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生命体系检测的荧光、磁共振双功能纳米超顺磁粒子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19099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生命体系检测的荧光、磁共振双功能纳米超顺磁粒子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超顺磁粒子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生命体系检测的荧光、磁共振双功能纳米超顺磁粒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锌是一种重要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广泛分布于人体的细胞和体液中。目前,已知在活性中心处包含Zn2+的酶的数目超过1000种,在2007年Brookhaven蛋白质数据库(PDB)所列举的40000种蛋白质结构中约有5000种蛋白质含有Zn2+。生物体内Zn2+的检测分析对研究蛋白结构和功能、DNA和RNA合成、基因表达、新陈代谢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氏症等)的产生都有着重要意义。然而,Zn2+没有空的d轨道和未成对电子,不能表现出 表现光谱或是磁信号,给人体内的Zn2+研究带来一定的困难。相对于其他常见的分析方法,荧光显微成像技术是检测生物体内Zn2+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锌离子荧光探针技术在方便快捷、灵敏度高和选择性好和实时原位检测等方面优势突出。使用荧光标签来标记生物分子是生物和医学领域中用于高灵敏度检测目标生物分子的重要手段之一。分子有机染料作为生物荧光探针已被广泛应用于诊断学和分子成像等生命科学中。然而大多数有机荧光探针对光不稳定,且荧光光谱较宽,易受样品本身荧光信号背景的干扰。具有特定的,高灵敏的探针分子成为研究的主要目标。纳米探针技术如无机发光量子点(luminescent quantumdots)和突光纳米乳液微球(fluorescent latex nanoparticles),克服了有机染料的一些缺点。但是无机发光量子点由于其水溶性较差,黏度大,量子产率较低,且含有毒的金属镉化合物,因而在生物医学等领域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有机分子修饰的纳米微球及以二氧化硅为代表的无机纳米微球等作为负载荧光分子的基质已成为纳米荧光探针的研究热点之一。这些纳米上述基质能实现较高的标记率,大大提高了分析灵敏度,但绝大多数无机或有机高分子纳米微球在标记荧光分子和生物分子前需引入反应活性较高的官能团,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荧光探针分子与纳米材料的结合研究引起了化学工作者更广泛的兴趣。2008年,Bonancchi等研究证明了,将纳米技术结合到荧光探针技术中,明显的改进了许多有机分子荧光探针检测局限。在传统的荧光化学传感器中,受体对目标的识别影响了单一的共价偶联荧光基团的性质。而将合适的有机分子密集地修饰在纳米氧化硅表面,使得荧光识别作用不再局限“原位”,能够通过更为广泛的“荧光集团网络”传递激发能量到结合位点,从而使得荧光强度倍增。Teolato等人也通过研究证明,通过将有机荧光分子修饰到二氧化硅表面,不仅保留了该有机荧光分子对于原有离子的识别功能,而且不受溶解性的限制,可以将该探针用于生物体系中。同时该有机荧光分子对于检测物的灵敏度也大大增加,降低了对于待检测粒子的检测下限。另一方面,当磁性Fe3O4纳米微粒直径小于某个临界尺寸时(Fe3O4 < 30 nm),产生超顺磁性,即在磁场中有较强磁性,没有磁场时磁性很快消失,使得纳米微粒在磁场中不会被永久磁化。并且由于该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超顺磁性和表面易功能化等特点,近年来,对超顺磁性纳米粒子的研究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以Fe3O4为代表的磁性纳米材料,经过各种功能团修饰后,以其特殊的纳米效应、超顺磁性、准确的靶向性和极低的毒副性,广泛应用于细胞分离、靶向药物、核磁造影剂等领域。集荧光/磁性于一体的功能化纳米复合离子,在生物、医学和环境等领域都已有许多报道。