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胃炎、肠炎的中药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240106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肠炎的中药及其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胃炎、肠炎的中药及其制作方法,它主要是以灵芝草、绞股蓝,恶实根,续随子,蓬莪术,芜花,憋甲,黑牵牛等多味天然中草药制备而成的中成药。其特点是,疗效显著、作用快、安全无副作用,且愈后不易复发。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慢性胃炎、肠炎的中药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胃炎、肠炎的药物,具体地说是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而成的中成药。
【背景技术】:
[0002]慢性胃炎,属于胃胱痛等病症的范畴,由气滞、脾虚、血瘀诸邪阻滞于胃经胃络所致,该病以胃粘膜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为主要病理表现。病因可能除急性病外,还与胃粘膜病理化因素,细菌式病毒及刺激和直接损害有关,尤以青壮年男性为主。
[0003]慢性结肠炎以溃疡为主,病程长,反复发作,活动期粘膜以溃疡为主,呈重度炎症。主要表现为右下腹痛,下背部不适,上腹饱胀,恶心呕吐,厌食、体重和体力下降,可有发热,失水等表现。
[0004]慢性胃炎的症状无特异性,有许多患者无临床症状。慢性胃炎的病程长短不已,症状时轻时重。可因天气变化,特别是冬秋季节容易犯病,一般进食后较重。食欲不振、嗳气、反酸、恶心、打嗝或隐痛等消化不良症状亦较常见。还有的胃肠道症状较明显,特别在有胆汁反流时,有时可由反复小量上消化道出血,甚至呕血。体征多不明显,有时上腹有轻压痛。
[0005]对于慢性胃炎的治疗,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鉴于以上因素,本发明人充分利用我国中医药宝贵经验和资源,结合现代病理、药理的分析和多年的研究,开发出系统治疗慢性胃炎、肠炎的中成药。

【发明内容】
:
[0006]本发明主要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在治疗慢性胃炎、肠炎等方面存在的一些中药效果不佳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慢性胃炎、肠炎的中药丸剂,全部采用天然中草药,提高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
[0007]—种治疗慢性胃炎、肠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丸剂,灵芝草10-40,绞股蓝1300-1600,恶实根1300-1600,续随子50-60,蓬莪术40-50克,芜花40-50克,鳖甲40-50,黑牵牛100-130,陈皮15-18,川大黄680-710。
[0008]一种治疗慢性胃炎、肠炎中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0009](一)、原材料预加工:
[0010]1、将绞股蓝、恶实根,加适量矿泉水蒸煮二次合并,去渣浓缩成2000ml备用;
[0011]2、将芜花,陈皮混合后浸泡在白醋中24小时,捞出去洛,阴干备用;将-
[0012]3、将鳖甲锤碎后备用;
[0013]4、将黑牵牛取头末62克;
[0014]5、将续随子去壳,白纸包压去油,取霜备用;
[0015]6、将川大黄一半生用,另一半用白醋浸泡24小时候去除余醋,切块成片,阴干备用;
[0016]7、将灵芝草、荆三棱、蓬莪术同2、3、6粉碎过筛备用;[0017]8、将2、4、5与7混合后过筛备用
[0018](二)、制丸:将8与I浓缩液充分搅拌成糊状,用不粘锅加热,炼为块,在石白中杵三千下,用手搓成长条,切成小块,每块8克,制成丸剂即可。
[0019]药理作用:
[0020]其中:灵芝草性味甘温,它具有健脾胃,补脑、强体等功效,对治疗食欲不振,头昏失眠,神经衰弱等病有特效;
[0021]绞股蓝具有降低血脂,抑制肥胖,抗衰防老,促进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和生发乌发等作用。
[0022]恶实根性味苦寒,可通十二经络,常服可提高机体免疫力。
[0023]续随子性味辛温,具有泻水消肿,对治疗二便不利,水肿瘀血。
[0024]蓬莪术性味辛苦温,具有行气,消积,止痛的作用,对治疗血滞经闭,腹痛,食积气滞,腹痛胀痛等效果好。
[0025]芜花性味辛温有毒,具有泻水,去痰作用,对治疗胸腔积水,痰多咳嗽等症状效果好。
[0026]鳖甲性味咸寒,具有滋阴潜因的功效,对治疗阴虚劳热,盗汗,热邪等效果好。
[0027]黑牵牛性味苦寒有毒,具有祛痰止咳,消肿止痛等贡献,对治疗水肿胀满,二便不利等疗效显著,外用可治疗疮疡。
[0028]陈皮性味辛、苦、温,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对治疗脾胃气滞,胱腹胀痛,呕吐等疗效显著。
[0029]川大黄性味苦寒,具有消积导滞,清热泻火,活血祛痰等功效,对治疗肠胃积滞,热结便秘,腹满胀痛效果独特。
[0030](一)、原材料预加工:
[0031]1、将绞股蓝、恶实根,加适量矿泉水蒸煮二次合并,去渣浓缩成2000ml备用;
[0032]2、将芜花,陈皮混合后浸泡在白醋中24小时,捞出去洛,阴干备用;将-
[0033]3、将鳖甲锤碎后备用;
[0034]4、将黑牵牛取头末62克;
