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限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1695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限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X射线机,特别涉及一种X射线机的限束器。
背景技术
医用X射线机主要用于临床骨折和体内异物的诊断,其工作原理是通过X射线投射人体病灶部位,并在胶片上对投射部位成像,以供医务人员检查。现有技术中的医用X射线机,其限束器包括上下两层呈井字形排列的限束叶片,井字中心即为X射线的投射孔;下层的两限束叶片设置在第一直导轨上,并通过一个电机驱动下层两限束叶片沿导轨做对称的分合移动,上层的两限束叶片设置在第二直导轨上,并通过另一个电机驱动上层两限束叶片沿导轨做对称的分合移动。由于上、下两层的限束叶片均只能做对称的分离与合拢运动,因此井字形的中心位置不会改变,也即限束器的X 射线投射中心不会改变,当病人的病灶部位不在限束器的X射线投射中心部位时,这种限束器只能通过扩大井字中心区域来实现对病灶部位的X射线检查,辐射面积大。由于只能通过扩大限束器的X射线投射区域来检查不同的病灶部位,因此这种限束器必然会使大量的X射线辐射到病人不需要检查的健康部位,这将加重对病人的辐射伤害,不利于病人的健康。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中的X射线机的限束器进行改进,以减小X射线机对病人的福射伤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限束器,其可改变X射线机射线投射中心,使X射线中心位于病人需要检查的病灶部位上,减小X射线辐射面积,以解决现有X射线机对病人福射伤害大的缺点。本发明限束器,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固定设置有第一直导轨和第二直导轨,所述第一直导轨上设置有与其滑动配合的第一限束片和第二限束片,所述第二直导轨上设置有与其滑动配合的第三限束片和第四限束片,还包括驱动第一限束片沿第一直导轨滑动的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二限束片沿第一直导轨滑动的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第三限束片沿第二直导轨滑动的第三驱动装置和驱动第四限束片沿第二直导轨滑动的第四驱动装置。进一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固定在第一电机转子上的第一主动带轮、第一从动带轮和套在第一主动带轮与第一从动带轮上的第一传动带,所述第一限束片固定在第一传动带上;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固定在第二电机转子上的第二主动带轮、第二从动带轮和套在第二主动带轮与第二从动带轮上的第二传动带,所述第二限束片固定在第二传动带上;
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包括第三电机、固定在第三电机转子上的第三主动带轮、第三从动带轮和套在第三主动带轮与第三从动带轮上的第三传动带,所述第三限束片固定在第三传动带上;所述第四驱动装置包括第四电机、固定在第四电机转子上的第四主动带轮、第四从动带轮和套在第四主动带轮与第四从动带轮上的第四传动带,所述第四限束片固定在第四传动带上。进一步,所述第一从动带轮套在第二电机的转子上并其转动配合,所述第二从动带轮套在第一电机的转子上并与其转动配合,所述第三从动带轮套在第四电机的转子上并与其转动配合,所述第四从动带轮套在第三电机的转子上并与其转动配合。进一步,所述第一限束片、第二限束片、第三限束片和第四限束片成井字形交叉布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限束器,由于第一限束片、第二限束片、第三限束片和第四限束片分别通过一套驱动装置驱动,因此各限束片可相互独立移动,这便使得可通过调节各限束片的位置来调节X射线机的X射线投射中心,使投射中心位于被检查的病灶部 位上,并可通过调节各限束片位置使X射线辐射面积达到最小;通过本限束器可实现将X射线机对病人的辐射伤害降低到最小程度,以利于病人健康。


图I为本发明限束器的装配状体立体结构示意 图2为本发明限束器的在取消了机架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 图3为图2在打散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如图所示,本实施例限束器,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I上固定设置有第一直导轨2和第二直导轨3,所述第一直导轨2上设置有与其滑动配合的第一限束片4和第二限束片5,所述第二直导轨3上设置有与其滑动配合的第三限束片6和第四限束片7,还包括驱动第一限束片4沿第一直导轨2滑动的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二限束片5沿第一直导轨2滑动的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第三限束片6沿第二直导轨3滑动的第三驱动装置和驱动第四限束片7沿第二直导轨3滑动的第四驱动装置。本实施例限束器,由于第一限束片4、第二限束片5、第三限束片6和第四限束7片分别通过一套驱动装置驱动,因此各限束片可相互独立移动,这便使得可通过调节各限束片的位置来调节X射线机的X射线投射中心,使投射中心位于被检查的病灶部位上,并可通过调节各限束片位置使X射线辐射面积达到最小;因此本限束器解决了现有X射线机的X射线投射中心不可调的缺陷,可实现将X射线机对病人的辐射伤害降低到最小程度,以利于病人健康。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8、固定在第一电机8转子上的第一主动带轮9、第一从动带轮10和套在第一主动带轮9与第一从动带轮10上的第一传动带11,所述第一限束片4固定在第一传动带11上;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12、固定在第二电机12转子上的第二主动带轮13、第二从动带轮14和套在第二主动带轮13与第二从动带轮14上的第二传动带15,所述第二限束片5固定在第二传动带15上;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包括第三电机16、固定在第三电机16转子上的第三主动带轮17、第三从动带轮18和套在第三主动带轮17与第三从动带轮18上的第三传动带19,所述第三限束片6固定在第三传动带19上;
