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阴清肺清热利咽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养阴清肺清热利咽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工艺,属于中药现代化领域。一种养阴清肺清热利咽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地黄250份、玄参200份、麦冬150份、甘草50份、牡丹皮100份、川贝母100份、白芍100份、薄荷脑0.3125份。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运用中医理论分析处方组成,根据各药味所含成分的理化性质与药理作用的研究结果,研究得到了合理、稳定的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制备出了质量稳定可控、疗效与现有市售剂型相比显著提高、患者服用剂量减少、生物利用度提高的药物制剂,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专利说明】一种养阴清肺清热利咽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养阴清肺清热利咽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工艺,属于中药现代化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咽喉是人体重要器官之一,是吞咽食物、呼吸空气、发音的器官,患有不同程度的咽喉炎病人占人群中的40%。慢性咽喉炎如久治不愈易成链球菌、链霉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等细菌及病毒流注关节及脏腑,出现心脏病、胸膜炎、类风湿关节炎、肺结核、咽喉肿瘤、食道肿瘤等难治之症,多与慢性咽喉炎的失治误治有关。
[0003]在世界范围内,由于环境污染治理不利及各种不良生活方式,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死亡率逐年上升,目前已成为引起死亡的几大“杀手”之一。
[0004]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市空气污染类型正在由煤烟型向燃油混合型转变,首要污染物由烟尘转为氮氧化物,此外,现代人的各种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更增加了呼吸系统的负担。一些新兴的产业和职业不可避免地增加职业性肺损害的机会。还有居室中小环境的变化,如居室装修、厨房烹调油烟等都会对人体造成巨大威胁。随着空气污染和环境恶化,呼吸系统的发病率相对以前有相应的上升。
[0005]目前西药治疗只能临时控制病情,服用太多消炎药,抗生素或磺胺类药会导致人体阴阳失去平衡、免疫功能低下,抵抗力减退,致使病情反复难愈。
[0006]养阴清肺糖浆是目前市售的一种有效治疗咽喉疾病的中药,其采用地黄、玄参、麦冬、甘草、牡丹皮、川贝母、白芍、薄荷脑制成。该方以地黄、玄参、麦冬为主药,以滋阴润燥,其中麦冬、玄参可凉血,玄参还可解毒利咽。白芍敛阴泄热,牡丹皮凉血消肿,川贝母清肺润燥化痰,共为本方辅药。少佐薄荷脑散邪利咽,甘草和药解毒。诸药配伍,清滋并施,共奏养阴清肺、清利咽喉之功。
[0007]该药物具有养阴清肺清热利咽的功能,用于咽喉干燥疼痛,干咳、少痰或无痰。
[0008]养阴清肺糖浆的制法为:将地黄、玄参、麦冬、甘草水煮两次,合并水煎液,浓缩至适量,将牡丹皮、川贝母、白芍用60%乙醇提取;将上述水煮浓缩液与乙醇提取液合并混匀,静置,吸取上清液备用,沉淀用适量70%乙醇转溶,充分混匀,静置,吸取上清液,沉淀用同法再溶解一次,滤除沉淀,合并两次溶液,回收乙醇,浓缩至适量,将上述备用液与浓缩液合并,加入0.3%苯甲酸钠搅匀,加入单糖浆和薄荷脑搅匀,静置、灌装。该药物口服,一次20ml, 一日 2 次。
[0009]该药物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是该制备方法涉及三次静置,每次静置时间为72小时,耗时非常长。如果能够改进制备方法,对该药物有着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0010]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养阴清肺清热利咽的中药组合物。[0011 ]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001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3]一种养阴清肺清热利咽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地黄250份、玄参200份、麦冬150份、甘草50份、牡丹皮100份、川贝母100份、白芍100份、薄荷脑0.3125 份。
[0014]所述中药组合物采用以下方法制备:
[0015]a.配比原料:地黄250份玄参200份麦冬150份甘草50份牡丹皮100份川贝母100份白芍100份薄荷脑0.3125份;
[0016]b.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备用;
[0017]c.地黄、玄参、麦冬、甘草以8-10倍量水煮两次,每次2-3小时,合并水煎液,减压浓缩至70°C时密度为1.03-1.10,得浓缩液A ;
[0018]d.牡丹皮、川贝母、白芍以6-8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30%_90%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得到提取液B ;
[0019]e.将浓缩液A和提取液B合并混匀,静置40_50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C及沉淀D ;
[0020]f.沉淀D加2-4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30%_90%的乙醇转溶,混匀,离心,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E及沉淀F ;
[0021 ] g.沉淀F加2-4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30%_90%的乙醇转溶,混匀,离心,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G ;
[0022]h.将上清液C、E、G混合,减压浓缩至70°C时密度为1.03-1.10,得浓缩液I ;
[0023]1.将薄荷脑加入浓缩液I中,即得。
[0024]所述中药组合物优选采用下述方法制备:
[0025]a.配比原料:地黄250份玄参200份麦冬150份甘草50份牡丹皮100份川贝母100份白芍100份薄荷脑0.3125份;
[0026]b.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备用;
