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肿瘤的联合用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281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防治肿瘤的联合用药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是一种防治肿瘤的联合用药物,具有减少化疗和放疗副作用的效果。所述的用于防治肿瘤的联合用药物由葫芦素与辅酶Q10、牛磺酸中的至少一种组成;葫芦素与辅酶Q10的重量比是1:0.1-10000。葫芦素与牛磺酸的重量比为1:0.1-10000。药物由葫芦素、辅酶Q10和牛磺酸组成时,葫芦素、辅酶Q10和牛磺酸的重量比是1:0.1-10000:0.1-10000。并提出了用药量。可以与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共同或是分别制成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散剂、贴剂、软膏剂、混悬剂、糖浆剂、缓控释剂、纳米粒或乳剂等剂型。、临床上可用于慢性肝炎治疗,也可用于癌症的预防和治疗。
【专利说明】防治肿瘤的联合用药物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用于防治肿瘤的联合用药物,尤其涉及含葫芦素的用于防治肿瘤的联合用药物。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癌症已超过心脑血管疾病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每年在全世界约有700多万人死于癌症,全球平均每8个死亡病例中就有I人死于癌症。该组织预计到2030年全球每年的癌症死亡人数将可能在现在的基础上翻番,达1700万。因此,寻求有效防治肿瘤发生、发展、转移及复发的策略迫在眉睫。
[0003]化疗作为临床治疗癌症的常用手段已有60多年历史。尽管化疗在治愈疾病、提高手术切除率和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是其存在的问题亦不容忽视。大多数化疗药物缺乏理想的选择性,导致“是非不清”、“敌我不分”,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杀伤了人体正常细胞(如骨髓造血系统的抑制、肝脏细胞损害、不可逆且蓄积性的心脏毒性等),导致患者身体机能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而使患者难以忍受,迫使正常疗程予以中断,大大降低了药物的疗效;此外,化疗药物存在极易产生耐药性也使其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0004]因此,如何在保持和提高抗肿瘤药物疗效的同时,降低其治疗成本、扩展适用人群、减小毒副反应、提高顺应性与耐受性等是抗肿瘤药物研发的重点。
[0005]葫芦素类成分是从植物中提取的一类高度氧化的四环三萜类化合物,至今已发现40多种。该类成分多数存在于葫芦科植物中,在十字花科、玄参科、秋海棠科、杜英科、四数木科等高等植物及一些大型`真菌中也有发现。目前,我国批准生产的葫芦素又叫葫芦素BE,为中药甜瓜蒂(别名:苦丁香)提取物,主要含葫芦素B、E等成分,现有的提取物中葫芦素B含量为60%以上,其质量标准收载于我国部颁标准中。
[0006]国内葫芦素主要用于慢性肝炎和原发性肝癌治疗,成人每次0.1~0.3 mg,I日
3次,剂量不得随意加大,极量为0.6 mg/次。国外文献报道的葫芦素药理作用主要有:体外细胞毒和抗肿瘤、提高免疫力、抗肝炎、抗环境化学致癌物、影响细胞问信号转导、刺激胃肠运动、增强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环等。
[0007]辅酶Q类化合物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存在于许多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目前已发现的辅酶Q类包括辅酶Ql至辅酶Q13。人体内最多的是辅酶QlO,1957年,英国Morton教授从患有维生素A缺乏症的大鼠肝脏中分离得到辅酶Q10,并称之为泛醌。
