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螺纹推进预装式加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8992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程螺纹推进预装式加药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混药时使用的加药器。
背景技术
为了将药物容器内的药物加入输液容器(即输液软袋或输液软瓶)内的溶液中,然后将混合溶液输入诸如医院的临床机构中的病人。现有技术中,常采用加药器将药物容器与输液软袋或输液软瓶连接。现有技术中的加药器主要包括加药筒和加药双针,加药筒形成杯状结构,加药双针通过双针支撑座卡在加药筒内,为了对混药通道进行密封,在加药筒的底部内壁横截面上设有隔膜,在加药筒的顶端设有密封膜,加药双针的一针尖与隔膜对应,加药双针的另一针尖与上方的密封膜对应。使用时,将该加药筒与输液软袋或输液软瓶的接口对接,撕开加药筒顶端上的密封膜,再将药物容器卡入加药筒内,药物容器卡入的同时也推动加药双针下移,加药双针的上针尖刺穿药物容器上的密封塞,加药双针的下针刺破隔膜并刺穿输液软袋或输液软瓶的接口上的密封塞,挤压输液软袋或输液软瓶便可实现混药。采用上述结构的加药器,在混药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不足在药物容器卡入加药筒内时,必须先撕开加药筒顶端上的密封膜,而且卡入时加药筒会与外界接触,进而造成污染。而现有技术中出现的所有的密闭式加药器,均只能实现在混药过程的密闭,而不能实现西林瓶与加药器的对接、混药及输液时的“全过程无菌密闭”。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在完全无菌状态下对接、混药及输液全过程密闭的全程螺纹推进预装式加药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全程螺纹推进预装式加药器,包括加药筒、加药双针和外套;所述加药筒的一端为接口连接端,加药筒的另一端外圆上设置外螺纹,所述加药筒的内壁横截面上、且靠近另一端设有一密封膜;所述加药双针通过双针支撑座设在加药筒内并可沿加药筒的轴向移动,加药双针的一针尖与接口连接端对应,另一针尖与密封膜对应;所述外套的一端封闭,外套通过螺纹配合旋套在加药筒上,在外套的封闭端上设有一伸向密封膜的压杆。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密封膜的中部为易戳穿的部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密封膜为密封弹性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杆沿外套的轴线设置。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加药筒的外螺纹上和外套的内壁上分别设有防止反向旋转的倒锯齿形止卡。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加药筒和密封膜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该全程螺纹推进预装式加药器时,先将药物容器和加药双针预装入加药筒内,将加药筒的接口连接端与输液软袋或输液软瓶上的接口对接(可采用焊合),通过接口内的隔膜和加药筒上的密封膜使药物容器和加药双针处于密封状态,因而使得药物容器在运输和储存中处于无菌状态。混药时,迅速旋转外套,压杆向下移动并从密封膜的中部戳穿密封膜或使密封膜产生形变而直接施压在药物容器上,并推动药物容器下移,进而推动加药双针下移,加药双针的上针尖刺穿药物容器上的密封塞的同时,加药双针的下针尖刺破接口内的隔膜,使药物容器与输液软袋或输液软瓶内瞬间连通,整个过程均属于无菌对接,因此,该全程螺纹推进预装式加药器可实现药品的运输、储存、对接、混药及输液的全过程无菌密闭。

图I为全程螺纹推进预装式加药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全程螺纹推进预装式加药器焊合在输液容器上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 一加药筒;2—加药双针;3—药物容器;5—外套;6—接口连接端;7—双针支撑座;8—密封膜;9 一压杆;11 一倒锯齿形止卡;12—输液容器;13一接口 ; 14一隔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如图I所示,全程螺纹推进预装式加药器,包括加药筒I、加药双针2和外套5。加药筒I的一端(图I中为底端)为接口连接端6,加药筒I的另一端(图I中为顶部)外圆上设置外螺纹,加药筒I的内壁横截面上、且靠近另一端设有一密封膜8。加药双针2通过双针支撑座7设在加药筒I内并可沿加药筒I的轴向移动,加药双针2的一针尖与接口连接端6对应,加药双针2的另一针尖与密封膜8对应。外套5的一端封闭,外套5的内壁上设置内螺纹,外套5通过螺纹配合旋套在加药筒I上,在外套5的封闭端上设有一伸向密封膜8的压杆9。该密封膜8与加药筒I可一体成型以减少制作工艺,也可将密封膜8与加药筒I制作为独立的两个部件,再将密封膜8固定设置在加药筒I内的横截面上。该密封膜8的中部可采用易戳穿的部位(如设置为薄膜),在压杆9施压在该密封膜上后首先戳穿该密封膜的中部,然后直接施压在输液容器12上。