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15076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胃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胃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胃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多见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也见于胃粘膜脱垂、胃下垂、胰腺炎、胆囊炎及胆石症等病。目前,西药无法有效治疗胃痛,且有一定副作用,因此,人们对有效治疗胃痛的中药存在极大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依据中医理论的研究及临床反复的试验和验证,终于找到了有效治疗胃痛的药物,从而完成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够治疗胃痛的组合药物。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了该组合药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药物是选择吴茱萸、细辛、青皮、党参、乌梅、黄芩、柴胡、蒲公英、沉香、檀香、玉竹、炒白术、五灵脂、郁金、柴苏叶、枳壳、麦冬、清半夏、川楝子、延胡索、陈皮、木香、冬瓜皮、茯苓、百合、丹参药物进行组合的,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快速治疗胃痛的复发。其中选用吴茱萸是因为其性味辛苦,温,有毒,入肝、胃经,有温中,止痛,理气,燥湿的功能,治呕逆吞酸,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脚气,疝气,口疮溃疡,齿痛,湿疹,黄水疮。选用细辛是因为其性味辛,温,入肺、肾经,有祛风,散寒,行水,开窃的功能,治风冷头痛,鼻渊,止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选用青皮是因为其性味苦辛,微温,入肝、胆经,有疏肝破气,散结消痰的功能,治胸胁胃脘疼痛,疝气,食积,乳肿,乳核,久疟癖块。选用党参是因为其性味甘,平,入手、足太阴经气分,有补中益气,生津的功能,治脾胃虚弱,气血两亏,体倦无力,食少,口渴,久泻,脱肛。选用乌梅是因为其性味酸,温,入肝,脾,肺,大肠经,有收敛生津,安蛔驱虫的功能,治久咳,虚热烦渴,久疟,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牛皮癣,胬肉。选用黄芩是因为其性味苦,寒,入心、肺、胆、大肠经,有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的功能,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选用柴胡是因为其性味苦,凉,入肝、胆经,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的功能,治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选用蒲公英是因为其性味苦甘,寒,入肝、胃经,有清热解毒,利尿散结的功能,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选用沉香是因为其性味辛苦,温,入肾、脾、胃经,有降气温中,暖肾纳气的功能,治气逆喘息,呕吐呃逆,脘腹胀痛,腰漆虚冷,大肠虚冷,小便气淋,男子精冷。选用檀香是因为其性味辛,温,入脾、胃、肺经,有理气,和胃的功能,治心腹疼痛,噎膈呕吐,胸膈不舒。选用玉竹是因为其性味甘,平,入肺,胃经,有养阴,润燥,除烦,止渴的功能,治热病阳伤,咳嗽,烦渴,虚劳发热,消谷易饥,小便频数。选用白术是因为其性味苦甘,温,入脾、胃经,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的功能,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湾,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选用五灵脂是因为其性味苦甘,温,入肝、脾经,生用有行血止痛的功能,治心腹血气诸痛,妇女经闭,产后瘀血作痛;外治蛇、蝎、蜈蚣咬伤,炒用止血,治妇女血崩,经水过多,赤带不绝。选用郁金是因为其性味辛苦,凉,入心、肺、肝经,有行气解随,凉血破瘀的功能,治胸腹胁肋诸痛,失心癫狂,热病神昏,吐血,衄血,尿血,血淋,妇女倒经,黄疸。