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护胃粘膜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护胃粘膜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这种药物的组成及各味药占所述的药物的总重量的百分比范围为,党参(13.4%-16.1%),金盏菊(14.5%-16.3%),茯苓(12.5%-13.94%),山金车(11.3%-13.4%),薏苡仁(11.3%-14.3%),檀香(10.6%-14.7%),白术(11.4%-15.4%),薄荷(15.0%-17.8%)。所述的这种药物的制备方法采用常用的制备方法,将其粉碎,混合,制成散剂或者其它任何一种药剂学上的剂型。这种保护胃粘膜的药物对多种原因引起的胃粘膜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特别是酒精性胃粘膜损伤有特殊的疗效。其机制是强化胃粘膜-粘液屏障作用;促进胃粘膜更新。在实验大鼠喂酒精前30分钟喂本胃粘膜保护药物,能有效的保护胃黏膜免受酒精损伤。
【专利说明】一种保护胃粘膜的药物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护胃粘膜的药物【背景技术】
[0002]胃粘膜保护作用研究所选用的单味中药以补益药和活血化瘀药为多,并且随着近年来中药现代化的发展,一些中药提取有效成分的研究也得到长足进展。补益药如黄芪、甘草、党参、白术、 干地黄等;活血化瘀药如丹参、川芎、大黄、五灵脂等。中药有效成分研究有积雪草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芸香甙、苦参碱、汉防己甲素、木香醇提物、绞股蓝总皂甙、胡椒碱、柴胡多糖等。中药胃粘膜保护作用的研究,更多见于复方的研究,并以临床验方为主。常用经典方有:四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小柴胡汤、沙参麦冬汤、半夏泻心汤、一贯煎、左金丸等。验方的组成主要以补脾理气药为主,其他尚有由活血化瘀药、温里药、止血药、化湿药等组成的复方。近年来中药胃粘膜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表明,中药主要是从以下几种途径来实现其胃粘膜保护作用的。
[0003]I抑制胃酸、胃蛋白酶分泌胃酸、胃蛋白酶是胃粘膜攻击因子,当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多或胃粘膜的自身保护作用减弱时,就能造成胃及十二指肠粘膜损伤,故减少胃酸分泌,减低胃蛋白酶活性,是抗胃粘膜损伤的一个重要方面。中药能抑制胃酸分泌和降低胃蛋白酶活性,减轻胃粘膜损伤,如胃乐优胶囊(人参、白及、白屈菜、海螵蛸、木香、麦芽)、溃疡安煎剂、香砂六君冲剂、金牛腹痛片、加味四君子汤、止血愈疡颗粒,以及复方丹参注射液、五灵脂提取液等。健胃口服液(黄芪、白及、白芍、甘草)对大白鼠急性应激型溃疡、幽门结扎型溃疡、慢性乙酸型溃疡、小白鼠利血平诱发的溃疡的形成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显著减少胃酸及胃蛋白酶的分泌。胃溃宁胶囊(海螵蛸、乳香、没药)对消炎痛型、慢性乙酸型、幽门结扎型和应激型胃溃疡模型都有极显著的抗溃疡作用,对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可降低胃总酸度和抑制胃蛋白酶活性,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0004]2强化胃粘膜-粘液屏障作用胃粘膜上皮细胞、贲门腺、幽门腺、颈粘液细胞分泌的粘液是胃粘膜的第一道防线,粘液中主要含有粘蛋白、蛋白质、碳酸氢盐等重要成分,它们共同构成粘液-碳酸氢盐屏障,起着保护胃粘膜的作用。胃粘膜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组成的胃粘膜细胞屏障是胃粘膜的第二道防线,它能阻止胃腔内的H+逆向扩散到粘膜内,以保护粘膜免受损伤。大量实验研究表明,许多中药及其有效成分、中药复方有保护胃粘膜屏障的作用。实验表明,沙参麦门冬汤能明显促进胃粘膜分泌,使胃壁结合粘液量增加,从而增强胃粘液-碳酸氢盐屏障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研究表明,“胃粘膜保护方”能增加正常大鼠胃粘膜表面粘液凝胶厚度,增加乙醇损伤大鼠胃粘膜氨基己糖含量,具有增加粘膜屏障作用。经实验证实,加味四君子汤能增加正常大鼠、幽门结扎型大鼠和慢性乙酸型溃疡大鼠胃壁粘液糖蛋白量,提示加味四君子汤抗大鼠实验性溃疡作用可能与刺激胃粘液分泌、增强胃粘膜屏障有关。有研究证实,丹参能增加胃粘膜表面凝胶层厚度,促进胃粘膜细胞分泌粘液,从而加强“第一道防线”防御有害因子的作用。
