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关节肿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21959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关节肿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纯中药制剂及其制作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关节疼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困扰现代人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美国“时代周刊”载文称当代为“关节炎时代”,治疗这类疾病的西药,常用的甾体类药物最严重的副作用是引起股骨头缺血坏死,常用的非留体类药物的副作用是消化道溃疡;而治疗这类疾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的有效成分多不确切,质量难以控制,单味药雷公藤、昆明山海棠毒副作用严重,常发生中毒,死亡率高。因此迫切需要新的抗风湿药物。从天然药物中开发抗风湿新药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趋势。
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是感染后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招致以滑膜炎为基础的关节病变。其特征为病程长,关节肿痛反复发作。中医认为该病发病机理是邪阻经络,血运受阻,不通则痛。治疗时以祛邪通络、行气活血为基本原则。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的一种周身性疾病。我国该病患病率约为0.4%。该病的常见症状是关节肿痛反复发作,受累关节以双手关节,尤其近端指关节及掌指关节、腕、膝关节最多见,其次为肘、踝、肩、髋关节等。患者十分痛苦。风湿性关节炎至今尚无特效疗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纯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只要病人的骨关节未变形即能治愈,并且此药对人体没有任何毒副作用,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并在短时间内得以痊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治疗关节肿痛的中药组合物,此药为外敷药剂,每剂药的中药配方是蓖麻仁10 20g、马钱子25 35g、威灵仙10 20g、附子15 25g、巴豆5 15g。优选方案为,每剂药的中药配方是蓖麻仁15g、马钱子30g、威灵仙15g、附子20g、巴豆10g。优选方案为,每剂药的中药配方是蓖麻仁10g、马钱子35g、威灵仙10g、附子15g、巴豆15g。优选方案为,中药组合物还包括IOg的姜汁。一种治疗关节肿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按配方选取各味中药蓖麻仁10 20g、马钱子25 35g、威灵仙10 20g、附子15 25g、巴豆5 15g ;将每味药材分别经清洗、烘焙后,将其研细,粒度达到1_以下;再将各药材进行混合后,将其装入瓶中制成成品。此制备方法的优选方案为,各味中药混合后加入姜汁将其调成糊状,装瓶制成成品O上述药材中,蓖麻仁(Ricinus communis L),异名蓖麻子,其性甘辛、平、有毒;其功用消肿拔毒,泻下通滞。治痈疽肿毒,瘰疬,喉痹,疥癞癣疮,水肿腹满,大便燥结(见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辞典》P2446);马钱子(Strychnos nux-vomica L)性味苦,寒,有毒,功能主治I、通络止痛,用治风湿顽痹或拘挛麻木2、消肿散结,用治外伤瘀肿疼痛及痈疽肿痛3、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三叉神经痛,类风湿关节炎,跌打损伤、淤血疼痛,风寒湿痹、全身关节拘急、麻木,癌肿等(见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辞典》P292);威灵仙(Clematischinensis Osbeck),性味辛咸,温,有毒,功效主治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痰水,散癖积(见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辞典》P1632);附子(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性味辛、甘,大热;有毒,主治用于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泻厥逆,肢冷脉微,心腹冷痛,冷痢,脚气水肿,风寒湿痹,阳痿,宫冷,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阴疽疮疡以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见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辞典》P1191);巴豆(Croton tiglium L.)性味辛,热,有大毒;功用主治 写寒积,通关Sf,逐疲,杀虫。 本发明一种治疗关节肿痛的中药组合物的用法为取瓶装药粉一勺放入容器中,用姜汁、白酒、蛋清、沸水调成糊状;用包裹材料将糊状药敷于关节疼痛处,待药性发作用,敷药部位有发热感后15分钟左右,即回收糊状药于容器中,隔3 4小时后再次外敷,一日共敷3次,坚持3 6天即可消肿、止痛、完全康复。因此药有毒,注意每次用药后需认真洗手,防止入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具有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对风湿痹阻所导致的关节肿痛、屈伸不利等疾病的治疗,只要患者的骨关节未明显变形,用此药即可治愈风湿及类风湿肿痛;此药无须内服,深受患者欢迎;并且其的组方简单、治疗效果好,同时采用的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廉,易为患者接受,药品已经完成有关实验。