[0008]辅酶QlO的醌式结构及侧链的异戊烯结构,决定了它在生物体中的重要功能。它是呼吸链中的重要递氢体,是生物体细胞能量生成要素;它还具有抗氧化和控制细胞内氧气流动的功能;是细胞代谢激活剂和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它能把食物转化为细胞生存必需的能量,使细胞保持最佳状态,保护生物膜结构完整性;提高有机体的免疫力。在药用方面:目前主要用于心血管疾病、急慢性肝炎及癌症的辅助用药,对艾滋病、糖尿病、帕金森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线粒体疾病有显著的辅助治疗。[0009]牛磺酸,又称2-氨基乙磺酸,最早由牛黄中分离出来,故得名。它是一种非蛋白质氨基酸,不参与体内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但是与胱氨酸、半胱氨酸的代谢密切相关。其生理功能广泛,主要有促进婴幼儿脑组织和智力发育、提高神经传导和视觉机能、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血脂、保持人体正常血压、防止动脉硬化、抗心律失常、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治疗心力衰竭、影响脂类的吸收、改善内分泌状态、增强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不依赖于增加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抑制白内障的发生发展、改善记忆的功能、镇静、镇痛、消炎等作用。

【发明内容】

[0010]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防治肿瘤的联合用药物及其医药用途。
[0011]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于防治肿瘤的联合用药物由葫芦素与辅酶QlO和/或牛磺酸组成。
[0012]当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于防治肿瘤的联合用药物由葫芦素与辅酶QlO组成时,葫芦素与辅酶Qio的重量比为1:0.1-1000,作为优选,葫芦素与辅酶QlO的重量比为I: 1-1000,作为更优选,葫芦素与辅酶QlO的重量比为1: 5-100。
[0013]当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于防治肿瘤的联合用药物由葫芦素与牛磺酸组成时,葫芦素与牛磺酸的重量比为1:0.1-1000,作为优选,葫芦素与牛磺酸的重量比为1: 1-1000,作为更优选,葫芦素与牛磺酸的重量比为1: 5-100。
[0014]当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于防治肿瘤的联合用药物由葫芦素、辅酶QlO和牛磺酸组成时,葫芦素、辅酶QiO和牛磺酸的重量比为1:0.1-1000:0.1-1000,作为优选,葫芦素、辅酶QlO和牛磺酸的重量比为1: 1-1000: 1-1000,作为更优选,葫芦素、辅酶QlO和牛磺酸的重量比为1: 5-100: 5-100。
[0015]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于防治肿瘤的联合用药物,其中葫芦素包括葫芦素A、B、C、D、E、1、0、5,双氢葫芦素八、8、(`:、03、1、0、3和异葫芦素八、8、(:、03、1、Q、S,各种葫芦素对应的糖甙类物质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
[0016]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于防治肿瘤的联合用药物的医药用途,,所述用于防治肿瘤的联合用药物可以与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共同或是分别制成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散齐?、贴剂、软膏剂、混悬剂、糖浆剂、口服液、贴剂、气雾剂、栓剂、滴鼻剂或注射剂,及其相应的缓控释剂;也可以制成包合物、脂质体、微球、纳米粒或乳剂,用于腔道给药、外用、口服、注射。
[0017]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于防治肿瘤的联合用药物的医药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防治肿瘤的联合用药物中各组分的量,以小鼠口服给药剂量计算:葫芦素为