[0005]3改善胃粘膜血液循环胃粘膜血流量(GMBF)对胃粘膜正常的代谢与功能,抗损伤能力与修复等极为重要。单味党参可增加幽门型结扎大鼠胃溃疡粘膜的GMBF。诸多研究表明,三七能改善胃粘膜血液循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抑制炎症渗出,消除溃疡及周围组织炎症,并能促进肉芽生长及上皮细胞新生,促进粘膜增生,加快组织创面修复。有关研究发现,大黄提取液有增加胃粘膜血流量、改善局部微循环的作用,有利于组织修复,从而使溃疡面积缩小,达到治疗效果。另外,许多中药复方制剂也具有增加胃粘膜血流量的作用,如溃疡安煎剂(由黄芪、桂枝、白芍、甘草、白豆蘧、三七、当归等组成)、利胃复胶囊(由三七、枯矾等组成)等。用以活血化瘀为主的丹参饮加味(丹参30g,檀香5g后入,砂仁5g后入)治疗消化性溃疡60例,并与对照组40例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大鼠胃溃疡的影响,表明它能扩张胃粘膜血管,增加胃粘膜血流量,从而在短时间内促进PU愈合。
[0006]4抑制杀灭幽门螺杆菌(Hp)许多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证实Hp感染除与I3U的发病、病变的活动性、溃疡的顽固不愈有关外,还与溃疡复发有关。持续的Hp感染不仅可使胃粘膜结构遭到破坏,阻断胃酸对G细胞分泌的负反馈作用,改变胃内pH值,并可通过免疫及内分泌等多种途径削弱粘膜屏障导致PU ;此外,Hp所产生的细胞毒素还可抑制溃疡边缘细胞的增殖,从而影响溃疡 组织的修复,导致QOUH低下。因此,抑杀Hp也是中医药抗溃疡复发的重要机制。有报道Hp对17味中药敏感,其中对黄连高度敏感,对大黄、黄芩、丹参、延胡索、生地、牙皂、甘草中度敏感,对白花蛇舌草、陈皮、柴胡、石斛、白芨、吴茱萸、熊胆,连翘低度敏感,大黄、黄连、黄芩、丹参、延胡索、生地、甘草具有杀灭Hp的作用,而其他药物只有抑菌作用,且敏感药物相互配伍其抑菌作用多可产生协同或相加作用。通过大蒜素对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和随访研究表明,大蒜素有清除和根除Hp作用,共观察病例64例,结果大蒜素组溃疡愈合率、Hp清除率、Hp根除率分别为研究表明黄芪建中汤、逍遥汤、黄连、枳实、紫草分别进行幽门螺杆菌杀菌作用研究,结果在所选浓度范围内均有一定的Hp杀灭作用,且随其浓度升高杀菌作用增强。
[0007]5诱导胃粘膜内源性保护因子的合成和释放,增强胃粘膜细胞保护作用前列腺素(PG)和一氧化氮(NO)均为胃粘膜内源性保护因子,对粘膜有强力的细胞保护作用和抗溃疡作用。中药作为一种外源物质,可诱发内源性保护因子(如PG、NO等)的产生和释放,发挥细胞保护作用。PG是一种自体活性物质,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增加胃粘膜血流量、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胃粘液和碳酸氢盐分泌、抑制胃平滑肌收缩等环节有关。实验证实,10%海螵蛸悬液能增加应激型胃溃疡模型及乙酸型胃溃疡模型大鼠胃粘膜前列腺素E2(PGE2)的合成,提示海螵蛸能够通过促进胃粘膜PGE2合成增多而达到防治胃溃疡的作用。丹参提取物静脉注射对大鼠失血再灌引起的胃体部粘膜损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能显著提高胃体部前列腺素含量。中药复方实痞通、甘平养胃及胃乐对弹簧幽门扩张和去氧胆酸钠引起的慢性胃炎有保护作用,并使胃窦部粘膜PGE2含量明显恢复接近正常。NO保护胃粘膜的作用机制主要与其能增加胃粘膜血流量有关。芎嗪能够通过抑制应激导致的大鼠胃粘膜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和NO含量的降低,进而抑制胃运动途径达到抗溃疡作用。丹参可显著升高胃溃疡大鼠血清NO含量,提示丹参可能是通过NO介导的改善胃溃疡大鼠胃粘膜微循环途径发挥抗溃疡作用。中药胃康冲剂(由黄芪、桂枝、白芍、元胡、蒲公英、大黄、三七、炙甘草等组成)可以增加大鼠胃溃疡模型胃组织中血浆6-酮-前列腺素及NO等细胞保护因子的水平,从而起到明显的胃粘膜保护作用。[0008]6抗自由基损伤氧自由基通过脂质过氧化及共价键结合的方式造成胃粘膜的损伤。清除氧自由基不但能防止胃肠粘膜损伤,还可促进损伤的修复。提高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加强自由基的清除,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是中药胃粘膜保护作用的重要环节之一。丹参能够降低实验性胃粘膜损伤大鼠胃粘膜组织过氧化脂质(LPO)含量,增强SOD和GSH-Px活性,从而起到保护胃粘膜的作用。川芎嗪注射液对乙醇所致胃粘膜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升高有降低作用。金丝桃苷可使小鼠乙醇性胃粘膜损伤过程中血浆、胃组织中升高的MDA含量降低,提示其胃粘膜保护作用也与抗氧化作用有关。中药复方益气化瘀煎剂(含丹参、黄芪、海螵蛸等中药)能完全拮抗消炎痛所致的大鼠胃粘膜SOD活力降低,并抑制脂质过氧化物MDA升高,表明该方剂有较强清除氧自由基、保护胃粘膜的作用。具有抗脂质过氧化、提高SOD、GSH-Px活性的中药复方还有沙参麦冬汤、四君子汤、活血化瘀方、苍脂颗粒剂等。
