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4182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用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由各种因素致使皮肤粘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大量液体渗出,造成局部水肿性的损害。临场表现皮疹为风团、潮红斑,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常突然发生,较大面积的出现,消退迅速,消退后不留痕迹,但可反复发作。发病过程中会伴有巨痒、腹痛、恶心、呕吐和胸闷、心肌、呼吸困难,少数伴有发热、关节肿胀、低血压、极少数会有休克、喉头水肿窒息症状等。本病病因复杂,现代医学认为,与机体对某些
物质过敏、产生变态反应有关,除给以抗过敏、封闭、自血疗法外,尚无确切疗效,存在疗效不理想的不足。中医则认为,慢性荨麻疹是由于“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造成。由于人体正气相对虚弱,且体质各异,或内有食滞、邪热,复感风寒、风热之邪;或平素体弱,阴血不足,皮疹反复发作,经久不愈,气血被耗;或患有慢性疾病致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皮肤腠理之间,邪正交争而发病。根据中医理论,针对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机理,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西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不理想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配制方便、药源广、成本低、疗效显著、作用可靠、无副作用的一种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生地10 40份、珍珠母10 40份、龙齿10 40份、赤芍10 30份、白芍10 30份、桃仁5 20份、牡丹皮10 30份、获茶10 40份、菊花5 20份、合欢皮10 30份、乌梅5 20份、白蔡藜10 40份、丹参10 40份。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生地30份、珍珠母30份、龙齿30份、赤芍20份、白芍20份、桃仁10份、牡丹皮20份、茯苓30份、菊花10份、合欢皮20份、乌梅10份、白蒺藜30份、丹参30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生地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止痛调经的功效;珍珠母具有平肝潜阳、安神定惊、清肝明目的功效;龙齿具有镇惊安神、清热除烦的功效;赤芍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效;白芍具有通顺血脉、养血柔肝、缓中敛汗的功效;桃仁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的功效;牡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的功效;茯苓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效;菊花具有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合欢皮具有解郁安神、活血消肿的功效;乌梅具有敛肺温中、涩肠止泻、生津止渴的功效;白蒺藜有疏肝解郁、祛风明目的功效;丹参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的功效。本发明组合物中的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具有协同作用,共奏清热安神、活血通络、养血疏肝、养阴生津、健脾和胃的功效,从而达到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目的。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其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作用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有效率达94. 7%,治愈率达68. 4%。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I
一种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生地30g、珍珠母30g、龙齿30g、赤芍20g、白芍20g、桃仁10g、牡丹皮20g、茯苓30g、菊花10g、合欢皮20g、乌梅10g、白蒺藜30g、丹参30g。实施例2
一种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生地40g、珍珠母20g、龙齿10g、赤芍15g、白芍10g、桃仁15g、牡丹皮30g、茯苓15g、菊花20g、合欢皮15g、乌梅5g、白蒺藜20g、丹参40g。实施例3
一种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生地log、珍珠母25g、龙齿40g、赤芍30g、白芍15g、桃仁5g、牡丹皮25g、茯苓40g、菊花15g、合欢皮10g、乌梅15g、白蒺藜25g、丹参IOgo实施例4
一种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生地20g、珍珠母40g、龙齿20g、赤芍10g、白芍30g、桃仁12g、牡丹皮15g、茯苓10g、菊花12g、合欢皮25g、乌梅20g、白蒺藜10g、丹参25g。实施例5
一种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生地25g、珍珠母10g、龙齿15g、赤芍20g、白芍25g、桃仁20g、牡丹皮10g、茯苓20g、菊花5g、合欢皮30g、乌梅12g、白蒺藜40g、丹参20g。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 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8厘米,进行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 30分钟;第二煎煮,水沸后煎煮15 20分钟。两次煎煮去渣取汁,合并。一种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临床疗效总结
一、一般性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76例,男23例,女53例,年龄12 60岁,平均25. 6岁;病程>3个月。
二、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组合物中的组分、用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及症状酌情增减。一日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3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服药期间忌辛辣、肥厚之品。二、疗效标准
(1)、痊愈症状、体征皮损完全消失;;
(2)、显效症状、体征皮损下降指数>70%;
(3)、有效症状、体征皮损下降指数在40% 70%;
(4)、无效症状、体征皮损下降指数〈40%。四、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7 - 60天,痊愈52例,显效12例,有效8
例,无效4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五、典型病例
病例I:
何某,女,40岁,全身皮肤瘙痒,红色丘疹,好时无痕,划痕症,遇热或活动,睡前暖被加重,一年半病程。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7天,瘙痒症状明显减轻,丘疹减少;续服7天,诸症皆除,痊愈。病例2
蔡某,男,36岁。患慢性荨麻疹I年,每日出门则骤起风团,大小不等,数小时方退。经查全身散在风团,色红,瘙痒灼热,以四肢为多。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14天,症状、体征完全消失,痊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生地10 40份、珍珠母10 40份、龙齿10 40份、赤芍10 30份、白芍10 30份、桃仁5 20份、牡丹皮10 30份、茯苓10 40份、菊花5 20份、合欢皮10 30份、乌梅5 20份、白蒺藜10 40份、丹参10 40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生地30份、珍珠母30份、龙齿30份、赤芍20份、白芍20份、桃仁10份、牡丹皮20份、茯苓30份、菊花10份、合欢皮20份、乌梅10份、白蒺藜30份、丹参30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生地10~40份、珍珠母10~40份、龙齿10~40份、赤芍10~30份、白芍10~30份、桃仁5~20份、牡丹皮10~30份、茯苓10~40份、菊花5~20份、合欢皮10~30份、乌梅5~20份、白蒺藜10~40份、丹参10~40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清热安神、活血通络、养血疏肝、养阴生津、健脾和胃的功效,其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作用可靠,并具有组分药源广、配制简便、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K36/804GK102784234SQ20121027588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6日
发明者王先忠, 王军红, 董艳丽 申请人:董艳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