龈下残根牵引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0591阅读:7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龈下残根牵引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口腔内龈下残根的牵引装置,是一种美观的利用旋转式磁体的活动的残根牵引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龋齿或折裂等原因,口腔内常有龈下残根的存在,修复龈下残根一般采用桩冠的方法。如果直接桩冠修复往往导致牙周疾患,桩冠脱落,根折等不良后果。为了避免这些不良后果,国内外采用固定矫正的方法牵引龈下残根到露出牙龈2毫米以后再进行桩冠修复。但是,固定矫正有其缺点和局限性,固定矫正操作复杂,费用昂贵,还影响美观和口腔功能,在粘固和去除托槽时会导致牙釉质脱矿和剥落,从而产生龋齿,并且在有烤瓷牙修复时,由于无法粘固托槽,就无法使用固定矫正技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固定矫正牵引的缺点,克服其局限性,本发明提供一种活动的龈下残根牵引装置,该装置不仅操作简单,费用适中,不影响口腔美观和功能,不会引起牙釉质脱矿,而且在有烤瓷牙修复的患者中也能正常使用。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龈下残根牵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树脂桩、磁体、衔铁、螺丝、螺帽和全牙列的透明模板,所述磁体包埋于树脂桩内,所述衔铁与螺丝焊接,所述螺帽固定于全牙列的透明模板中,利用透明模板作为支抗,通过旋转螺丝来调节衔铁与磁体之间的距离来调节牵引力的大小,从而牵引龈下残根。更具体的方案,选择EX400磁体,用树脂粘结剂将磁体包埋于树脂桩内,磁体表面与咬合面平衡。进一步限定,通过激光焊接把衔铁与螺丝焊在一起。更具体的方式,采用透明塑料把螺帽连接到全牙列的透明模板中。本发明专利的有益效果是,在有效牵引龈下残根同时,不影响口腔美观,不影响行使功能,不会损害余留牙健康,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下面是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专利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横剖面构造图。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图中1.树脂桩,2.磁体,3.衔铁,4.螺丝,5.螺帽,6.透明模板。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图1、图2中,制作龈下残根的树脂桩1,把EX400磁体用树脂粘结剂包埋于树脂桩I内,磁体表面与咬合面平衡,通过激光焊接把衔铁3与螺丝4焊在一起,用透明塑料把螺帽5连接到全牙列的透明模板6中,利用透明模板6作为支抗,通过旋转螺丝4来调节衔铁3与磁体2之间的距离来调节牵弓I力的大小,从而牵弓I龈下残根。也就是说,把树 脂桩(I)用玻璃尚子粘固剂粘固于銀下残根中,EX400磁体(2)包埋于树脂桩(I)中,用激光焊接把衔铁(3)连接于螺丝(4),用透明塑料把螺帽(5)连接于透明模板(6),通过旋转螺丝(4),使衔铁(3)与磁体(2)之间的距离为O. 5毫米,把透明模板戴入口腔,开始牵引残根。
权利要求
1.一种龈下残根牵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树脂桩、磁体、衔铁、螺丝、螺帽和全牙列的透明模板,所述磁体包埋于树脂桩内,所述衔铁与螺丝焊接,所述螺帽固定于全牙列的透明模板中,利用透明模板作为支抗,通过旋转螺丝来调节衔铁与磁体之间的距离来调节牵引力的大小,从而牵引龈下残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龈下残根牵引器,其特征在于,选择EX400磁体,用树脂粘结剂将磁体包埋于树脂桩内,磁体表面与咬合面平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龈下残根牵引器,其特征在于,通过激光焊接把衔铁与螺丝焊在一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龈下残根牵引器,其特征在于,采用透明塑料把螺帽连接到全牙列的透明模板中。
全文摘要
一种活动美观的旋转式龈下残根牵引器。由树脂桩、磁体、衔铁、螺丝螺帽和全牙列的透明模板构成,磁体包埋于树脂桩内,衔铁与螺丝焊接,螺帽固定于全牙列的透明模板中。利用透明模板作为支抗,通过旋转螺丝来调节衔铁与磁体之间的距离来调节牵引力的大小,从而牵引龈下残根。
文档编号A61C3/00GK102988118SQ20121050180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30日
发明者陶建祥 申请人:同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