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酒苁蓉的炮制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酒苁蓉的炮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室温下,将肉苁蓉生品置加水的黄酒中闷润,至黄酒被肉苁蓉充分吸收,然后将闷润后的肉苁蓉用微波加热干燥,即得酒苁蓉。本发明通过微波加热闷润后的肉苁蓉,这种方法使得肉苁蓉的加热温度和时间可控,从而使炮制过程可控。
【专利说明】一种酒苁蓉的炮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肉苁蓉的炮制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酒苁蓉的炮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肉灰蓉为列当科植物肉灰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Y.C.Ma或管花肉灰蓉Cistanche tubulosa(Schrenk)Wight的干燥带鳞叶的肉质莖。为常用大宗药材。
[0003]肉苁蓉性甘、咸,温。归肾、大肠经。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功效。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阳痿不孕,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肠燥便秘。近年来国内外医药工作者对其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发现,肉苁蓉的主要活性成分除《中国药典》2010版规定的松果菊苷、毛蕊华糖苷外,还含有苯乙醇苷类、环烯醚萜类、挥发性成分、木脂素类、多糖、生物碱等。具有抗氧化、抗辐射、改善记忆等药理作用,对心、脑、肺、肝、肾及免疫系统等也有保护作用。[0004]酒苁蓉,是药典中对酒炙肉苁蓉的命名,关于酒苁蓉的炮制方法有很多:古代有:南北朝刘宋时代雷教撰著的《雷公炮炙论》,雷公云:“凡使,先须清酒浸一宿,至明以棕刷刷去沙土,浮甲尽,劈破中心,去白膜一重”。唐代孙思邈著的《银海精微》记载有“酒浸焙干” “酒蒸焙” “酒洗” “酒蒸” “生用等炮制方法”。至宋代,新增加的炮制方法有“到制” “酒浸炙” “水煮”等炮制方法。至明代,肉苁蓉的炮制方法在宋代基础上有所创新,仍以酒炙法为主流,朱棣等人著的《普济方》出现肉苁蓉的炮制方法较多,采用酒炙次数不下百次。清代肉苁蓉基本沿用前代炮制方法,除此之外,尚有“泡淡”(《时病论》)和“漂极淡”(《得配本草》)的炮制方法,这是与前代不同之处。
[0005]现代的酒苁蓉炮制方法为:
[0006]《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一部中收载了酒苁蓉,照酒炖或酒蒸法(附录IID)炖或蒸至酒吸尽。具体方法为取生肉苁蓉,加入黄酒,置适宜的容器内,密闭,隔水或用蒸汽加热炖透,或炖至黄酒完全被吸尽时,放凉,取出,晾至六成干,切片,干燥。缺点为酒的用量及品种上均有较大差异,所加酒量及酒炙时间不一致,闷润时间差异较大,造成有效成分的流失。
[0007]陈妙华等对肉苁蓉最佳炮制方法的筛选(《中药材》1996年10期),其最佳炮制工艺为黄酒30%,水25%,蒸炖12小时。
[0008]但以上本草记载和规定都没有对酒苁蓉的炮制工艺进行规范。
[0009]常用的酒炙方法有:
[0010]1、先拌酒、后炒药:将一定量的酒与药物拌匀,放置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置锅内用文火炒干,颜色加深时即可取出摊凉。
[0011]2、先炒药后加酒:先将药物加热炒至一定程度,再喷洒一定量的酒炒干,取出摊晾。
[0012]但考虑到酒炙法中的药酒同时拌炒炙法中酒水比例、酒炙温度和时间等会对肉苁蓉质量的影响,因此,规范酒苁蓉的炮制工艺至关重要。并且,酒苁蓉过程中也出现闷润不够完全的状况。鉴于目前酒苁蓉中的种种困难,发明人提供了本发明来解决这些问题。
【发明内容】
[001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酒苁蓉的炮制方法。
[0014]本发明提供的酒苁蓉的炮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室温下,将肉苁蓉生品置加水的黄酒中闷润,至黄酒被肉苁蓉充分吸收,然后将闷润后的肉苁蓉用微波加热干燥,即得酒苁蓉。
[0015]上述方法中:
[0016]所述黄酒可在市场上购买,符合国家药品标准中所述即可,即:以稻米、黍米、黑米、玉米、小麦等为原料,经过蒸料,拌以麦曲、米曲或酒药,进行糖化和发酵酿制而成的各类黄酒。其酒精含量为14%-20%。
[0017]所述加水的黄酒由黄酒和水按照重量比为10-30:10组成;
[0018]所述肉苁蓉与黄酒的重量比为100:10-30 ;
[0019]所述微波加热干燥是将闷润后的肉苁蓉置微波炉中加热干燥,微波炉的功率为660-840W,加热时间为 3-5min。
[0020]优选地,所述酒苁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I)按照水与黄酒的重量比为10:10-30制备,备用; [0022]2)在室温下,将肉苁蓉生品置黄酒中闷润,肉苁蓉与黄酒的重量比为100:10-30,闷润l-5h ;
[0023]3)将闷润后的肉苁蓉用微波加热干燥,加热温度为40_80°C,加热时间为3_5min,加热干燥结束后,放冷至室温,即得酒苁蓉。
