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型金属髋臼外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0765阅读:8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生物型金属髋臼外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生物型金属髋臼外杯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科置换用的人工假体,特别是一种在髋臼成形术中,用于非骨水泥固定在骨盆上的生物型金属髋白外杯。
背景技术
[0002]临床应用的髋白假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骨水泥聚乙烯髋白,另一类是非骨水泥金属髋白即生物型髋白。有限元分析显示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成的髋白帽底部和外上方的骨组织、骨水泥成为高峰应力区。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在高分子量聚乙烯假体外层附加金属髋白,即生物型金属髋白外杯。临床中,生物型金属髋白外杯的外表面采用微孔涂层和喷砂处理。在各种生物型髋白假体中,外表面微孔的金属髋白外杯临床效果最好。 微孔涂层是通过加工处理在金属表面产生不同深度的微小孔隙,以便于皮质骨长入其中形成一坚硬牢固的界面。[0003]生物型髋白假体的固定方法有两种,分别是号对号固定和压配固定。前者为了获得骨与假体间牢固坚硬的结合界面,必须要求额外的固定措施如使用螺钉固定。压配固定技术是指髋白打磨的尺寸较最终植入的假体型号小I到2mm,依靠白杯周边骨的弹性回缩增加压配稳定性,但圆项部的“过度充填”会产生一个将白杯推出髋白的作用力直接影响压配稳定性。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型金属髋白外杯,能够使其与宿主骨形成良好的生物固定,增强金属髋白外杯与内衬锁合机制,减少金属髋白外杯与内衬之间的微动,同时能根据临床需求适应不同材料的内衬。[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0006]一种生物型金属髋白外杯,由钛合金TC4制成,它包括外表面纯钛珠烧结涂层、 内锥面、凹槽和圆弧槽;其中,外表面是厚度为750 850μπι、平均孔隙尺寸为200 300 μ m的纯钛珠烧结涂层;所述生物型金属髋曰外杯的基本结构形式是一椭半球球台,临床手术中用球半径与短半轴相等的半圆形髋白锉打磨后可达到更多的“外边压配”效果,达到最稳定的压配固定。[0007]如上所述的生物型金属髋白外杯,内锥面与内衬外表面通过锥配实现锥锁固定, 锥度角度为5° 20°,锥面高度10 15mm ;凹槽和端面的圆弧槽能够增强聚乙烯内衬卡锁机制,即与聚乙烯内衬组配成髋白假体能最大限度地增强内衬稳定性、防止内衬脱离,减少所述髋臼外杯与聚乙烯内衬之间的微动,降低磨损发生率。[000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0009]1、本实用新型生物型金属髋白外杯,在采用以上设计方案后,能够使所述髋臼外杯与宿主骨之间的紧密结合,髋白窝内的应力更加均匀地分布,避免由于应力集中造成骨生长不良而使假体松动或沉陷。[0010]2、本实用新型生物型金属髋臼外杯,内锥面的设计是为了实现与内衬锥配固定, 同时凹槽与聚乙烯内衬棘突互相咬合防止聚乙烯内衬脱出。[0011]3、本实用新型生物型金属髋白外杯,端面若干圆弧槽是为了防止聚乙烯蠕变而引起内衬与髋臼外杯之间微动,降低聚乙烯内衬磨损。[0012]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生物型金属髋臼外杯的纵向剖视图[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生物型金属髋臼外杯的结构示意图[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生物型金属髋臼外杯的实施例示意图1剖视图[00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生物型金属髋臼外杯的实施例示意图1立体图[0017]图5为本实用新型生物型金属髋臼外杯的实施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生物型金属髋臼外杯,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0019]本实用新型生物型金属髋臼外杯是由钛合金(TC4)制成。[0020]参阅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纵向剖视图。一种生物型金属髋臼外杯,其基本结构形式是一椭半球球台,即类球面或扁球面;具体地讲,纵向平面椭球的长半轴(a)比短半轴(b)大O. 5 1. 5mm,任意横断面均为圆,在球半径与短半轴(b)相等的半圆形髋臼锉打磨后,杯边缘单边压配量为O. 5 1. 5_,且从杯边缘沿着球面到顶部逐渐减少为O。[0021]参阅图2、图3、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及实施例示意图。一种生物型金属髋臼外杯,它包括纯钛珠烧结涂层1、内锥面2、凹槽3和圆弧槽4。外表面为厚度750 850 μ m、平均孔隙尺寸为200 300 μ m的纯钛珠烧结涂层1,植入人体后皮质骨可长入纯钛珠烧结涂层I表面的孔隙中形成一个坚硬牢固的界面。内锥面2与内衬5外锥面配合,锥度角度为5° 20°,锥面高度10 15mm。[0022]对于低弹性模量材料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安装过程中聚乙烯内衬5外锥面上棘突7容易发生挤压变形,从而很方便地挤入到内锥面2上凹槽3内,凹槽3与聚乙烯内衬5 外锥面上棘突7相互咬合,能够防止聚乙烯内衬5脱出外杯;同时要保证圆弧槽4与聚乙烯内衬5端面凸耳6对齐压入以获得最大程度的抗旋转能力,减少两部件之间的微动,降低聚乙烯内衬的磨损。[0023]参阅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结构示意图。对于金属和陶瓷等高弹性模量的“硬”材料来说,内锥面2与内衬5外锥面配合就能够实现锥面锁定。
权利要求1.一种生物型金属髋白外杯,其特征在于,它的基本结构形式为一椭半球球台,它包括外表面纯钛珠烧结涂层(I)、内锥面(2)、凹槽(3)和圆弧槽(4),内衬外锥面与内锥面(2)通过锥配实现锥锁,锥度角度为5° 20°,锥面高度10 15mm,凹槽(3)和圆弧槽(4)能够增强聚乙烯内衬卡锁机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型金属髋白外杯,其特征在于,椭半球的结构设计是个类球面即扁球面,椭球长半轴(a)比短半轴(b)大O. 5 1. 5mm,任意横断面均为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型金属髋白外杯,其特征在于,外表面的纯钛珠烧结涂层(I)厚度为750 850 μ m,平均孔隙尺寸为200 300 μ 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型金属髋白外杯,其特征在于,内锥面(2)上的凹槽(3)和端面上的圆弧槽(4),是与聚乙烯内衬(5)的棘突(7)和凸耳(6)配合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型金属髋白外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型金属髋臼外杯的材料为钛合金TC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型金属髋臼外杯,其基本结构形式是一椭半球球台,它包括外表面纯钛珠烧结涂层、内锥面、凹槽和圆弧槽,适用于髋臼成型术中非骨水泥固定于骨盆上,并与内衬组配成髋臼假体。所述的生物型金属髋臼外杯,通过压配固定方式即能满足与宿主骨的初期固定,又能达到与髋臼骨的远期生物固定之目的;内锥面与内衬通过锥配实现锁定机制;凹槽和圆弧槽能够增强与聚乙烯内衬锁定机制,避免组配部件间的脱离,减少聚乙烯内衬的微动。
文档编号A61F2/34GK202821720SQ20122033446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0日
发明者苏永琳 申请人: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