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号接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0492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信号接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信号接口装置。
背景技术
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是利用X射线穿透人体形成的各种影像对疾病进行诊断的设备。图I为现有技术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的原理图。如图I所示,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主要包括高压发生器101用于提供激发X射线的能量源,即产生可控的高电压、X线管102用于在高电压激发下产生诊断用X射线、X射线探测器103用于接收穿透人体100后的X射线形成影像和图像采集计算机104用于接收X射线探测器103采集的图像并进行处理、存储。上述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的工作流程如下高压发生器101产生的高压,加在X线 管102的靶面上,使X线管102激发出X射线,X射线穿透人体100后被X射线探测器103接收产生影像,产生的影像传输到图像采集计算机104进行存储处理。在具体实现过程中,高压发生器101在产生高压前需要一些必要条件,其中一个必要条件是与X射线探测器103的握手信号正确,这就需要在X射线探测器103与高压发生器101之间有必要的接口电路,完成接口时序。但在实际的应用中,高压发生器101和X射线探测器103的型号很多,在实际使用时,不同的高压发生器101和X射线探测器103的信号接口电路板难以通用,降低了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的通用性,且不利于系统的维护。
发明内容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号接口装置,以解决不同型号X射线探测器与高压发生器之间的信号接口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种信号接口装置,连接X射线探测器和高压发生器,用于控制高压发生器与X射线探测器通信,其所述信号接口装置包括用于将外部电压转换为信号接口装置供电所需电压的电源模块;用于连接X射线探测器的探测器接口 ;用于连接高压发生器的高压发生器接口 ;用于将X射线探测器和高压发生器输出的信号进行转换和隔离的信号转换隔离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连接信号转换隔离模块,所述信号转换隔离模块通过探测器接口连接X射线探测器,信号转换模块通过高压发生器接口连接高压发生器。上述的信号接口装置中,信号转换隔离模块包括第一光耦芯片、第二光耦芯片、拨码开关、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和第八电阻;所述探测器接口的第一正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一电阻连接拨码开关的第四管脚和第一光耦芯片的第一管脚,所述探测器接口的第一负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光耦芯片的第二管脚,所述拨码开关的第一管脚通过第二电阻连接电源模块,拨码开关的第二管脚通过第三电阻连接电源模块,拨码开关的第三管脚连接第一光耦芯片的第三管脚;所述第一光耦芯片的第八管脚连接高压发生器接口的第一正信号输入管脚,所述第一光耦芯片的第七管脚连接高压发生器接口的第一负信号输入管脚;所述探测器接口的第二正信号输出端通过第四电阻连接拨码开关的第三管脚和第一光耦芯片的第三管脚,所述探测器接口的第二负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光耦芯片的第四管脚,所述第一光耦芯片的第六管脚连接高压发生器接口的第二正信号输入管脚,所述第一光耦芯片的第五管脚连接高压发生器接口的第二负信号输入管脚;所述高压发生器接口的第一正信号输出管脚通过第五电阻连接第二光耦芯片的第三管脚,高压发生器接口的第一负信号输出管脚连接第二光耦芯片的第四管脚,第二光耦芯片的第五管脚接地,第二光耦芯片的第六管脚连接探测器接口的第一负信号输入端,探测器接口的第一正信号输入端通过第六电阻连接电源模块; 所述高压发生器接口的第二正信号输出管脚通过第七电阻连接第二光耦芯片的第一管脚,高压发生器接口的第二负信号输出管脚连接第二光耦芯片的第二管脚,第二光耦芯片的第七管脚接地,第八管脚连接探测器接口的第二负信号输入端,探测器接口的第二正信号输入端通过第八电阻连接电源模块;所述探测器接口的第五管脚接地。上述的信号接口装置中,还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一光耦芯片的第七管脚,阴极连接第一光耦芯片第八管脚;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光耦芯片的第五管脚,阴极连接第一光耦芯片的第六管脚;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二光耦芯片的第五管脚,阴极连接第二光耦芯片的第六管脚,第四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光耦芯片的第七管脚,阴极连接第二光耦芯片的第八管脚。