0.001-15 mg/kg ,作为优选,葫芦素为0.01-10 mg/kg,作为更优选,葫芦素为0.1-5 mg/kg;辅酶QlO为1-15 000 mg/kg,作为优选,辅酶QlO为5-10000 mg/kg,作为更优选,辅酶QlO为50-1 000 mg/kg;牛磺酸为1-2000 mg/kg,作为优选,牛磺酸为10-1000mg/kg,作为更优选,牛磺酸为50-1000 mg/kg,分I次_4次给药。
[0018]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于防治肿瘤的联合用药物的医药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防治肿瘤的联合用药物中各组分的量,以健康成人剂量计算:葫芦素为0.01-1Omg/d,作为优选,葫芦素为0.l-8mg/kg,作为更优选,葫芦素为0.3_3mg/kg ;辅酶QlO为1-3000mg/d,作为优选,辅酶QlO为10-2000 mg/kg,作为更优选,辅酶QlO为30-1500 mg/kg ;牛磺酸为1-3000 mg/d,作为优选,牛磺酸为10-2000 mg/kg,作为更优选,牛磺酸为50-1500 mg/kg ;分I次-4次给药。
[0019]应当理解,本发明所述一种用于防治肿瘤的联合用药物的使用包括以下两种方式:
一是将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治肿瘤的联合用药物分别制成单独的制剂,两种制剂的剂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使用时可以依次使用,也可以同时服用。依次给药时,给予第η种组分时前η-l种(η=3)组分应该还未丧失其在体内的有效作用。
[0020]二是将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治肿瘤的联合用药物制成单一的复方制剂,使用时同时服用。
[0021]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用于肿瘤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还可用于肿瘤的预防,可用于慢性肝炎的治疗。在保持和提高抗肿瘤药物疗效的同时,降低了治疗成本、扩展了适用人群、毒副反应小、提高了顺应性与耐受性。
[0022]疗效较好,没有化疗和放射治疗的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更清除的理解本发明,以下结合发明人给出的依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完成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4]以下是本发明人 给出的实施例,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对本发明所做的任何形式上的变通和/或改变都将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
[0025]在本发明中,若非特指,所述葫芦素包括葫芦素A、B、C、D、E、1、Q、S,双氢葫芦素A、B、C、D、Ε、1、Q、S和异葫芦素A、B、C、D、Ε、1、Q、S,各种葫芦素对应的糖甙类物质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所有的设备和原料等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行业常用的。
[0026]实施例1:葫芦素B(CuB)与辅酶QlO (QlO)联合抗S180肿瘤作用研究 实验方案:
取昆明种小白鼠,体重18~22克,雄性,右前肢腋下接种S180瘤,待瘤块生长到大于50 mm2时,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各组分别灌胃给药,方案如下:
给药剂量=CuB: B( 5 mg/kg)
QlO: Q ( 50 mg/kg)
给药方式:CuB乳剂、B+Q复合乳剂 对照组:生理盐水组 实验组:CuB组、CuB+Q10组
连续给药14天,最后一次给药后24小时内,处死动物,取肿瘤称重,计算抑瘤率。
[0027]结果:CuB组、CuB+Q10组的抑瘤率分别为48.6%,56.8%。
[0028]与CuB组相比,联合给药组抑瘤率更高,小鼠状态良好,未表现出明显的毒副作用。
[0029]实施例2:葫芦素B(CuB)与牛磺酸⑴联合抗S180肿瘤作用研究 实验方案:
