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囊内镜送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9374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胶囊内镜送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器具,特别是用于消化道检查的胶囊内镜送入器。
背景技术
小肠是连接幽门和回盲瓣之间的消化道管腔,除了十二指肠降段以上和末段回肠部分可以为常规胃、肠镜检查外,其它部分是整个胃肠道检查中最难的部分,又因小肠长度长(3. 35 7. 85m)、游离于腹膜内并被肠系膜束缚形成多发性的复合肠襻,使传统的检查技术受到很大限制。诸多小肠检查的方法,如X线小肠钡餐检查、小肠镜、核素扫 描及动脉造影等均存在着诊断阳性率低、定位及定性不准确、检查时患者痛苦大、或属创伤性检查伴有并发症等诸多缺点。胶囊内镜作为一种新型的小肠检查方法,一般大小为IImmX27mm,类似于临床上患者服用的胶囊形状的药丸,故称胶囊内镜。这种新型内镜外壳由光滑的高分子材料制成,内置微型摄像机和视频信号发射机,同时自带电池,电池寿命能维持胶囊内的微型摄像机和视频信号发射机持续工作7 8小时。胶囊被人吞服后,借助消化道的蠕动在消化道内移动,获取并传输视频信号至受检者体表的接收装置,患者可在毫无痛苦的情况下获得整个小肠的影像学资料。尽管胶囊内镜对小肠炎症、出血等疾病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但也有许多缺陷,其中一个较常见的缺点是胶囊内镜吞服后受胃、小肠运行(蠕动)的影响较大,而电池寿命又有限。当胃、食管蠕动较慢或有梗阻时,胶囊会长时间停留在胃或食管内,不能进入小肠或进入小肠时电池能量已被过多地消耗,无法再对整个小肠进行摄像,从而导致小肠不能完成检查而出现漏诊。另一个较少见的缺点是胶囊内镜和临床服用的胶囊形状的药丸相比,体积仍偏大,极少部分患者(主要是幼儿患者)吞服时因恐惧或咽喉部肌肉痉挛而不能吞入食管内,导致检查不能进行。当出现上述情况时,需要医师借助胃镜和内镜用圈套器(或网篮)将胶囊内镜送入十二指肠降段,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同时耗时、费工,而且有可能不成功。另外,胶囊内镜目前十分昂贵,一旦检查不成功,容易导致患者、医院、经销商及生产厂家之间产生矛盾。针对以上问题,目前已有相关专利文献报道可使用专用的推送器械在胃镜辅助下将胶囊内镜送人十二指肠,但此种方法仍有很多缺陷首先需要使用较复杂的器械,操作较复杂,且只针对不能顺利吞服胶囊内镜的患者,如前所述,胶囊内镜外壳由光滑的高分子材料制成,临床实际使用中大部分患者都能顺利吞服并进入十二指肠,因此对于成人而言,并不需要常规使用推送器送入十二指肠。对于确需胶囊内镜检查而不能自行吞服的幼儿及极少部分成人患者,目前临床上也很少使用推送器,常用的方法是先用网篮网住胶囊内镜,在胃镜头端安置透明帽,将网有胶囊内镜的网篮固定在透明帽上获得支撑后送人十二指肠。而对于已吞入而胶囊内镜滞留于食管或胃内的患者,推送器不能在体内安置胶囊内镜后将其直接推送入十二指肠,需先通过胃镜将胶囊取到体外,重新安装在推送器上才能送入十二指肠。而胶囊内镜外壳十分光滑,通过胃镜将滞留的胶囊内镜取到体外甚至比直接送人十二指肠更困难,因此推送器实际使用价值十分有限。而目前临床上针对滞留于食管和胃内的胶囊内镜,一般是在胃镜介导下,采用圈套器或网篮将胶囊套住后送人十二指肠,如前所述,由于外壳十分光滑,圈套器或网篮都不容易网住胶囊,即使网住后,也只能横向网住胶囊内镜外壳的中部,当幽门较小或发生痉挛,或胃窦成钩状弯曲时,胶囊通过幽门的阻力很大,圈套器或网篮的钢丝不能抵抗阻力而发生弯曲,导致胶囊内镜不能通过幽门或发生滑脱,因此胃镜医师需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完成此项工作,操作时压力很大,同时胃镜在患者体内停留时间也较长,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风险。CN200480028555. I公开了一种消化管内检查装置,包括可进行消化管检查的胶囊内窥镜、可挠性的管体、被插通到所述管体中的可挠性的绳状部件,在胶囊内窥镜中设置连接部,通过绳状部件可拆装地连结于胶囊内窥镜的连接部上,来可分离地连结管体与胶囊内窥镜,需要在胶囊内窥镜上制作连结部,使结构变得复杂,需专门制作,增加生产了成本,同时影响胶囊内窥镜表面的光滑平整,拆装分离时需切断连结绳或破坏连结部,有可能在不需有分离时发生连结绳切断或连结部破坏,也可能在需有分离时不能切断连结绳或破坏连结部,因此,该装置可靠性差,操作不方便。