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网状射频消融电极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整和控制网状射频消融电极直径,使网状射频消融电极对不同粗细的支气管或其它人体管腔病变部位均获得适宜的贴壁压力,将射频能量均匀分布在电极的各个网格及节点的开放式网状射频消融电极。包括手柄(1)和可在手柄(1)的内管中位移的推拉杆(2),特别是手柄(1)与鞘管(3)连接,鞘管(3)内的多股内芯(4)一端与推拉杆(2)连接,其另一端经前端头(5)与一可保持直径的金属编织网(6)连接,弹簧(7)一端与前端头(5)连接,其另一端与手柄(1)连接,多股内芯(4)可随推拉杆(2)同步前后位移。
【专利说明】开放式网状射频消融电极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用于对人体不同粗细的支气管进行射频消融术的网状射频消融电极。
【背景技术】:
[0002]支气管哮喘(下简称哮喘)是一种以反复发作的喘息、胸闷、呼吸困难、咳嗽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患者有气道高反应性和慢性气道炎症。慢性哮喘以气道重塑为主要特征,包括气道壁增厚、黏液腺和杯状细胞增多、血管增生,最重要的是气道平滑肌增生;急性哮喘则有多种激发因素,一般表现为气道平滑肌收缩引起的气道狭窄。气道平滑肌收缩是导致支气管收缩的决定因素,平滑肌的参与使将其作为治疗靶点成为可能。吸入型抗炎药(包括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受体激动剂是治疗中重度哮喘的主要药物,但很多重症患者对该治疗不敏感,经支气管射频消融术是通过向气道壁传递受控的治疗性热量来降低气道平滑肌收缩性和高反应性的技术,该技术可减少气道平滑肌数量,从而使一般治疗无效的哮喘患者症状缓解,急性加重减少,但已有的消融电极只能实现点或线接触的射频消融,手术时间较长并导致手术不彻底。
[0003]射频消融术也是恶性肿瘤常用的微创治疗方式,主要原理是通过射频电流产生足够的热量,使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近年来,射频消融也被应用于治疗血管瘤及其它人体管腔病变部位,初步显示了疗效确定、安全性高、创伤小、复发率低等优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
旦
-5^ O`
[0004]发明目的:
[0005]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公开一种可调整和控制网状射频消融电极直径,使网状射频消融电极对不同粗细的支气管或其它人体管腔病变部位均获得适宜的贴壁压力,将射频能量均匀分布在电极的各个网格及节点的网状射频消融电极。
[0006]实现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包括手柄和可在手柄的内管中位移的推拉杆,关键是手柄与鞘管连接,鞘管内的多股内芯一端与推拉杆连接,其另一端经前端头与一可保持直径的金属编织网连接,弹簧一端与前端头连接,其另一端与手柄连接,多股内芯可随推拉杆同步前后位移。
[0007]所述的金属编织网的前端为开口状,后端逐渐收缩与前端头连接,前后端之间为圆柱状,金属编织网由同种金属材料编织而成或由不同种金属材料编织而成。
[0008]所述的金属编织网的圆柱状部分有至少一松弛凹陷段,使金属编织网形成至少两段的结构。
[0009]所述的金属编织网有不同直径的圆柱段,金属编织网的前段的直径小于后段的直径。
[0010]所述的凹陷段为编织结构或为非编织结构。
[0011]所述的多股内芯并行设有引线,引线的前端设有温度传感器。
[0012]所述的温度传感器设在前端头的内腔。[0013]所述的温度传感器设于金属编织网的网格上,温度传感器为至少一个以上。
[0014]所述的推拉杆的前端表面有指示金属编织网推出鞘管距离的刻度标记。
[0015]本发明通过精确调整和控制网状电极的直径,使电极对不同粗细的人体管腔均获得适宜的贴壁压力,从而保证射频系统对气管壁阻抗的相对恒定,使射频输出能量稳定,克服了已有技术只能实现点或线接触的射频消融的缺陷,同时由于整个金属网导电,其射频能量均匀分布在金属网各个网格及节点,相当于增加了无数个电极点,可实现完成快速、连续、能量分布均匀的射频消融治疗手术从而大大减小手术时间,适用于治疗血管瘤及其它人体管腔病变部位。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的左视图。
[0018]图3为图1中端头部分的剖视放大示意图。
[0019]图4为图3中的A-A部位的剖视图。