取昆明种小白鼠,体重18~22克,雄性,右前肢腋下接种S180瘤,待瘤块生长到大于50 mm2时,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各组分别灌胃给药,方案如下:
给药剂量:CuB: 5 mg/kg T: 300 mg/kg 给药方式:CuB乳剂、CuB+T复合乳剂 对照组:生理盐水组 实验组:CuB乳剂组、CuB+T复合乳剂组
连续给药14天,最后一次给药后24小时内,处死动物,取肿瘤称重,计算抑瘤率。
[0030]结果:CuB乳剂组和CuB+T复合乳剂组的抑瘤率分别为48.6%和54.5%。
[0031]与CuB乳剂组相比,联合给药组抑瘤率更高,小鼠状态良好,未表现出明显的毒副作用。
[0032]实施例3:葫芦素B(CuB)与辅酶QlO (QlO)联合抗H22肿瘤作用研究
实验方案: 取昆明种小白鼠,体重18~22克,雄性,右前肢腋下接种H22瘤,待瘤块生长到大于50mm2时,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各组分别灌胃给药,方案如下:
给药剂量=CuB: B( 5 mg/kg)

QlO: Q ( 50 mg/kg)
给药方式:CuB乳剂、B+Q复合乳剂 对照组:生理盐水组 实验组:CuB组、CuB+Q10组
连续给药14天,最后一次给药后24小时内,处死动物,取肿瘤称重,计算抑瘤率。
[0033]结果:CuB组、CuB+Q10组的抑瘤率分别为43.5%,53.6%。
[0034]与CuB组相比,联合给药组抑瘤率更高,小鼠状态良好,未表现出明显的毒副作用。
[0035]实施例4:葫芦素B (CuB)与牛磺酸(T)联合抗H22肿瘤作用研究 实验方案:
取昆明种小白鼠,体重18~22克,雄性,右前肢腋下接种H22瘤,待瘤块生长到大于50mm2时,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各组分别灌胃给药,方案如下:
给药剂量:CuB: 5 mg/kg T: 300 mg/kg 给药方式:CuB乳剂、CuB+T复合乳剂 对照组:生理盐水组 实验组:CuB乳剂组、CuB+T复合乳剂组
连续给药14天,最后一次给药后24小时内,处死动物,取肿瘤称重,计算抑瘤率。
[0036]结果:CuB乳剂组和CuB+T复合乳剂组的抑瘤率分别为43.5%和55.2%。
[0037]与CuB乳剂组相比,联合给药组抑瘤率更高,小鼠状态良好,未表现出明显的毒副作用。
[0038]实施例5:葫芦素E(CuE)与辅酶QlO (QlO)联合抗S180肿瘤作用研究
实验方案:
取昆明种小白鼠,体重18~22克,雄性,右前肢腋下接种S180瘤,待瘤块生长到大于50 mm2时,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各组分别灌胃给药,方案如下:
给药剂量=CuE: E( 5 mg/kg)

QlO: Q ( 50 mg/kg)
给药方式:CuE乳剂、E+Q复合乳剂 对照组:生理盐水组 实验组:CuE组、CuE+Q10组
连续给药14天,最后一次给药后24小时内,处死动物,取肿瘤称重,计算抑瘤率。
[0039]结果:CuE组、CuE+Q10组的抑瘤率分别为44.5%,53.6%。
[0040]与CuE组相比,联合给药组抑瘤率更高,小鼠状态良好,未表现出明显的毒副作用。
[0041]实施例6:葫芦素E(CuE)与牛磺酸(T)联合抗S180肿瘤作用研究 实验方案:
取昆明种小白鼠,体重18~22克,雄性,右前肢腋下接种S180瘤,待瘤块生长到大于
50 mm2时,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各组分别灌胃给药,方案如下:
给药剂量:CuE: 5 mg/kg T: 300 mg/kg 给药方式:CuE乳剂、CuE+T复合乳剂 对照组:生理盐水组 实验组:CuE乳剂组、CuE+T复合乳剂组
连续给药14天,最后一次给药后24小时内,处死动物,取肿瘤称重,计算抑瘤率。
[0042]结果:CuE乳剂组和CuE+T复合乳剂组的抑瘤率分别为44.5%和54.1%。
[0043]与CuE乳剂组相比,联合给药组抑瘤率更高,小鼠状态良好,未表现出明显的毒副作用。
[0044]实施例7:葫芦素I (CuI)与辅酶QlO (QlO)联合抗H22肿瘤作用研究
实验方案:
取昆明种小白鼠,体重18~22克,雄性,右前肢腋下接种H22瘤,待瘤块生长到大于50
mm2时,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各组分别灌胃给药,方案如下:
给药剂量=Cu1: K 5 mg/kg)

Q10: Q ( 50 mg/kg)
