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治疗肺炎的穴位外敷中药散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成药,尤其是一种用于治疗肺炎的穴位外敷中药散剂。
背景技术:
:肺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肺部炎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胸痛,气促,发热等。肺炎的种类繁多,分类为: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慢性之分。本病属中医“风温”“咳嗽”范畴。目前中西医治疗多以抗炎为主,中医多以清热解毒止咳化淡为主,无论中西医多以内服药为主。目前西药多以抗生素、激素、抗变态反应药物治疗,但副作用明显,长期反复大剂量使用及静脉给药可使人体脏腑、血管受损,尤其能造成某些微生物耐药性。发明内容:本疗法不吃药,不打针,无毒副作用,且使用方便,易被接受。本发明药物由麦斛、沙参、杏仁、桅子、生姜五味药组成。将上述中药经精选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后备用。用时将药粉适量以蜂蜜调成糊状,摊于5cmX6cm棉布上如硬币厚,外敷于涌泉穴上。男左女右,单穴使用。用布绑扎24小时后换药。上方中麦斛性寒味甘。清热滋阴润肺止咳,主治肺热咳嗽肺痨咳血,咽喉疼痛,热病烦渴,风湿痹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沙参养阴清热,润肺化痰,益肾生津,主治阴虚久咳,痨嗽痰血,燥咳痰少,虚热喉痹,津伤口渴。杏仁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主治外感咳喘淡盛,肠燥便秘。桅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主治热病除烦,肝火目赤。生姜散寒解表,化痰止咳,降逆止呕。涌泉穴属足少阴肾经,本穴位于足底,居人身最低位,约当足底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点上。《甲乙经》热中少气厥阳寒,灸之热去,烦心不嗜食,咳而短气,善喘,喉痹,身热,脊肋相引,忽忽善忘,涌泉主之” “足厥喘逆,足下清至膝,涌泉主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取麦斛15g、沙参10g、杏仁10g、桅子10g、生姜8g,上述五味中药材经精选干燥粉碎过100止筛,制备成中药散剂备用,用时取药散剂适量,以蜂蜜少许调成糊状摊于5cmX6cm棉布上如硬币厚,贴敷于涌泉穴上,单侧取穴,男左女右,用纱布条绑敷24小时换药。中医针灸学素有上病下治,下病上治,中病旁取之说。本疗法属上病下治,中医认为本症属风寒风热表症,所涉脏腑肺肾等,本法使用的药物属辛温辛凉药故具双重性,入肺肾等经,有止咳化痰平喘解毒,祛风寒风热的作用。本疗法具有抗菌、抗病毒、抗变态反应,松驰支气管平滑肌等作用。通过使用发现原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咳嗽,哮喘隔3、5天就发病的患者经用本疗法后复发时间推迟,达到了固本作用,即机体免疫力得以提高,减少了复发的机率。典型病例:李某某,男,4岁,家住武R市庆奉家园,于2011年6月患肺炎,经发明人用本疗法贴敷10日后(一疗程)病获痊愈。周某某,女,3岁,家住武冈市龙溪镇石洪村五组,于2010年6月因感冒咳嗽,被确诊为喘息性肺炎,经发明人用本疗法贴敷12天左右获愈。张某某,女,47岁,武冈市湾头桥镇中心校老师,于2010年4月因感冒咳嗽,经检查患急性大叶性肺炎,在人民医院输液10天, 不见好转,经人介绍邀余诊治,用本发明一种治疗肺炎的外敷中药散剂,共贴敷8天,病获痊愈。易某某,男,14岁,家住武冈市国营林场机关内家属房,于2002年10月18日发烧,体温39.6°C,经医院检查确诊为肺炎,一直输液12天,病程还是没有控制,后经人介绍来我所诊治,共用8天穴位外贴药,病获痊愈。本发明一种用于治疗肺炎的穴位外敷散剂经56837人临床使用观察,其中男性患者34330人,女性患者22507人,一个疗程治愈的有56736人,一个半疗程治愈的有101人(15天),有效率达到99.5%, 患者使用反映疗效都很好,没有反复。
权利要求
1.本发明一种用于治疗肺炎的穴位外敷中药散剂,其特征在于组方配伍和各中药重量为:麦斛15g、沙参1 0g、杏仁10g、桅子10g、生姜8g。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肺炎的穴位外敷中药散剂,配方组成由麦斛、沙参、杏仁、桅子、生姜组成。本疗法不吃药,不打针,无毒副作用。且使用方便,易被接受,本疗法属上病下治,中医认为本症属风寒风热表症,所涉脏腑肺肾等,本法使用的药物属辛温辛凉药故具双重性,入肺肾等经,有止咳化痰平喘解毒,祛风寒风热的作用。本疗法具有抗菌、抗病毒、抗变态反应,松驰支气管平滑肌等作用。通过使用发现原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咳嗽,哮喘隔3、5天就发病的患者经用本疗法后复发时间推迟,达到了固本作用,即机体免疫力得以提高,减少了复发的机率。
文档编号A61K9/14GK103100068SQ201210554499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4日
发明者李玉明 申请人:李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