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2584阅读:5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成药,尤其是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水丸制剂。
背景技术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免疫性炎症性疾病,其变化早期为基膜或期膜增生,或局灶性肾炎改变,本病病程较长,临床表现典型者有血尿,蛋白尿,管型尿,浮肿,高血压等;轻者可仅有少量蛋白尿及镜下血尿;重者可出现贫血,严重高血压并可逐渐发展为肾功能衰竭。本病属于中医学“水肿” “虚劳” “腰痛”之范畴。目前西医西药治疗多以抗炎为主,中医则辩症施治。发明内容:本发明是一种动物药与中草药的制备剂,专用于内服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属发明创造类,本发明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二十四味中药材按重量比组成:蚂蚁、蝉蜕、僵蚕、三七、土茯苓、黄芪、太子参、菟丝子、白茅根、蒲公英、紫花地丁、益母草、泽泻、山萸肉、丹参、白术、薏苡仁、白花蛇舌草、川续断、车前草、石苇、仙灵脾、生大黄。慢性肾炎其发病机理多与肺脾肾三脏水液代谢,以及肺肾统摄固藏功能失常有关。慢性肾炎病久脾肾气虚,行水乏权,致水湿内停,水停则气阻,气滞则血瘀,气虚血脉不利,从而形成虚实爽杂的病症,治疗以扶正祛邪为主,用黄芪甘温益气,利水消肿,太子参、白术、蚂蚁补气健脾:生地、丹参、三七、益母草养阴凉血、化瘀止血;白花蛇舌草、车前草、紫花地丁清利消肿、祛湿浊;菟丝子、川续断、仙灵脾益固精,取“损其肾者益其精”之意,诸药合用,补而不滞,补中有通、通中有养、清浊而不伤正。从而达到补脾肾而固护正气,祛湿瘀而导邪外出,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太子参、菟丝子、川蚂蚁、续断等有调节免疫功能,改善肾功能,防止尿毒症发生。白花蛇舌草、车前草有抑制变态反应,减少对肾脏的损害,有利于肾功能的恢复,丹参、益母草有改善微循环,减少血小板凝集,促进免疫复合物的排泄,有利于病变组织的修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取蚂蚁30g、蝉蜕20g、僵蚕20g、三七15g、土茯苓30g、黄芪30g、太子参30g、菟丝子20g、白茅根20g、蒲公英20g、紫花地丁 20g、益母草30g、泽泻20g、山萸肉20g、丹参15g、白术15g、薏苡仁30g、白花蛇舌草20g、川续断15g、车前草20g、石苇15g、仙灵脾15g、生大黄10g,以上述二十四味中药材经精选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后水泛为丸,如绿豆大,灭菌后装瓶备用,每服6g日三次,早中晚饭后温开水送下,每I个月为I疗程。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扶正固本,清热利湿,逐瘀化浊,健脾益肾等功效。控制病灶,阻断抗原,调节细胞免疫,改善局部血液微循环,改善肾小球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使之有效的控制,溶解肾微血管内的凝血,沉积,减少(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的渗出)炎症的损伤,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本发明通过320例慢性肾炎患者服用临床观察。其中单纯蛋白尿者120例(+1 +4不等)单纯血尿者(尿潜血+1 +4不等)82例,蛋白尿兼血尿者119例,在320例慢性肾炎患者中有一半以上患者伴有不同程度浮肿。在服用本发明1-3疗程后,总有效率为95 %,无效率仅为2 %,3 %病例由于其它原因改服他药或中断治疗。典型病例:患者徐某,女,56 岁,于2000年6月15日初诊,自诉患慢性肾炎已5年多,病情反复,近日加重,某医院曾用激素疗法症状不减,浮肿严重,肾功能测定三项指标皆增高,尿潜血(+++)尿蛋白(+++)颗粒管型3个。要求出院回家治疗,经介绍邀余诊治。初诊:证见心悸气短,神疲乏力,面色萎黄,腹部胀大,小腹肿满,双下肢浮肿按下不起畏寒肢冷,舌苔淡白,舌边齿痕,食欲不佳,脉象沉迟无力。辩证:脾肾阳虚,不能运化水湿,命门火衰,不能温照四枝。方药:用附子15g、干姜15g、大枣5枚、红糖20g煎取汁后送服,本发明中药水丸剂6g/次,每日一剂,每剂分早中晚3次送服,丸剂6g/次,共服用一疗程。二诊:双下肢浮肿消退,见神态均有好转,自述饮食大增,脉象浮滑有力,舌苔薄腻,辩证:湿毒内蕴,气化功能失调。治疗:活血化瘀,解毒除湿,方药:继服本发明中药水丸剂6g/次,3次/日,共服二疗程后告愈。陈某,男,55岁,农民,2000年8月就诊,自诉在某医院激素疗法近20天,每天15片强地松,效果不显症状加重,出院后邀余诊治。初诊:脉沉迟兼滑无力,证见气短乏力,懒言,四肢不温,无尿和尿少,畏寒食欲不振,舌苔白腻,语声低微无力,极度神疲,化验单:尿潜血(+++),尿蛋白(+++)颗粒管型3个。辩证:脾肾阳虚,寒湿凝滞,水湿浸溃,命门火衰。治疗:健脾益肾,温化肾阳,燥湿利水,开阖肾气。

方药:用附子15g、干姜15g、大枣5枚、红糖20g、取汁送服本发明中药丸剂,日一齐 ,分三次送服,丸剂6g/次,3次/日,共服用一疗程。二诊:患者自诉饮食大增,尿多,双下肢肿消,走路自感自如。脉象:数兼有力,舌苔薄。方法:清解湿毒,化瘀消胀方药:继服本发明中药水丸剂三疗程化验,各项指标均正常。李某,12岁,2000年12月,患急性肾小球肾炎,住某医院近月余,当时化验单尿替血(+++)红细胞满视野,蛋白(+++)管型细胞2个,细菌高,浮肿。用西药治疗诸症大减,尿潜血尿蛋白各(++),时好时显不稳定,要求出院。初诊:2001年元月观某化验单很重,小儿神态很好,消瘦,尿频急,口渴食欲不佳,
手足心热,语声高昂。辩证:湿邪热毒内侵,湿热内蕴型。治疗:滋阴,清热,降火,利湿,解毒。方药:内服本发明中药水丸剂,3g/次,3次/日,连服20天,尿蛋白,尿潜血全部消失,后又服一个月,随访4年未复发。
权利要求
1.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中药材组成:蚂蚁30g、蝉蜕20g、僵蚕20g、三七15g、土获茶30g、黄苗30g、太子参30g、英丝子20g、白茅根20g、蒲公英20g、紫花地丁 20g、益母草30g、泽泻20g、山萸肉20g、丹参15g、白术15g、薏苡仁30g、白花蛇舌草20g、川续断15g、车 前草20g、石苇15g、仙灵脾15g、生大黄10g。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中药材组成蚂蚁、蝉蜕、僵蚕、三七、土茯苓、黄芪、太子参、菟丝子、白茅根、蒲公英、紫花地丁、益母草、泽泻、山萸肉、丹参、白术、薏苡仁、白花蛇舌草、川续断、车前草、石苇、仙灵脾、生大黄。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扶正固本,清热利湿,逐瘀化浊,健脾益肾等功效。控制病灶,阻断抗原,调节细胞免疫,改善局部血液微循环,改善肾小球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使之有效的控制,溶解肾微血管内的凝血,沉积,减少(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的渗出)炎症的损伤,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文档编号A61K36/90GK103071082SQ201210555020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4日
发明者陈柏林 申请人:陈柏林, 张春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