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胆结石、胆囊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19006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胆结石、胆囊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胆结石、胆囊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制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胆囊炎、胆结石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并且多发生于35-55岁的中年人,属于中医学“胁痛”、“腹胀”、“胆胀”、“黄疸”等疾病的范畴。中医学认为其发病的是因情志不调,饮食不节,湿热内生,蕴结不散所致。病卫主要在肝胆,涉及脾、胃、大肠,主要病机为肝胆失疏,湿热内蕴,肝胃不和,胆汁排泄不畅,结石阻塞,胆腑不通,其病理产物形成胆结石。肝胆的经脉布于胁下,肝胆气滞,血气不畅,不通则痛,故见右胁胀痛,时轻时重,时发时止;湿热蕴结不散,生成结石,故尔右上腹或者剑突下持续性胀痛或绞痛;病在胆,逆在胃,肝胆气郁,横逆犯胃,而见恶心呕吐等胃气上逆之症;若胆汁不畅,外溢肌肤则出现黄疸,口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均属肝胆湿热之象。治宜理气解郁,化瘀散结,清热利胆排石之法。目前西医治疗胆结石和胆囊炎疾病大多采用手术疗法,直接摘除胆囊,虽然能取得一劳永逸的效果,但会对患者的消化系统功能形成不可弥补的损伤,因此药物的治疗对轻中度患者来说尤为重要。中医对胆结石和胆囊炎的治疗重在全面调理,具有西医不可比拟的优势。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胆结石、胆囊炎的中药制剂,其处方是由11味中药组成,对于肝胆郁结,气滞血瘀,湿热壅滞,胆腑不通等证具有非常显效的临床治疗作用,介于此,对于该中药组合物我们先后申请了以下2件发明专利,其公开号分别为CN1471930A、CN1733288A,
公开日分别是2002. 07. 25和2005. 08. 25 ;以上发明专利文件从不同的组分用量、不同的制备工艺和剂型等方面进行公开、保护,而本申请专利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大量的实验研究,以进一步完善工艺制备方法,提高制剂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为目的,而创造性的研制成功的一种治疗胆结石、胆囊炎的中药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质量稳定,疗效可靠,生物利用度高的治疗胆结石、胆囊炎的中药制剂。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治疗胆结石、胆囊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简便可行、符合口服药物体内吸收过程,最终制得的中药制剂稳定性好,疗效可靠显著。本发明技术方案是由下述步骤实现的A.处方组成硝石80份、白矾35份、郁金90份、三棱45份、猪胆粉45份、金钱草225份、陈皮150份、乳香35份、没药35份、大黄45份、甘草25份;B.制备方法将上述11味中药材,按下述步骤操作⑴取乳香、没药、郁金、陈皮、三棱、金钱草、甘草、大黄、硝石、白帆10味药材,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7 10倍量、pH值为3. 0 5. 0的酸水,加热回流提取I 3h,滤过;药渣中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6 8倍量、pH值为5. O 6. 5的酸水,加热回流提取I 2h,滤过;药渣中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4 6倍量、pH值为7. O 9. O的酸水,加热回流提取I 2h,滤过,合并滤液后,加入乙醇使得含醇量达到50% 80%,静置24h 48h,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后,滤过,滤液留用;⑵将猪胆粉粉碎成细粉,与上述⑴中的留用药液混合后加水,静置,滤过,加入常用的矫味剂和防腐剂,加水至全量制成口服液。本发明技术方案具体是由以下步骤实现的A.处方组成硝石80份、白矾35份、郁金90份、三棱45份、猪胆粉45份、金钱草225份、陈皮150份、乳香35份、没药35份、大黄45份、甘草25份;B.制备方法将上述11味中药材,按下述步骤操作 ⑴取乳香、没药、郁金、陈皮、三棱、金钱草、甘草、大黄、硝石、白帆10味药材,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8倍量、pH值为4. 0的酸水,加热回流提取2h,滤过;药渣中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7倍量、pH值为6. 0的酸水,加热回流提取I. 5h,滤过;药渣中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5倍量、pH值为8. 0的酸水,加热回流提取I. 5h,滤过,合并滤液后,加入乙醇使得含醇量达到70%,静置32h,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后,滤过,药液留用;⑵将猪胆粉粉碎成细粉,与上述⑴中的留用药液混合后加水,静置,滤过,加入常用的矫味剂和防腐剂,加水至全量制成口服液。本发明的中药制剂主治胆结石、胆囊炎等证属肝胆郁结,气滞血瘀,湿热壅滞者。组方中金钱草清热利湿,善消结石;郁金活血止痛,行气解郁;三棱破血行气止痛;三药合用,行气活血,利胆排石,共为君药。