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角度的应用于椎管内止血的双极电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1723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调角度的应用于椎管内止血的双极电凝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可调角度的应用于椎管内止血的双极电凝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调角度的应用于椎管内止血的双极电凝。双极电凝是临床外科手术中重要的手术器械之一,主要用于对出血点局部电凝止血。目前,现用的双极电凝包括镊体、镊体尾端的电极座以及镊体前端的镊尖,利用通入镊体的高频电流,在两个镊尖闭合时接通电路,从而达到对出血点进行电凝止血的目的。然而,现有的双极电凝在临床使用中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由于椎管解剖结构的复杂,在行后路椎体切除手术时,传统的双极电凝很难到达椎体后缘中部,从而无法对该处血管的出血进行理想的止血,而经后路行椎体切除手术过程中,椎管内出血是导致截瘫或死亡等灾难性并发症的主要原因,这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痛苦,带来了潜在的生命隐患。因此,如果能够提供一款能够适应不同个体不同部位的椎管解剖形状,并顺利到达椎体后缘中部的双极电凝,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调角度的应用于椎管内止血的双极电凝,能够适应不同个体不同部位的椎管解剖形状,并顺利到达椎体后缘中部,从而对椎管内的出血达到理想的止血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可调角度的应用于椎管内止血的双极电凝,包括镊体I和电极座2,所述镊体I的尾端与电极座2相连,所述镊体I外表设有绝缘层,所述镊体I的前端设有镊尖3,所述镊尖3与镊体I为分体式结构,所述镊尖3与镊体I可旋转式连接,所述镊尖3与镊体I之间的角度可调。所述镊尖3与镊体I的连接处设有旋转轴4,所述旋转轴4内设有微型齿轮,所述镊尖3沿旋转轴4定向锁定调节。所述镊尖3除内侧导电面以外部分均设有绝缘层。所述镊体I上设有握持部5。[0008]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结构新颖、简单,由于在镊体前端设有一镊尖,该镊尖与镊体为分体式结构,且镊尖与镊体之间的角度可调节,从而该双极电凝能够根据不同个体不同部位的椎管解剖形状调节双极电凝前端的角度,以使其适应不同个体不同部位的椎管解剖形状,并顺利到达椎体后缘中部,最终对椎管内的出血达到理想的止血效果,不仅免除了患者因传统的双极电凝很难达到出血点无法止血所带来的痛苦和生命隐患,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而且减小了手术的难度,降低了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此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调角度的应用于椎管内止血的双极电凝设计合理,制作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镊体2、电极座3、镊尖4、旋转轴5、握持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进一步说明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镊体I和电极座2,镊体I的尾端与电极座2相连,镊体I外表设有绝缘层,镊体I的前端设有镊尖3,镊尖3除内侧导电面以外部分均设有绝缘层,镊尖3与镊体I为分体式结构,镊尖3与镊体I可旋转式连接,并在镊尖3与镊体I的连接处设有旋转轴4,旋转轴4内设有微型齿轮,从而镊尖3可沿旋转轴4定向锁定调节,最终实现镊尖3与镊体I之间的角度可自由调节,以适应不同个体不同部位的椎管解剖形状,达到理想的止血效果。本实用新型中,镊体上设有握持部5,该握持部的设计则方便了医护人员的握持,使用起来更灵活、舒适,符合人体力学原理;角度可调的镊尖设置在双极电凝前端1.5cm处,能够根据不同个体不同部位的椎管解剖形状调节电凝前端的角度,从而能顺利到达椎体后缘中部,并对椎管内的出血达到理想的止血效果,最终减小了手术的难度,降低了手术后的并发症。
本实用新型并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角度的应用于椎管内止血的双极电凝,包括镊体(I)和电极座(2),所述镊体(I)的尾端与电极座(2)相连,所述镊体(I)外表设有绝缘层,所述镊体(I)的前端设有镊尖(3),其特征在于所述镊尖(3)与镊体(I)为分体式结构,所述镊尖(3)与镊体(I)可旋转式连接,所述镊尖(3 )与镊体(I)之间的角度可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角度的应用于椎管内止血的双极电凝,其特征在于所述镊尖(3)与镊体(I)的连接处设有旋转轴(4),所述旋转轴(4)内设有微型齿轮,所述镊尖(3)沿旋转轴(4)定向锁定调节。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调角度的应用于椎管内止血的双极电凝,其特征在于 所述镊尖(3)除内侧导电面以外部分均设有绝缘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角度的应用于椎管内止血的双极电凝,其特征在于所述镊体(I)上设有握持部(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调角度的应用于椎管内止血的双极电凝,包括镊体(1)和电极座(2),所述镊体(1)的尾端与电极座(2)相连,所述镊体(1)外表设有绝缘层,所述镊体(1)的前端设有镊尖(3),所述镊尖(3)与镊体(1)为分体式结构,所述镊尖(3)与镊体(1)可旋转式连接,所述镊尖(3)与镊体(1)之间的角度可调;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结构新颖、简单,能够适应不同个体不同部位的椎管解剖形状,并顺利到达椎体后缘中部,从而对椎管内的出血达到理想的止血效果,减小了手术的难度,降低了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
文档编号A61B18/12GK202875468SQ20122056932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1日
发明者周许辉, 杨超群, 张成林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