[0027]c.地黄、玄参、麦冬、甘草以8-10倍量水煮两次,每次2-3小时,合并水煎液,减压浓缩至70°C时密度为1.05-1.08,得浓缩液A ;
[0028]d.牡丹皮、川贝母、白芍以6-8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40%_80%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得到提取液B ;
[0029]e.将浓缩液A和提取液B合并混匀,静置45_50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C及沉淀D ;
[0030]f.沉淀D加2-4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40%_80%的乙醇转溶,混匀,离心,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E及沉淀F ;
[0031 ] g.沉淀F加2-4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40%_80%的乙醇转溶,混匀,离心,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G ;
[0032]h.将上清液C、E、G混合,减压浓缩至70°C时密度为1.05-1.08,得浓缩液I ;
[0033]1.将薄荷脑加入浓缩液I中,即得。
[0034]所述中药组合物最优选采用下述方法制备:
[0035]a.配比原料:地黄250份玄参200份麦冬150份甘草50份牡丹皮100份川贝母100份白芍100份薄荷脑0.3125份;[0036]b.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备用;
[0037]c.地黄、玄参、麦冬、甘草水煮两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提取2.5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提取2小时,合并水煎液,减压浓缩至70°C下密度为1.08,得浓缩液A ;
[0038]d.牡丹皮、川贝母、白芍以60%乙醇提取两次,第一次加乙醇8倍量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乙醇6倍量提取1.5小时,合并提取液,得到提取液B ;
[0039]e.将浓缩液A和提取液B合并混匀,静置48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C及沉淀D ;
[0040]f.沉淀D加2倍量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70%的乙醇转溶,混匀,离心,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E及沉淀F ;
[0041 ] g.沉淀F加2倍量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70%的乙醇转溶,混匀,离心,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G ;
[0042]h.将上清液C、E、G混合,减压浓缩至70°C下密度为1.08,得浓缩液I ;
[0043]1.将薄荷脑加入浓缩液I中,即得。
[0044]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含有药剂学可接受的辅料。
[0045]所述药剂学可接受的辅料选自淀粉、微晶纤维素、蔗糖、糊精、乳糖、糖粉、葡萄糖、氯化钠、羧甲基纤维素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硬脂酸镁、微粉硅胶、维生素C、半胱氨酸、柠檬酸和亚硫酸钠、木糖醇、麦芽糖、聚乙二醇、甜菊苷和甘油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0046]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丸剂、片剂、胶囊、合剂、糖浆剂或口服液。剂型的选择和辅料的用量均属于现有技术。
[0047]一种养阴清肺清热利咽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0048]a.配比原料:地黄250份玄参200份麦冬150份甘草50份牡丹皮100份川贝母100份白芍100份薄荷脑0.3125份;
[0049]b.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备用;
[0050]c.地黄、玄参、麦冬、甘草以8-10倍量水煮两次,每次2-3小时,合并水煎液,减压浓缩至70°C时密度为1.03-1.10,得浓缩液A ;
[0051]d.牡丹皮、川贝母、白芍以6-8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30%_90%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得到提取液B ;
[0052]e.将浓缩液A和提取液B合并混匀,静置40_50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C及沉淀D ;
[0053]f.沉淀D加2-4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30%_90%的乙醇转溶,混匀,离心,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E及沉淀F ;
[0054]g.沉淀F加2-4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30%_90%的乙醇转溶,混匀,离心,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G ;
[0055]h.将上清液C、E、G混合,减压浓缩至70°C时密度为1.03-1.10,得浓缩液I ;
[0056]1.将薄荷脑加入浓缩液I中,即得。
[0057]所述制备方法优选为:
[0058]a.配比原料:地黄250份玄参200份麦冬150份甘草50份牡丹皮100份川贝母100份白芍100份 薄荷脑0.3125份;
[0059]b.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备用;[0060]c.地黄、玄参、麦冬、甘草以8-10倍量水煮两次,每次2-3小时,合并水煎液,减压浓缩至70°C时密度为1.05-1.08,得浓缩液A ;
[0061]d.牡丹皮、川贝母、白芍以6-8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40%_80%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得到提取液B ;
[0062]e.将浓缩液A和提取液B合并混匀,静置45_50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C及沉淀D ;