[0020]图5为金属网6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21]图6为金属网6的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请参见图1~图7,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如下:包括手柄I和可在手柄I的内管中位移的推拉杆2,关键是手柄I与鞘管3连接,鞘管3内的多股内芯4 一端与推拉杆2连接,其另一端经前端头5与一可保持直径的金属编织网6连接,弹簧7 —端与前端头5连接,其另一端与手柄I连接,多股内芯4可随推拉杆2同步前后位移。所述的手柄1、鞘管3和推拉杆2为塑料材料制成(如尼龙、ABS、PC等),鞘管3的后端与手柄I的前端固接,推拉杆2可在手柄I的内管中进行位移,鞘管3内置一环绕有螺旋弹簧7的多股内芯4,多股内芯4由一根金属内芯16和2~10根高导电率金属丝15绞股组成(图4所不),金属内芯16为不锈钢丝,高导电率金属丝15为镀金或镀银铜丝等,弹簧7可增加多股内芯4的刚度同时亦可参与导电或不参与导电,多股内芯4和弹簧7的前端同与一前端头5固接,多股内芯4和弹簧7的后端均与推拉杆2的前端固接并通过电缆线与推拉杆2的电极插座14连接,弹簧7的外径小于鞘管3的内径且可在鞘管3内滑动位移;前端头5为金属材料制成(图3所示),由两个不同直径的圆柱体叠加构成,其中大直径圆柱体的前端面开设有一环形凹槽以用于固接金属编织网6,大直径圆柱体的外径略小于于鞘管3的内径,小直径圆柱体的后端有一凹穴,形成前端头5的内腔,温度传感器11则置于该内腔中并用导热胶固化在内腔中,将多股内芯4中的两根高导电率金属丝15拆除以作为温度传感器11的引线12的通道,则引线12引线12与多股内芯4平行引出并与推拉杆2的电极插座14连接,引线12的前端与温度传感器11连接,多股内芯4的前端伸入内腔中且与前端头5的后端焊接为一体,弹簧7的前端亦与前端头5的后端焊接为一体;金属编织网6由多根镍钛形状记忆合金丝和多根高导电率的钼金丝交叉混合编织而成,镍钛形状记忆合金丝使金属编织网6具有预制的形状记忆功能,钼金丝则保证金属编织网6的射频导电率,或金属编织网6由多根镍钛形状记忆合金丝交叉编织而成,金属编织网6被预制为一开放型的网状体(图1、图2所示),即前端为开口状,后端逐渐收缩并通过前端头5的环形凹槽与前端头5焊接为一体,金属编织网6呈完全展开状时其前后端之间形成开放型的圆柱状,金属编织网6处于完全展开状态时,前端头5自鞘管3的前端口伸出,若逐渐拉动推拉杆2,金属编织网6被前端头5带动随着弹簧7及多股内芯4的回退向鞘管3的前端移动,金属编织网6触到鞘管3的前端口,由于前端头5继续不断回退迫使金属编织网6被压缩使其预设形状的直径逐渐变小而被拉入鞘管3中,释放金属编织网6时,则推动推拉杆2,将已处于鞘管3内呈收缩状态的金属编织网6从鞘管3前端逐渐推出,直至金属编织网6完全展开,金属编织网6还可预制为开放型的半椭圆状或半球状;上述的金属编织网6的圆柱状部分有一松弛凹陷段8,使金属编织网6形成前后两段的结构(图5所示),即前后两段网体间的凹陷段8的网格加大并向圆心内凹形成松弛的编织结构,或上述前后两段网体间的凹陷段8为直单丝状态形成非编织结构,并可根据需要将松弛凹陷段8亦可设为多个,构成多段的结构,当拉动推拉杆2时金属编织网6的后段部分首先被逐渐拉直而发生形变,由于凹陷段8的存在仍可使金属编织网6的前段部分保持预制的圆柱状,直至凹陷段8被完全拉直才会使金属编织网6的前段部分逐渐发生形变,既可分段保持直径又更易将金属网6收入鞘管3内;图6所示,上述的金属编织网6由不同直径的圆柱段组成,其前段9的直径小于后段10的直径,以适应不同粗细的支气管,前段9与后段10之间设有一凹陷段8,而后段10亦有再一凹陷段8,当释放金属编织网6时,前段9展开至预制形状,若可完全接触气道壁并对支气管获得适宜的贴壁压力,则不需再释放后段10,如不能完全接触气道壁则继续将后段10释放,使后段10完全接触气道壁并对支气管获得适宜的贴壁压力,便于快速调整和控制金属编织网6的直径,上述的不同直径的圆柱段可设为多个,凹陷段8同起前述的作用,分段保持直径的效果更好;为更精确监控金属编织网6的温度,前述的温度传感器11设于金属编织网6的网格上(图7所示),温度传感器11为至少一个以上,最佳为4~12个,多个温度传感器11均分、柔性的固接在金属编织网6的表面,可按顺序排布或交错排布,按温度传感器11的数量将多股内芯4中的多根高导电率金属丝15相应拆除以作为温度传感器11的引线12的通道,则各温度传感器11的引线12均与多股内芯4平行引出并与推拉杆2的电极插座14连接,设于金属编织网5网格上的温度传感器11可准确直接反映出金属编织网6实际温度值;上述的推拉杆2的前端表面有指示金属编织网6推出鞘管3距离的刻度标记13,通过推拉杆2,金属编织网6被收入或推出鞘管3时,金属编织网6的直径发生变化,其直径数值通过刻度标记13直观显示。