本发明制备得到了用于生命体系检测的荧光一磁共振造影双功能纳米超顺磁粒子,利用磁共振造影仪定位病灶的同时,通过外加磁场定向引导磁性检测试剂集中在特定部位,比如脑部等神经系统,然后通过荧光进行显影不足示和表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生命体系检测的荧光、磁共振双功能纳米超顺磁粒子的制备方法。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生命体系检测的荧光、磁共振双功能纳米超顺磁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Fe3O4纳米粒子的制备;步骤二 8 -[(氯乙酰基)氨基]喹啉的制备;步骤三用8 -[(氯乙酰基)氨基]喹啉制备N- (8-喹啉)-2-[3_ (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氨基]乙酰胺(QTEPA);步骤四将QTEPA通过StGber法修饰Fe3O4纳米粒子得到产物双功能纳米超顺磁粒子。上述的用于生命体系检测的荧光、磁共振双功能纳米超顺磁粒子的制备方法,步骤一为将六水合氯化铁,四水合氯化亚铁,一缩乙二醇依次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将氢氧化钠溶解在二乙二醇中,然后将该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前述反应容器中,混合均匀,将混合溶液加热到19(T210°C,保持2小时,然后冷却到室温,将产物通过外加磁场分离,用乙醇和二次水分别洗涤六次,过滤得到产物,将其分散在二次水中待用。上述的用于生命体系检测的荧光、磁共振双功能纳米超顺磁粒子的制备方法,步骤二为将8-氨基喹啉,2-氯乙酰氯,吡啶依次加入到二氯甲烷中,保持(TC两小时,将反应液减压出去,将产物用二氯甲烷作为淋洗剂,柱层析分离得到8 -[(氯乙酰基)氨基]喹啉,即为图I中的“ I ”。上述的用于生命体系检测的荧光、磁共振双功能纳米超顺磁粒子的制备方法,步骤三为将(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8 -[(氯乙酰基)氨基]喹啉,无水碳酸钾同时加入到无水乙腈中,得到混合物,将该混合物回流3小时,过滤,滤液静置12小时以上后再次过滤,得到滤液,经低压旋转蒸发后得到黄色油状物即为QTEPA,即为图I中的“II”。上述的用于生命体系检测的荧光、磁共振双功能纳米超顺磁粒子的制备方法,步骤四为将步骤一制备的Fe3O4纳米粒子分散到溶剂中,放入反应容器中,超声30分钟让体系分散均匀,之后将四乙氧基硅烷缓慢加入到分散体系中,继续超声I小时,使分散体系温度维持在45飞(TC,得到反应产物体系。再将反应产物体系通过外加磁场分离,分别用乙醇和二次水洗涤多次后室温真空干燥,得到初步产物;取干燥后的初步产物再次分散在溶剂中后置于另一反应容器内,超声30分钟,然后将步骤三得到的QTEPA加入到反应容器中,继续维持45飞(TC超声2小时,通过外加磁场分离出产物,再分别用乙醇和二次水洗涤多次后,室温真空干燥,得到最终产物双功能纳米超顺磁粒子,表示为Fe3O4OSiO2-QTEPA。上述的用于生命体系检测的荧光、磁共振双功能纳米超顺磁粒子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一制备的Fe3O4纳米粒子分散到溶剂中以及取干燥后的初步产物再次分散在溶剂中,所述溶剂为乙醇和醇和二次水的混合溶剂。本发明是利用荧光分子在超顺磁性纳米二氧化硅表面的修饰,得到具有对金属锌离子识别的超顺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实现该材料对金属锌离子的荧光识别并在外加磁场中方便的分离,同时利用粒子的超顺磁性,该材料可以同时作为T2型磁共振造影剂,进一步的在生物细胞中得以成功应用。本发明具有积极的效果(I)本项目的研究目的就是结合这两方面的研究,在荧光有机分子对锌离子识别的基础上,实现荧光有机分子包覆对超顺磁性Fe3O4粒子。利用荧光分子在二氧化硅表面的密集,从而扩大了对金属锌离子的荧光识别作用,降低了锌离子浓度的检测下限从而增强荧光分子对待检测离子的反馈作用,即增强灵敏度;另一方面,利用该纳米粒子在水溶液中良好的分散性,减小甚至消除荧光分子的应用局限,如 溶解度,难以分离等。将达到扩大对某些荧光分子的实际应用范围,使之可以用于细胞中锌离 子的体外检测,最终实现对生物体内的应用。(2)由于该离子具有的超顺磁性,利用外加磁场可以靶向目标并且有利于分离,同时也可以作为T2型的磁共振造影剂。(3)同时利用超顺磁性的纳米材料的特点,在外加磁场中达到对磁性纳米颗粒的分离,实现对样品快捷的无损检测。继而将该复合材料应用到细胞体外实验中,通过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实现对相关疾病的诊断与解释。最终实现该材料的细胞体内荧光检测应用。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I为制备方法反应示意 图2为QTEPA的核磁H谱;
