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乳腺小叶增生与乳房纤维腺瘤的中药方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2528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乳腺小叶增生与乳房纤维腺瘤的中药方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方剂领域,尤其是涉及治疗乳腺小叶增生与乳房纤维腺瘤的中药方剂。
背景技术
乳腺增生是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生于25— 40岁之间。临床表现为乳房胀痛,轻重不一而具有周期性。检查时肿块呈节状其大小不一,有发生于单乳的,也有双乳部发生的。肿块质韧而不硬,与皮肤和深组织之间无粘连,可以被推动,但与周围组织的分界并不清楚。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于卵巢功能失调有关,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分泌量相对增 多。中医学将此病归属于乳癖范畴,与肝、胃、冲、任等经脉有密切关系。肝气不舒,郁结于胃,故乳房肿块常随喜怒而消长;冲任经脉失调,常有月经不调史,故乳房胀痛常随月经周期而变化。乳房纤维腺瘤也是妇女的常见病,好发年龄在18—25岁之间。肿块大多数是单侧单个的,也有双乳多发的,患者常务自觉症状。检查时肿块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容易被推移,与皮肤和深组织间无粘连。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一般与雌激素的作用活跃有密切关系,肿瘤在妊娠期增长特别快。中医学也将此病归属于乳癖范畴,多因情志不畅,肝郁气滞,痰凝瘀结而致。乳腺增生与乳房纤维腺瘤,两者皆属于中医学的乳癖范畴,都有其共同属性,那就是情志内伤,肝气郁结,痰凝瘀阻等,故而在治疗上可两病一方或一方两治。然目前还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治疗乳腺增生与乳房纤维腺瘤。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治疗效果较佳的治疗乳腺小叶增生与乳房纤维腺瘤的中药方剂。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治疗乳腺小叶增生与乳房纤维腺瘤的中药方剂,其组成成分如下白芍6—10克、当归6—12克、茯苓6—10克、白术6—12克、柴胡3—6克、香附6一10克、玉金6—9克、青皮6—12克、兀胡6—9克、二棱6—9克、義术6—9克、丹参6—10克、红花3— 6克、生山楂6—10克、玉不留行6—10克、路路通9一 12克、鳖甲10 —15克、生牡蛎10 — 20克、大贝母6— 9克、瓜萎皮6— 9克、白芥子6 —12克、天花粉6 —10克、生甘草5克。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药方剂应用为片剂、丸剂、冲剂、胶囊颗粒中的一种。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药方剂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所述中药方剂为一天所用之剂量,隔水煎服日3次;10天为一疗程,服药疗程范围为2— 3疗程。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药方剂为一天所用之剂量,所述中药方剂加工成片剂或丸剂或冲剂或胶囊颗粒时,在同一天分3次服用。因此,同一天分3次服用的片剂或丸剂或冲剂或胶囊颗粒的药效等效为所述中药方剂的药效。本发明提供的治疗乳腺小叶增生与乳房纤维腺瘤的中药方剂的优点在于具体治疗法则为疏肝理气、调理冲任、软坚散结、化痰破凝,在多年临床实践中,打破中医传统的组方规则,即由“主一辅一佐一使”的四联组合法,取用了各个击破,点与面相结合、标与本同治的独特组合法,其疗效非常显著。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提供的治疗乳腺小叶增生与乳房纤维腺瘤的中药方剂,其组成成分如下白芍6 —10克、当归6 —12克、茯苓6 —10克、白术6 —12克、柴胡3— 6克、香附6 —10克、 玉金6— 9克、青皮6 —12克、元胡6— 9克、三棱6— 9克、莪术6— 9克、丹参6 —10克、红花3— 6克、生山楂6—10克、玉不留行6 —10克、路路通9一 12克、鳖甲10 —15克、生牡蛎10 — 20克、大贝母6— 9克、瓜萎皮6— 9克、白芥子6 —12克、天花粉6 —10克、生甘草5克。所述中药方剂为一天所用之剂量,隔水煎服日3次;10天为一疗程,服药疗程范围为2—3疗程。为了方便服用,也可以将所述中药方剂加工成片剂或丸剂或冲剂或胶囊颗粒时,在同一天分3次服用。进一步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丹参、玉金、茯苓为一药多用。实施例