上述的信号接口装置中,在所述第一电阻的两端并接有第九电阻,在第四电阻的两端并接有第十电阻,在第五电阻的两端并接有第十一电阻,在第七电阻的两端并接有第十二电阻。上述的信号接口装置中,第一光耦芯片和第二光耦芯片均采用型号为TLP521-2的光电稱合器。上述的信号接口装置中,在所述第二电阻的两端并接有第十三电阻,在第三电阻的两端并接有第十四电阻,在第六电阻的两端并接有第十五电阻,在第八电阻的两端并接有第十六电阻。上述的信号接口装置中,所述电源模块包括输入接口、稳压芯片、第五二极管和电感;所述输入接口的第一管脚通过所述第五二极管连接稳压芯片的输入端,所述输入接口的第二管脚接地;所述稳压芯片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感的一端,所述电感的另一端连接信号转换隔离模块和稳压芯片的反馈端,所稳压芯片的接地端和开/关端均接地。上述的信号接口装置中,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输出端口,所述输出端口的第一管脚连接电感的另一端,第二管脚接地。上述的信号接口装置中,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双向TVS管,所述双向TVS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输入接口和稳压芯片的输入端,另一端接地。上述的信号接口装置中,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电源指示灯,所述电源指示灯的正极通过所述电感连接稳压芯片的输出端,负极接地。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信号接口装置,包括电源模块、探测器接口、高压发生器接口和信号转换隔离模块,通过信号转换隔离模块将X射线探测器和高压发生器输出的信号进行转换和隔离,使得信号接口装置可用于不同型号的X射线探测器与高压发生器之间,使不同型号的高压发生器和X射线探测器通过该信号接口装置连接,解决了不同型号的X射线探测器与高压发生器之间的信号接口问题,提高了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的兼容性,降低了系统维护成本,大大为用户提供了方便。

图I为现有技术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的原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信号接口装置较佳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信号接口装置较佳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信号接口装置中的电源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信号接口装置中电源模块中的输出端口的电路原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信号接口装置第一应用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信号接口装置第二应用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信号接口装置第三应用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信号接口装置,连接X射线探测器和高压发生器,用于实现高压发生器与X射线探测器通信。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请参阅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信号接口装置的结构框图。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接口装置包括电源模块210、信号转换隔离模块220、探测器接口 CN2和高压发生器接口 CN3。所述电源模块210连接信号转换隔离模块220。其中,所述电源模块210将外部电压转换为信号接口装置供电所需电压,所述信号转换隔离模块220通过探测器接口 CN2连接X射线探测器(图中未示出),所述信号转换隔离模块220通过高压发生器接口 CN3连接高压发生器(图中未示出)。所述信号转换隔离模块220将X射线探测器和高压发生器输出的信号进行转换和隔离。请参阅图3,其为本实用新型信号接口装置较佳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信号转换隔离模块包括第一光稱芯片Ul、第二光稱芯片U2、拨码开关SI、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和第八电阻R8。第一光耦芯片Ul和第二光耦芯片U2采用型号为TLP521-2的光电耦合器。TLP521-2光电耦合器是可控制的光电藕合器件。