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15079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强直性脊柱炎属于中医学“痹”、“骨痹”、“肾痹”、“督脉病”等范畴,是一种侵袭性炎症,发病缓慢,病情长而起伏,常累及骸骼关节。中医认为其病机为肾阳虚衰,督脉瘀滞。治宜温肾助阳,强督通络。目前发病机理尚不清楚,但普遍认为与遗传、外伤、居住潮湿及肠道感染有高度相关。现有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普适性差,往往对特定人群有一定疗效,对另外一些人群则效果不明显甚至完全无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标本兼治,疗效好、副作用小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成分川断10-15、狗脊15-20、淫羊藿6-10、杜仲10-15、制附子6-10、桂枝6-10、骨碎补10-20、生熟地各15-20、赤白芍各15-20、薏仁20-30、伸筋草10-15、白僵蚕9_12、羌独活各10-15、防风6-10、牛膝 12-1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成分川断10、狗脊15、淫羊藿6、杜仲10、制附子6、桂枝6、骨碎补10、生熟地各15、赤白芍各15、薏仁20、伸筋草10、白僵蚕9、羌独活各10、防风6、牛膝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成分川断12、狗脊16、淫羊藿8、杜仲12、制附子8、桂枝8、骨碎补15、生熟地各18、赤白芍各18、薏仁25、伸筋草12、白僵蚕10、羌独活各12、防风8、牛膝1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成分川断15、狗脊20、淫羊藿10、杜仲15、制附子10、桂枝10、骨碎补20、生熟地各20、赤白芍各20、薏仁30、伸筋草15、白僵蚕12、羌独活各15、防风10、牛膝18。如上所述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次药液的制备,将所述各成分混合后浸泡在1000-1500份凉水中,常温浸泡I小时,然后武火烧开锅后用文火煎20分钟,停止加热,将其中的液体和固体成分分离,分离得到的液体成分即为一次药液,固体成分为一次药渣;
B)二次药液的制备,准备凉水,凉水的重量与分离出来的一次药液的重量相等,将这些凉水加入上述一次药渣中,武火烧开锅后煎开锅后文火煎15分钟,停止加热,将其中的液体和固体成分分离,分离得到的液体成分即为二次药液,固体成分为二次药渣;
C)药物配制,将一次药液和二次药液等比例混合均匀即为所述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
川断又名续断,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川续断的根,因能“续折接骨”而得名。具有补肝肾、强筋骨、调血脉、续折伤、止崩漏之功效。用于腰背酸痛、肢节痿痹、跌扑创伤、损筋折骨、胎动漏红、血崩、遗精、带下、痈疽疮肿。狗脊是蛘壳科植物金毛狗脊的干燥根茎。属强壮筋骨药,对筋骨不健的病证有治疗和保健的双重作用。金毛狗大型土生蕨类,生于山脚沟边及林下阴湿处、酸性土壤中。秋、冬两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或去硬根、叶柄及金黄色绒毛,切厚片,干燥,为“生狗脊片”;水煮或蒸后,晒至六七成干,切厚片,干燥,为“熟狗脊片”。功用为补肝肾、强腰脊、祛风湿。淫羊藿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箭叶淫羊藿、柔毛淫羊藿、或朝鲜淫羊藿的干燥叶。夏、秋季茎叶茂盛时采割,除去茎、粗梗及杂质,晒干或阴干。中医学认为淫羊藿性味辛甘、温,有补肾壮阳、祛风除湿的功效。淫羊藿茎叶含有淫羊藿甙和挥发油。经证实,淫羊藿有雄性激素样的作用,其功效强于蛤蚧和海马。同时,淫羊藿还可以抑制血管运动中枢,扩张周围血管,使血压下降,并能镇咳、祛痰、平喘,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白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具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安胎等诸多功效。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对杜仲成分进行了反复细致的研究,杜仲游离氨基酸极少,含有的少量蛋白质,是和绝大多数食品类似的完全蛋白,即能够水解检出对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测定了杜仲所含的15种矿物元素,其中有锌、铜、铁等微量元素,及钙、磷、钾、镁等宏量元素。杜仲具有补肝肾,强筋骨,清除体内垃圾,加强人体细胞物质代谢,防止肌肉骨骼老化,平衡人体血压,分解体内胆固醇,降低体内脂肪,恢复血管弹性,利尿清热,广谱抗菌,兴奋中枢神经,提高白血球数量,增强人体免疫力等显著功效。制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经盐溃、水漂、煮、炒等法炮制后降低毒性,称“制附子”。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之功效。主治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寒湿痹痛等。