[0063]f. 沉淀D加2-4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40%_80%的乙醇转溶,混匀,离心,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E及沉淀F ;
[0064]g.沉淀F加2-4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40%_80%的乙醇转溶,混匀,离心,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G ;
[0065]h.将上清液C、E、G混合,减压浓缩至70°C时密度为1.05-1.08,得浓缩液I ;
[0066]1.将薄荷脑加入浓缩液I中,即得。
[0067]所述制备方法最优选为:
[0068]a.配比原料:地黄250份玄参200份麦冬150份甘草50份牡丹皮100份川贝母100份白芍100份薄荷脑0.3125份;
[0069]b.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备用;
[0070]c.地黄、玄参、麦冬、甘草水煮两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提取2.5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提取2小时,合并水煎液,减压浓缩至70°C下密度为1.08,得浓缩液A ;
[0071]d.牡丹皮、川贝母、白芍以60%乙醇提取两次,第一次加乙醇8倍量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乙醇6倍量提取1.5小时,合并提取液,得到提取液B ;
[0072]e.将浓缩液A和提取液B合并混匀,静置48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C及沉淀D ;
[0073]f.沉淀D加2倍量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70%的乙醇转溶,混匀,离心,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E及沉淀F ;
[0074]g.沉淀F加2倍量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70%的乙醇转溶,混匀,离心,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G ;
[0075]h.将上清液C、E、G混合,减压浓缩至70°C下密度为1.08,得浓缩液I ;
[0076]1.将薄荷脑加入浓缩液I中,即得。
[0077]本发明技术方案所保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均具有良好的养阴清肺、清热利咽、祛痰镇咳作用,服用安全。通过动物实验,我们意想不到地发现,本发明工艺制备的药物组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更优异的镇咳作用。
[0078]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运用中医理论分析处方组成,根据各药味所含成分的理化性质与药理作用的研究结果,研究得到了合理、稳定的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制备出了质量稳定可控、疗效与现有市售剂型相比显著提高、患者服用剂量减少、生物利用度提高的药物制剂。本发明工艺极大地缩短了药品制备时间,提高了产能,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0079]以下通过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具体实施方式】[0080]实施例1:制备中药组合物
[0081]一.处方
[0082]地黄2500g玄参2000g麦冬1500g甘草500g牡丹皮1000g川贝母1000g白芍1000g 薄荷脑 3.125g
[0083]二.制法
[0084]a.配比原料:地黄2500g玄参2000g麦冬1500g甘草500g牡丹皮1000g川贝母1000g 白芍 1000g 薄荷脑 3.125g ;
[0085]b.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备用;
[0086]c.地黄、玄参、麦冬、甘草水煮两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提取2.5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提取2小时,合并水煎液,减压浓缩至70°C下密度为1.08,得浓缩液A ;
[0087]d.牡丹皮、川贝母、白芍以60%乙醇提取两次,第一次加乙醇8倍量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乙醇6倍量提取1.5小时,合并提取液,得到提取液B ;
[0088]e.将浓缩液A和提取液B合并混匀,静置48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C及沉淀D ;
[0089]f.沉淀D加2倍量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70%的乙醇转溶,混匀,离心,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E及沉淀 F ;
[0090]g.沉淀F加2倍量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70%的乙醇转溶,混匀,离心,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G ;
[0091]h.将上清液C、E、G混合,减压浓缩至70°C下密度为1.08,得浓缩液I ;
[0092]1.将薄荷脑加入浓缩液I中,即得本发明药物4200克。
[0093]实施例2:制备中药组合物
[0094]一.处方
[0095]地黄2500g玄参2000g麦冬1500g甘草500g牡丹皮1000g川贝母1000g白芍1000g 薄荷脑 3.125g
[0096]二.制法
[0097]a.配比原料:地黄2500g玄参2000g麦冬1500g甘草500g牡丹皮1000g川贝母1000g 白芍 1000g 薄荷脑 3.125g ;
[0098]b.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备用;
[0099]c.地黄、玄参、麦冬、甘草以8倍量水煮两次,每次2.5小时,合并水煎液,减压浓缩至70°C时密度为1.04,得浓缩液A ;
[0100]d.牡丹皮、川贝母、白芍以6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30%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合并提取液,得到提取液B ;
[0101]e.将浓缩液A和提取液B合并混匀,静置48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C及沉淀D ;