在电路之间的信号传输中采用光电耦合器件,使前端与负载完全隔离,增加了安全性,减小了电路干扰,减化了电路设计。请继续参阅图3,所述探测器接口 CN2的第一正信号输出端DOUTl+ (即探测器接口 CN2的第一管脚)通过第一电阻Rl连接拨码开关SI的第四管脚和第一光耦芯片Ul的第一管脚,所述探测器接口 CN2的第一负信号输出端DOUTl-(即探测器接口 CN2的第六管脚)连接第一光耦芯片Ul的第二管脚,所述拨码开关SI的第一管脚通过第二电阻R2连接电源模块,拨码开关SI的第二管脚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电源模块,拨码开关SI的第三管脚连接第一光耦芯片Ul的第三管脚;所述第一光耦芯片Ul的第八管脚连接高压发生器接口 CN3的第一正信号输入管脚GINl+ (即高压发生器接口 CN3的第一管脚),所述第一光耦芯片Ul的第七管脚连接高压发生器接口 CN3的第一负信号输入管脚GINl-(即高压发生器接口 CN3的第六管脚)。所述探测器接口 CN2的第二正信号输出端D0UT2+ (即探测器接口 CN2的第二管脚)通过第四电阻R4连接拨码开关SI的第三管脚和第一光耦芯片Ul的第三管脚,所述探测器接口 CN2的第二负信号输出端D0UT2-(即探测器接口 CN2的第七管脚)连接第一光耦芯片Ul的第四管脚,所述第一光耦芯片Ul的第六管脚连接高压发生器接口 CN3的第二正信号输入管脚GIN2+(即高压发生器接口 CN3的第二管脚),所述第一光耦芯片Ul的第五管
脚连接高压发生器接口 CN3的第二负信号输入管脚GIN2-(即高压发生器接口 CN3的第七管脚)。所述高压发生器接口 CN3的第一正信号输出管脚GOUTl+ (即高压发生器接口 CN3的第三管脚)通过第五电阻R5连接第二光耦芯片U2的第三管脚,高压发生器接口 CN3的第一负信号输出管脚GOUTl-(即高压发生器接口 CN3的第八管脚)连接第二光耦芯片U2的第四管脚,第二光耦芯片U2的第五管脚接地,第二光耦芯片U2的第六管脚连接探测器接口CN2的第一负信号输入端DINl-(即探测器接口 CN2的第八管脚),探测器接口 CN2的第一正信号输入端DINl+ (即探测器接口 CN2的第三管脚)通过第六电阻R6连接电源模块。所述高压发生器接口 CN3的第二正信号输出管脚G0UT2+ (即高压发生器接口 CN3的第四管脚)通过第七电阻R7连接第二光耦芯片U2的第一管脚,高压发生器接口 CN3的第二负信号输出管脚G0UT2-(即高压发生器接口 CN3的第九管脚)连接第二光耦芯片U2的第二管脚,第二光耦芯片U2的第七管脚接地,第八管脚连接探测器接口 CN2的第二负信号输入端DIN2-(即探测器接口 CN2的第九管脚),探测器接口 CN2的第二正信号输入端DIN2+(即探测器接口 CN2的第四管脚)通过第八电阻R8连接电源模块。所述探测器接口 CN2的第五管脚接地,在探测器接口 CN2连接X射线探测器时,与X射线探测器共地,高压发生器接口 CN3的第三接地管脚GND3为空闲管脚。请继续参阅图3,保护第一光耦芯片Ul和第二光耦芯片U2不被损坏,所述信号转换隔离模块还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和第四二极管D4。所述第一二极管Dl的阳极连接第一光耦芯片Ul的第七管脚,阴极连接第一光耦芯片Ul的第八管脚;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光耦芯片Ul的第五管脚,阴极连接第一光耦芯片Ul的第六管脚;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第二光耦芯片U2的第五管脚,阴极连接第二光耦芯片U2的第六管脚,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光耦芯片U2的第七管脚,阴极连接第二光耦芯片U2的第八管脚,防止光耦输出端施加反射电压而损坏。在所述信号转换隔离模块中,所述第一电阻Rl的两端并接有第九电阻R9,在第四电阻R4的两端并接有第十电阻R10,在第五电阻R5的两端并接有第十一电阻R11,在第七电阻R7的两端并接有第十二电阻R12。[0046]其中,所述第一电阻R1、第九电阻R9、第四电阻R4、第十电阻RlO均为限流电阻,防止探测器接口 CN2输出的电流过大损坏第一光稱芯片Ul ;第五电阻R5、第^ 电阻R11、第七电阻R7和第十二电阻R12也为限流电阻,防止高压发生器接口 CN3输出的电流过大损坏第二光耦芯片U2。并且,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i^一电阻Rll和第十二电阻R12可根据电路需要设置。请再次参阅图3,在所述信号转换隔离模块中,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两端并接有第十三电阻R13,在第三电阻R3的两端并接有第十四电阻R14,在第六电阻R6的两端并接有第十五电阻R15,在第八电阻R8的两端并接有第十六电阻R16。所述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均为上拉电阻。并且,第二电阻R2和第十三电阻R13可根据不同的探测器接口结构进行选择,且由拨码开关SI的第I位进行控制;相似的,在第三电阻R3和第十四电阻R14也可根据不同的探测器接口结构进行选择,且由拨码开关SI的第2位进行控制。