而且,使用该装置不能拾取滞留在胃或消化道中的胶囊内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胶囊内镜送入器,以克服现有结构的不足,不仅能将食管或胃内滞留的胶囊内镜快速拾取并送入十二指肠,对于有胶囊内镜吞服障碍的患者,也能将体外的胶囊内镜迅速送入食管、胃或十二指肠,释放可靠。—种胶囊内镜送入器,包括胃镜管、连接套管、固定线、控制线,连接套管的小端安装在胃镜管前端,大端内径略大于胶囊内镜的外径、长度为胶囊内镜长度的2/3,胶囊内镜可安装在大端中;固定线安装在连接套管大端上,用于固定胶囊内镜,控制线穿过胃镜管与固定线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套管大端开有平行于轴线的槽,槽的一端贯通至连接套管大端端面,槽两边的管壁上对称地开有至少两对线孔,固定线依次交错穿过线孔后与控制线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线孔为三对。进一步的,所述平行于轴线的槽的另一端处开有与轴线垂直的槽,使大端能更好地固定或释放胶囊内镜。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套管大端管壁上开有两个对称的、垂直于轴线的槽,两个槽之间的管壁上开有两个对称的线孔;固定线为环状,环的直径略大于连接套管大端内径,固定线安装在连接套管开槽处;控制线从连接套管内穿过线孔与固定线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套管为弹性透明医用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透明医用材料为塑料。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线末端有拉环。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线和控制线为手术用线或尼龙线。本发明能方便、快速地拾取滞留在消化道或胃内的胶囊内镜,送入十二指肠,对于有胶囊内镜吞服障碍的患者,也能将体外的胶囊内镜迅速地送入十二指肠,释放可靠,结构紧凑,可使用现有的通用胶囊内镜,制造成本低廉。


图I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图中1_胶囊内镜,2-大端,3-槽,4-连接套管,5-槽,6-小端,7-胃镜管,8_拉环,10-控制线,11-固定线,12-线孔, 13-槽,14-线孔。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所示,本发明胶囊内镜送入器,包括胃镜管7、连接套管4、固定线11、控制线10。连接套管4的小端6安装在胃镜管7前端,大端2内径略大于胶囊内镜I的外径、长度为胶囊内镜I长度的2/3,胶囊内镜I可安装在大端2中;固定线11安装在连接套管大端2上,用于固定胶囊内镜1,控制线10穿过胃镜管7与固定线11连接。优选的,连接套管4为弹性透明医用材料制成,如塑料等。进一步的,如图I所示,连接套管大端2开有平行于轴线的槽3,槽3的一端贯通至连接套管大端2端面,槽3两边的管壁上对称地开有至少两对线孔12,固定线11依次交错穿过槽3两边的线孔12后与控制线10连接,拉紧控制线10,固定线11就可将连接套管大端槽3两边的管壁拉拢,从而将胶囊内镜I固定在连接套管4的大端2内;松开控制线10,固定线11放松,胶囊内镜I就可从连接套管4的大端内脱落。优选的,线孔12为三对或四对,有最佳的操作性能。进一步的,连接套管4大端2平行于轴线的槽3的另一端处开有与轴线垂直的槽5,使大端2能更好地固定或释放胶囊内镜I。如图2、3所示为本发明的另一结构形式,连接套管4大端2管壁上开有两个对称的、垂直于轴线的槽13,两个槽13之间的管壁上开有两个对称的线孔14 ;固定线11为环状,环的直径略大于连接套管4大端2的内径,固定线11安装在连接套管4的开槽处;控制线10从连接套管4内穿过线孔14与固定线11连接。进一步的,控制线10末端有拉环8,更便于操作控制线10。进一步的,固定线11和控制线10为手术用线或尼龙线。使用一,寻找滞留食道或胃中的胶囊内镜并送入十二指肠。将胃镜管送入食道和胃,操作胃镜操作部旋钮,找到胶囊内镜后,将其纳入连接套管大端中,直至胶囊内镜尾端抵住胃镜头端,拉紧控制线,将胶囊内镜固定在连接套管大端中,然后在胶囊内镜图像显示装置引导下,胶囊内镜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降段,松开控制线,使固定线松弛,释放胶囊内镜。使用二,对胶囊内镜吞服障碍的患者,将体外的胶囊内镜送入食管、胃或十二指肠。先将胶囊内镜安装在连接套管大端中,胶囊内镜尾端抵住胃镜头端,拉紧控制线,使其固定,然后在胶囊内镜图像显示装置引导下,将胶囊内镜送入食管、胃或十二指肠,松开控制线,释放胶囊内镜。松开控制线后,如遇胶囊内镜不能顺利释放,可用活检钳通过胃镜活检口将其顶出。
