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5351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在外科手术中使用的引流管固定
>J-U ρ α装直。
背景技术
病人在接受外科手术后通常接引流管,有的用于导尿,有的是为伤口或者腔室中积余的液体引流,另一方面,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引流管观察手术区内的恢复状况。为保证引流管的通畅,需要将引流管固定,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将引流管用丝线缝合固定在病人皮肤上,丝线缝合加重了组织创伤,更易引起感染,病人在术后的日常活动中牵扯到缝合部位会引起疼痛,若是造成丝线松开或者脱落,便要再次缝合以固定引流管。丝线缝合过程较为繁琐,操作不便,所需材料也较多。由于缝合固定引流管有多种弊端,目前大多采用粘贴固定装置固定引流管,但是这些固定装置多为一个整体,医护人员每次观察病人伤口状况时都需将整个装置拆除,粘贴片撕下后就无法继续使用,大量耗材的同时使用也不方便,还增加病人疼痛,病人伤口处难免也会有液体漏出,增加病人受感染的几率,漏出的液体也会影响到粘贴的牢固性,导致固定装置脱落,需要重新更换,增加了耗材的同时也给病人带来了不便;现有固定装置还存在固定不牢靠,引流管松动或滑落,引流管弯折,有可能会导致危险情况的发生。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固定牢固、无创伤、易装卸、便于观察和清理伤口的引流管固定装置。具体如下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环形底座、环形硅胶片和开口式环形扣,所述环形硅胶片上设有用于安装引流管的切缝,所述环形底座内设有医用海绵,所述环形硅胶片上设有透气孔,所述环形底座外圆周设有外螺纹,所述环形底座上设有锁紧盖,所述锁紧盖内圆周设有内螺纹,环形底座外径与锁紧盖内径大小相同,所述外螺纹与内螺纹相适配。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述环形硅胶片上设有用于安装引流管的切缝,安装引流管时采用横向安装方式,与穿装方式相比可以防止引流管端部受到感染;所述环形底座上设有锁紧盖,所述锁紧盖能将环形硅胶片固定在底座上,方便拆卸,以便于观察伤口和进行处理;所述环形硅胶片上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根据人体皮肤毛孔分布所设计,更利于透气,保持粘贴部位干燥,防止引流管固定装置脱落;所述环形底座内设有医用海绵,能够吸附大量渗液。

图I为本实用新型引流管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其中1_底座;2_硅胶片;3-开口式环形扣;4_切缝;5-医用海绵;6_透气孔;7-外螺纹;8-锁紧盖;9-内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I所示,包括环形底座I、环形硅胶片2和开口式环形扣3,所述环形硅胶片2上设有用于安装引流管的切缝4,所述环形底座I内设有医用海绵5,所述环形硅胶片2上设有透气孔6,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底座I外圆周设有外螺纹7,所述环形底座I上设有锁紧盖8,所述锁紧盖8内圆周设有内螺纹9,环形底座I外径与锁紧盖内径大小相同,所述外螺纹7与内螺纹9相适配。医护人员在组装时,可通过所述切缝4横向安装引流管,与穿装方式相比可以防 止引流管端部受到感染,将开口式环形扣3套在环形硅胶片2的凹槽中,手指按在开口式环形扣3两端的施力部,将开口式环形扣3捏合,使引流管固定,再放在底座I上,套上锁紧盖8,旋紧锁紧盖8,引流管固定装置即组装完成,拆卸时,只需松开开口式环形扣3 ;底座I内设有医用海绵5,底座I高O. 3-0. 6cm,直径2-4cm,医用海绵5吸水能力强,底座I空间大,能够储存大量渗液,在需要更换医用海绵5时,只需旋开锁紧盖8,用镊子取出医用海绵5即可;环形硅胶片2上设有透气孔6,所述透气孔6根据人体皮肤毛孔分布所设计,更利于透气,保持粘贴部位干燥。本实用新型引流管固定装置,固定牢靠,易于装卸;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材料清洁卫生,吸水性强,透气性好,防治病人伤口感染,并且本实用新型制造成本低,可以广泛投入使用。
权利要求1. 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环形底座(I)、环形硅胶片(2)和开口式环形扣(3),所述环形硅胶片(2)上设有用于安装引流管的切缝(4),所述环形底座(I)内设有医用海绵(5),所述环形硅胶片(2)上设有透气孔(6),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底座(I)外圆周设有外螺纹(7),所述环形底座(I)上设有锁紧盖(8),所述锁紧盖(8)内圆周设有内螺纹(9),环形底座(I)外径与锁紧盖(8)内径大小相同,所述外螺纹(7)与内螺纹(9)相适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环形底座、环形硅胶片和开口式环形扣,所述环形硅胶片上设有用于安装引流管的切缝,所述环形底座内设有医用海绵,所述环形硅胶片上设有透气孔,所述环形底座外圆周设有外螺纹,所述环形底座上设有锁紧盖,所述锁紧盖内圆周设有内螺纹,环形底座外径与锁紧盖内径大小相同,所述外螺纹与内螺纹相适配。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清洁卫生、固定牢靠、无创伤、易于装卸,减轻病人疼痛,降低病人受感染几率,保证引流管安全通畅,便于医护人员操作。
文档编号A61M25/02GK202569145SQ201220221830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7日
发明者李红卫 申请人:江苏迈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