给药方式:CuI乳剂、B+Q复合乳剂 对照组:生理盐水组 实验组:CuI组、Cul+Q10组
连续给药14天,最后一次给药后24小时内,处死动物,取肿瘤称重,计算抑瘤率。
[0045]结果:CuI组、Cul+Q10组的抑瘤率分别为42.9%、51.8%。
[0046]与CuI组相比,联合给药组抑瘤率更高,小鼠状态良好,未表现出明显的毒副作用。
[0047]实施例8:葫芦素D (CuD)与牛磺酸(T)联合抗H22肿瘤作用研究 实验方案:
取昆明种小白鼠,体重18~ 22克,雄性,右前肢腋下接种H22瘤,待瘤块生长到大于50mm2时,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各组分别灌胃给药,方案如下:
给药剂量:CuD: 5 mg/kg T: 300 mg/kg 给药方式:CuD乳剂、CuD+T复合乳剂 对照组:生理盐水组 实验组:CuD乳剂组、CuD+T复合乳剂组
连续给药14天,最后一次给药后24小时内,处死动物,取肿瘤称重,计算抑瘤率。
[0048]结果:CuD乳剂组和CuD+T复合乳剂组的抑瘤率分别为45.7%和56.4%。
[0049]与CuD乳剂组相比,联合给药组抑瘤率更高,小鼠状态良好,未表现出明显的毒副作用。
[0050]实施例9:葫芦素B(CuB)与辅酶QlO联合预防S180肿瘤作用研究
实验方案:
取昆明种小白鼠,体重12~16克,雄性,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各组分别灌胃给药,连续14天,后于右前肢腋下接种S180瘤,之后正常饲养,观察记录肿瘤变化情况。
[0051]给药方案如下:
给药剂量=CuB: B( 5 mg/kg)
QlO: Q ( 50 mg/kg)
给药方式:B+Q复合乳剂`
对照组:生理盐水组
实验组:B+Q组
结果:生理盐水组肿瘤生长迅速,接瘤后14天,平均瘤体积达到了 14.0cm2左右,处死后解剖观察,发现小鼠肝脏上已密布斑点,可见肿瘤已大面积扩散。B+Q复合乳剂组的肿瘤生长缓慢,平均瘤体积达到1.0cm2时,肿瘤开始坏死,接瘤后21天时,肿瘤完全坏死,30天左右,“肿瘤坏死组织”脱落,呈现出“无毛”新生皮肤,类似伤口完全愈合之后新生的组织。由此可见,葫芦素B (CuB)与辅酶QlO联合给药,可明显抑制S180肿瘤的生成与生长。
[0052]实施例10:葫芦素B(CuB)与牛磺酸(T)联合预防S180肿瘤作用研究 实验方案:
取昆明种小白鼠,体重12~16克,雄性,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各组分别灌胃给药,连续14天,后于右前肢腋下接种S180瘤,之后正常饲养,观察记录肿瘤变化情况。
[0053]给药方案如下:
给药剂量=CuB: B( 5 mg/kg)
牛磺酸:T (300 mg/kg)
给药方式:B+T复合乳剂
对照组:生理盐水组
实验组:B+T组
结果:生理盐水组肿瘤生长迅速,接瘤后14天,平均瘤体积达到了 14.0cm2左右,处死后解剖观察,发现小鼠肝脏上已密布斑点,可见肿瘤已大面积扩散。B+T复合乳剂组的肿瘤生长缓慢,平均瘤体积达到1.0cm2时,肿瘤开始坏死,接瘤后21天时,肿瘤完全坏死,30天左右,“肿瘤坏死组织”脱落,呈现出“无毛”新生皮肤,类似伤口完全愈合之后新生的组织。由此可见,葫芦素B(CuB)与牛磺酸联合给药,可明显抑制S180肿瘤的生成与生长。
[0054]实施例11:葫芦素B(CuB)与辅酶QlO联合预防H22肿瘤作用研究 实验方案:
取昆明种小白鼠,体重12~16克,雄性,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各组分别灌胃给药,连续14天,后于右前肢腋下接种H22瘤,之后正常饲养,观察记录肿瘤变化情况。
[0055]给药方案如下:
给药剂量=CuB: B( 5 mg/kg)
QlO: Q ( 50 mg/kg)
给药方式:B+Q复合乳剂
对照组:生理盐水组
实验组:B+Q组
结果:生理盐水组肿瘤生长迅速,接瘤后14天,平均瘤体积达到了 12.5cm2左右,处死后解剖观察,发现小鼠肝脏上已密布斑点,可见肿瘤已大面积扩散。B+Q复合乳剂组的肿瘤生长缓慢,平均瘤体积达到1.5cm2时,肿瘤开始坏死,接瘤后21天时,肿瘤完全坏死,30天左右,“肿瘤坏死组织”脱落,呈现出“无毛”新生皮肤,类似伤口完全愈合之后新生的组织。由此可见,葫芦素B (CuB)与辅`酶QlO联合给药,可明显抑制H22肿瘤的生成与生长。
[0056]实施例12:葫芦素B(CuB)与牛磺酸(T)联合预防H22肿瘤作用研究 实验方案:
取昆明种小白鼠,体重12~16克,雄性,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各组分别灌胃给药,连续14天,后于右前肢腋下接种H22瘤,之后正常饲养,观察记录肿瘤变化情况。