[0009]7促进胃粘膜更新胃粘膜上皮细胞的适时更新是保证胃粘膜上皮完整及正常分泌功能所必需的。生理情况下,胃粘膜上皮细胞的损耗及更新处于动态平衡之中,任何具有抑制胃粘膜上皮细胞损耗和刺激胃粘膜上皮细胞更新的因素均对胃粘膜具有保护作用。胃炎冲剂能预防使用实验性慢性胃炎大鼠胃粘膜DNA代谢的降低,故对胃粘膜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三七既可活血 化瘀,改善微循环,又可促进胃十二指肠粘膜的再生更新,促进溃疡愈合。六味煎能促使胃细胞DNA的复制加速,mRNA转录加快,蛋白质合成增加,从而促进了胃粘膜的修复,从分子水平揭示了中药保护胃粘膜的机制。
[0010]尽管西药(抑酸剂、胃粘膜保护剂、抑菌剂等)有肯定疗效,但是价格昂贵、毒副作用大等用药问题日见突出,且停药后年复发率高达50%-70%。近年来,中医发挥整体恒动、辨证施治的优势,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从目前中医保护胃粘膜研究资料来看,中医不仅在疗效上能与一般的西医治疗媲美,而且在安全性上有过之而无不及。
[0011]本专利所申请的药物是以纯天然植物混合加工提炼而成的一种胃粘膜保护药物,对多种原因引起的胃粘膜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特别是酒精性胃粘膜损伤有特殊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强化胃粘膜-粘液屏障作用;诱导胃粘膜内源性保护因子的合成和释放,增强胃粘膜细胞保护作用;促进胃粘膜更新。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大鼠喂酒精前30分钟喂本专利所申请的胃粘膜保护药物,能有效的保护胃黏膜免受酒精损伤。
【发明内容】
[0012]I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保护胃粘膜的药物,含8味中药。
[0013]2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保护胃粘膜的药物。
[0014]3该中药合剂能有效保护胃粘膜而无任何副作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附图1显示了本专利所申请的胃粘膜保护药物及其不同成分对大鼠胃蛋白酶原含量及胃粘膜表面凝胶层厚度影响。
[0016]生理盐水为对照组.[0017]a:显示了本专利所申请的胃粘膜保护药物
[0018]b:党参[0019]c:金盏菊
[0020]d:获苓
[0021]e:山金车
[0022]f:薏苡仁
[0023]g:檀香
[0024]h:白术
[0025]i:薄荷
[0026]附图2显示了本专利所申请的胃粘膜保护药物对对大鼠胃蛋白酶原含量及胃粘膜表面凝胶层厚度在酒精损伤时的保护作用。实验大鼠在喂酒精前30分钟喂本专利所申请的胃粘膜保护药物。
[0027]a.显示了本专利所申请的胃粘膜保护药物。
【权利要求】
1.一种保护胃粘膜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这种药物由党参,金盏菊,茯苓,山金车,薏苡仁,檀香,白术,薄荷组成,其中,所述的党参占所述的药物的总重量的百分比在13.4% -16.1 %之间,所述的金盏菊占所述的药物的总重量的百分比在14.5% -16.3%之间,所述的茯苓占所述的药物的总重量的百分比在12.5% -13.94%之间,所述的山金车占所述的药物的总重量的百分比在11.3% -13.4%之间,所述的薏苡仁占所述的药物的总重量的百分比在11.3% -14.3%之间,所述的檀香占所述的药物的总重量的百分比在10.6% -14.7%之间,所述的白术占所述的药物的总重量的百分比在11.4% -15.4%之间,所述的薄荷占所述的药物的总重量的百分比在15.0% -17.8%之间。
【文档编号】A61K36/8994GK103446488SQ201210171331
【公开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9日
【发明者】黄勤, 步世忠 申请人:黄勤, 步世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