图3为Fe3O4和Fe3O4OSiO2-QTEPA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4为Fe3O4和Fe3O4IgSiO2-QTEPA的X射线粉末晶体衍射 图5为Fe3O4和Fe3O4OSiO2-QTEPA的红外光谱 图6为在室温(298. 5K)下,Fe3O4和Fe3O4OSiO2-QTEPA纳米粒子的磁滞回线;
图7为外加磁场存在下,原本分散性良好的磁性纳米粒子(左)聚集在靠近外加磁场的瓶壁上照片;
图8为细胞的核磁共振实验的结果 图9中a是双功能Fe3O4IgSiO2-QTEPA在锌离子加入情况下的荧光发射光谱;
图10为细胞的荧光共聚焦结果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是具体反应步骤示意图。实施例I
(I)步骤一磁性纳米粒子Fe3O4的制备
270mg 六水合氯化铁(FeCl3*6H20,lmmol),99. 4mg 四水合氯化亚铁(FeCl2*4H20,99. 4mg, O. 5mmol)和20g —缩乙二醇(DEG)依次加入到氮气保护的三颈瓶中,160mg(4mmol)NaOH溶解在IOg 二乙二醇中加入到上述三颈瓶中。混合溶液加热到19(T210°C两小时,停止加热,冷却到室温,产物通过外加磁场分离,用乙醇和二次水分别洗涤六次以除去多余的DEG以及其他一些物质。最后,产物分散在IOmL 二次水中待用。(2)步骤二 “1”即8 -[(氯乙酰基)氨基]喹啉(I)的合成
I. 15g (8mmol) 8-氨基喹啉和I. 25g (11. 2mmol) , 2-氯乙酰氯和890mg卩比P定(11. 2mmol)依次加入到50mL 二氯甲烷中,保持0°C两小时。反应液减压除去,产物用二氯甲烷作为淋洗剂,柱层析分离得到I。(3)步骤三“11”即N- (8-喹啉)-2-[3_ (三乙氧基甲硅烷基)_丙氨基]乙酰胺(QTEPA)的合成
2.5mmol (3-氨丙基)三乙氧基娃烧(APTES), 2. 27mmolI和4. 305 mmol无水碳酸钾加入到40mL无水乙腈中。混合物回流3小时,过滤,滤液过夜后再次过滤,得到滤液低压旋转蒸发得到黄色油状物(II)。 (4)步骤四8_氨基喹啉衍生物修饰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
200 μ L前面准备好的Fe3O4纳米粒子分散到50 mL乙醇和10 mL 二次水的混合溶剂中,超声30分钟让体系分散均匀。之后O. ImL四乙氧基硅烷(TEOS)缓慢加入到分散液中,继续超声I小时。体系温度维持在45飞(TC。反应产物通过外加磁场分离,分别用乙醇和二次水洗涤多次后室温真空干燥。取20mg干燥后的产物再次分散到50 mL乙醇和10 mL 二次水的混合溶剂中,超声30分钟,然后30 mg QTEPA (II)加入到反应瓶中,继续维持45 50°C超声2小时。反应产物通过外加磁场分离,分别用乙醇和二次水洗涤多次后室温真空干燥,得到产物 Fe3O4OSiO2-QTEPA。实施例2
(I)步骤一磁性纳米粒子Fe304的制备
270mg 六水合氯化铁(FeCl3*6H20,lmmol),99. 4mg 四水合氯化亚铁(FeCl2*4H20,99. 4mg, O. 5mmol)和20g —缩乙二醇(DEG)依次加入到氮气保护的三颈瓶中,160mg(4mmol)NaOH溶解在IOg 二乙二醇中加入到上述三颈瓶中。混合溶液加热到190°C两小时,停止加热,冷却到室温,产物通过外加磁场分离,用乙醇和二次水分别洗涤六次以除去多余的DEG以及其他一些物质。最后,产物分散在IOmL 二次水中待用。(2)步骤二 “I”即8 -[(氯乙酰基)氨基]喹啉(I)的合成
I. 15g (8mmol) 8-氨基喹啉和I. 25g (11. 2mmol) , 2-氯乙酰氯和890mg卩比P定(11. 2mmol)依次加入到50mL 二氯甲烷中,保持0°C两小时。反应液减压除去,产物用二氯甲烷作为淋洗剂,柱层析分离得到I。(3)步骤三“IIIPN- (8-喹啉)-2_[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_丙氨基]乙酰胺(QTEPA)的合成
