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过敏性紫癜水黄紫白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1770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过敏性紫癜水黄紫白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成药剂,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过敏性紫癜水黄紫白汤。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过敏性紫癜为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因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产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增加,血液外渗,产生紫癜,粘膜及某些器官出血,可同时伴发血管神经性水肿、荨麻疹等其他过敏表现。引起本病致敏因素甚多,与本病发生密切相关主要有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人体对异性蛋白如鱼、虾、蟹、蛋、鸡、牛奶等过敏;抗生素、解热镇痛等药物过敏或花粉、尘埃、菌苗或疫苗、虫咬及寒冷刺激等。目前认为发病机制是免疫因素介导的一种全身血管炎症。多数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病前I 3周有全身不适、低热、乏力及上呼吸道感染等前驱症状,随之出现典型临床症状表现紫癜型、腹型、关节型、肾型、混合型等,临床治疗主要是抗组胺药、激素及对症处理,复发率高,少数肾型患者预后较差,可转为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过敏性紫癜水黄紫白汤,成本低、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高、复发率低、无毒副作用,具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渗透消斑、祛风止痒功效,适用于紫癜型、混合型、腹型、关节型、肾型等。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过敏性紫癜水黄紫白汤,其特征是,原料药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水牛角12 15%、生地黄6 9%、紫草6 9%、白鲜皮4 6%、大青叶5 8%、地肤子4 7%、防风3 6%、金银花5 9%、荆芥4 6%、菊花4 7%、牡丹皮4 7%、蝉蜕2 4%、仙鹤草5 8%、徐长卿4 7%、白术3 6%、灸甘草2 5%,将前述16味原料药加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即制得水黄紫白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成本低、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高、复发率低、无毒副作用,具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渗透消斑、祛风止痒功效,适用于紫癜型、混合型、腹型、关节型、肾型等。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I :采用水牛角、生地黄、紫草、白鲜皮、大青叶、地肤子、防风、金银花、荆芥、菊花、牡丹皮、蝉蜕、仙鹤草、徐长卿、白术、灸甘草为原料药制备而成。其组分(重量%)每付为水牛角14. I、生地黄8. I、紫草8. 3、白鲜皮4. 9、大青叶7. I、地肤子6. 5、防风4. 9、金银花6. 9、荆芥5. I、菊花5. 2、牡丹皮5. 6、蝉蜕3. 2、仙鹤草6. 9、徐长卿5. 5、白术4. 5、灸甘草3. 2。取上述16味原料药总重量为201克。先将水牛角、紫草、徐长卿单包,余13种中草药加水900 1000ml,水牛角单独浸泡,水牛角先加水600ml慢火煎3小时后,再加入浸泡的13种中草药连水900 1000ml,煮沸后文火煎熬60分钟,再将单包的紫草、徐长卿加入,煎15 20分钟,去渣得滤液200ml左右,药渣再加水300ml煎30分钟,去渣得滤液80 100ml,共得280 300ml左右药汁,即制得“水黄紫白汤”,装入无菌玻璃瓶内,密封瓶盖备用。每日I剂分2次口服,每次空腹服120ml,余40 60ml左右药汁,再用棉签蘸取药汁涂擦皮肤紫癜,每日3 4次,应用至临床症状体征全部消失,再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应用7天。本发明主药水牛角性味苦、寒,归心、肝经。具有清热凉血、解毒、定惊功能,用于温病高热、神昏谵语、发斑发疹、吐血衄血、惊风、癫狂。生地黄性味甘、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功能,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紫草性味甘、咸、寒,归心、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消斑功能。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白鲜皮性味苦、寒,归脾、胃、膀胱经。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功能,用于湿热疮毒、黄水淋漓、湿疹、风疹、疮癣疮癞、风湿热痹、黄疸尿赤。大青叶性味苦、寒,归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功能,用于温病高热、神昏、发斑发疹、痄腮、喉痹、丹毒、痈肿。地肤子性味辛、苦、寒,归肾、膀胱经。具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痒功能,用于小便涩痛、阴痒带下、风疹、湿疹、皮肤瘙痒。