现耳鸣面赤。测得血压115-150,偏高。后使用本发明的中成药进行治疗,2周后头晕、烦躁易怒、耳鸣的症状基本消失。继续用药2周,不再失眠,上述症状完全消失,测得血压97-125,恢复正常水平。患者2 :周某,男性,48岁,近日出现头胀痛、眩晕的症状,伴有耳鸣、失眠、心悸气短。测得血压120-158。I周前开始服用本发明的中成药,治疗2周后,头痛头晕症状明显好转,期间未出现耳鸣、心悸。继续用药2周,上述症状完全消失,复测血压降至90-120。患者3 :孙某,女性,62岁,白天出现头胀、耳鸣,晚上入睡困难,偶有心悸。测得血压118-157,偏高。后使用本发明的中成药,服药两周后,头晕胀的症状缓解,耳鸣减轻。继续坚持服药2周,头胀、耳鸣症状完全消失,睡眠改善。复查血压回落至92-130。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通过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
实施例I
一种内服治疗高血压的中成药,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天麻7,钩藤12,石决明28,黄芩7,桅子7,牛膝7,杜仲7,桑寄生9,夜交藤28,茯神9,珍珠母28。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天麻7,钩藤12,石决明28,黄芩7,桅子7,牛膝7,杜仲7,桑寄生9,夜交藤28,茯神9,珍珠母28 ;将上述中药洗净,去杂质,放入容器加水没过药材浸泡,30分钟后,大火煎煮至沸腾,然后文火慢熬I小时;将药汁滤出,分袋包装,一袋200ml,早晚各服一袋。实施例2
一种内服治疗高血压的中成药,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天麻11,钩藤18,石决明 32,黄芩11,桅子11,牛膝11,杜仲11,桑寄生15,夜交藤32,茯神15,珍珠母32。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天麻11,钩藤18,石决明32,黄芩11,桅子11,牛膝11,杜仲11,桑寄生15,夜交藤32,茯神15,珍珠母32 ;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每公斤加入大约IOL水,文火煎0. 5-1小时,大火煎1-2小时;取煎液过150目筛,后用浓缩器浓缩至相对密度I. 10-1. 20的清膏,取2/3清膏在120°C下喷雾干燥,得清膏粉末,将粉末与剩余1/3清膏混合,制粒;颗粒分装机分装,即得颗粒剂。实施例3
一种内服治疗高血压的中成药,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天麻9,钩藤15,石决明30,黄芩9,桅子9,牛膝9,杜仲9,桑寄生12,夜交藤30,茯神12,珍珠母30。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天麻9,钩藤15,石决明30,黄芩9,桅子9,牛膝9,杜仲9,桑寄生12,夜交藤30,茯神12,珍珠母30 ;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用粉碎机粉碎为150-180目细粉,加入适当蜂蜜混合,制丸机制丸,低温干燥,分装,即得丸剂。实施例4
一种内服治疗高血压的中成药,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天麻9,钩藤15,石决明30,黄芩9,桅子9,牛膝9,杜仲9,桑寄生12,夜交藤30,茯神12,珍珠母30。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天麻9,钩藤15,石决明30,黄芩9,桅子9,牛膝9,杜仲9,桑寄生12,夜交藤30,茯神12,珍珠母30 ;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每公斤加入大约IOL水,文火煎0. 5-1小时,大火煎1-2小时;取煎液过150目筛,后用浓缩器浓缩至相对密度I. 10-1. 20的清膏,取2/3清膏在120°C下喷雾干燥,得清膏粉末,将粉末与剩余1/3清膏混合,制粒;将颗粒用胶囊填充剂制成0. 4g/粒胶囊。
权利要求
1.ー种内服治疗高血压的中成药,其特征在干,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天麻7-11,钩藤12-18,石决明28-32,黄芩7-11,梔子7-11,牛膝7-11,杜仲7-11,桑寄生9-15,夜交藤28-32,茯神9-15,珍珠母28-32。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成药,其特征在干,以重量份计,优选包含以下组分天麻9,钩藤15,石决明30,黄芩9,梔子9,牛膝9,杜仲9,桑寄生12,夜交藤30,茯神12,珍珠母30。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成药采用片剂、颗粒剂、丸剤、胶囊剂、溶液剂、ロ服液、ロ含片、颗粒剂、冲剂、散剂、混悬剂、粉剂。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成药优选采用溶液剂、颗粒剂、丸剂和胶囊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服治疗高血压的中成药,其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天麻7-11,钩藤12-18,石决明28-32,黄芩7-11,栀子7-11,牛膝7-11,杜仲7-11,桑寄生9-15,夜交藤28-32,茯神9-15,珍珠母28-3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中药针对高血压内在病邪,辨症施治,疗效快,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效果显著。
文档编号A61K36/8988GK102671000SQ20121014643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4日
发明者刘进生 申请人: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