[0102]f.沉淀D加2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30%的乙醇转溶,混匀,离心,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E及沉淀F ;
[0103]g.沉淀F加2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30%的乙醇转溶,混匀,离心,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G ;
[0104]h.将上清液C、E、G混合,减压浓缩至70°C时密度为1.04,得浓缩液I ;[0105]1.将薄荷脑加入浓缩液I中,即得本发明药物4090克。
[0106]实施例3:制备中药组合物
[0107]一.处方
[0108]地黄2500g玄参2000g麦冬1500g甘草500g牡丹皮1000g川贝母1000g白芍1000g 薄荷脑 3.125g
[0109]二.制法
[0110]a.配比原料:地黄2500g玄参2000g麦冬1500g甘草500g牡丹皮1000g川贝母1000g 白芍 1000g 薄荷脑 3.125g ;
[0111]b.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备用;
[0112]c.地黄、玄参、麦冬、甘草以8倍量水煮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水煎液,减压浓缩至70°C时密度为1.05,得浓缩液A ;
[0113]d.牡丹皮、川贝母、白芍以6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40%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I小时,合并提取液,得到提取液B ;
[0114]e.将浓缩液A和提取液B合并混匀,静置48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C及沉淀
[0115]f.沉淀D加4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40%的乙醇转溶,混匀,离心,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E及沉淀F ;
[0116]g.沉淀F加4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40%的乙醇转溶,混匀,离心,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G ;
[0117]h.将上清液C、E、G混合,减压浓缩至70°C时密度为1.05,得浓缩液I ;
[0118]1.将薄荷脑加入浓缩液I中,即得本发明药物4200克。
[0119]实施例4:制备中药组合物
[0120]一.处方
[0121]地黄2500g玄参2000g麦冬1500g甘草500g牡丹皮1000g川贝母1000g白芍1000g 薄荷脑 3.125g
[0122]二.制法
[0123]a.配比原料:地黄2500g玄参2000g麦冬1500g甘草500g牡丹皮1000g川贝母1000g 白芍 1000g 薄荷脑 3.125g ;
[0124]b.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备用;
[0125]c.地黄、玄参、麦冬、甘草以8倍量水煮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水煎液,减压浓缩至70°C时密度为1.06,得浓缩液A ;
[0126]d.牡丹皮、川贝母、白芍以6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50%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得到提取液B ;
[0127]e.将浓缩液A和提取液B合并混匀,静置48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C及沉淀
[0128]f.沉淀D加2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50%的乙醇转溶,混匀,离心,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E及沉淀F ;
[0129]g.沉淀F加2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50%的乙醇转溶,混匀,离心,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G ;[0130]h.将上清液C、E、G混合,减压浓缩至70°C时密度为1.06,得浓缩液I ;
[0131]1.将薄荷脑加入浓缩液I中,即得本发明药物4090克。
[0132]实施例5:制备中药组合物
[0133]一.处方[0134]地黄2500g玄参2000g麦冬1500g甘草500g牡丹皮1000g川贝母1000g白芍1000g 薄荷脑 3.125g
[0135]二.制法
[0136]a.配比原料:地黄2500g玄参2000g麦冬1500g甘草500g牡丹皮1000g川贝母1000g 白芍 1000g 薄荷脑 3.125g ;
[0137]b.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备用;
[0138]c.地黄、玄参、麦冬、甘草以8倍量水煮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水煎液,减压浓缩至70°C时密度为1.07,得浓缩液A ;
[0139]d.牡丹皮、川贝母、白芍以6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60%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合并提取液,得到提取液B ;
[0140]e.将浓缩液A和提取液B合并混匀,静置40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C及沉淀
[0141 ] f.沉淀D加2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60%的乙醇转溶,混匀,离心,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E及沉淀F ;
[0142]g.沉淀F加2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60%的乙醇转溶,混匀,离心,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G ;
[0143]h.将上清液C、E、G混合,减压浓缩至70°C时密度为1.07,得浓缩液I ;
[0144]1.将薄荷脑加入浓缩液I中,即得本发明药物4240克。
[0145]实施例6:制备中药组合物
[0146]一.处方