其中,所述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均连接电源模块的输出端VCC,使探测器接口 CN2的第一正信号输出端DOUTl+和第一负信号输出端 DOUTl-输出的信号可通过拨码开关SI的第I位控制选择第第二电阻R2或者第十三电阻R13 ;使探测器接口 CN2的第二正信号输出端D0UT2+和第二负信号输出端D0UT2-输出的信号可通过拨码开关SI的第2位控制选择第三电阻R3或者第十四电阻R14。本实用新型提供信号接口装置,其探测器接口具有两组输入信号、两组输出信号,其高压发生器接口也具有两组输入信号、两组输出信号,以下结合图3,分别针对上述几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信号流向进行详细说明探测器接口 CN2的第一正信号输出端D0UT1+、第一负信号输出端DOUTl-为X射线探测器端第一组输出信号,探测器接口 CN2的第一正信号输出端DOUTl+输出的电流经过第一电阻Rl和第九电阻R9限流后,输入拨码开关SI的第四管脚,通过拨码开关SI的第I位选择接入第二电阻R2或第十三电阻R13。该组信号输入到第一光稱芯片Ul的第一管脚和第二管脚,经光电隔离后由第八管脚和第七管脚输出,连接到高压发生器接口端子CN3的第一组输入信号的第一正信号输入管脚GINl+和第一负信号输入管脚GIN1-。探测器接口 CN2的第二正信号输出端D0UT2+、第二负信号输出端D0UT2-为X射线探测器端第二组输出信号,探测器接口 CN2的第二正信号输出端D0UT2+经过第四电阻R4和第十电阻RlO限流后,输入拨码开关SI的第三管脚,通过拨码开关SI的第2位选择接入第三电阻R3或第十四电阻R14。该组信号输入到第一光耦芯片Ul的第三管脚和第四管脚,经光电隔离后由第六管脚和第五管脚输出,连接到高压发生器接口端子CN3的第二组输入信号的第二正信号输入管脚GIN2+和第二负信号输入管脚GIN2-。高压发生器接口 CN3的第一正信号输出端G0UT1+、第一负信号输出端GOUTl-为高压发生器端第一组输出信号。高压发生器接口 CN3的第一正信号输出端GOUTl+输出的第一组信号经过第五电阻R5和第十一电阻Rll限流后,输入到第二光耦芯片U2的第三管脚和第四管脚,经光电隔离后由第六管脚和第五管脚输出,且在第六管脚和第五管脚之间并联有第三二极管D3防止反向电压的破坏。第二光耦芯片U2的第五管脚即输出端的负极直接连接信号地,且第六管脚连接X射线探测器的第一负信号输入端DIN1-,X射线探测器的第一组输入信号的第一正信号输入端DINl+经过上拉电阻第六电阻R6和第十五电阻R15连接电源模块提供的系统电源VCC。高压发生器接口 CN3的第二正信号输出端G0UT2+、第二负信号输出端G0UT2-为高压发生器端第二组输出信号。高压发生器接口 CN3的第二正信号输出端G0UT2+的信号经过第七电阻R7和第十二电阻R12限流后,输入到第二光耦芯片U2的第一管脚和第二管脚,经光电隔离后由第八管脚和第七管脚输出,且在第八管脚和第七管脚之间并联有第四二极管D4防止反向电压的破坏。第二光耦芯片U2的第七管脚即输出端的负极直接连接信号地,且第八管脚连接X射线探测器的第二负信号输入端DIN2-,X射线探测器的第二组输入信号的第二正信号输入端DIN2+经过上拉第八电阻R8和第十六电阻R16后,连接电源模块提供的系统电源VCC。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信号接口装置还对电源部分作了改进,请参阅图4,其为本实用新型信号接口装置中的电源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所述电源模块包括输入接口CNl、稳压芯片U3、第五二极管D5和电感LI。所述稳压芯片U3优选为LM2576-5V的开关型稳压芯片,其发热热量很小。所述输入接口 CNl的第一管脚通过所述第五二极管D5连接稳 压芯片U3的输入端VIN (即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输入接口 CN1,负极连接稳压芯片U3的输入端VIN),所述输入接口 CNl的第二管脚接地;所述稳压芯片U3的输出端Output连接所述电感LI的一端,所述电感LI的另一端连接信号转换隔离模块和稳压芯片U3的反馈端feedback,所稳压芯片U3的接地端GND和开/关端ON /Off均接地。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双向TVS管D6,所述双向双向TVS管D6的一端连接所述输入接口 CNl和稳压芯片Ul的输入端VIN,另一端接地。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电源指示灯D7,所述电源指示灯D7的正极连接所述电感LI的另一端,负极接地,用于指示信号接口装置的工作状态。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输出端口 CM。所述输出端口 CM的第一管脚通过电感LI连接稳压芯片U3的输出端,第二管脚接地。信号转换隔离模块与该输出端口 CM连接,通过电源模块提供电压VCC,给信号转换隔离模块供电。在具体实施时,电源模块由输入接口 CNl输入,输入电压范围为DC8 24V,电源输入处可接双向TVS管D6进行过压保护,同时接入第五二极管D5防止输入电源反接烧毁内部电路,电源输入后经稳压芯片U3处理后输出系统电源VCC,一般为+5V,电源指示灯D7为发光二极管,为系统进行电源指示。进一步地,可通过输出端口 CM向外部提供+5V电源电压。