(一)病理特征
乳腺增生是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生于25— 40岁之间。临床表现为乳房胀痛,轻重不一而具有周期性。检查时肿块呈节状其大小不一,有发生于单乳的,也有双乳部发生的。肿块质韧而不硬,与皮肤和深组织之间无粘连,可以被推动,但与周围组织的分界并不清楚。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于卵巢功能失调有关,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分泌量相对增多。中医学将此病归属于乳癖范畴,与肝、胃、冲、任等经脉有密切关系。肝气不舒,郁结于胃,故乳房肿块常随喜怒而消长;冲任经脉失调,常有月经不调史,故乳房胀痛常随月经周期而变化。乳房纤维腺瘤也是妇女的常见病,好发年龄在18—25岁之间。肿块大多数是单侧单个的,也有双乳多发的,患者常务自觉症状。检查时肿块多呈圆形或椭,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容易被推移,与皮肤和深组织间无粘连。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一般与雌激素的作用活跃有密切关系,肿瘤在妊娠期增长特别快。中医学也将此病归属于乳癖范畴,多因情志不畅,肝郁气滞,痰凝瘀结而致。(二)治疗法则
乳腺增生和乳房纤维腺瘤,两者皆属于中医学的乳癖范畴,都有其共同属性,那就是情志内伤,肝气郁结,痰凝瘀阻等,故而在治疗上可两病一方或一方两治。其具体治疗法则是疏肝理气;调理冲任;软坚散结;化痰破凝。在多年临床实践中,本发明打破中医传统的组方规则,即由“主一辅一佐一使”的四联组合法,取用了各个击破。点与面相结合、标与本同治的独特组合法,其疗效非常显著。
(三)药品成分
白芍6 —10克、当归6 —12克、茯苓6 —10克、白术6 —12克、柴胡3— 6克、香附6—10克、玉金6— 9克、青皮6 —12克、元胡6— 9克、三棱6— 9克、莪术6— 9克、丹参6 —10克、红花3— 6克、生山楂6 —10克、玉不留行6 —10克、路路通9一 12克、鳖甲10 —15克、生牡蛎10 — 20克、大贝 母6— 9克、瓜萎皮6— 9克、白芥子6 —12克、天花粉6 —10克、生甘草5克。附注(1)本处方为一天所用之剂量,隔水煎服日3次;(2)方中丹参、玉金、茯苓等为一药多用。(四)方意解析
本方证之病因病机为情志内伤,肝气不舒,冲任失调,痰凝气滞所致。方中玉金、柴胡、香附、青皮皆为归肝经之圣药,用以疏肝理气,调理情志;当归、白术、茯苓、丹参、白芍等,用作调和营卫及调养冲任。唯有在肝木气舒、脾土健运及冲任有固的条件下,乳中生核的两条主根才可被切断,使之成为无本之木。此为治因,也叫治本。接下来方用玉金、三菱、莪术、丹参、红花、元胡、留行子、路路通,鳖甲、牡砺等,攻坚散结,通经活血。这里重用了破坚药物,其药可分为三类行气破血;活血散瘀;软坚散结等。紧接着在破坚前题下,方用玉金、莪术、萎皮、贝母、白芥子、山楂、天花粉、茯苓、化痰祛瘀,散凝除浊,这里要指出的是天花粉不仅可排痰引流,还有解毒抗癌之功效。如此肿块消失于无形,此为治果,也叫治标。最后方以少量甘草调和诸药。兼以补益心脾。纵观全方用药23味,药虽多而不赘,每味皆为主药不可或缺。全方组合缜密,药无主佐之分,温凉并施,标本共治,寓攻于補,補中有治。每用之得心应手,皆可收效。附注方中攻坚散结缘何舍炮山甲或水蛭之类而不用,因这两种药价格过高而又药源少,虽弃之不用,但疗效毫不逊色。(五)治疗范围
乳腺小叶增生;乳房纤维腺瘤。(六)注意事项
(I)月经期间停服此药,防止加大出血量;(2)胃糜烂及胃与12指肠溃病患者禁用,防止穿孔;(3)肿块为单个的,增长较快,坚硬如铁的,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而推之不移的,这是恶性象征,禁用此药。(七)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此方时约二十年,治病四十多例,未见有任何不良反应。(A)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乳癖患者46例,其中小叶增生44例(包块型42例、圆柱型I例、囊性I例),另有纤维腺瘤2例。治疗后除I例包块萎缩好转外,余下45例的肿块全部消失,随访多年未见有任何人复发,总有效率为98%。其中最少的服药20天,最多的服药30天。(九)中西对比