大黄泄热逐瘀,利胆健胃;乳香、没药活血行气止痛;陈皮理气和中,上述四味药用以加强行气止痛,利胆排石之功,用为臣药。硝石与白矾相伍,善祛湿退黄,治疗湿热黄疸;猪胆粉清热解毒,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以上诸药合用共奏理气解郁,行气活血,利胆排石之功。我们在实际的研究过程当中,相比于在先申请的2件发明专利,其主要的创造点在于药材有效成分的提取纯化方面,由此带来了显著的技术进步,其主要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的中药制剂是由硝石、白矾、郁金、三棱、大黄等11味纯中药组成,方中猪胆膏,不宜与进行加热提取,因此采用打粉入药的方式制备,既能够显著的保护药材中的有效组分不被破坏而全面的利用有效物质,又使得生产制备工艺简便、可行。另外,我们在本发明的研究过程中,充分的探索出新的适应于药味成分提取的技术,最终偶然的发现对于陈皮、郁金、金钱草等其余的10味药材,采用半仿生提取技术得到的药物提取物具有非常优异的治疗效果,并且符合口服药物的人体吸收,明显提高了最终制剂的生物利用度。综上所述,本申请中药材的提取纯化方法,精简得当、合理有序,既全面提取和保留了有效成分,又能够符合人体口服药物的胃肠道吸收。并且我们通过艰辛的创造性劳动,筛选评价各种药物剂型,最终将其制成疗效显著的口服液制剂。总之,本发明的提取纯化、成型的技术方案是我们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通过不懈的摸索和偶然的发现,并全面的考究了该制剂的临床应用需求,合理的统筹、比对而得出的工艺路线,从而保证了最终制成的中药制剂的科学性、高效性。以下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药效学研究试验,由于本发明的核心创新点在于药材的提取纯化工艺方面,并与我们先前公开的公开号CN1471930A、CN1733288A的专利文件对比后,我们以公开号CN1733288A的技术方案为对比技术,因此我们在药效学实验中以二者的技术内容为对比,结合现代药理学的研究水平,并通过对体内、外溶石试验,对大鼠胆汁分泌的影响以及抗炎镇痛等试验,充分的阐明了本发明药物的治疗胆结石、胆囊炎的药效学疗效。为了简化实验操作,节省研究费用,遵循平行对照的实验原则,我们以其中一个最为接近的技术方案为代表进行研究,然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由此推导,理解本申请中其它参数点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因此本发明技术内容和药效结果决不限于此范围。I试验材料及结果处理方法I. I试验药物的制备 A本发明试验药物的制备⑴取乳香35g、没药35g、郁金90g、陈皮150g、三棱45g、金钱草225g、甘草25g、大黄45g、硝石80g、白矾35g,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8倍量、pH值为4. 0的酸水,加热回流提取2h,滤过;药渣中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7倍量、pH值为6. 0的酸水,加热回流提取I. 5h,滤过;药渣中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5倍量、pH值为8. 0的酸水,加热回流提取I. 5h,滤过,合并滤液后,加入乙醇使得含醇量达到70%,静置32h,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后,滤过,药液留用;⑵将猪胆粉45g粉碎成细粉,与上述⑴中的留用药液混合均匀后,静置,滤过,力口入常用的矫味剂和防腐剂,加水,即得本发明药物组。B. CN1733288A 组的制备取硝石80g,白矾35g,猪胆粉45g,乳香35g,没药35g,60°C烘干,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用8倍量70%乙醇,浸溃24小时后,以5ml/min速度渗漉即得渗漉液,合并渗漉液回收乙醇后得浸膏备用;金钱草225g,郁金90g,三棱45g,大黄45g,陈皮150g,甘草25g加A 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34的浸膏备用;将渗漉后所剩药渣和乙醇加热回流后所剩的药渣合并加水煎煮2次,每次I. 5小时,合并煎液,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34的浸膏,加入乙醇调整到含醇量为65-75%,4-8°C静置沉淀24小时,过滤,滤液备用;然后将上述所有的备用药物过常用的大孔树脂层析柱,分别用乙醇和蒸馏水洗脱,然后将洗脱液浓缩成一定药液后,加入常用的矫味剂和防腐剂,加水,制成与上述本发明药物组相同的浓度,即得CN1733288A组。I. 2试验动物昆明种小鼠,SD大鼠及家兔,由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I. 3试验方法观察各药物组体内、外溶解胆结石试验,对大鼠胆汁分泌的影响以及抗炎镇痛作用等试验。I. 4统计学处理实验结果以表示,采用t检验测定组间差异的显著性。2试验方法与结果2. I体外溶石试验将形状、大小、重量相近的干燥胆色素性混合结石,随机分为3组,每组10粒。将每组胆石置于盛有6ml受试物溶液的磨口带塞试管中,每管I粒,再将试管置于37°C恒温水浴槽中,每24h观察I次,并且每24h换液I次,连续观察15天。第16天取出胆石,待干燥后称重,计算溶石前、后胆石重量的差值,结果见表I。