选用紫苏叶是因为其性味辛,温,入肺、脾经,有发表,散寒,理气,和营的功能,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胎动不安,并能解鱼蟹毒。选用枳壳是因为其性味苦辛、凉。入肺、脾、大肠经。破气,行痰,消积。治胸膈痰滞,胸痞,胁胀,食积,噫气,呕逆,下痢后重,脱肛,子宫脱垂。选用麦冬是因为其性味甘微苦,寒,入肺、胃、心经,有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的功能,治肺燥干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痈,虚劳烦热,清渴,热病津伤,咽干口燥,便秘。选用半夏是因为其性味辛,温,有毒,入脾、胃经,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能,治湿痰冷饮,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不眠,外消痈肿。选用川楝子是因为其性味苦,寒,有毒,入肝、胃、小肠经,有降湿热,清肝火,止痛,杀虫的功能,治热厥心痛,胁痛,疝痛,虫积腹痛。选用延胡索是因为其性味辛苦,温,入肝、胃经,有活血,散瘀,理气,止痛的功能,治心腹腰膝诸痛,月经不调,癥瘕,崩中,产后血晕,恶露不尽,跌打损伤。选用陈皮是因为其性味苦、辛,温,归肺、脾经,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能,治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选用木香是因为其性味辛苦,温,入肺、肝、脾经,有行气止痛,温中和胃的功能,治中寒气滞, 胸腹胀痛,呕吐,泄泻,下痢里急后重,寒疝。选用延胡索是因为其性味辛苦,温,入肝、胃经,有活血,散瘀,理气,止痛的功能,治心腹腰膝诸痛,月经不调,癥瘕,崩中,产后血晕,恶露不尽,跌打损伤。选用冬瓜皮是因为其性味甘,凉,入脾、肺二经,有利水消种的功能,治水肿,腹湾,痈肿。选用茯苓是因为其性味甘淡,平,入心、脾、肺经,有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能,治小便不利水肿胀痛,痰饮咳逆,呕唆,泄湾,遗精,淋池,惊t季,健忘。选用百合是因为其性味甘微苦,平,入心、肺经,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能,治肺痨久嗽,咳唾痰血,热病后余热未清,虚烦惊t季,神志恍惚,脚气浮肿。选用丹参是因为其性味苦,微温,入心、肝经,有活血去瘀,安神宁心,排脓,止痛的功能,治心胶痛,月经不调,痛经,以闭,血崩带下,癥瘕,积聚,瘀血腹痛,骨节疼痛,惊悸不眠,恶疮肿毒。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药物的用量也是发明人经过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组分的用量在下述重量范围内都具有较好疗效
吴茱萸 25-35克细辛5-15克青皮15-25克
党参 20-30克乌梅10-20克黄芩20-30克
柴胡 10-20克蒲公英10-20克沉香3-7克
檀香 11-15克玉竹10-20克炒白术10-20克
五灵脂 20-30克郁金10-14克紫苏叶5-15克
枳壳 14-18克麦冬5-15克清半夏5-15克
川楝子 15-25克延胡索10-20克陈皮15-25克
木香 5-15克冬瓜皮25-35克茯苓20-30克
百合 5-15克丹参15-25克其中,优选为
吴茱萸 30克细辛10克青皮20克
党参 25克乌梅15克黄芩25克
柴胡 15克蒲公英15克沉香5克
檀香 13克玉竹15克炒白术15克
五灵脂 25克郁金12克紫苏叶10克
枳壳 16克麦冬10克清半夏10克
川楝子 20克延胡索15克陈皮20克 木香 10克冬瓜皮30克茯苓25克
百合 10克丹参20克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一、备料
1、吴茱萸取甘草煎汤,去渣取汤,加入净吴茱萸,浸泡至汤液吸干为度,微火焙干,每吴茱萸100斤,用甘草6斤4两;
2、细辛除净杂质,用水喷润,及时切段,晒干;
3、青皮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4、党参洗净泥沙后润透去芦,切片或切段,晒干;
5、乌梅拣净杂质,筛去灰屑,洗净,晒干;
6、黄芩拣去杂质,除去残茎,用凉水浸润或置开水中稍浸捞出,切片,晒干;
7、柴胡拣去杂质,除去残茎,洗净泥沙,捞出,润透后及时切片,随即晒干;
8、蒲公英拣去杂质,洗净泥土,切段,晒干;
9、沉香刷净,劈成小块,用时捣碎或研成细粉;
10、檀香用水浸泡,镑片或劈碎,晾干;
11、玉竹除去杂质,洗净泥土,闷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晒干;
12、炒白术先将麸皮撒于热锅内,候烟冒出时,将白术片倒入微炒至淡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后放凉(每白术片100斤,用麸皮10后天);