当然,密封膜8也可采用密封弹性膜,在输液容器12预装入加药筒I内后,压杆9通过该密封弹性膜施压在输液容器12上。该全程螺纹推进预装式加药器与输液容器组装时,首先将药物容器3放置在加药筒I内;然后将加药双针2卡入加药筒I内,加药双针2通过双针支撑座7与加药筒I内壁之间的摩擦而固定;再将加药筒I的接口连接端6焊合在输液容器12上的接口 13上;最后将外套5旋套在加药筒I上。压杆9沿外套5的轴线设置,外套5在加药筒I上向下旋转时,压杆9可正对密封膜8的正中部,更有利于戳穿密封膜8。加药筒I的外螺纹上和外套5的内壁上分别设有防止反向旋转的倒锯齿形止卡11,在外套5旋套在加药筒I上后,因倒锯齿形止卡11在反向上具有阻挡作用,使外套5只能沿加药筒I向下旋转,即保证了在混药过程中药物容器3不会向后移动。使用该全程螺纹推进预装式加药器时,先将药物容器3和加药双针2预装入加药、筒I内,将加药筒I的接口连接端与输液容器12上的接口 13密封对接(可采用焊合的方式,也可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本实施例中,输液容器12采用输液软袋,如图2所示,通过接口13内的隔膜14和加药筒I上的密封膜8使药物容器3和加药双针2处于密封状态,因而使得药物容器在运输和储存中处于无菌状态。混药时,迅速旋转外套5,压杆9向下移动并戳穿密封膜8的中部,直接压在药物容器3上,推动药物容器3下移,进而推动加药双针2下移,加药双针2的上针尖刺穿药物容器3上的密封塞的同时,加药双针2的下针尖刺破接口13内的隔膜14,使药物容器3与输液软袋内瞬间连通,整个过程均处属于无菌对接,且整个过程均通过外套5在加药筒I上向下旋转实现(即实现全程螺纹推进)。而螺纹结构又可以防止运输和储存中,压杆破坏密封膜或是压迫输液容器,因此,该全程螺纹推进预装式加药器可实现药品的运输、储存、对接、混药及输液的全过程无菌密闭。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 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全程螺纹推进预装式加药器,包括加药筒(I)和加药双针(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套(5); 所述加药筒(I)的一端为接口连接端(6),加药筒(I)的另一端外圆上设置外螺纹,所述加药筒(I)的内壁横截面上、且靠近另一端设有一密封膜(8);所述加药双针(2)通过双针支撑座(7)设在加药筒(I)内并可沿加药筒(I)的轴向移动,加药双针(2)的一针尖与接口连接端(6)对应,另一针尖与密封膜(8)对应; 所述外套(5)的一端封闭,外套(5)通过螺纹配合旋套在加药筒(I)上,在外套(5)的封闭端上设有一伸向密封膜(8)的压杆(9)。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全程螺纹推进预装式加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膜(8)的中部为易戳穿的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全程螺纹推进预装式加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膜为密封弹性膜。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全程螺纹推进预装式加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9)沿外套(5)的轴线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I至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全程螺纹推进预装式加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筒(I)的外螺纹上和外套(5)的内壁上分别设有防止反向旋转的倒锯齿形止卡(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程螺纹推进预装式加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筒(I)和密封膜(8)—体成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程螺纹推进预装式加药器,包括加药筒、加药双针和外套;加药筒的一端为接口连接端,另一端外圆上设置外螺纹,加药筒的内壁横截面上设有一密封膜;加药双针通过双针支撑座设在加药筒内,加药双针的一针尖与接口连接端对应;外套通过螺纹配合旋套在加药筒上,在外套的封闭端上设有一伸向密封膜的压杆。先将加药筒的接口连接端与输液容器上的接口对接,将药物容器预装入加药筒内,通过接口内的隔膜和密封膜使药物容器和加药双针处于密封状态,混药时,压杆推动药物容器和加药双针,上针尖刺穿药物容器的密封塞,下针尖刺破隔膜,使药物容器与输液容器内连通,可实现药品在运输、储存、对接、混药及输液全过程无菌密闭。
文档编号A61J1/20GK202459344SQ20122010010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6日
发明者李科, 李鸿宇, 袁媛, 邱宇 申请人: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