本发明所述的药物自1991年以来用于500多人次的关节肿痛治疗,其中跟踪统计病例208例,骨关节未变形186例,变形22例;骨关节未变形中完全康复179例,占96. 24 %;骨关节变形病例中,压痛关节数减少80 %以上,关节肿胀数减少85 %以上。比较典型的病例(1)河北河间市居民,王XX,男,56岁,患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未明显变形,行走困难,疼痛难忍,长期吃药无果,用本发明所述中药外敷3天,各骨关节再无肿胀和压痛,完全康复,至今未再发病,身体健康,健步如飞,未见任何副作用。(2)河北沧州市居民,赵XX,男,69岁,患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未明显变形,行走困难,疼痛难忍,多次治疗均未完全康复,用本发明所述药材外敷5天,完全康复,无不良反应。(3)河北河间市居民,李XX,女,45岁,患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未明显变形,发病时疼痛难忍,休息室也被疼痛所困,到处求医,无法根治,外敷本发明所述中药3天后,疼痛肿胀症状完全消失,至今18年再无复发。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一种治疗关节肿痛的中药组合物,此药为外敷药剂,每剂药的中药配方是蓖麻仁15g、马钱子30g、威灵仙15g、附子20g、巴豆IOgo
上述一种治疗关节肿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按配方选取各味中药蓖麻仁15g、马钱子30g、威灵仙15g、附子20g、巴豆IOg ;将每味药材分别经清洗、烘焙后,将其研细,粒度达到O. 8mm ;再将各药材进行混合后,将其装入瓶中制成成品。实施例2一种治疗关节肿痛的中药组合物,此药为外敷药剂,其特征在于每剂药的中药配方是蓖麻仁10g、马钱子35g、威灵仙10g、附子15g、巴豆15g、姜汁IOg0一种治疗关节肿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按配方选取各味中药蓖麻仁10g、马钱子35g、威灵仙10g、附子15g、巴豆15g、姜汁IOg ;将每味药材分别经清洗、烘焙后,将其研细,粒度达到Imm ;再将各药材进行混合后,调成糊状,装瓶制成成品。实施例3
一种治疗关节肿痛的中药组合物,每剂药的中药配方是蓖麻仁20g、马钱子25g、威灵仙20g、附子15g、巴豆5g。一种治疗关节肿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按配方选取各味中药蓖麻仁20g、马钱子25g、威灵仙20g、附子15g、巴豆5g ;将每味药材分别经清洗、烘焙后,将其研细,粒度达到O. 5mm以下;再将各药材进行混合后,将其装入瓶中制成成品。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关节肿痛的中药组合物,此药为外敷药剂,其特征在于每剂药的中药配方是蓖麻仁10 20g、马钱子25 35g、威灵仙10 20g、附子15 25g、巴豆5 15g。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关节肿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每剂药的中药配方是蓖麻仁15g、马钱子30g、威灵仙15g、附子20g、巴豆10g。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关节肿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每剂药的中药配方是蓖麻仁10g、马钱子35g、威灵仙10g、附子15g、巴豆15g。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关节肿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中药组合物还包括IOg的姜汁。
5.一种治疗关节肿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配方选取各味中药蓖麻仁10 20g、马钱子25 35g、威灵仙10 20g、附子15 25g、巴豆5 15g ;将每味药材分别经清洗、烘焙后,将其研细,粒度达到1_以下;再将各药材进行混合后,将其装入瓶中制成成品。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关节肿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味中药混合后加入姜汁将其调成糊状,装瓶制成成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一种纯中药制剂及其制作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关节疼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此药为外敷药剂,每剂药的中药配方是蓖麻仁10~20g、马钱子25~35g、威灵仙10~20g、附子15~25g、巴豆5~15g。本发明具有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对风湿痹阻所导致的关节肿痛、屈伸不利等疾病的治疗,只要患者的骨关节未明显变形,用此药即可治愈风湿及类风湿肿痛;此药无须内服,深受患者欢迎;并且其的组方简单、治疗效果好,同时采用的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廉,易为患者接受,药品已经完成有关实验。
文档编号A61P29/00GK102961459SQ20121053687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3日
发明者杨奎杰, 杨广润 申请人:杨奎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