2.5mmol (3-氨丙基)三乙氧基娃烧(APTES), 2. 27mmolI和4. 305 mmol无水碳酸钾加入到40mL无水乙腈中。混合物回流3小时,过滤,滤液过夜后再次过滤,得到滤液低压旋转蒸发得到黄色油状物(II)。(4)步骤四8-氨基喹啉衍生物修饰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
200 μ L前面准备好的Fe3O4纳米粒子分散到50 mL乙醇和10 mL 二次水的混合溶剂中,超声30分钟让体系分散均匀。之后O. ImL四乙氧基硅烷(TEOS)缓慢加入到分散液中,继续超声I小时。体系温度维持在45飞(TC。反应产物通过外加磁场分离,分别用乙醇和二次水洗涤多次后室温真空干燥。取20mg干燥后的产物再次分散到50 mL乙醇和10 mL 二次水的混合溶剂中,超声30分钟,然后30 mg QTEPA (II)加入到反应瓶中,继续维持45 50°C超声2小时。反应产物通过外加磁场分离,分别用乙醇和二次水洗涤多次后室温真空干燥,得到产物 Fe3O4OSiO2-QTEPA。实施例3
(I)步骤一磁性纳米粒子Fe3O4的制备270mg 六水合氯化铁(FeCl3*6H20,lmmol),99. 4mg 四水合氯化亚铁(FeCl2*4H20,99. 4mg, O. 5mmol)和20g —缩乙二醇(DEG)依次加入到氮气保护的三颈瓶中,160mg(4mmol)NaOH溶解在IOg 二乙二醇中加入到上述三颈瓶中。混合溶液加热到,19(T210°C两小时,停止加热,冷却到室温,产物通过外加磁场分离,用乙醇和二次水分别洗涤六次以除去多余的DEG以及其他一些物质。最后,产物分散在IOmL 二次水中待用。(2)步骤二 “I”即8 -[(氯乙酰基)氨基]喹啉(I)的合成
I. 15g (8mmol) 8-氨基喹啉和I. 25g (11. 2mmol) , 2-氯乙酰氯和890mg卩比P定(11. 2mmol)依次加入到50mL 二氯甲烷中,保持0°C两小时。反应液减压除去,产物用二氯甲烷作为淋洗剂,柱层析分离得到I。(3)步骤三“11”即N- (8-喹啉)-2-[3_ (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氨基]乙酰胺(QTEPA)的合成
2.5 mmol (3-氨丙基)三乙氧基娃烧(APTES), 2. 27mmolI和4. 305 mmol无水碳酸钾加入到40mL无水乙腈中。混合物回流3小时,过滤,滤液过夜后再次过滤,得到滤液低压旋转蒸发得到黄色油状物(II)。(4)步骤四8-氨基喹啉衍生物修饰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
200 μ L前面准备好的Fe3O4纳米粒子分散到50 mL乙醇和10 mL 二次水的混合溶剂中,超声30分钟让体系分散均匀。之后O. ImL四乙氧基硅烷(TEOS)缓慢加入到分散液中,继续超声I小时。体系温度维持在48°C。反应产物通过外加磁场分离,分别用乙醇和二次水洗涤多次后室温真空干燥。取20mg干燥后的产物再次分散到50 mL乙醇和10 mL 二次水的混合溶剂中,超声30分钟,然后30 mg QTEPA (II)加入到反应瓶中,继续维持45飞(TC超声2小时。反应产物通过外加磁场分离,分别用乙醇和二次水洗涤多次后室温真空干燥,得到产物 Fe3O4OSiO2-QTEPA。本实施例I中产物双功能纳米粒子的常规表征
图2是化合物QTEPA II的核磁氢谱,积分结果与II的结果吻合。IH-NMR (500 MHz, CDC13) : δ (ppm): O. 83 (t, J = 15.00 Hz, 2H,Si-CH2*CH2CH2N), I. 23 (t, J = 15.00 Hz, 9H, Si-(0CH2CH3*) 3,I. 76 (tt,J = 30.00,6. 70 Hz, 2H, Si_CH2CH2*CH2N ),2. 78 (t, J =15. 00 Hz, 2H,Si-CH2CH2CH2*N), 3. 57 (s, 2H, (CO) CH2*NH),3. 83 (q, J = 20. 00 Hz, 6H,Si-(0CH2*CH3)3), H-Quinoline: 7. 45-7. 56 (m, 3H),8. 17 (dd, 1H),8. 85 (dd, 1H),8. 89 (dd, 1H), 11. 47 (s, 1H, (CO) CH2NH*)