桂枝为樟科常绿乔木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春、夏季剪下嫩枝,晒干或阴干,切成薄片或小段用。治风寒表证,肩背肢节酸疼,胸痹痰饮,经闭癥瘕。主利肝肺气,头痛,风痹骨节挛痛。桂枝辛甘温熙,主要功能是温通经脉,能通达阳气而解表,发汗的作用较为缓弱。故治风寒表症,风寒无汗,常与麻黄配伍,以增强它发汗的作用;而治风寒表症、自汗恶风则不用麻黄,多配芍药同用,以协调营卫、发表散寒。 骨碎补别名猴姜、毛姜、申姜,为水龙骨科多年生附生蕨类植物槲蕨的根茎。传统中医常用于补肾壮阳、活血止血、接骨续伤。现代研究认为骨碎补具有增强免疫力、增加血细胞的作用。生熟地是生地和熟地的合称。生地也叫生地黄,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的块根。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为鲜生地;根烘熔至八成干,并内部变黑,捏成团状,为生地黄。味甘苦、性寒而入血分,清热凉血。主治阴虚发热,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伤便秘。熟地也叫熟地黄,为生地黄经加黄酒拌蒸至内外色黑、油润,或直接蒸至黑润而成。切厚片用。熟地具有补血滋阴功效,传统中医常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症,亦可用于肾阴不足的潮热骨蒸、盗汗、遗精、消渴等症。赤白芍是赤芍和白芍的合称。赤芍和白芍均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芍药开赤花者,为赤苟。开白花者,为白苟。赤芍气味苦平,无毒。主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病疲,止痛,利小便,益气。白芍苦酸,凉。常用于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薏仁又名薏苡仁、苡米、苡仁,土玉米,薏米、起实、薏珠子、草珠珠、回回米、米仁、六谷子。是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维生素B1、B2,它能促进体内血液和水分的新陈代谢,有利尿、消水肿的作用,也被当做节食用品。又常用于脾胃虚弱,便溏腹泻,或妇女带下病,脾虚湿盛水肿,小便不利,或脚气肿痛;湿热痹痛,手足拘挛,酸楚疼痛;肺痈咳唾脓痰,或肠痛拘急腹痛。伸筋草别名牛尾菜、大顺筋藤、大伸筋、百部伸筋、水摇竹、龙须草、牛尾伸筋、牛尾节、牛尾卷、水球花、大叶伸筋、牛尾蕨、伸筋灵。为石松科石松属植物石松的全草。伸筋草·含石松碱、棒石松宁碱等生物碱、石松三醇、石松四醇酮等萜类化合物、3 -谷留醇等甾醇、及香草酸、阿魏酸等成分。具有降温、降血压作用。用于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络。本品辛散、苦燥、温通,能袪风湿,入肝尤善通经络。治风寒湿痹,关节酸痛,屈伸不利,可与羌活、独活、桂枝、白芍等配伍;若肢体软弱,肌肤麻木,宜与松节、寻骨风、威灵仙等同用。白僵蚕为蚕蛾科昆虫蚕蛾的幼虫感染白僵菌而僵死的干燥全虫。呈圆柱形,多弯曲而皱缩。长约2 5厘米,直径4 7毫米。表面灰白色或现浅棕色,多被有白色粉霜。具有祛风解痉、化痰散结的作用。常用于治中风失音、惊痫、头风、喉风。羌独活是羌活和独活的合称。羌活是伞形科植物羌活或宽叶羌活的干燥根茎及根。具有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之功效。常用于治感冒风寒、头痛无汗、风寒湿痹、项强筋急、骨节酸疼、风水浮肿、痈疽疮毒。也可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其上行发散之功较强,善治头及上肢关节疼。独活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的干燥根。其味辛、苦,微温。具有祛风胜湿;散寒止痛之功效。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头痛齿痛。防风又名山芹菜、白毛草、铜芸、回云、回草、百枝、百韭、百种、屏风、关防风、川防风、云防风。是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防风的根。其味辛、甘,性微温。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定搐之功效。常用于感冒头痛、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角弓反张、牙关紧闭、抽搞疫牵等症。牛膝为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为常用祛风药和活血祛瘀药。其味苦;酸;性平。主治腰膝酸痛、下肢痿软、血滞经闭、痛经、产后血瘀腹痛、徵瘕、胞衣不下、热淋、血淋、跌打损伤、痈肿恶疮、咽喉肿痛等。该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将上述各种成分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种成分的药理作用,起到了补肾强督,化瘀通滞止痛的功效,此方法标本兼治,安全、有效,副作用小。选择100例年龄在12-70岁患者临床对比试验,用药一个疗程,显效为65例,有效为35例;用药两个疗程后,显效为85例,有效为15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I :
本发明所述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成分川断10、狗脊15、淫羊藿6、杜仲10、制附子6、桂枝6、骨碎补10、生熟地各15、赤白芍各15、薏仁20、伸筋草10、白僵蚕9、羌独活各10、防风6、牛膝12。其制备方法如下步骤
