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骨外伤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2199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骨外伤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骨外伤的中药。
背景技术
骨折是指由于外伤或病理等原因致使骨质部分或完全断裂的一种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骨折部有局限性疼痛和压痛,局部肿胀和出现瘀斑,肢体功能部位或完全丧失,完全性骨质尚可出现肢体畸形及异常活动。骨折初期瘀血内结,肿胀疼痛,骨折经复位手术后或复位愈合后后遗症,局部肿胀疼痛,青紫瘀斑,给骨折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骨折愈合迟缓,也使患者需要长期卧床或者活动受限,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都是一种煎熬。现有技术中,没有好的办法能够减轻患者的这些痛苦,能够解决骨折患者淤血、肿胀疼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骨折患者初期瘀血内结,肿胀疼痛,骨折经复位手术后或复位愈合后后遗症,局部肿胀疼痛,青紫瘀斑,骨折愈合迟缓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骨外伤的中药。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一种治疗骨外伤的中药,其特征是原料药重量份配比如下
鹿角霜10克、熟地10克、锁阳10克、延胡索10克、络石藤9克、丹参9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泽漆8克、冬瓜子15克、归参10克、红花10克、血竭10克、鹿茸10克、海马10克、全虫10克、蜈蚣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小茴10克、枳壳10克。所述的中药,将原料药低温粉碎至300-800目。所述的中药,为片剂或胶囊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益肾壮骨、活血祛瘀、舒筋通络、消肿止痛,主治骨折初期瘀血内结,肿胀疼痛,骨折经复位手术后或复位愈合后后遗症,局部肿胀疼痛,青紫瘀斑,及骨折愈合迟缓等症,显效快,治疗效果好。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
一种治疗骨外伤的中药,其特征是原料药重量份配比如下
鹿角霜10克、熟地10克、锁阳10克、延胡索10克、络石藤9克、丹参9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泽漆8克、冬瓜子15克、归参10克、红花10克、血竭10克、鹿茸10克、海马10克、全虫10克、蜈蚣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小茴10克、枳壳10克。将原料药低温粉碎至300-800目,制成片剂或胶囊剂服用。临床治疗效果
某医院门诊胫腓腿骨折病例40例,按照年龄、骨折程度均分为两组,每组20例,两组病例临床统计数据无明显差异。一组为对照组,使用传统治疗骨折的方法进行治疗,一组为实验组,除了与对照组一样使用传统治疗方法治疗外,还服用本发明中药,每次10g,每日3次,10天为一疗程。平均消肿时间为2周,治愈时间为7周。服用本发明中药的实验组,初期消肿时间比对照组要早近6天,临床愈合时间也比对照组提前14天左右,可见,本发明中药对骨折患者早期消肿及愈合具有积极的有益作用,并且对照组有2名患者复位愈合后有后遗症,对行走产生一定影响,而实验组没有患者发生后遗症,所以本发明的中药对骨折初期瘀血内结,肿胀疼痛,骨折经复位手术后或复位愈合后后遗症,,及骨折愈合 迟缓等症,显效快,治疗效果好。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骨外伤的中药,其特征是原料药重量份配比如下 鹿角霜10克、熟地10克、锁阳10克、延胡索10克、络石藤9克、丹参9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泽漆8克、冬瓜子15克、归参10克、红花10克、血竭10克、鹿茸10克、海马10克、全虫10克、蜈蚣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小茴10克、枳壳10克。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骨外伤的中药,原料药重量份配比如下鹿角霜10克、熟地10克、锁阳10克、延胡索10克、络石藤9克、丹参9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泽漆8克、冬瓜子15克、归参10克、红花10克、血竭10克、鹿茸10克、海马10克、全虫10克、蜈蚣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小茴10克、枳壳10克。本发明的中药益肾壮骨、活血祛瘀、舒筋通络、消肿止痛。
文档编号A61K35/56GK103055247SQ20121054676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7日
发明者王勇 申请人:青岛海诺水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