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寒感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2192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风寒感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风寒感冒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风寒感冒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病、多发病,往往伴随着头疼、恶寒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影响人的正常工作、生活,严重的还会并发其它疾病,威胁生命安全。现有对于这类疾病治疗的药品特别多,一般讲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西药,这些药品治疗效果好,但是副作用比较大,同时药品价格比较高,所以普通民众难以接受;另一类是中成药,这类药物效果不是特别理想,同时药物组成中含有一定的嗜睡药物成分,这类药物的加入虽然缓解了病症,但是服药期间,人整个处于嗜睡状态,影响工作学习。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目前风寒感冒治疗过程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疗效快、治疗彻底的中药组合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风寒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中药组合而成宪活10-15份,细辛8-10份,川芎10-15份,甘草8-12份,麻黄6-10份,桂枝6-10份,防风10-15份。羌活味辛、苦,性温,归膀胱经、肾经,具有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之功效。细辛温里药、利水药、开窍药,归肺经、肾经、心经、肝经、胆经、脾经,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鸾之功效。川芎辛,温,归肝经、胆经、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效。甘草味甘,性平,入心经、脾经、肺经,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诸药性、补脾益气。麻黄味辛、苦,性温,入肺经、膀胱经,具有发汗、平喘、利水之功效。桂枝味辛、甘,性温,入心经、肺经、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肌、温经通络之功效。防风味辛、甘,性温,入肺经、脾经、膀胱经,具有发表、祛风、止痛之功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风寒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将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中药混合后,按照传统煎制中药的方法取其药汁,每副150-200ML,早、中、晚三次服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风寒感冒的中药组合物,疗效显著、成本低廉且无副作用,经150余例患者服用,经统计有效率达97%以上。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一种治疗风寒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中药组合而成羌活10份,细辛8份,川芎11份,甘草11份,麻黄6份,桂枝8份,防风12份,将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中药混合后,按照传统煎制中药的方法取其药汁,每副150ML,早、中、晚三次服用。实施例2一种治疗风寒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中药组合而成羌活12份,细辛9份,川芎12份,甘草10份,麻黄9份,桂枝7份,防风10份,将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中药混合后,按照传统煎制中药的方法取其药汁,每副160ML,早、中、晚三次服用。实施例3一种治疗风寒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中药组合而成羌活15份,细辛8份,川芎14份,甘草10份,麻黄8份,桂枝9份,防风14份,将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中药混合后,按照传统煎制中药的方法取其药汁,每副200ML,早、中、晚三次服用。实施例4 一种治疗风寒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中药组合而成羌活13份,细辛8份,川芎12份,甘草10份,麻黄10份,桂枝8份,防风12份,将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中药混合后,按照传统煎制中药的方法取其药汁,每副160ML,早、中、晚三次服用。实施例5一种治疗风寒 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中药组合而成羌活14份,细辛8份,川芎10份,甘草10份,麻黄9份,桂枝8份,防风14份,将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中药混合后,按照传统煎制中药的方法取其药汁,每副150ML,早、中、晚三次服用。
权利要求
1.ー种治疗风寒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中药组合而成羌活10-15份,细辛8-10份,川芎10-15份,甘草8-12份,麻黄6-10份,桂枝6-10份,防风10-15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药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风寒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中药组合而成羌活10-15份,细辛8-10份,川芎10-15份,甘草8-12份,麻黄6-10份,桂枝6-10份,防风10-15份。
文档编号A61K36/54GK103040940SQ201210546399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3日
发明者马千里 申请人:马千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