A)—次药液的制备,将所述各成分混合后浸泡在1000-1500份凉水中,常温浸泡I小时,然后武火烧开锅后用文火煎20分钟,停止加热,将其中的液体和固体成分分离,分离得到的液体成分即为一次药液,固体成分为一次药渣;
B)二次药液的制备,准备凉水,凉水的重量与分离出来的一次药液的重量相等,将这些凉水加入上述一次药渣中,武火烧开锅后煎开锅后文火煎15分钟,停止加热,将其中的液体和固体成分分离,分离得到的液体成分即为二次药液,固体成分为二次药渣;
C)药物配制,将一次药液和二次药液等比例混合均匀即为所述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服用时每日两次,每次口服饮用500—1000克,二十次为一疗程。患者李某,男,24岁,反复发作腰骶部疼痛6个月,休息后不缓解,活动后减轻,夜间翻身困难,腰部前屈后伸功能受限,查体指地距15cm,枕墙距3cm,骨盆分离实验阳性,HLA-B27阳性。给予本实施例药物治疗,每日两次,每次口服饮用500—1000克,二十次为一疗程。治疗I次后感觉腰骶部疼痛明显减轻,自述全身有种轻松感。治疗一个疗程后,患者自述没有明显的不舒服感了,随访I年未发作。实施病例2
同实施例1,将各成分的重量份数调整如下川断12、狗脊16、淫羊藿8、杜仲12、制附子8、桂枝8、骨碎补15、生熟地各18、赤白芍各18、薏仁25、伸筋草12、白僵蚕10、羌独活各
12、防风8、牛膝15。患者陈某,男,28岁,反复发作腰骶部疼痛3年,伴晨僵感半年,畏寒严重,腰膝酸软,阴雨天加重,夜间翻身困难,眠差,纳可,时有腹胀,大便溏,舌淡苔白,脉迟。2年前在省立医院确诊为AS,曾口服柳氮磺吡啶等药物,效差。给予本实施例药物治疗,每日两次,每次口服饮用500—1000克,二十次为一疗程。治疗一个疗程后,患者自述整个背部暖暖的很舒月艮,自觉腹部也宽松了不少,治疗2个疗程后半月随访,患者自述,腰骶部没再疼痛,阴雨天感觉有点发板,不怕冷了,继前方治疗2次以巩固疗效,自述,这几年就没这么舒服过,随访一年未复发。实施病例3
同实施例1,将各成分的重量份数调整如下
川断15、狗脊20、淫羊藿10、杜仲15、制附子10、桂枝10、骨碎补20、生熟地各20、赤白芍各20、薏仁30、伸筋草15、白僵蚕12、羌独活各15、防风10、牛膝18。患者郑某,男38岁,确诊强直性脊柱炎8年,曾口服柳氮磺吡啶、双氯芬酸那、沙利度胺等,效果一般,现患者腰部前屈、后伸及侧弯功能都受限,颈椎前倾,功能受限,伴有明显的疲劳感,眠差,纳差,腰膝酸软,畏寒,手脚发凉,有过虹膜炎史。给予本实施例药物治疗,每日两次,每次口服饮用500—1000克,二十次为一疗程。一个疗程后,患者自述自己就像换了一个人,精力、体力都有明显的改善,不太怕冷了,手脚不凉了,腰和脖子灵活了,继续治疗I疗程以巩固疗效。随访一年未 复发。
权利要求
1.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成分川断10-15、狗脊15-20、淫羊藿6-10、杜仲10-15、制附子6-10、桂枝6_10、骨碎补10-20、生熟地各15-20、赤白芍各15-20、薏仁20-30、伸筋草10-15、白僵蚕9_12、羌独活各10-15、防风6_10、牛膝12-18。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成分川断10、狗脊15、淫羊藿6、杜仲10、制附子6、桂枝6、骨碎补10、生熟地各15、赤白芍各15、薏仁20、伸筋草10、白僵蚕9、羌独活各10、防风6、牛膝12。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成分川断12、狗脊16、淫羊藿8、杜仲12、制附子8、桂枝8、骨碎补15、生熟地各18、赤白芍各18、薏仁25、伸筋草12、白僵蚕10、羌独活各12、防风8、牛膝15。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成分川断15、狗脊20、淫羊藿10、杜仲15、制附子10、桂枝10、骨碎补20、生熟地各20、赤白芍各20、薏仁30、伸筋草15、白僵蚕12、羌独活各15、防风10、牛膝18。
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次药液的制备,将所述各成分混合后浸泡在1000-1500份凉水中,常温浸泡I小时,然后武火烧开锅后用文火煎20分钟,停止加热,将其中的液体和固体成分分离,分离得到的液体成分即为一次药液,固体成分为一次药渣; B)二次药液的制备,准备凉水,凉水的重量与分离出来的一次药液的重量相等,将这些凉水加入上述一次药渣中,武火烧开锅后煎开锅后文火煎15分钟,停止加热,将其中的液体和固体成分分离,分离得到的液体成分即为二次药液,固体成分为二次药渣; C)药物配制,将一次药液和二次药液等比例混合均匀即为所述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说是一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川断、狗脊、淫羊藿、杜仲、制附子、桂枝、骨碎补、生熟地、赤白芍、薏仁、伸筋草、白僵蚕、羌独活、防风、牛膝。将上述各成分按比例混合,用凉水浸泡1小时,先武火开锅后用文火煎20分钟,倒出,再加水盖过中药,煎开锅后文火煎15分钟,两次药液混匀即可。服用时每日两次口服饮用,二十次为一疗程。此法特点包括:标本兼治、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疗效可靠,患者容易接受。
文档编号A61K36/8994GK102784328SQ20121030494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6日
发明者史桂芳, 孙超, 潘光辉 申请人:孙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