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水肿的大腹皮中药汤剂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12173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水肿的大腹皮中药汤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品,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水肿的大腹皮中药汤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肿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引起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的ー种病证。水肿的形成,系由外感风邪,水湿浸溃,疮毒内侵,或饮食失调,引起水液气化失常所致。其病理变化主要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合,其中以肾为本。临床症状以头面、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表现者,严重者可有胸水、腹水,而可兼见胸满,气喘不能平卧等症,西医认为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称为水肿,水肿的病因主要是外感风寒湿热之邪,水湿浸溃,疮毒浸淫,饮食劳倦,久病体虚等。病机主要是肺失宣降通调,脾失健运,肾失开合,膀胱气化失常,导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其症状是先出现眼睑、头面或下肢浮肿,渐次出现四肢及全身浮肿,病情严重时才出现腹部胀大,而腹壁无青筋暴露。辨阳水和阴水阳水多因感受风邪、水湿、疮毒、湿热诸邪,导致肺失宣降通调,脾失健运而成。起病较急,病程较短,每成于数日之间。其肿多先起于头面,由上至下,延及全身,或上半身肿甚,肿处皮肤绷急光亮,按之凹陷即起,常兼见烦热ロ渴,小便赤涩,大便秘结等表实热证。中医药具有药性平和,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因此在作为水肿治疗方面有其独到的效果O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见效快、疗效理想持久,治愈高,并无毒无副作用,标本兼治,疗程短,治愈不易复发,成本低的治疗水肿的大腹皮中药汤剂及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治疗水肿的大腹皮中药汤剂,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大腹皮200-400份、猪苓50-150份、白术50-150份、苍术50-150份、厚朴50-150份、茵陈50-150份、通草50-150份、萆蘚50-150份。所述的治疗水肿的大腹皮中药汤剂,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大腹皮300份、猪苓100份、白术100份、苍术100份、厚朴100份、茵陈100份、通草100份、萆蘚100份。所述的治疗水肿的大腹皮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将大腹皮300份、猪苓100份、白术100份、苍术100份、厚朴100份、茵陈100份、通草100份、萆蘚100份中药干药原料净选、清洗、灭菌、按重量份数比称取,烘干,分别粉碎成细粉,混合,加水至药物总量的5倍,浸泡45分钟,加热回流100分钟,滤液,再加水至药物总量的2倍,回流80分钟,后弃渣,制成中药汤剂,按150ml或200ml容器包装。用法与用量ロ服,本发明药物每次150ml-200ml,每日2次,饭后半小吋,10-15天为I个疗程。本发明的中药原料中,大腹皮辛、微温,入脾、胃、大肠、小肠经,下气宽中、行水消肿,用于湿阻气滞、脘腹胀闷、大便不爽、水肿胀满、脚气浮肿、小便不利;猪苓平、甘、味淡,入肾经、膀胱经,利尿渗湿、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脚气,泄泻;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苍 术辛、苦,温,归脾、胃经,燥湿健脾,辟秽,祛风湿;厚朴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燥湿、行气、消积、平喘;茵陈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清湿热;通草甘、淡,微寒,归肺、胃经,清热利水、通乳;萆蘚平、苦,入肝经、胃经、膀胱经,利水、祛风、利湿;诸药共奏通阳化湿利水之功,本发明的中药汤剂对阳水水湿浸溃型水肿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缓解遍身浮肿,胸腹痞闷,纳呆,身体困重的症状有显著疗效,本药物突出的效果是无毒副作用,效果显著,从根本上解除了患者的痛苦。