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热实型呃逆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3723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热实型呃逆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用配制品,尤其是ー种治疗热实型呃逆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呃逆俗称打嗝,是不自主的膈肌痉挛,引起呼吸肌收缩,膈间气逆上冲胸喉,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的ー种病证。呃逆的原因有多种,一般病情不重,可自行消退。但持续48小时以不缓解,则称之为顽固性呃逆。顽固性呃逆使患者倍感痛苦,可继发呕吐、水电解质紊乱、失眠、虚脱、持久的精神紧张等,因此及时治疗非常重要。目前,现化医学临床上针对呃逆症状,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方法,只能采用胃复安、利他林、多潘立酮(吗丁啉)、 东莨菪碱等药物对症进行治疗,往往存在治疗效果差、疗程长、治疗费用高的不足。因此,临床上建议采用中医治疗方法。中医认为,呃逆主要由于寒邪蕴结、胃火内盛、气郁痰阻及气血亏虚等引起胃气上逆而致。呃逆的病因主要为饮食不节,过食生冷之物或寒凉药物,致使寒气蕴结于胃,胃气失于和降而上逆;或情志不和,抑郁恼怒,肝郁气滞,横逆犯胃,以致胃失和降;或因气郁化火,灼津成痰,胃气挟痰上逆而成;或因重病久病之后,或因病而误用吐下之剂损伤胃律,胃失于濡养,以致胃气上逆;或年老体弱、久病重病之后,脾胃阳虚,以致清气不能上升,浊气不能下降,胃气上逆而成。呃逆皆由胃气上逆而致,治疗当以和胃降气止呃为主。根据中医理论,本发明针对热实型呃逆的发病机理,以清热、顺气、降逆、止呃为治贝IJ,进行辩证配伍组方,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西药药物治疗效果差、疗程长、治疗费用高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配制方便、药源广、成本低、疗效显著、作用可靠、无副作用的治疗热实型呃逆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ー种治疗热实型呃逆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赭石10 40份、旋覆花5 20份、半夏5 25份、厚朴5 25份、莱菔子5 25份、枳壳5 20份、沙參5 25份、麦冬5 20份、赤芍5 20份、当归5 25份、柴胡5 25份、白芍5 25份。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ー种治疗热实型呃逆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 赭石30份、旋覆花10份、半夏15份、厚朴15份、莱菔子15份、枳壳10份、沙參15份、麦冬10份、赤芍10份、当归15份、柴胡15份、白芍15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赭石具有平肝潜阳、降逆止血的功效;旋覆花具有降气消痰、行水止呕的功效;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厚朴具有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的功效;莱菔子具有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的功效;枳壳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的功效;沙參具有养阴清肺、益胃生津、补气化痰的功效;麦冬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赤芍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效;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柴胡具有疏散退热、升阳舒肝的功效;白芍具有通顺血脉、养血柔肝、缓中敛汗的功效。本发明组合物中的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具有协同作用,共奏顺气降逆、化痰止呕、舒肝和胃、养阴生津、清热润肺的功效,从而达到治疗呃逆的目的。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其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作用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有效率达97. 1%,治愈率达82. 3%。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ー步说明。实施例I
ー种治疗热实型呃逆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 赭石30g、旋覆花10g、半夏15g、厚朴15g、莱菔子15g、枳壳10g、沙參15g、麦冬10g、赤芍10g、当归15g、柴胡15g、白芍15g。实施例2
ー种治疗热实型呃逆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 赭石20g、旋覆花15g、半夏10g、厚朴5g、莱菔子5g、枳壳15g、沙參25g、麦冬20g、赤芍5g、当归20g、柴胡10g、白芍10g。实施例3
ー种治疗热实型呃逆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 赭石40g、旋覆花12g、半夏5g、厚朴25g、莱菔子10g、枳壳20g、沙參5g、麦冬5g、赤芍15g、当归25g、柴胡20g、白芍20g。实施例4
ー种治疗热实型呃逆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 赭石log、旋覆花20g、半夏20g、厚朴10g、莱菔子12g、枳壳5g、沙參10g、麦冬15g、赤芍20g、当归10g、柴胡5g、白芍25g。实施例5
ー种治疗热实型呃逆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 赭石15g、旋覆花5g、半夏25g、厚朴20g、莱菔子5g、枳壳10g、沙參20g、麦冬15g、赤芍15g、当归5g、柴胡25g、白芍5g。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 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8厘米,进行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 30分钟;第二煎煮,水沸后煎煮15 20分钟。两次煎煮去渣取汁,合并。ー种治疗热实型呃逆的中药组合物,临床疗效总结
一、一般性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68例,男性31例,女性37例,年龄25 70岁,病程最短I天,最长2个月。
ニ、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组合物中的组分、用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及症状酌情增减。一日ー剂,水煎两遍取汁约3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三、疗效评定标准
(1)痊愈呃逆停止,3个月内无复发症状;
(2)好转呃逆发作频率少,症状持续时间短,仅偶有发生,不影响正常工作及生活;
(3)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呃逆发作频率多,持续时间长,明显影响生活及工作。四、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5 — 20日,痊愈56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五、典型病例 病例I:
于某,男,42岁。就诊时自述于诊前7日饮酒后开始呃逆不止。症见面红目赤,呃声洪亮,胸脘满闷,烦渴便难,舌红苔黄,脉滑数。诊为肝火犯胃,胃气上逆动膈所致之呃逆。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3日,呃逆仍作,但觉胸、较前气顺许多;续服7日,呃逆之声、势、数均大减;继服7日,呃逆之症消失,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病例2
刘某,女,55岁。因与人争执生气后出现反复嗳气伴呃逆。症见精神萎靡,面情痛苦,懈怠无力,嗳气频频,呃逆连作,脉弦实,舌质红,苔黄厚,质干。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14日,呃逆诸症皆除,治愈。病例3
邹某,男,50岁。其平素食宿规律较差,嗜烟酒,喜厚味。近I周呃逆连连,昼夜不停,影响工作及睡眠,患病后胸胁满闷,心烦易怒,大便干燥。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并嘱忌坚实、辛辣、油腻之品、禁烟酒。7日后,胸胁满闷顿减,呃逆已明显減少。续服7日后,呃逆已止,诸证怠除,精神硕爽。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热实型呃逆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赭石10 40份、旋覆花5 20份、半夏5 25份、厚朴5 25份、莱菔子5 25份、枳壳5 20份、沙参5 25份、麦冬5 20份、赤芍5 20份、当归5 25份、柴胡5 25份、白芍5 25份。
2.一种治疗热实型呃逆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赭石30份、旋覆花10份、半夏15份、厚朴15份、莱菔子15份、枳壳10份、沙参15份、麦冬10份、赤芍10份、当归15份、柴胡15份、白芍15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呃逆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赭石10~40份、旋覆花5~20份、半夏5~25份、厚朴5~25份、莱菔子5~25份、枳壳5~20份、沙参5~25份、麦冬5~20份、赤芍5~20份、当归5~25份、柴胡5~25份、白芍5~25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顺气降逆、化痰止呕、舒肝和胃、养阴生津、清热润肺的功效,其治疗呃逆疗效显著,作用可靠,具有组分药源广、配制简便、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K36/8968GK102805804SQ20121025969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6日
发明者李厚建, 林红丽 申请人:李厚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