显然,以上实施方案仅仅是对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限 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发明的精神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
1.一种胶囊内镜送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胃镜管(7)、连接套管(4)、固定线(11)、控制线(10);连接套管(4)的小端(6)安装在胃镜管(7)前端,大端(2)内径略大于胶囊内镜(I)的外径、长度为胶囊内镜长度的2/3,胶囊内镜(I)可安装在大端(2)中;固定线(11)安装在连接套管大端(2)上,用于固定胶囊内镜(1),控制线(10)穿过胃镜管(7)与固定线(II)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胶囊内镜送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管(4)大端(2)开有平行于轴线的槽(3),槽(3)的一端贯通至连接套管大端(2)端面,槽(3)两边的管壁上对称地开有至少两对线孔(12),固定线(11)依次交错穿过线孔(12)后与控制线(1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囊内镜送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孔(12)为三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囊内镜送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于轴线槽(3)的另一端处开有与轴线垂直的槽(5)。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胶囊内镜送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管大端(2)管壁上开有两个对称的、垂直于轴线的槽(13),两个槽(13)之间的管壁上开有两个对称的线孔(14);固定线(11)为环状,环的直径略大于连接套管大端(2)的内径,固定线(11)安装在连接套管开槽处;控制线(10)从连接套管(4)内穿过线孔(14)与固定线(1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I至5任一项所述的胶囊内镜送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管(4)为弹性透明医用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胶囊内镜送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透明医用材料为塑料。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胶囊内镜送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线(10)末端有拉环(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胶囊内镜送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线(11)和控制线(10)为手术用线或尼龙线。
全文摘要
一种胶囊内镜送入器,包括胃镜管、连接套管、固定线、控制线,连接套管的小端安装在胃镜管上,大端内径略大于胶囊内镜的外径、长度为胶囊内镜长度的2/3,胶囊内镜可安装在大端中;固定线安装在连接套管大端上,用于固定胶囊内镜,控制线穿过胃镜管与固定线连接。本发明能方便、快速地拾取滞留在消化道或胃内的胶囊内镜,送入十二指肠,对于有胶囊内镜吞服障碍的患者,也能将体外的胶囊内镜迅速地送入十二指肠,释放可靠,结构紧凑,可使用现有的通用胶囊内镜,制造成本低廉。
文档编号A61B1/00GK102871635SQ20121043049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日
发明者甘涛, 吴俊超, 王一平 申请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