图3是实施例I中Fe3O4和Fe3O4IgSiO-QTEPA的扫描电镜照片,图中显示了磁性纳米Fe3O4和Fe3O4OSiO2-QTEPA的直径尺寸分别为7nm和20nm左右,粒径分布均匀,分散性良好。从透射电镜照片可以观察到Fe304@Si02-QTEPA的核壳结构,同时也证明的四氧化三铁被包裹其中。在包覆过程中不止一个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被包覆在同一个核壳结构中。图4是实施例I中Fe3O4和Fe3O4IgSiO2-QTEPA的X射线粉末晶体衍射图,两条线段中上方线为Fe3O4的衍射角,下方线为Fe304@Si02-QTEPA的衍射角,从图中可以看出两条线均存在Fe3O4晶体的特征衍射峰2 Θ为30. 1°,35. 5°, 43. 1°, 53. 6°, 57. 2°和62. 7°,说明确实修饰的纳米粒中确实包裹了 Fe304。图5是实施例I中Fe3O4OSiOdP Fe3O4OSiO2-QTEPA的红外光谱图,从红外谱图可以得到确认,QTEPA成功修饰到Fe3O4OSiO2表面。3410. 37cm_l的宽峰是表面-OH峰;1643. 33cm-1的峰表示O-H的弯曲振动;1103. 04处的尖峰是Si-O-Si的振动;Si_0H振动带显示位于802-950cm-l。与Fe3O4OSiO2的红外谱图比较,N-H振动出现在3402 cm-1伴随-OH及粒子表面水的宽峰;1531. 4 cm-1是芳环的C=C伸缩峰;羰基峰出现在1662. 3cm-l;介于1325-1478cm-l间的组峰与脂肪烃的C-H伸缩振动吻合。红外的这些数据说明II很好修饰到磁性纳米粒子表面。
图6是实施例I中在室温(298. 5K)下,Fe3O4和Fe3O4OSiO2-QTEPA纳米粒子的磁滞回线,两种粒子都没有出现磁滞环,说明这两种粒子在室温条件下表现为超顺磁性。由于Fe3O4外包裹的二氧化硅,QTEPA包裹的粒子饱和磁化强度小于纯的Fe304。在室温下,Fe3O4和Fe3O4OSiO2-QTEPA的饱和磁化强度是13emu/g,而未修饰的Fe3O4的饱和磁化强度是69emu/g0图7是实施例I中外加磁场存在下,原本分散性良好的磁性纳米粒子(左)聚集在靠近外加磁场的瓶壁上照片。说明该粒子通过外加磁场可以方便的除去。图8是实施例I中细胞的核磁共振实验的结果图
我们用含有不同浓度的Fe3O4IgSiO2-QTEPA的缓冲溶液分别孵化MCF-7细胞3小时,然后用PBS洗掉多余纳米粒子,细胞用缓冲液PBS分散后做核磁共振实验。结果显示随着用于孵化的纳米粒子浓度的增高,也就是所含Fe3O4的量增加,图中细胞的核磁信号颜色越来越深。实验结果表明Fe3O4IgSiO2-QTEPA能够通过细胞膜,并且也是很好的基于Fe3O4的T2型核磁共振造影剂,我们的细胞实验也为进一步的动物实验奠定了基础。图9中a是实施例I双功能Fe3O4IgSiO2-QTEPA在锌离子加入情况下的荧光发射光谱,用372nm激发,随着锌离子的加入,Fe3O4IgSiO2-QTEPA在缓冲液中的分散液的荧光强度逐渐增强。说明QTEPA修饰过的磁性纳米粒子对锌离子有很好的识别功能。其他金属离子如Ag+,Cd2+,Co2+,Cr3+,Cu2+,Fe2+,Fe3+,Hg2+,Mn2+,Ni2+以及 Pb2+的分别加入没有引起分散液荧光强度的明显变化见图9中b,说明该磁性纳米粒子对锌离子不仅有很好的识别作用且相对于其他金属离子有很好的选择性。图10是实施例I细胞的荧光共聚焦实验
我们将MCF-7细胞上用含有Fe3O4IgSiO2-QTEPA的分散液孵化,在37°C温度下孵化4h,用PBS缓冲液洗涤掉多余的Fe3O4IgSiO2-QTEPA纳米粒子。然后加入Zn2+,继续孵化20分钟。对不同孵化条件下的细胞进行的荧光共聚焦拍照。图10是荧光共聚焦的照片结果。从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只用Fe3O4IgSiO2-QTEPA孵化的细胞荧光强度相对较弱,加入Zn2+后,细胞中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强。这些结果说明该双功能的纳米粒子可以有进一步的生物潜在应用。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生命体系检测的荧光、磁共振双功能纳米超顺磁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制备Fe3O4纳米粒子;步骤二 制备8 -[(氯乙酰基)氨基]喹啉;步骤三用8 -[(氯乙酰基)氨基]喹啉制备N- (8-喹啉)-2-[3_ (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氨基]乙酰胺;步骤四用N- (8-喹啉)-2-[3_ (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氨基]乙酰胺修饰Fe3O4纳米粒子得到产物双功能纳米超顺磁粒子。