[0057]给药方案如下:
给药剂量=CuB: B( 5 mg/kg)
牛磺酸:T (300 mg/kg)
给药方式:B+T复合乳剂
对照组:生理盐水组
实验组:B+T组
结果:生理盐水组肿瘤生长迅速,接瘤后14天,平均瘤体积达到了 12.5cm2左右,处死后解剖观察,发现小鼠肝脏上已密布斑点,可见肿瘤已大面积扩散。B+T复合乳剂组的肿瘤生长缓慢,平均瘤体积达到1.0cm2时,肿瘤开始坏死,接瘤后21天时,肿瘤完全坏死,30天左右,“肿瘤坏死组织”脱落,呈现出“无毛”新生皮肤,类似伤口完全愈合之后新生的组织。由此可见,葫芦素B (CuB)与牛磺酸联合给药,可明显抑制H22肿瘤的生成与生长。
[0058]实施例13:葫芦素E(CuE)与辅酶QlO联合预防S180肿瘤作用研究 实验方案:
取昆明种小白鼠,体重12~16克,雄性,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各组分别灌胃给药,连续14天,后于右前肢腋下接种S180瘤,之后正常饲养,观察记录肿瘤变化情况。
[0059]给药方案如下:
给药剂量=CuE: E( 5 mg/kg)
QlO: Q ( 50 mg/kg)
给药方式:E+Q复合乳剂对照组:生理盐水组
实验组:E+Q组
结果:生理盐水组肿瘤生长迅速,接瘤后14天,平均瘤体积达到了 12.0cm2左右,处死后解剖观察,发现小鼠肝脏上已密布斑点,可见肿瘤已大面积扩散。E+Q复合乳剂组的肿瘤生长缓慢,平均瘤体积达到1.0cm2时,肿瘤开始坏死,接瘤后21天时,肿瘤完全坏死,30天左右,“肿瘤坏死组织”脱落,呈现出“无毛”新生皮肤,类似伤口完全愈合之后新生的组织。由此可见,葫芦素E (CuE)与辅酶QlO联合给药,可明显抑制S180肿瘤的生成与生长。
[0060]实施例14:葫芦素I (CuI)与牛磺酸(T)联合预防S180肿瘤作用研究 实验方案:
取昆明种小白鼠,体重12~16克,雄性,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各组分别灌胃给药,连续14天,后于右前肢腋下接种S180瘤,之后正常饲养,观察记录肿瘤变化情况。
[0061]给药方案如下:
给药剂量=Cu1: K 5 mg/kg)
牛磺酸:T (300 mg/kg)
给药方式:I+T复合乳剂
对照组:生理盐水组
实验组:I+T组
结果:生理盐水 组肿瘤生长迅速,接瘤后14天,平均瘤体积达到了 13.0cm2左右,处死后解剖观察,发现小鼠肝脏上已密布斑点,可见肿瘤已大面积扩散。Ι+Τ复合乳剂组的肿瘤生长缓慢,平均瘤体积达到1.0cm2时,肿瘤开始坏死,接瘤后21天时,肿瘤完全坏死,30天左右,“肿瘤坏死组织”脱落,呈现出“无毛”新生皮肤,类似伤口完全愈合之后新生的组织。由此可见,葫芦素I (CuI)与牛磺酸联合给药,可明显抑制S180肿瘤的生成与生长。
[0062]实施例15:葫芦素D(CuD)与辅酶QlO联合预防Η22肿瘤作用研究 实验方案:
取昆明种小白鼠,体重12~16克,雄性,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各组分别灌胃给药,连续14天,后于右前肢腋下接种Η22瘤,之后正常饲养,观察记录肿瘤变化情况。
[0063]给药方案如下:
给药剂量:CuD: D( 5 mg/kg)
QlO: Q ( 50 mg/kg)
给药方式:D+Q复合乳剂
对照组:生理盐水组
实验组:D+Q组
结果:生理盐水组肿瘤生长迅速,接瘤后14天,平均瘤体积达到了 13.5cm2左右,处死后解剖观察,发现小鼠肝脏上已密布斑点,可见肿瘤已大面积扩散。D+Q复合乳剂组的肿瘤生长缓慢,平均瘤体积达到1.5cm2时,肿瘤开始坏死,接瘤后21天时,肿瘤完全坏死,30天左右,“肿瘤坏死组织”脱落,呈现出“无毛”新生皮肤,类似伤口完全愈合之后新生的组织。由此可见,葫芦素D (CuD)与辅酶QlO联合给药,可明显抑制H22肿瘤的生成与生长。
[0064]实施例16:葫芦素D(CuD)与牛磺酸(T)联合预防H22肿瘤作用研究 实验方案:取昆明种小白鼠,体重12~16克,雄性,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各组分别灌胃给药,连续14天,后于右前肢腋下接种H22瘤,之后正常饲养,观察记录肿瘤变化情况。
[0065]给药方案如下:
给药剂量:CuD: D( 5 mg/kg)
牛磺酸:T (300 mg/kg)
给药方式:D+T复合乳剂
对照组:生理盐水组
实验组:D+T组