[0024]进一步优选,所述酒苁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5]I)按照水与黄酒的重量比为10:20-30制备,备用;
[0026]2)在室温下,将肉苁蓉生品置黄酒中闷润,肉苁蓉与黄酒的重量比为100:20-30,闷润l-5h ;
[0027]3)将闷润后的肉苁蓉用微波加热干燥,加热温度为40_80°C,烘干时间为3_5min,
放冷至室温,即得酒苁蓉。
[0028]更进一步优选,所述酒苁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I)按照水与黄酒的重量比为10:30制备,备用;
[0030]2)在室温下,将肉苁蓉生品置黄酒中闷润,肉苁蓉与黄酒的重量比为100:30,闷润3h ;
[0031]3)将闷润后的肉苁蓉用微波加热干燥,加热温度为40°C,烘干时间为5min,放冷
至室温,即得酒肉苁蓉。
[0032]最优选地,所述酒苁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3]I)按照水与黄酒的重量比为10:30制备,备用;
[0034]2)在室温下,将肉苁蓉生品置黄酒中闷润,肉苁蓉与的重量比为100:30,闷润5h ;
[0035]3)将闷润后的肉苁蓉用微波加热干燥,加热温度为60°C,烘干时间为3min,放冷
至室温,即得酒苁蓉。
[0036]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方法制备的酒苁蓉,所述酒苁蓉中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分别为 8.327-11.273mg/g、26.968-29.078mg/g。[0037]优选,所述酒苁蓉中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分别为9.118-11.273mg/g,27.161-29.078mg/g,进一步优选,所述酒苁蓉中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分别为10.166-11.273mg/g,28.739-29.078mg/g。
[0038]本发明提供的酒苁蓉的炮制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0039]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酒苁蓉的炮制方法,该方法以传统文献为依托,用现代化学分析方法和以往的炮制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大大缩减了传统酒苁蓉的操作步骤和时间,而且此种方法比以往的方法更加高效。
[0040]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肉苁蓉的指标性成分(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含量测定条件。通过考察酒苁蓉中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含量来权衡炮制方法的优劣,最终采用现有方法炮制得到的酒苁蓉中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为7.394mg/g,17.891mg/g.而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为11.273mg/g, 29.078mg/g.[0041]3、本发明通过微波炉加热闷润后的肉苁蓉,这种方法使得肉苁蓉的加热温度和时间可控,从而使炮制过程可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42]图1:实施例5和对比例I的含量比较,图中A为松果菊苷,B为毛蕊花糖苷。【具体实施方式】
[0043]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44]所述黄酒可直接在市场上购买,符合国家药品标准中所述即可,即:以稻米、黍米、黑米、玉米、小麦等为原料,经过蒸料,拌以麦曲、米曲或酒药,进行糖化和发酵酿制而成的各类黄酒。其酒精含量为14%-20%。
[0045]所述微波炉功率660-840W相当于加热温度为40_80°C,具体的750W相当于加热温度为60°C ;
[0046]烘干时的厚度在4-6mm即可,厚度太大,不利于烘干;厚度太小,造成能源的浪费。
[0047]上述内容仅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可实施性,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0048]实施例1:酒苁蓉的炮制方法
[0049]1、按照水与黄酒的重量比为10:10制备成黄酒,备用;
[0050]2、在室温下,将肉苁蓉生品置黄酒中闷润,肉苁蓉与黄酒的重量比为100:10,闷润Ih ;
[0051]3、将闷润后的肉苁蓉置微波炉中加热干燥,功率为660W,烘干时间为3min,放冷至室温,即得酒苁蓉。
[0052]实施例2:酒苁蓉的炮制方法
[0053]1、按照水与黄酒的重量比为10:20制备成黄酒,备用;
[0054]2、在室温下,将肉苁蓉生品置黄酒中闷润,肉苁蓉与黄酒的重量比为100:20,闷润Ih ;
[0055]3、将闷润后的肉苁蓉置微波炉中加热干燥,功率为750W,烘干时间为5min,放冷
至室温,即得酒苁蓉。[0056]实施例3:酒苁蓉的炮制方法
[0057]1、按照水与黄酒的重量比为10:20制备,备用;
[0058]2、在室温下,将肉苁蓉生品置黄酒中闷润,肉苁蓉与黄酒的重量比为100:20,闷润3h ;
[0059]3、将闷润后的肉苁蓉置微波炉中加热干燥,加热温度为80°C,功率为840W,烘干时间为3min,放冷至室温,即得酒苁蓉。