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中药原料大腹皮300份、猪苓100份、白术100份、苍术100份、厚朴100份、茵陈100份、通草100份、萆蘚100份。制法将大腹皮300份、猪苓100份、白术100份、苍术100份、厚朴100份、茵陈100份、通草100份、萆蘚100份中药干药原料净选、清洗、灭菌、按重量份数比称取,烘干,分别粉碎成细粉,混合,加水至药物总量的5倍,浸泡45分钟,加热回流100分钟,滤液,再加水至药物总量的2倍,回流80分钟,后弃渣,制成中药汤剂,按150ml或200ml容器包装。实施例2:中药原料大腹皮400份、猪苓150份、白术150份、苍术150份、厚朴150份、茵陈150份、通草150份、萆蘚150份。制法将大腹皮400份、猪苓150份、白术150份、苍术150份、厚朴150份、茵陈150份、通草150份、萆蘚150份中药干药原料净选、清洗、灭菌、按重量份数比称取,烘干,分别粉碎成细粉,混合,加水至药物总量的5倍,浸泡45分钟,加热回流100分钟,滤液,再加水至药物总量的2倍,回流80分钟,后弃渣,制成中药汤剂,按150ml或200ml容器包装。实施例3:中药原料大腹皮200份、猪苓50份、白术50份、苍术50份、厚朴50份、茵陈50份、通草50份、萆蘚50份。制法将大腹皮200份、猪苓50份、白术50份、苍术50份、厚朴50份、茵陈50份、通草50份、萆蘚50份中药干药原料净选、清洗、灭菌、按重量份数比称取,烘干,分别粉碎成细粉,混合,加水至药物总量的5倍,浸泡45分钟,加热回流100分钟,滤液,再加水至药物总量的2倍,回流80分钟,后弃渣,制成中药汤剂,按150ml或200ml容器包装。实施例4 I、临床实验采用本发明中药汤剂共治疗44例患者,男19例,女25例,年龄16_60岁,平均年龄38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2年,病症遍身浮肿,胸腹痞闷,纳呆,身体困重,舌苔白腻,脉儒缓。2、治疗方法口服本发明实施例I中药汤剂,每次150ml_200ml,每日2次,饭后半小时,10-15天为I个疗程。3、疗效评价标准疗效标准根据《中医临床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水肿疗效评定标准拟定;治愈水肿全部消退,其他症状消失;
好转水肿及其他症状减轻;无效水肿及其他症状无变化。4、治疗结果44例患者,治愈30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 4%。实施例5 典型病例鲁某,男,69岁,遍身浮肿,胸腹痞闷,纳呆,身体困重,舌苔白腻,脉濡缓,用药I疗程治愈,随访无复发。实施例6 典型病例吕某,女,51岁,遍身浮肿,胸腹痞闷,纳呆,身体困重,舌苔白腻,脉濡缓,口服本发明实施I中药汤剂,用药I疗程治愈,随访无复发。
权利要求
1.治疗水肿的大腹皮中药汤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 大腹皮200-400份、猪苓50-150份、白术50-150份、苍术50-150份、厚朴50-150份、茵陈50-150份、通草50-150份、萆蘚50-150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水肿的大腹皮中药汤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 大腹皮300份、猪苓100份、白术100份、苍术100份、厚朴100份、茵陈100份、通草100份、萆蘚100份。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水肿的大腹皮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将大腹皮300份、猪苓100份、白术100份、苍术100份、厚朴100份、茵陈100份、通草100份、萆蘚100份中药干药原料净选、清洗、灭菌、按重量份数比称取,烘干,分别粉碎成细粉,混合,加水至药物总量的5倍,浸泡45分钟,加热回流100分钟,滤液,再加水至药物总量的2倍,回流80分钟,后弃渣,制成中药汤剂,按150ml或200ml容器包装。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水肿的大腹皮中药汤剂,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大腹皮200-400份、猪苓50-150份、白术50-150份、苍术50-150份、厚朴50-150份、茵陈50-150份、通草50-150份、萆薢50-150份,诸药共奏通阳化湿利水之功,本发明的中药汤剂对阳水水湿浸渍型水肿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缓解遍身浮肿,胸腹痞闷,纳呆,身体困重的症状有显著疗效,本药物突出的效果是无毒副作用,效果显著,从根本上解除了患者的痛苦。
文档编号A61K36/8945GK102716299SQ201210211668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5日
发明者李良 申请人:李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