所述第四驱动装置包括第四电机20、固定在第四电机20转子上的第四主动带轮21、第四从动带轮22和套在第四主动带轮21与第四从动带轮22上的第四传动带23,所述第四限束片7固定在第四传动带23上。在具体实施中,第一电机8、第二电机12、第三电机16和第四电机20均固定在机架上。本实施例中通过电机驱动主动带轮转动来驱动传动带移动,传动带移动带动与其连接的限束片沿直导轨移动,传动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当然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传动装置、第二传动装置、第三传动装置和第四传动装置还可为其它结构,如可为由螺母、丝杠和驱动丝杠的电机组成的驱动装置,将螺母和限束片固定连接,电机驱动丝杠转动即可使限束片沿导轨移动,同样可实现本发明目的,但其结构较复杂,制造成本较高。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第一从动带轮10套在第二电机12的转子上并其转动配合,所述第二从动带轮14套在第一电机8的转子上并与其转动配合,所述第三从动带轮18套在第四电机20的转子上并与其转动配合,所述第四从动带轮22套在第三电机16的转子上并与其转动配合,在具体实施中,各从动带轮均通过滚动轴承和电机转子连接,结构简单,便于实施;本结构使得不用再单独设置支撑各从动带轮的支承轴,因此简化了限束器的结构,节约了制造成本。当然在不同实施方式中,也可通过单独设置支承轴来支撑各从动轮。作为对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第一限束片4、第二限束片5、第三限束片6和第四限束片7成井字形交叉布置,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当然在不同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限束片
4、第二限束片5、第三限束片6和第四限束片7还可成平行四边形交叉布置,也能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限束器,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固定设置有第一直导轨和第二直导轨,所述第一直导轨上设置有与其滑动配合的第一限束片和第二限束片,所述第二直导轨上设置有与其滑动配合的第三限束片和第四限束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第一限束片沿第一直导轨滑动的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二限束片沿第一直导轨滑动的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第三限束片沿第二直导轨滑动的第三驱动装置和驱动第四限束片沿第二直导轨滑动的第四驱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限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固定在第一电机转子上的第一主动带轮、第一从动带轮和套在第一主动带轮与第一从动带轮上的第一传动带,所述第一限束片固定在第一传动带上;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固定在第二电机转子上的第二主动带轮、第二从动带轮和套在第二主动带轮与第二从动带轮上的第二传动带,所述第二限束片固定在第二传动带上; 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包括第三电机、固定在第三电机转子上的第三主动带轮、第三从动带轮和套在第三主动带轮与第三从动带轮上的第三传动带,所述第三限束片固定在第三传动带上; 所述第四驱动装置包括第四电机、固定在第四电机转子上的第四主动带轮、第四从动带轮和套在第四主动带轮与第四从动带轮上的第四传动带,所述第四限束片固定在第四传动带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从动带轮套在第二电机的转子上并其转动配合,所述第二从动带轮套在第一电机的转子上并与其转动配合,所述第三从动带轮套在第四电机的转子上并与其转动配合,所述第四从动带轮套在第三电机的转子上并与其转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限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束片、第二限束片、第三限束片和第四限束片成井字形交叉布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限束器,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固定设置有第一直导轨、第二直导轨、第一限束片、第二限束片、第三限束片和第四限束片,还包括驱动第一限束片沿第一直导轨滑动的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二限束片沿第一直导轨滑动的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第三限束片沿第二直导轨滑动的第三驱动装置和驱动第四限束片沿第二直导轨滑动的第四驱动装置。本发明限束器,各限束片可相互独立移动,通过调节各限束片的位置可使X射线机的X射线投射中心位于被检查的病灶部位上,并可通过调节各限束片位置使X射线辐射面积达到最小,通过本限束器可实现将X射线机对病人的辐射伤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文档编号A61B6/00GK102973289SQ20121056513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4日
发明者吴基玉, 曹怀宇 申请人:重庆华伦弘力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