以下举例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信号接口装置的通用性进行详细说明图6为本实用新型信号接口装置第一应用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本应用实施例只需由信号接口装置中的探测器接口及高压发生器接口各提供的一组输入信号和一组输出信号。在本应用实施例中,所述X射线探测器东芝公司生产的FDX4343R X射线探测器,所述高压发生器采用CPI公司生产的CMP200高压发生器,所述信号接口装置为上面实施例描述的信号接口装置,包括电源模块、信号转换隔离模块220、探测器接口 CN2和高压发生器接口 CN3。如图6所示,CMP200高压发生器的信号通过信号接口装置的高压发生器接口 CN3的第二正信号输出端G0UT2+和第二负信号输出端G0UT2-输入到信号接口装置,经过信号转换隔离模块220处理后,再由探测器接口 CN2的第一正信号输入端DINl+和第一负信号输入端DINl-将CMP200高压发生器的信号输出给东芝FDX4343R X射线探测器。所述东芝FDX4343R X射线探测器的信号通过所述信号接口装置的探测器接口 CN2的第一正信号输出端DOUTl+和第一负信号输出端DOUTl-输入到信号接口装置,经过所述信号转换隔离模块220处理后,由高压发生器接口 CN3的第一正输入管脚GINl+和第一负输入管脚GIN1-,将东芝FDX4343R X射线探测器的信号输出给CPI CMP200高压发生器。图7为本实用新型信号接口装置第二应用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所述X射线探测器采用VARIAN公司生产的PaxScan 4343R X射线探测器,所述高压发生器采用型号为CPI公司生产的CMP200高压发生器。该应用实施例的信号转换流程与第一应用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详述。图8为本实用新型信号接口装置第三应用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所述X射线探测器为TCL医疗生产的E2HV X射线探测器,所述高压发生器为EMD公司生产的EPS 65R高压 发生器。该应用实施例的信号转换流程与第一应用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详述。上述三个应用实施例都只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信号接口装置的一组输入、输出信号接口,就能与不同的厂商的探测器和高压发生器通用,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信号接口装置的通用性强,大大方便了系统的维护。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信号接口装置,其接口信号采用光耦隔离方式,避免了不同设备间的电平不兼容及电信号的相互干扰,提高了信号接口装置的性能。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信号接口装置,连接X射线探测器和高压发生器,用于控制高压发生器与X射线探测器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口装置包括 用于将外部电压转换为信号接口装置供电所需电压的电源模块; 用于连接X射线探测器的探测器接口; 用于连接高压发生器的高压发生器接口; 用于将X射线探测器和高压发生器输出的信号进行转换和隔离的信号转换隔离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连接信号转换隔离模块,所述信号转换隔离模块通过探测器接口连接X射线探测器,信号转换模块通过高压发生器接口连接高压发生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信号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信号转换隔离模块包括第一光耦芯片、第二光耦芯片、拨码开关、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和第八电阻; 所述探测器接口的第一正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一电阻连接拨码开关的第四管脚和第一光耦芯片的第一管脚,所述探测器接口的第一负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光耦芯片的第二管脚,所述拨码开关的第一管脚通过第二电阻连接电源模块,拨码开关的第二管脚通过第三电阻连接电源模块,拨码开关的第三管脚连接第一光耦芯片的第三管脚;所述第一光耦芯片的第八管脚连接高压发生器接口的第一正信号输入管脚,所述第一光耦芯片的第七管脚连接高压发生器接口的第一负信号输入管脚; 所述探测器接口的第二正信号输出端通过第四电阻连接拨码开关的第三管脚和第一光耦芯片的第三管脚,所述探测器接口的第二负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光耦芯片的第四管脚,所述第一光耦芯片的第六管脚连接高压发生器接口的第二正信号输入管脚,所述第一光耦芯片的第五管脚连接高压发生器接口的第二负信号输入管脚; 