13、五灵脂拣净杂质,打碎或筛去灰屑;
14、郁金用水浸泡,洗净,捞出晒晾,润透,切片,晒干;
15、紫苏叶拣去杂质,晒干;
16、枳壳除去瓤、核,洗净,稍浸,捞出,润软,以手能捏对折为度,切片,晾干;
17、麦冬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后抽去心,再洗净晒干;
18、清半夏取拣净的半夏,用凉水浸漂,避免日晒,浸泡至口尝稍有麻辣感后,加白矾与水共煮透,取出,晾至六成干,闷润后切片,晾干,每半夏100斤,用白矾12斤8两,夏季用14斤8两;
19、川楝子拣去杂质,洗净,烘干,轧碎或劈成两半;
20、延胡索拣去杂质,用水浸泡,洗净,晒晾,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或打碎;
21、陈皮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变黑的果皮,抢水洗净,润软,切丝,晒干或低温干燥,筛去灰屑;
22、木香将原生药放清水内洗净,捞出,闷润12—24小时使软,切片,晒干;23、冬瓜皮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霉烂变质者,抢水洗净,切块或丝,干燥,筛去碎屑;
24、茯苓用水浸泡,洗净捞出,闷透后,切片,晒干;
25、百合拣去杂质,黑瓣,簸除灰屑;
26、丹参拣净杂质,除去根茎,洗净,捞出,润透后切片,晾干。二、制备
将所述重量的吴茱萸、细辛、青皮、党参、乌梅、黄芩、柴胡、蒲公英、沉香、檀香、玉竹、炒白术、五灵脂、郁金、柴苏叶、枳壳、麦冬、清半夏、川楝子、延胡索、陈皮、木香、冬瓜皮、茯苓、百合、丹参药物加水6倍量浸泡,小火煎煮10分钟,武火煎煮沸腾20分钟,再用文火煎煮15分钟,即得煎煮液。本发明药物具有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的功能,用于治疗胃痛见效快、疗程短,不复 发,治愈率高。以下通过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药物的有益效果,这些试验包括本发明药物的动物毒性试验和临床观察试验。[试验例I]本发明药物的动物毒性试验报告
取家兔30只,雌雄兼用,体重2. 0—2. 5kg,分两组,每组15只,其中一组为超剂量试验组,另一组为正常量试验组。超常量组为30ml/kg,正常量为10ml/kg,给药方式为灌胃法给药,每天两次,连服7天,每天观察给药反应,结果表明二组家兔活动、饮食正常,药物无不良毒副作用。[试验例2]本发明药物的临床观察资料 I、一般资料
收治门诊患者150例。2、诊断标准
胃痛的主要症状为胃部的疼痛为主。疼痛有胀痛、刺痛、钝痛、隐痛等。
3、治疗方法
选用上述药剂,每剂2次服。10天为一疗程,连续服用两个疗程。4、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胃痛恢复正常,观察半年无复发者;
好转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胃痛逐步恢复;
无效临床部分症状消失或无改变,达不到好转标准者。5、治疗结果
病例治疗显效好转无效
mm....................................................!.........................................................................................................................................................,.....................................................................................................................................................................................................................................似 n 双
总· Itli例显效_ 例好转率胸无效军率%
数 % 数 % 数 %
S 150 20 天 M5 I MJ 3 2 2 1.33 98.6
在上述的治疗中,用本发明药物治疗胃痛患者150例,结果显效145例,显效率为