结果:生理盐水组肿瘤生长迅速,接瘤后14天,平均瘤体积达到了 13.5cm2左右,处死后解剖观察,发现小鼠肝脏上已密布斑点,可见肿瘤已大面积扩散。D+T复合乳剂组的肿瘤生长缓慢,平均瘤体积达到1.0cm2时,肿瘤开始坏死,接瘤后21天时,肿瘤完全坏死,30天左右,“肿瘤坏死组织”脱落,呈现出“无毛”新生皮肤,类似伤口完全愈合之后新生的组织。由此可见,葫芦素D (CuD)与牛磺酸联合给药,可明显抑制H22肿瘤的生成与生长。
[0066]实施例17:葫芦素、辅酶QlO胶囊的制备 处方如下:
葫芦素100 mg
辅酶QlO50 g
F6850 g
微晶纤维素400 g`

1000 粒
工艺:
按处方称取各组分,充分混匀后,灌装I号胶囊1000粒。
[0067]
实施例18:葫芦素、辅酶QlO片剂的制备 处方如下:
葫芦素100 mg
辅酶QlO50 g
乳糖100 g
淀粉110 g
PVP10 g
硬脂酸镁10 g

1000 片
工艺:
称取处方量的葫芦素、辅酶QlO、乳糖,混合均匀后,加入IlOg淀粉制成的10%淀粉浆,喷雾制粒。再加入PVP IOg硬脂酸镁IOg混合均匀后压制成1000片。
[0068]实施例19:葫芦素、牛磺酸胶囊的制备 处方如下:
葫芦素100 mg
牛磺酸50 g
【权利要求】
1.防治肿瘤的联合用药物,将葫芦素和辅酶Qio或与牛磺酸制备成用于治疗和预防肿瘤的联合用药物,或将葫芦素、辅酶QlO和牛磺酸制备成用于治疗和预防肿瘤的联合用药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肿瘤的联合用药物,其特征在于:防治肿瘤的联合用药物由葫芦素和辅酶QlO组成,葫芦素与辅酶QlO的重量比为1:0.1-1000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肿瘤的联合用药物,其特征在于:葫芦素与牛磺酸的重量比为 1:0.1-1000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肿瘤的联合用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葫芦素、辅酶QlO和牛磺酸组成,葫芦素、辅酶QlO和牛磺酸的重量比为1:0.1-10000:0.1-10000。
5.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肿瘤的联合用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治肿瘤的联合用药物可以与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共同或是分别制成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散剂、贴剂、软膏剂、混悬剂、糖浆剂、口服液、贴剂、气雾剂、栓剂、滴鼻剂或注射剂,及其相应的缓控释剂;也可以制成包合物、脂质体、微球、纳米粒或乳剂,用于腔道给药、外用、口服、注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防治肿瘤的联合用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治肿瘤的联合用药物中各组分的量,以小鼠口服给药剂量计算:葫芦素为0.001-15 mg/kg,辅酶QlO为5-15 000 mg/kg,牛磺酸为5-20 000 mg/kg,分I次-4次给药;以健康成人剂量计算:葫芦素为0.1-10 mg/d,辅酶QlO为10-300 mg/d,牛磺酸为10-1 000 mg/d,分I次-4次给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肿瘤的联合用药物,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治疗慢性肝炎的药物。
8.如权利要求1一7所述的所述的防治肿瘤的联合用药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葫芦素包括葫芦素A、B、C、D、E 、1、0、5,双氢葫芦素八、8、(:、03、1、Q、S和异葫芦素A、B、C、D、E、1、Q、S,各种葫芦素对应的糖甙类物质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
【文档编号】A61K31/185GK103800341SQ201210455705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4日
【发明者】邓意辉, 程晓波, 王春玲, 蒋宫平 申请人:沈阳药科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