[0060]实施例4:酒苁蓉的炮制方法
[0061]1、按照水与黄酒的重量比为10:30制备,备用;
[0062]2、在室温下,将肉苁蓉生品置黄酒中闷润,肉苁蓉与黄酒的重量比为100:30,闷润Ih ;
[0063]3、将闷润后的肉苁蓉置微波炉中加热干燥,功率为840W,烘干时间为4min,放冷至室温,即得酒苁蓉。
[0064]实施例5:酒苁蓉的炮制方法
[0065]1、按照水与黄酒的重量比为10:30制备,备用;
[0066]2、在室温下,将肉苁蓉生品置黄酒中闷润,肉苁蓉与黄酒的重量比为100:30,闷润3h ;
[0067]3、将闷润后的肉苁蓉置微波炉中加热干燥,功率为660W,加热温度为40°C,烘干时间为5min,放冷至室温,即得酒苁蓉。
[0068]实施例6:酒苁蓉的炮制方法
[0069]1、按照水与黄酒的重量比为10:30制备,备用;
[0070]2、在室温下,将肉苁蓉生品置黄酒中闷润,肉苁蓉与黄酒的重量比为100:30,闷润5h ;
[0071]3、将闷润后的肉苁蓉置微波炉中加热干燥,功率为750W,加热温度为60°C,烘干时间为3min,放冷至室温,即得酒苁蓉。
[0072]对比例1:酒苁蓉的炮制方法
[0073]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下简称《药典》)2010年第一部,肉苁蓉项下的酒肉苁蓉,取净肉苁蓉片,照酒炖或酒蒸法(附录II D)炖或蒸至酒吸尽。本品形如肉苁蓉片。表面黑棕色,切面点状维管束,排列成波状环纹。质柔润。略有酒香气,味甜,微苦。
[0074]对比例2:酒苁蓉的炮制方法
[0075]参考陈妙华等对肉苁蓉最佳炮制方法的筛选(《中药材》1996年10期),其制备工艺为:
[0076]黄酒30%,水25%,蒸炖12小时。
[0077]实验例1:酒苁蓉的方法及鉴别
[0078]1、参考对比例1,即《药典》2010年第一部,肉苁蓉项下的酒肉苁蓉,考察本发明的实施例5及对比例I提供的方法及该方法制备的酒苁蓉进行比较,得到表1:
[0079]表1:实施例5 和对比例I的方法比较
【权利要求】
1.一种酒苁蓉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室温下,将肉苁蓉生品置加水的黄酒中闷润,至黄酒被肉苁蓉充分吸收,然后将闷润后的肉苁蓉用微波加热干燥,即得酒苁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水的黄酒由黄酒和水按照重量比为10-30:10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肉苁蓉与黄酒的重量比为100:10-30。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黄酒是以稻米、黍米、黑米、玉米、小麦等为原料,经过蒸料,拌以麦曲、米曲或酒药,进行糖化和发酵酿制而成的各类黄酒。其酒精含量为14%-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加热干燥是将闷润后的肉苁蓉置微波炉中加热干燥,微波炉的温度为40-80°C,加热时间为3-5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O按照水与黄酒的重量比为10:10-30制备,备用; 2)在室温下,将肉苁蓉生品置黄酒中闷润,肉苁蓉与黄酒的重量比为100:10-30,闷润l-5h ; 3)将闷润后的肉苁蓉用微波加热干燥,加热温度为40-80°C,加热时间为3-5min,加热干燥结束后,放冷至室温,即得酒苁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水与黄酒的重量比为10:20-30制备,备用; 2)在室温下,将肉苁蓉生品置黄酒中闷润,肉苁蓉与黄酒的重量比为100:20-30,闷润l-5h ; 3)将闷润后的肉苁蓉用微波加热干燥,加热温度为40-80°C,烘干时间为3-5min,放冷至室温,即得酒苁蓉。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水与黄酒的重量比为10:30制备,备用; 2)在室温下,将肉苁蓉生品置黄酒中闷润,肉苁蓉与的重量比为100:30,闷润5h ; 3)将闷润后的肉苁蓉用微波加热干燥,加热温度为60°C,烘干时间为3min,放冷至室温,即得酒苁蓉。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酒苁蓉,所述酒苁蓉中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分别为 8.327-11.273mg/g、26.968-29.078mg/g。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酒苁蓉,其特征在于,所述酒苁蓉中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分别为9.118-11.273mg/g,27.161-29.078mg/g,优选地,所述酒苁蓉中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分别为 10.166-11.273mg/g,28.739-29.078mg/g。
【文档编号】A61P15/08GK103893274SQ201210587176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8日
【发明者】陈士林, 黄林芳, 李文涛, 卞兆祥, 徐宏喜, 杨大坚, 陈新滋 申请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香港浸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