[0147]地黄2500g玄参2000g麦冬1500g甘草500g牡丹皮1000g川贝母1000g白芍1000g 薄荷脑 3.125g
[0148]二.制法
[0149]a.配比原料:地黄2500g玄参2000g麦冬1500g甘草500g牡丹皮1000g川贝母1000g 白芍 1000g 薄荷脑 3.125g ;
[0150]b.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备用;
[0151]c.地黄、玄参、麦冬、甘草以8倍量水煮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水煎液,减压浓缩至70°C时密度为1.08,得浓缩液A ;
[0152]d.牡丹皮、川贝母、白芍以6-8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70%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I小时,合并提取液,得到提取液B ;
[0153]e.将浓缩液A和提取液B合并混匀,静置45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C及沉淀
[0154]f.沉淀D加2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70%的乙醇转溶,混匀,离心,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E及沉淀F ;
[0155]g.沉淀F加2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70%的乙醇转溶,混匀,离心,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G ;
[0156]h.将上清液C、E、G混合,减压浓缩至70°C时密度为1.08,得浓缩液I ;
[0157]1.将薄荷脑加入浓缩液I中,即得本发明药物4310克。
[0158]实施例7:制备中药组合物
[0159]一.处方
[0160]地黄2500g玄参2000g麦冬1500g甘草500g牡丹皮1000g川贝母1000g白芍1000g 薄荷脑 3.125g
[0161]二.制法
[0162]a.配比原料:地黄2500g玄参2000g麦冬1500g甘草500g牡丹皮1000g川贝母1000g 白芍 1000g 薄荷脑 3.125g ;
[0163]b.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备用;
[0164]c.地黄、玄参、麦冬、甘草以9倍量水煮两次,每次2.5小时,合并水煎液,减压浓缩至70°C时密度为1.09,得浓缩液A ;
[0165]d.牡丹皮、川贝母、白芍以7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80%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得到提取液B ;
[0166]e.将浓缩液A和提取液B合并混匀,静置48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C及沉淀
[0167]f.沉淀D加3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80%的乙醇转溶,混匀,离心,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E及沉淀F ;
[0168]g.沉淀F加3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80%的乙醇转溶,混匀,离心,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G ;
[0169]h.将上清液C、E、G混合,减压浓缩至70°C时密度为1.09,得浓缩液I ;
[0170]1.将薄荷脑加入浓缩液I中,即得本发明药物4100克。
[0171]实施例8:制备中药组合物
[0172]一.处方
[0173] 地黄2500g玄参2000g麦冬1500g甘草500g牡丹皮1000g川贝母1000g白芍1000g 薄荷脑 3.125g
[0174]二.制法
[0175]a.配比原料:地黄2500g玄参2000g麦冬1500g甘草500g牡丹皮1000g川贝母1000g 白芍 1000g 薄荷脑 3.125g ;
[0176]b.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备用;
[0177]c.地黄、玄参、麦冬、甘草以10倍量水煮两次,每次3小时,合并水煎液,减压浓缩至70°C时密度为1.10,得浓缩液A ;
[0178]d.牡丹皮、川贝母、白芍以8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90%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得到提取液B ;
[0179]e.将浓缩液A和提取液B合并混匀,静置50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C及沉淀
[0180]f.沉淀D加4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90%的乙醇转溶,混匀,离心,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E及沉淀F ;[0181]g.沉淀F加4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90%的乙醇转溶,混匀,离心,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G ;
[0182]h.将上清液C、E、G混合,减压浓缩至70°C时密度为1.10,得浓缩液I ;
[0183]1.将薄荷脑加入浓缩液I中,即得本发明药物4220克。
[0184]实施例9:制备合剂
[0185]取实施例1所得本发明药物100g,加入木糖醇80g、甜菊苷0.03g,溶于8ml甘油中,搅匀,加水稀释至500ml,制成合剂,每瓶装25ml。
[0186]实施例10:动物实验一:本发明药物对小鼠祛痰作用的影响
[0187]一.材料和方法
[0188]养阴清肺糖浆(批号:20110625),天津中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隆顺榕制药厂
[0189]动物:ICR小鼠,由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许可证号:SCXK(京)2002-0003。
[0190]氯化铵(批号:20090127),天津亚太龙兴化工有限公司
[0191]苯酚红(批号:20081128),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