防 风性味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功能,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金银花性味甘、寒,归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功能,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风热。荆芥性味辛、微温,归肺、肝经。具有解表散风、透疫、清疮功能,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菊花性味甘、苦、微寒,归肺、肝经。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功能,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牡丹皮性味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功能,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跌扑伤痛、痈肿疮毒。蝉蜕性味甘、寒,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利咽、透疹、明目退翳、解痉功能,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风抽搐、破伤风。仙鹤草性味苦、涩、平,归心、肝经。具有收敛止血、截疟、止痢、解毒、补虚功能,用于咯血、吐血、崩漏下血、疟疾、血痢、痈肿疮毒、阴痒带下、脱力劳伤。徐长卿性味辛、温,归肝、胃经。具有祛风、化湿、止痛、止痒功能,用于风湿痹痛、胃痛胀满、牙痛、腰痛、跌扑伤痛、风疹、湿疹。白术性味苦、甘、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功能,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灸甘草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功能,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代结。16味中草药巧妙组方,药物相互协调作用,共奏过敏性紫癜之特效。
实I水I生I紫I白I大I地I防I金I荆I菊I牡I蝶I仙I徐I白I灸
施牛地草鲜青肤风银芥花丹蜕鹤长术甘
M M M__& Qf Ψ_____鬼__草卿__^
" Γ 12 9__9__6__6__7__3__9__4__7__4__4__5__7__3__5_
"H15 6 ~9~~48~~4~ 6 9 ~64~~7~~2~ 8^6 ~T~ H" 85 ~5 Y 6556647655 —
1丨13|8丨8丨6丨7丨6丨5丨8丨5丨7丨6丨3|6丨5丨4丨3
下面结合我院即山东省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进行的临床试验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I.病例选择自2009年5月至2012年3月,选择来我院诊治“过敏性紫癜”患者63例,年龄选择11 29岁;男36例,女27例;其中紫癜型23例,腹型14例,混合型9例,关节型10例,肾型7例。2.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治疗方法每日I剂分2次口服,每次空腹服120ml,余40 60ml左右药汁,再用棉签蘸取药汁涂擦皮肤紫癜,每日3 4次,共治疗I个月。4.疗效判断 痊愈过敏性紫癜临床症状体征全部消失,毛细血管脆性试验由阳性转为阴性,尿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及肾功能检查均转正常值,3个月内无复发,I年内偶有复发,应用该药方仍有效。好转过敏性紫癜临床症状体征显著好转,毛细血管脆性试验5cm直径的圆圈内新的出血点参考值趋于正常,尿常规肾型或混合型偶有微量血尿或蛋白尿,血常规检查及肾功能检查接近正常值。3个月内偶有复发,I年复发I 2次,应用该方剂治疗仍有效。无效经治疗后,过敏性紫癜临床症状伴体征及辅助检查值无改变。痊愈加好转为总有效率。5.治疗效果使用本发明63例,治疗后应用疗效判断标准进行治疗效果判断痊愈48例,占76. 2% ;好转10例,占15.9% ;无效5例,占7. 9%,总有效率为92. 1%.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过敏性紫癜水黄紫白汤,其特征是原料药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水牛角12 15%、生地黄6 9%、紫草6 9%、白鲜皮4 6%、大青叶5 8%、地肤子4 7%、防风3 6%、金银花5 9%、荆芥4 6%、菊花4 7%、牡丹皮4 7%、蝉蜕2 4%、仙鹤草5 8%、徐长卿4 7%、白术3 6%、灸甘草2 5%,将前述16味原料药加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即制得水黄紫白汤。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中药配方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过敏性紫癜水黄紫白汤,其特征,原料药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水牛角12~15%、生地黄6~9%、紫草6~9%、白鲜皮4~6%、大青叶5~8%、地肤子4~7%、防风3~6%、金银花5~9%、荆芥4~6%、菊花4~7%、牡丹皮4~7%、蝉蜕2~4%、仙鹤草5~8%、徐长卿4~7%、白术3~6%、灸甘草2~5%,将前述16味原料药加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即制得水黄紫白汤。本发明成本低、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高、复发率低、无毒副作用,具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渗透消斑、祛风止痒功效,适用于紫癜型、混合型、腹型、关节型、肾型等。
文档编号A61K35/64GK102716266SQ201210201270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日
发明者于忠东, 兰翠, 邱建华 申请人:于忠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