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痛经的汤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3742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痛经的汤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妇产科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痛经的汤剂。
背景技术
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及其前后,出现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每随月经周期而发,严重者可伴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给工作及生活带来影响。因此,需要开发治疗痛经的药物。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痛经的汤剂。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痛经的汤剂,它是由下列原料药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按重量份计制成的
冬凌草I 10份巴戟天I 10份甘遂I 5份茵陈I 5份合欢花I 10份鸡内金I 5份防风I 5份艾叶I 10份干姜I 10份甘草1~10 份王不留行I 10份苦地丁I 10份。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汤剂是由下列原料药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按重量份计制成的
冬凌草7份巴戟天5份甘遂2份 茵陈3份合欢花9份鸡内金3份防风2份艾叶7份干姜5份甘草6份王不留行7份苦地丁8份。
本发明所述的汤剂以纯中药配制,采用传统的制作方法,保留了药物的药性,疗效明确,可有效地治疗痛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的描述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这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可以做出各种修改或改进,但是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均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实施例1本发明汤剂的制备
取冬凌草70克、巴戟天50克、甘遂20克、茵陈30克、合欢花90克、鸡内金30克、 防风20克、艾叶70克、干姜50克、甘草60克、王不留行70克、苦地丁 80克,加入2000毫升水。在密封的容器中在60°C下加热4小时。冷却至室温,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将所述滤液浓缩至500毫升,即得。
实验例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妇科学》中的诊断标准确诊。妇女正值经期或经期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痛引腰能,甚至剧痛引起晕厥者,并伴有其他不适,以致影响工作及生活。 已婚女性经妇科检查,未婚女性经B型超声检查,均排除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K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68.)。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痛经程度分轻、中、重3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第I辑[S]· 1993 252.)。
选取符合上述标准的40例,未婚25例,已婚15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24岁;病程3个月-6年。
治疗方案
治疗组使用实施例1中制备的汤剂。每天服用2次,每次50毫升。2周为I个疗程。
疗效标准
按痛经临床指数积分,将病情分为轻(< 8分)、中(8-13. 5分)、重(彡13. 5分)。 用药I个疗程后进行评判。痊愈腹痛及其他症状消失,停药3个月经周期未复发,痛经临床症状积分为O ;显效腹痛明显减轻,其他症状消失或减轻,不服止痛药能坚持工作,痛经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前积分的1/2 ;有效腹痛减轻,其他症状好转,服止痛药能坚持工作, 痛经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前积分的1/3 ;无效腹痛及其他症状无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I辑[S], 1993 252.)。
治疗一 个 疗程后的结果
40例患者腹痛及其他症状消失,停药3个月经周期未复发,痛经临床症状积分为 0,所有患者均符合痊愈的治疗标准,且在治疗过程中未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痛经的汤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原料药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按重量份计制成的 冬凌草I 10份巴戟天 I 10份甘遂 I 5份 茵陈 I 5份合欢花 I 10份鸡内金I 5份 防风 I 5份艾叶 I 10份干姜 I 10份 甘草 I 10份王不留行I 10份苦地丁 I 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痛经的汤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原料药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按重量份计制成的冬凌草7份巴戟天 5份甘遂 2份菌陈 3份合欢花 9份鸡内金3份防风 2份艾叶 7份干姜 5份甘草 6份王不留行7份苦地丁 8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痛经的汤剂,它是由下列原料药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按重量份计制成的本发明所述的汤剂以纯中药配制,采用传统的制备方法,保留了药物的药性,疗效明确,可有效地治疗痛经。
文档编号A61K35/37GK103041346SQ20121059556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31日
发明者吕艳华 申请人:吕艳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