[0192]UV750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0193]取健康ICR小鼠72只,体重18~22g,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组,氯化铵阳性对照组(0.5g/kg),养阴清肺提取物(按实施例1方法制备)低、中、高剂量组(1.68、3.36、6.72g生药/kg),养阴清肺糖衆组(6.72g生药/kg),除空白组给予等体积的纯净水外,其他给药组均按上述给药剂量连续灌胃给药5天,给药体积为20ml/kg。末次给药前禁食12h,末次给药后0.5小时腹腔注射5%酚红生理盐水溶液10ml/kg,0.5小时后断颈处死小鼠,剥离气管周围组织,剪下自甲状腺软骨至气管分支处一段气管,放入盛有碱性生理盐水(生理盐水2ml+lN氢氧化钠0.1ml)溶液的试管中,经室温放置2小时后,将气管洗脱液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于546nm波长处测其吸光度,通过酚红标准曲线计算每只小鼠气管酚红含量。实验数据用方差分析统计。
[0194]二.结果:见表1。
[0195]表1:养阴清肺提取物给药五天对小鼠祛痰作用的影响(X土s)
[0196]
【权利要求】
1.一种养阴清肺清热利咽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地黄250份、玄参200份、麦冬150份、甘草50份、牡丹皮100份、川贝母100份、白芍100份、薄荷脑0.312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阴清肺清热利咽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采用以下方法制备: a.配比原料:地黄250份玄参200份麦冬150份甘草50份牡丹皮100份川贝母100份白芍100份薄荷脑0.3125份; b.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备用; c.地黄、玄参、麦冬、甘草以8-10倍量水煮两次,每次2-3小时,合并水煎液,减压浓缩至70°C时密度为1.03-1.10,得浓缩液A ; d.牡丹皮、川贝母、白芍以6-8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30%-90%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得到提取液B ; e.将浓缩液A和提取液B合并混匀,静置40-50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C及沉淀D ; f.沉淀D加2-4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30%-90%的乙醇转溶,混匀,离心,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E及沉淀F ; g.沉淀F加2-4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30%-90%的乙醇转溶,混匀,离心,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G ; h.将上清液C、E、G混合,减压浓缩至70°C时密度为1.03-1.10,得浓缩液I ; 1.将薄荷脑加入浓缩液I中,即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养阴清肺清热利咽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采用以下方法制备: a.配比原料:地黄250份玄参200份麦冬150份甘草50份牡丹皮100份川贝母100份白芍100份薄荷脑0.3125份; b.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备用; c.地黄、玄参、麦冬、甘草以8-10倍量水煮两次,每次2-3小时,合并水煎液,减压浓缩至70°C时密度为1.05-1.08,得浓缩液A ; d.牡丹皮、川贝母、白芍以6-8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40%-80%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得到提取液B ; e.将浓缩液A和提取液B合并混匀,静置45-50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C及沉淀D ; f.沉淀D加2-4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40%-80%的乙醇转溶,混匀,离心,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E及沉淀F ; g.沉淀F加2-4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40%-80%的乙醇转溶,混匀,离心,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G ; h.将上清液C、E、G混合,减压浓缩至70°C时密度为1.05-1.08,得浓缩液I ; 1.将薄荷脑加入浓缩液 I中,即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养阴清肺清热利咽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采用以下方法制备:a.配比原料:地黄250份玄参200份麦冬150份甘草50份牡丹皮100份川贝母100份白芍100份薄荷脑0.3125份; b.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备用; c.地黄、玄参、麦冬、甘草水煮两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提取2.5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提取2小时,合并水煎液,减压浓缩至70°C下密度为1.08,得浓缩液A ; d.牡丹皮、川贝母、白芍以60%乙醇提取两次,第一次加乙醇8倍量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乙醇6倍量提取1.5小时,合并提取液,得到提取液B ; e.将浓缩液A和提取液B合并混匀,静置48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C及沉淀D; f.沉淀D加2倍量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70%的乙醇转溶,混匀,离心,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E及沉淀F ; g.沉淀F加2倍量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70%的乙醇转溶,混匀,离心,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G ; h.将上清液C、E、G混合,减压浓缩至70°C下密度为1.08,得浓缩液I ;L.将薄荷脑加入浓缩液I中,即得。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一种养阴清肺清热利咽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还含有药剂学可接受的辅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养阴清肺清热利咽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学可接受的辅料选自淀粉、微晶纤维素、蔗糖、糊精、乳糖、糖粉、葡萄糖、氯化钠、羧甲基纤维素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硬脂酸镁、微粉硅胶、维生素C、半胱氨酸、柠檬酸和亚硫酸钠、木糖醇、麦芽糖、聚乙二醇、甜菊苷和甘油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养阴清肺清热利咽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丸剂、片剂、胶囊、合剂、糖浆剂或口服液。