[0035]5、将续随子去壳,白纸包压去油,取霜备用;
[0036]6、将川大黄一半生用,另一半用白醋浸泡24小时候去除余醋,切块成片,阴干备用;
[0037]7、将灵芝草、荆三棱、蓬莪术同2、3、6粉碎过筛备用;
[0038]8、将2、4、5与7混合后过筛备用
[0039](二)、制丸:将8与I浓缩液充分搅拌成糊状,用不粘锅加热,炼为块,在石臼中杵三千下,用手搓成长条,切成小块,每块8克,制成丸剂即可。
[0040]本发明将上述药物组合后,其药效具有协同作用,该种内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丸剂主要用于腹胀腹痛,小腹坠胀,食欲不振,大便不调等。经百余例患者的临床经验验证,总有效率96%,一般患者用药5-8天后,临床症状迅速改善,2-5个疗程后即可痊愈。
[0041]本发明具有原料易购、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疗效显著、作用快、安全无副作用。本发明生产简单易行,无需复杂的大型设备,只需一台粉碎机、一台搅拌机、一台烘干机、一台制丸机和一些浸泡药物桶缸即可进行批量生产,具有投资小、见效快,效益高的特点。[0042]典型病例:
[0043]病例一:李X X男,7岁。患者于2004年8月间由于吃辛辣和冰凉食物,经常感到肚子疼痛难忍,且大便次数多且但有脓状物,经医院诊断为慢性肠炎。去医院治疗后吃了不少西药,病情却时好时坏,不能根治。后三晚临睡前服用一丸本发明药物,吃了三丸,并同时忌辛辣凉油腻酸等刺激性食物,停药三天后痊愈,随访一年中未见复发。
[0044]病例二:苏某,男,45岁,患者胃部不适已多年,加重四个月,伴呕吐、泛酸,舌质淡红,胃部疼痛且呈持续性,经多家专科医院治疗,效果甚微。经X线上消化道钡餐提示:慢性胃炎。服用该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一个疗程后,胃部疼痛止,呕吐消失,继用两个疗程后,患者诸症消失,经X线上消化道钡餐提示正常。
[0045]病例三:王某,女,52岁,患者上腹部胀满及隐痛4年有余,近两个月来加重,伴有上腹胀闷,隐痛,口苦且腻。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糜烂性胃炎。经西医西药治疗后,效果不佳。服用该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10丸后,诸症消失。又继服8丸后,经胃镜检查,麋烂部位基本恢复。
[0046]病例四:崔某,男,25岁,患者腹部隐痛嗳气,且伴有反酸,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经医院治疗后诊断为慢性胃炎,采用西药治疗后,有所好转,但后来病情有所反复。经人介绍后服用该中药丸剂治疗后,隐痛明显消失,各症也逐渐减轻,经过巩固治疗后,病情已趋于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0047]实施例:取灵芝草30克,绞股蓝1600克,恶实根1600克,续随子60克,蓬莪术42克,芜花46.7克,憋甲46.7克,黑牵牛124克,陈皮16克,川大黄702克。
[0048]将以上中药材按照以下方法制丸:
[0049](一)、原材料预加工:
[0050]1、将绞股蓝、恶实根,加适量矿泉水蒸煮二次合并,去渣浓缩成2000ml备用;
[0051]2、将芜花,陈皮混合后浸泡在白醋中24小时,捞出去洛,阴干备用;将-
[0052]3、将鳖甲锤碎后备用;
[0053]4、将黑牵牛取头末62克;
[0054]5、将续随子去壳,白纸包压去油,取霜备用;
[0055]6、将川大黄一半生用,另一半用白醋浸泡24小时候去除余醋,切块成片,阴干备用;
[0056]7、将灵芝草、荆三棱、蓬莪术同2、3、6粉碎过筛备用;
[0057]8、将2、4、5与7混合后过筛备用
[0058](二)、制丸:将8与I浓缩液充分搅拌成糊状,用不粘锅加热,炼为块,在石臼中杵三千下,用手搓成长条,切成小块,每块8克,制成丸剂即可。
[0059]二、制丸:将8与I浓缩液充分搅拌成糊状,用不粘锅加热,炼为块,在石臼中杵三千下,用手搓成长条,切成小块,每块8克,制成丸剂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慢性胃炎、肠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丸剂,灵芝草10-40,绞股蓝1300-1600,恶实根1300-1600,续随子50-60,蓬莪术40-50克,芜花40-50克,鳖甲40-50,黑牵牛100-130,陈皮15-18,川大黄680-710。
2.一种治疗慢性胃炎、肠炎中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一)、原材料预加工: .1、将绞股蓝、恶实根,加适量矿泉水蒸煮二次合并,去渣浓缩成2000ml备用; .2、将芜花,陈皮混合后浸泡在白醋中24小时,捞出去渣,阴干备用;将+ .3、将鳖甲锤碎后备用; .4、将黑牵牛取头末62克; .5、将续随子去壳,白纸包压去油,取霜备用; .6、将川大黄一半生用,另一半用白醋浸泡24小时候去除余醋,切块成片,阴干备用; .7、将灵芝草、荆三棱、蓬莪术同2、3、6粉碎过筛备用; .8、将2、4、5与7混合后过筛备用 (二)、制丸:将8与I浓缩液充分搅拌成糊状,用不粘锅加热,炼为块,在石白中杵三千下,用手搓成长条,切成小块,每块8克,制成丸剂即可。
【文档编号】A61P1/00GK103536841SQ201210234142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9日
【发明者】田金文 申请人:田金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