表I体外溶石作用研究(n=10,玉土S )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胆结石、胆囊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工艺制备而成 A.处方组成硝石80份、白矾35份、郁金90份、三棱45份、猪胆粉45份、金钱草225份、陈皮150份、乳香35份、没药35份、大黄45份、甘草25份; B.制备方法将上述11味中药材,按下述步骤操作 ⑴取乳香、没药、郁金、陈皮、三棱、金钱草、甘草、大黄、硝石、白帆10味药材,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7 10倍量、pH值为3. O 5. O的酸水,加热回流提取I 3h,滤过;药渣中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6 8倍量、pH值为5. O 6. 5的酸水,加热回流提取I 2h,滤过;药渣中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4 6倍量、pH值为7. O 9. O的酸水,加热回流提取I 2h,滤过,合并滤液后,加入乙醇使得含醇量达到50% 80%,静置24h 48h,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后,滤过,滤液留用; ⑵将猪胆粉粉碎成细粉,与上述⑴中的留用药液混合后加水,静置,滤过,加入常用的矫味剂和防腐剂,加水至全量制成口服液。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胆结石、胆囊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工艺制备而成 A.处方组成硝石80份、白矾35份、郁金90份、三棱45份、猪胆粉45份、金钱草225份、陈皮150份、乳香35份、没药35份、大黄45份、甘草25份; B.制备方法将上述11味中药材,按下述步骤操作 ⑴取乳香、没药、郁金、陈皮、三棱、金钱草、甘草、大黄、硝石、白帆10味药材,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8倍量、pH值为4. O的酸水,加热回流提取2h,滤过;药渣中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7倍量、pH值为6. O的酸水,加热回流提取I. 5h,滤过;药渣中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5倍量、pH值为8. O的酸水,加热回流提取I. 5h,滤过,合并滤液后,加入乙醇使得含醇量达到70%,静置32h,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后,滤过,药液留用; ⑵将猪胆粉粉碎成细粉,与上述⑴中的留用药液混合后加水,静置,滤过,加入常用的矫味剂和防腐剂,加水至全量制成口服液。
3.一种治疗胆结石、胆囊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A.处方组成硝石80份、白矾35份、郁金90份、三棱45份、猪胆粉45份、金钱草225份、陈皮150份、乳香35份、没药35份、大黄45份、甘草25份; B.制备方法将上述11味中药材,按下述步骤操作 ⑴取乳香、没药、郁金、陈皮、三棱、金钱草、甘草、大黄、硝石、白帆10味药材,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7 10倍量、pH值为3. O 5. O的酸水,加热回流提取I 3h,滤过;药渣中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6 8倍量、pH值为5. O 6. 5的酸水,加热回流提取I 2h,滤过;药渣中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4 6倍量、pH值为7. O 9. O的酸水,加热回流提取I 2h,滤过,合并滤液后,加入乙醇使得含醇量达到50% 80%,静置24h 48h,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后,药液留用; ⑵将猪胆粉粉碎成细粉,与上述⑴中的留用药液混合后加水,静置,滤过,加入常用的矫味剂和防腐剂,加水至全量,即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胆结石、胆囊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⑴取乳香、没药、郁金、陈皮、三棱、金钱草、甘草、大黄、硝石、白帆10味药材,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8倍量、pH值为4. O的酸水,加热回流提取2h,滤过;药渣中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7倍量、pH值为6. O的酸水,加热回流提取I. 5h,滤过;药渣中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5倍量、pH值为8. O的酸水,加热回流提取I. 5h,滤过,合并滤液后,加入乙醇使得含醇量达到70%,静置32h,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后,药液留用; ⑵将猪 胆粉粉碎成细粉,与上述⑴中的留用药液混合后加水,静置,滤过,加入常用的矫味剂和防腐剂,加水至全量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胆结石、胆囊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它是以硝石80份,白矾35份,郁金90份,三棱45份,猪胆粉45份,金钱草225份,陈皮150份,乳香35份,没药35份,大黄45份,甘草25份作为原料,按照一定的工艺进行提取纯化后,与药剂学上可接受的辅料而制成的一种中药口服液制剂。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可行、安全有效、药理药效作用显著的特点。
文档编号A61K36/9066GK102961679SQ20121043839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6日
发明者赵步长 申请人:陕西步长高新制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