8.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阴清肺清热利咽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a.配比原料:地黄250份玄参200份麦冬150份甘草50份牡丹皮100份川贝母100份白芍100份薄荷脑0.3125份; b.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备用; c.地黄、玄参、麦冬、甘草以8-10倍量水煮两次,每次2-3小时,合并水煎液,减压浓缩至70°C时密度为1.03-1.10,得浓缩液A ; d.牡丹皮、川贝母、白芍以6-8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30%-90%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得到提取液B ; e.将浓缩液A和提取液B合并混匀,静置40-50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C及沉淀D ; f.沉淀D加2-4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30%-90%的乙醇转溶,混匀,离心,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E及沉淀F ; g.沉淀F加2-4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30%-90%的乙醇转溶,混匀,离心,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G ; h.将上清液C、E、G混合,减压浓缩至70°C时密度为1.03-1.10,得浓缩液I ; 1.将薄荷脑加入浓缩液I中,即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养阴清肺清热利咽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a.配比原料:地黄250份玄参200份麦冬150份甘草50份牡丹皮100份川贝母100份白芍100份薄荷脑0.3125份; b.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备用; c.地黄、玄参、麦冬、甘草以8-10倍量水煮两次,每次2-3小时,合并水煎液,减压浓缩至70°C时密度为1.05-1.08,得浓缩液A ; d.牡丹皮、川贝母、白芍以6-8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40%-80%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得到提取液B ; e.将浓缩液A和提取液B合并混匀,静置45-50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C及沉淀D ; f.沉淀D加2-4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40%-80%的乙醇转溶,混匀,离心,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E及沉淀F ; g.沉淀F加2-4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40%-80%的乙醇转溶,混匀,离心,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G ; h.将上清液C、E、G混合 ,减压浓缩至70°C时密度为1.05-1.08,得浓缩液I ; . 1.将薄荷脑加入浓缩液I中,即得。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养阴清肺清热利咽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a.配比原料:地黄250份玄参200份麦冬150份甘草50份牡丹皮100份川贝母100份白芍100份薄荷脑0.3125份; b.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备用; c.地黄、玄参、麦冬、甘草水煮两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提取2.5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提取2小时,合并水煎液,减压浓缩至70°C下密度为1.08,得浓缩液A ; d.牡丹皮、川贝母、白芍60%乙醇提取两次,第一次加乙醇8倍量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乙醇6倍量提取1.5小时,合并提取液,得到提取液B ;e.将浓缩液A和提取液B合并混匀,静置48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C及沉淀D; f.沉淀D加2倍量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70%的乙醇转溶,混匀,离心,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E及沉淀F ; g.沉淀F加2倍量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70%的乙醇转溶,混匀,离心,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G ; h.将上清液C、E、G混合,减压浓缩至70°C下密度为1.08,得浓缩液I ; .1.将薄荷脑加入浓缩液I中,即得。
【文档编号】A61P11/04GK103893525SQ201210587065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8日
【发明者】徐道情, 潘勤, 闫晓楠, 孙传腾, 刘雅华, 陈伟 申请人:天津中新药业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