96.67%,好转3例,好转率为2%,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 67%。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胃痛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范围内的原料药制成 吴茱萸25-35克细辛5-15克青皮15-25克 党参20-30克乌梅10-20克黄芩20-30克 柴胡10-20克蒲公英10-20克沉香3-7克 檀香11-15克玉竹10-20克炒白术10-20克 五灵脂20-30克郁金10-14克紫苏叶5-15克 枳壳14-18克麦冬5-15克清半夏5-15克 川楝子15-25克延胡索10-20克陈皮15-25克 木香5-15克冬瓜皮25-35克茯苓20-30克 百合5-15克丹参15-25克。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药物,其中各原料药的用量为 吴茱萸30克细辛10克青皮20克 党参25克乌梅15克黄芩25克 柴胡15克蒲公英15克沉香5克 檀香13克玉竹15克炒白术15克 五灵脂25克郁金12克紫苏叶10克 枳壳16克麦冬10克清半夏10克 川楝子20克延胡索15克陈皮20克 木香10克冬瓜皮30克茯苓25克 百合10克丹参20克。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步骤 (一)备料 (1)吴茱萸取甘草煎汤,去渣取汤,加入净吴茱萸,浸泡至汤液吸干为度,微火焙干,每吴茱萸100斤,用甘草6斤4两; (2)细辛除净杂质,用水喷润,及时切段,晒干; (3)青皮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4)党参洗净泥沙后润透去芦,切片或切段,晒干; (5)乌梅拣净杂质,筛去灰屑,洗净,晒干; (6)黄芩拣去杂质,除去残茎,用凉水浸润或置开水中稍浸捞出,切片,晒干; (7)柴胡拣去杂质,除去残茎,洗净泥沙,捞出,润透后及时切片,随即晒干; (8)蒲公英拣去杂质,洗净泥土,切段,晒干; (9)沉香刷净,劈成小块,用时捣碎或研成细粉; (10)檀香用水浸泡,镑片或劈碎,晾干; (11)玉竹除去杂质,洗净泥土,闷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晒干; (12)炒白术先将麸皮撒于热锅内,候烟冒出时,将白术片倒入微炒至淡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后放凉(每白术片100斤,用麸皮10后天); (13)五灵脂拣净杂质,打碎或筛去灰屑; (14)郁金用水浸泡,洗净,捞出晒晾,润透,切片,晒干; (15)紫苏叶拣去杂质,晒干;(16)枳壳除去瓤、核,洗净,稍浸,捞出,润软,以手能捏对折为度,切片,晾干; (17)麦冬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后抽去心,再洗净晒干; (18)清半夏取拣净的半夏,用凉水浸漂,避免日晒,浸泡至口尝稍有麻辣感后,加白矾与水共煮透,取出,晾至六成干,闷润后切片,晾干,每半夏100斤,用白矾12斤8两,夏季用14斤8两; (19)川楝子拣去杂质,洗净,烘干,轧碎或劈成两半; (20)延胡索拣去杂质,用水浸泡,洗净,晒晾,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或打碎; (21)陈皮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变黑的果皮,抢水洗净,润软,切丝,晒干或低温干燥,筛去灰屑; (22)木香将原生药放清水内洗净,捞出,闷润12—24小时使软,切片,晒干; (23)冬瓜皮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霉烂变质者,抢水洗净,切块或丝,干燥,筛去碎屑; (24)茯苓用水浸泡,洗净捞出,闷透后,切片,晒干; (25)百合拣去杂质,黑瓣,簸除灰屑; (26)丹参拣净杂质,除去根茎,洗净,捞出,润透后切片,晾干; (二)制备 将所 述重量的吴茱萸、细辛、青皮、党参、乌梅、黄芩、柴胡、蒲公英、沉香、檀香、玉竹、炒白术、五灵脂、郁金、柴苏叶、枳壳、麦冬、清半夏、川楝子、延胡索、陈皮、木香、冬瓜皮、茯苓、百合、丹参药物加水6倍量浸泡,小火煎煮10分钟,武火煎煮沸腾20分钟,再用文火煎煮15分钟,即得煎煮液。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胃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它主要是由吴茱萸、细辛、青皮、党参、乌梅、黄芩、川楝子、延胡索、陈皮、木香等药物按一定重量配比制备而成,本发明药物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的功能,用于治疗胃痛见效快,疗程短,不复发,治愈率高。
文档编号A61P1/00GK102805843SQ20121030473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5日
发明者兰恒志 申请人:兰恒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