本方所治之46例中,有个别服过西药雄激素的,有个别服用过中成药乳癖消或百消丹的,也有服过中药汤剂的,但疗效皆不如人意。目前对于这两种乳病,最好的办法就是切除。然而此举对于某些审美观较强的女性来说,她们想丰乳还来不及,谁愿意去忍痛割乳。良性的也好恶性的也罢,某些人一忍再忍,最终造成恶变。在此,本发明推出这种方剂,意在填补当前医学界在治疗这两种乳病上,非手术之外的缺失,其优点在于(1)花少钱治大病,防止恶变;(2)避免切乳之苦,患者乐于及时就诊服药。(十)药品制作
本方原生药在加工为成品制剂的选择中,有丸剂、片剂、胶囊颗粒等之分。本处方所使用之药物皆为原生药,由于味数多分量重,为便于患者服用,需换算成现代生物工艺制作下颗粒状粉末,包装成为散剂。但必须把每天所使用之剂量为分三份,包装成三小袋。H)服用方法
每日3次,每次取I小袋药粉,用开水冲服。10天为一疗程,一般服药 2— 3疗程。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治疗乳腺小叶增生与乳房纤维腺瘤的中药方剂,其具体治疗法则为疏肝理气、调理冲任、软坚散结、化痰破凝,在多年临床实践中,打破中医传统的组方规则,即由“主一辅一佐一使”的四联组合法,取用了各个击破,点与面相结合、标与本同治的独特组合法,其疗效非常显著。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治疗乳腺小叶增生与乳房纤维腺瘤的中药方剂,其处方组成成分如下白芍6—10克、当归6 —12克、茯苓6 —10克、白术6 —12克、柴胡3— 6克、香附6 —10克、玉金6— 9克、青皮6 —12克、元胡6— 9克、三棱6— 9克、莪术6— 9克、丹参6 —10克、红花3— 6克、生山楂6 —10克、玉不留行6 —10克、路路通9一 12克、鳖甲10 —15克、生牡蛎10 — 20克、大贝母6— 9克、瓜萎皮6— 9克、白芥子6 —12克、天花粉6 —10克、生甘草5克。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乳腺小叶增生与乳房纤维腺瘤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方剂应用为片剂、丸剂、冲剂、胶囊颗粒中的一种。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乳腺小叶增生与乳房纤维腺瘤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方剂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中药方剂为一天所用之剂量,隔水煎服日3次; 10天为一疗程,服药疗程范围为2— 3疗程。
4.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治疗乳腺小叶增生与乳房纤维腺瘤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方剂为一天所用之剂量,所述中药方剂加工成片剂或丸剂或冲剂或胶囊颗粒时,在同一天分3次服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治疗乳腺小叶增生与乳房纤维腺瘤的中药方剂,其组成成分如下白芍6—10克、当归6—12克、茯苓6—10克、白术6—12克、柴胡3—6克、香附6—10克、玉金6—9克、青皮6—12克、元胡6—9克、三棱6—9克、莪术6—9克、丹参6—10克、红花3—6克、生山楂6—10克、玉不留行6—10克、路路通9—12克、鳖甲10—15克、生牡蛎10—20克、大贝母6—9克、瓜蒌皮6—9克、白芥子6—12克、天花粉6—10克、生甘草5克。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打破中医传统的组方规则,即由“主—辅—佐—使”的四联组合法,取用了各个击破,点与面相结合、标与本同治的独特组合法,其疗效非常显著。
文档编号A61K36/9066GK102698211SQ201210219219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9日
发明者鲁道宗 申请人:鲁道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