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喉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0460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慢性喉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喉炎的中药组合物。众所周知,慢性喉炎是一种常见的喉部疾病,属于中医学的“慢性喉瘡”、“久瘡”的范畴。主要表现为声带、室带的慢性炎性病变。病因可为急性喉炎反复发作,未经适当治疗、长期发音不当或过度用嗓、经常遭受有害气体、粉尘的刺激或平时烟酒过度、邻近器官的慢性炎症,如慢性鼻窦炎、咽炎等。表现为声撕、喉部分泌物增多等。目前常用抗生素消炎治疗,但效果不佳,给患者带来很多不便。中医治疗本病以清热解毒、滋阴降火、祛湿化痰、益气开音为治则,临床上常根据不同症型辨证施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技术上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好、疗程短,缓解率高,成本低,无毒副作用的一种治疗慢性喉炎的中药组合物。为了上述目的,一种治疗慢性喉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金银花8 10g、连翅6 8g、黄连2 4g、玄参6 8g、麦冬4 6g、牛蒡子4 6g、板蓝根6 8g、竹苑6 8g、生地4 6g、获茶6 8g、陈皮4 6g、防己4 6g、黄苗8 10g、百合4 6g、南沙参4 6g、白术4 6g、赤苟6 8g、桃仁4 6g、甘草4 6g。本发明中的金银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
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现代研究,具有抗病原微生物、加强免疫机能作用,与连
翘配伍可加强清热解毒作用。连翘味苦,微寒。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用于发热、心烦,咽喉肿痛,痈疮肿毒。《本经》"主寒热,鼠痿,瘰疬,痈肿恶疮,瘿瘤,结热。"黄连味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现代药理研究,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抗自由基损伤,保护细胞膜。玄参味甘、苦、咸,性微寒。功能主治滋阴降火、解毒、利咽。现代研究,具有抗菌作用。配牛蒡子、板蓝根,则解毒利咽。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不宜服用。配生地、麦冬则滋阴增液。牛蒡子味辛、苦,性寒。功能主治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之功效。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利咽之功效。竹茹性微寒,味甘。功能主治清热化痰,除烦止呕。茯苓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现代医学研究获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陈皮性温,味辛、味苦。功能主治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防己防己配伍黄芪防己苦寒降泻利水消肿、祛风除湿。黄芪味甘、性温。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固表、利水消肿.防己重在祛邪主降;黄芪偏于补益主升.二者相使为用共奏益气利水消肿之功效。百合属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功效清热解毒、利水消肿。适用于咽喉干咳、热病后余热未尽、烦躁失眠等症的治疗。南沙参味甘, 性凉。功能主治养阴清肺,益胃生津,补气,化痰。白术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赤芍苦,微寒。归肝经。功能主
治行瘀,止痛,凉血,消肿。用于咽喉肿痛,痈肿疮疡.......桃仁味苦、甘,性平。功能主
治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现代研究,具有抗炎作用、抗过敏作用。甘草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以上药物配伍、相得益彰。本发明遵循中医的处方原则,水煎服用,经多年临床应用验证,有效率90%以上,治愈率85%以上,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实施I :一种治疗慢性喉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金银花8 10g、连翅6 8g、黄连2 4g、玄参6 8g、麦冬4 6g、牛蒡子4 6g、板蓝根6 8g、竹苑6 8g、生地4 6g、获茶6 8g、陈皮4 6g、防己4 6g、黄苗8 10g、百合4 6g、南沙参4 6g、白术4 6g、赤苟6 8g、桃仁4 6g、甘草4 6g。实施2 :—种治疗慢性喉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金银花10g、连翅8g、黄连3g、玄参8g、麦冬4g、牛蒡子6g、板蓝根6g、竹苑6g、生地4g、陈皮4g、防己4g、黄苗8g、百合4g、南沙参6g、白术6g、赤苟8g、桃仁4g、甘草4g。临床疗效总结一、一般资料本方多年来在临床应用广泛,老少皆宜,治疗上百例患者,疗效频佳。二、诊断标准常有急性咽喉炎反复发作史,或因鼻病长期张口呼吸及烟酒过度、坏境空气干燥、粉尘和刺激性气体污染等。喉部不适,或疼、或痒、或干燥感、灼热感、烟熏感、异物感,声音撕哑,刺激性咳嗽,晨起用力咳出分泌物,甚或作呕。病程2个月以上,常因受凉、感冒、疲劳、多言等原因致症状。喉镜局部检查慢性单纯性喉炎可见喉粘膜弥漫性充血,声带失去正常光泽,呈浅红或暗红色,也可在其卜看到舒张的血管纹,声带边缘增厚,喉腔常有分泌物附着。三、服药方法水煎服、成人每日I剂、每剂煎200ml,早、晚分服。四、疗效判断标准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好转临床症状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五、治疗效果本发明多年来经临床应用,有效率在90%以上,治愈率在85%以上。六、典型病例I、田X,女,33岁,2009年8月就诊,患者主诉咽部不适,说话多嗓子痛、刺激性咳嗽,晨起用力咳出少量分泌物3个月余,在当地卫生院口服罗红霉素片,效果不佳。喉镜检查可见喉粘膜弥漫性充血,声带失去正常光泽,呈浅红或暗红色。患者要求服用本发明中药15剂,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至今未复发。2、董XX,男,24岁,2010年11月就诊,患者主诉曾有过急性喉炎病史,因治疗不彻、底,经常嗓子痛、声撕、喉部分泌物增多达半年,经我院门诊给予抗菌素、激素治疗,时重时轻。喉镜检查可见喉粘膜弥漫性充血,声带失去正常光泽,呈浅红或暗红色。要求服本发明中药20剂,并指导避免刺激性食物,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至今未复发。3、王X,女,37岁,2011年9月就诊,主诉原有慢性咽炎,喉部不适,疼痛、干燥感、灼 热感、声音撕哑,4个月,经常含金嗓子喉宝,效果不佳。喉镜检查可见喉粘膜弥漫性充血,患者要求服本发明中药20剂,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至今未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慢性慢性喉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金银花8 10g、连翅6 8g、黄连2 4g、玄参6 8g、麦冬4 6g、牛蒡子4 6g、板蓝根6 8g、竹苑6 8g、生地4 6g、获茶6 8g、陈皮4 6g、防己4 6g、黄甚8 10g、百合4 6g、南沙参4 6g、白术4 6g、赤巧6 8g、桃仁4 6g、甘草4 6g。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喉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金银花8~10g、连翘6~8g、黄连2~4g、玄参6~8g、麦冬4~6g、牛蒡子4~6g、板蓝根6~8g、竹茹6~8g、生地4~6g、茯苓6~8g、陈皮4~6g、防己4~6g、黄芪8~10g、百合4~6g、南沙参4~6g、白术4~6g、赤芍6~8g、桃仁4~6g、甘草4~6g。中医治疗本病以清热解毒、滋阴降火、祛湿化痰、益气开音为治则,临床上常根据不同症型辨证施治。
文档编号A61K36/899GK102698102SQ20121016678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1日
发明者姜元芳, 王天松 申请人:姜元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