[0024] 使用时,先拉动推拉杆2,将金属编织网6完全收入鞘管3内,通过手柄I的锁定装置锁定,再将鞘管3通过支气管导管送入气道,到达需消融治疗部位后解除锁定,通过观察支气管镜并推动推拉杆2使多股内芯4从鞘管3内向外伸出,随着多股内芯4不断向前伸出鞘管3,金属编织网6逐渐展开扩张,其网状的直径亦逐渐开始发生变化,金属编织网6的直径的数值通过推拉杆2的刻度标记13直观显示,通过调整和控制金属编织网6的直径,直至呈金属编织网6完全接触气道壁使其对支气管获得适宜的贴壁压力,将射频仪与电极插座14连接,对金属编织网6进行通电,由于整个金属编织网6导电,使射频仪传递的超高频、低能、射频能量均匀分布在金属编织网6各个网格及节点,相当于增加了无数个电极点,温度传感器11监控金属编织网6的温度变化,利用反馈维持目标温度持续若干时间,射频持续设定的时间后,电极复位并移动到下一治疗部位,可实现完成快速、连续、能量分布均匀的射频消融手术从而大大减小手术时间;手术完成后,拉动推拉杆2使多股内芯4逐渐回退,将金属编织网6完全完全收入鞘管3内并随支气管导管一同撤出人体,手术彻底完成。用于治疗血管瘤及其它人体管腔病变部位(如恶性肿瘤),可通过内镜导管将本发明送达人体管腔病变部位,通过射频电流产生足够的热量,使病变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其操作过程与上述相同,且疗效确定、安全性`高、创伤小、复发率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
1.一种开放式网状射频消融电极,包括手柄(I)和可在手柄(I)的内管中位移的推拉杆(2),其特征在于手柄(I)与鞘管(3)连接,鞘管(3)内的多股内芯(4) 一端与推拉杆(2)连接,其另一端经前端头(5)与一可保持直径的金属编织网(6)连接,弹簧(7) —端与前端头(5)连接,其另一端与手柄⑴连接,多股内芯⑷可随推拉杆(2)同步前后位移。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式网状射频消融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编织网(6)的前端为开口状,后端逐渐收缩与前端头(5)连接,前后端之间为圆柱状,金属编织网(6)由同种金属材料编织而成或由不同种金属材料编织而成。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放式网状射频消融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编织网(6)的圆柱状部分有至少一松弛凹陷段(8),使金属编织网(6)形成至少两段的结构。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放式网状射频消融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编织网(6)有不同直径的圆柱段,金属编织网(6)的前段(9)的直径小于后段(10)的直径。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放式网状射频消融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陷段(8)为编织结构或为非编织结构。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放式网状射频消融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股内芯(4)并行引出设有引线(12),引线(12)的前端设有温度传感器(11)。
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放式网状射频消融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传感器(11)设在前端头(5)的内腔。
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放式网状射频消融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传感器(11)设于金属编织网(6)的网格上,温度传感器(11)为至少一个以上。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开放式网状射频消融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拉杆(2)的前端表面有指示金属编织网(6)推出鞘管(3)距离的刻度标记(13)。
【文档编号】A61B18/12GK103584909SQ201210294843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7日
【发明者】王涛, 田昆玲 申请人:王涛, 田昆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