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生命体系检测的荧光、磁共振双功能纳米超顺磁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为将六水合氯化铁,四水合氯化亚铁,一缩乙二醇依次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将氢氧化钠溶解在二乙二醇中,然后将该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前述反应容器中,混合均匀,将混合溶液加热到19(T210°C,保持2小时,然后冷却到室温,将产物通过外加磁场分离,用乙醇和二次水分别洗涤六次,过滤得到产物,将其分散在二次水中待用。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生命体系检测的荧光、磁共振双功能纳米超顺磁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为将8-氨基喹啉,2-氯乙酰氯,吡啶依次加入到二氯甲 烷中,保持0°C两小时,将反应液减压出去,将产物用二氯甲烷作为淋洗剂,柱层析分离得到8 -[(氯乙酸基)氨基]喹啉。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生命体系检测的荧光、磁共振双功能纳米超顺磁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为将(3-氨丙基)二乙氧基娃烧,8 -[(氯乙酸基)氨基]喹啉,无水碳酸钾同时加入到无水乙腈中,得到混合物,将该混合物回流3小时,过滤,滤液静置12小时以上后再次过滤,得到滤液,经低压旋转蒸发后得到黄色油状物即为N- (8-喹啉)-2_[3_ (二乙氧基甲娃烧基)_丙氨基]乙酸胺。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生命体系检测的荧光、磁共振双功能纳米超顺磁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为将步骤一制备的Fe3O4纳米粒子分散到溶剂中,放入反应容器中,超声30分钟让体系分散均匀,之后将四乙氧基硅烷缓慢加入到分散体系中,继续超声I小时,使分散体系温度维持在45飞(TC,得到反应产物体系;再将反应产物体系通过外加磁场分离,分别用乙醇和二次水洗涤多次后室温真空干燥,得到初步产物;取干燥后的初步产物再次分散在溶剂中后置于另一反应容器内,超声30分钟,然后将步骤三得到的N- (8-喹啉)-2-[3_ (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氨基]乙酰胺加入到反应容器中,继续维持45 50°C超声2小时,通过外加磁场分离出产物,再分别用乙醇和二次水洗涤多次后,室温真空干燥,得到产物最终产物双功能纳米超顺磁粒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生命体系检测的荧光、磁共振双功能纳米超顺磁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制备的Fe3O4纳米粒子分散到溶剂中以及取干燥后的初步产物再次分散在溶剂中,所述溶剂为乙醇和二次水的混合溶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命体系检测的荧光、磁共振双功能纳米超顺磁粒子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Fe3O4纳米粒子的制备、8-[(氯乙酰基)氨基]喹啉的制备、QTEPA的制备;以及用QTEPA修饰Fe3O4纳米粒子得到双功能纳米超顺磁粒子的步骤。本发明将荧光分子通过二氧化硅修饰到纳米超顺磁性粒子表面,从而使得荧光分子在粒子表面密集,扩大了该荧光分子对金属锌离子的荧光识别作用,降低了锌离子浓度的检测下限,即增强荧光分子对待检测锌离子的反馈作用;另一方面由于该纳米粒子在水溶液中有良好的分散性,减小甚至消除荧光分子本身水溶性不好的应用局限;同时本纳米粒子具有好的超顺磁性,可作为合适的T2型磁共振造影剂。
文档编号A61K49/00GK102898461SQ201210413838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5日
发明者邱琳, 何卫江 申请人:南京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