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型髁间骨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0769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型髁间骨钻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组合型髁间骨钻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型髁间截骨工具,特别指应用于外科植入物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的髁间骨钻。
背景技术
[0002]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严重膝关节病变的终极手段,15年以上的临床优良率已达90%以上。但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过程的实施,特别是截骨的实施过程,依然是临床专家以及工具提供商研究的热点问题。[0003]在前稳定和后稳定膝关节假体置换手术过程中,不管是髓内或髓外定位,髁间截骨都是难点之一,其中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迅速、准确地移出髁间骨质,从而为人工膝关节假体的植入提供与之相匹配的骨床。目前,常规使用的是锯法,即用摆锯锯去髁间骨质,该方法的缺点是由于锯只能进行平面截骨,去骨量大,同时,使用锯时,需要沿着股骨内髁间各个面依次截骨,操作时间长。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人体骨量去除大会影响骨头本身的强度,手术时间长会增加患者出血量,这两点都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少的截骨量及短的手术时间一直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追求的目标。实用新型内容[0004]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迅速有效的髁间截骨方式,即一种不同于常规锯截骨方式的另一种模式——套钻法。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组合型髁间骨钻,该实用新型的特点是截骨量小,操作便利,耗时短。[0005]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的设计方案[0006]一种组合型髁间骨钻,它由钻筒及动力接头两部分构成。本实用新型特征在于 动力接头为常规使用的接口 模式,可与国内标准电钻的头部相连接。钻筒为空心结构,在进行髁间钻骨时,脱落的骨质可以沿钻头齿部进入钻筒,钻骨完毕,可分开钻筒和动力接头两部分的连接,用动力接头的尾部即可通过花键连接的开孔把切除的骨质从头部捅出。钻头头部为特殊设计的8度前角牙型,该牙形沿端部径向均匀分布,具有很强的钻骨能力。[0007]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0008]本实用新型可与国内标准电钻的头部相连接,适应性强;截骨量小,同时可以收集截下的骨质,以备它用;操作便利;耗时短。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牙型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1]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型髁间骨钻,它由钻筒5及动力接头I两部分构成。动力接头I为常规使用的接口形式,可与国内标准电钻头部相连接。钻筒5 为空心结构,在进行髁间钻骨时,脱落的骨质可以沿钻头齿部6进入钻筒5,钻骨完毕,可分开钻筒5和动力接头I两部分的连接,用动力接头I的尾部即可通过花键连接的槽4把切除的骨质从头部捅出。钻筒齿部6为特殊设计的8度前角牙型,该牙形沿端部径向均匀分布,具有很强的钻骨能力。钻筒5和动力接头I通过花键3与槽4组合或分离。钻筒5为感磁金属材料,动力接头接口 2和花键3为强磁材料,两者具有很强的附着力,不会在工作时意外分离。·
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型髁间骨钻,其特征是它由钻筒(5)及动力接头(I)两部分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型髁间骨钻,其特征在于动力接头(I)为常规使用的接口模式,与国内标准电钻的头部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型髁间骨钻,其特征在于钻筒(5)为空心结构,在进行髁间钻骨时,脱落的骨质沿钻头齿部(6)进入钻筒(5),钻骨完毕,分开钻筒(5)和动力接头(I)两部分的连接,用动力接头(I)的尾部通过花键连接的槽(4)把切除的骨质从头部桶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型髁间骨钻,其特征在于钻筒(5)和动力接头(I)通过花键(3)与槽(4)组合或分离。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型髁间骨钻,它由钻筒及动力接头两部分构成。动力接头为常规使用的接口形式,可与国内标准电钻头部相连接。钻筒为空心结构,在进行髁间钻骨时,脱落的骨质可以沿钻头齿部进入钻筒,钻骨完毕,可分开钻筒和动力接头两部分的连接,用动力接头的尾部即可通过花键连接的开孔把切除的骨质从头部捅出。钻筒头部为特殊设计的8度前角牙型,该牙形沿端部径向均匀分布,具有很强的钻骨能力。钻筒和动力接头通过花键槽组合或分离。钻筒为感磁金属材料,动力接头为强磁材料,两者具有很强的附着力,不会在工作时意外分离。
文档编号A61B17/16GK202821506SQ201220334510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0日
发明者马欣 申请人: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