所述高压发生器接口的第一正信号输出管脚通过第五电阻连接第二光耦芯片的第三管脚,高压发生器接口的第一负信号输出管脚连接第二光耦芯片的第四管脚,第二光耦芯片的第五管脚接地,第二光耦芯片的第六管脚连接探测器接口的第一负信号输入端,探测器接口的第一正信号输入端通过第六电阻连接电源模块; 所述高压发生器接口的第二正信号输出管脚通过第七电阻连接第二光耦芯片的第一管脚,高压发生器接口的第二负信号输出管脚连接第二光耦芯片的第二管脚,第二光耦芯片的第七管脚接地,第八管脚连接探测器接口的第二负信号输入端,探测器接口的第二正信号输入端通过第八电阻连接电源模块; 所述探测器接口的第五管脚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号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一光耦芯片的第七管脚,阴极连接第一光耦芯片第八管脚;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光耦芯片的第五管脚,阴极连接第一光耦芯片的第六管脚;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二光耦芯片的第五管脚,阴极连接第二光耦芯片的第六管脚,第四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光耦芯片的第七管脚,阴极连接第二光耦芯片的第八管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号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电阻的两端并接有第九电阻,在第四电阻的两端并接有第十电阻,在第五电阻的两端并接有第十一电阻,在第七电阻的两端并接有第十二电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号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光耦芯片和第二光耦芯片均采用型号为TLP521-2的光电耦合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号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电阻的两端并接有第十三电阻,在第三电阻的两端并接有第十四电阻,在第六电阻的两端并接有第十五电阻,在第八电阻的两端并接有第十六电阻。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信号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输入接口、稳压芯片、第五二极管和电感;所述输入接口的第一管脚通过所述第五二极管连接稳压芯片的输入端,所述输入接口的第二管脚接地;所述稳压芯片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感的一端,所述电感的另一端连接信号转换隔离模块和稳压芯片的反馈端,所稳压芯片的接地端和开/关端均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号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输出端口,所述输出端口的第一管脚连接电感的另一端,第二管脚接地。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号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双向TVS管,所述双向TVS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输入接口和稳压芯片的输入端,另一端接地。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号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电源指示灯,所述电源指示灯的正极通过所述电感连接稳压芯片的输出端,负极接地。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信号接口装置,连接X射线探测器和高压发生器,用于控制高压发生器与X射线探测器通信,所述信号接口装置包括用于将外部电压转换为信号接口装置供电所需电压的电源模块;用于连接X射线探测器的探测器接口;用于连接高压发生器的高压发生器接口;用于将X射线探测器和高压发生器输出的信号进行转换和隔离的信号转换隔离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连接信号转换隔离模块,所述信号转换隔离模块通过探测器接口连接X射线探测器,信号转换模块通过高压发生器接口连接高压发生器,实现了了多种不同的X射线探测器与不同的高压发生器接口转换,具有通用性,大大方便了系统的维护。
文档编号A61B6/00GK202537520SQ20122012856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30日
发明者付天坤, 崔志立 申请人:北京国药恒瑞美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