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溃疡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4341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胃溃疡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配制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治疗胃溃疡的药物。
背景技术
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正常情况下,各种针对胃黏膜的攻击因子和防御因子都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这样不会发生溃疡,倘若攻击因子作用超过了防御因子就可以发生粘膜损坏形成溃疡,攻击因子主要是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刺激性食物和不良习惯等,本病治疗不当容易产生胃出血、穿孔等并发症,近年来胃溃疡的发病率逐年上涨,中医学称本病为“胃脘痛”、“肝胃气痛”、“心痛”、“吞酸”等,传统治疗方法是长期服用雷尼替丁等药物进行维持治疗,这样只能够缓解症状,治标不治本,病情容易复发,效果不尽人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胃溃疡时疗效显著,愈后复发率低的治疗胃溃瘍的药物。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是每份有含有下列有效组份范围的药物组成·蒲黄粉1-2克;乌贼骨粉O. 5-1克;蒲公英粉O. 5-1. 5克;牡蛎粉O. 5-1. 5克。本发明药物的最佳分量配比是蒲黄粉I. 5克;乌贼骨粉O. 5克;蒲公英粉I克;牡蛎粉I克。本发明由蒲黄粉、乌贼骨粉、蒲公英粉、牡蛎粉组成,蒲黄粉味甘性平,功能主治止血、化瘀、通淋。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外伤出血、脘腹刺痛、跌打肿痛、血淋湿痛等;乌贼骨粉味咸性温,含碳酸钙80 85%,壳角质6 7%,粘液质10 15%,并含少量氯化钠、磷酸钙、镁盐等,具有除湿、制酸、止血、敛疮的作用;蒲公英粉性味甘、微苦、寒,含蒲公英甾醇、胆碱、菊糖、果胶;蒲公英醇、豆甾醇、β -香树脂醇、β -谷甾醇、蒲公英赛醇、蒲公英素、蒲公英苦素和维生素Α、B、C等,对幽门螺杆菌所产生的炎症具有显著的消炎和局部修复保护作用;牡蛎粉性味咸,微寒,收敛固涩除酸的作用非常强,现实研究证明,牡蛎粉与乌龟骨粉联合应用对于抑制胃酸分泌具有较强的功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蒲黄粉、乌贼骨粉、蒲公英粉、牡蛎粉组成的药物在患处的综合药理作用,使得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和优点,通过蒲黄粉和乌龟骨粉对溃疡处止血、化瘀、敛疮,蒲公英粉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有效治疗和溃疡面局部的修复保护,再加以牡蛎粉联合乌贼骨粉的抑制胃酸,从而全方位治疗胃溃疡,使治疗效果更加明显有效,且经临床观察,治愈率高达85%,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治疗胃溃疡的药物,每份有含有下列有效组份范围的药物组成蒲黄粉I.5克;乌贼骨粉O. 5克;蒲公英粉I克;牡蛎粉I克。将上述药粉消毒后在制剂室内无菌状态下灌装成胶囊即可。
权利要求
1.ー种治疗胃溃疡的药物,蒲黄粉I. 5克;乌贼骨粉0. 5克;蒲公英粉I克;牡蛎粉I克。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胃溃疡的药物,属于医用配制品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是每份有含有下列有效组份范围的药物组成蒲黄粉1-2克;乌贼骨粉0.5-1克;蒲公英粉0.5-1.5克;牡蛎粉0.5-1.5克。本发明药物的最佳分量配比是蒲黄粉1.5克;乌贼骨粉0.5克;蒲公英粉1克;牡蛎粉1克。具有止血、化瘀、敛疮,蒲公英粉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有效治疗和溃疡面局部的修复保护,再加以牡蛎粉联合乌贼骨粉的抑制胃酸,从而全方位治疗胃溃疡,使治疗效果更加明显有效。
文档编号A61P1/04GK102784251SQ20121028138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日
发明者宣世英 申请人:宣世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