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智能控制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1990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静脉输液智能控制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医疗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静脉输液智能控制仪。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ー项常用给药治疗技术,临床输液一般采用传统的挂瓶输液方式,在对病人进行输液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输液的药物和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输液滴流速度,目前,滴速的调整主要是靠医护人员用眼睛观察,凭经验和直觉或根据医嘱和病患的情况手工来调整,依赖经验和直觉的操作方式并不十分准确可靠,此外,在输液过程中常会由于患者输液位置的改变和进针部位活动等原因导致输液过快或者过慢等情况,而滴速的快慢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严重的话甚至会危及到生命;还有不少患者一天需输几组药液,因输液时间长,患者卧床产生疲劳,易在输液过程中熟睡,当液体输完吋,如无陪护人员及时换药或拔针头,将会出现空气进入血管内形成空气栓塞、凝血堵针头等情況,出现这些情况时,轻则延误治疗,给患者造成痛苦,重则会危及患者的身心健康,发生不可弥补的医疗事故,因此,在静脉输液的过程中需要有陪护人员时刻注意滴速和输液瓶的剰余容量等情況,然而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老龄化的发展,医院出现了 “四多两少”的情況,即住院患者多、加床多、老年患者多、输液患者多、医护人员相对少、家人陪护时间少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处于忙碌中的医护人员难以做到对输液患者的整个过程进行ー对ー陪护,只能采取不定时巡视的方式来了解输液情况,在就医高峰期和加床多的情况下则更难以应对,医护人员劳动强度大,且并不能完全及时了解到输液过程的各个情况,依然存在着安全隐患,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发明内容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能够准确调整滴速,实时监测输液情况并把情况及时反馈给医护人员,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输液安全的静脉输液智能控制仪。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解决方案为静脉输液智能控制仪,包括输液检测装置和控制台,所述输液检测装置包括称重托盘、滴速控制器、第一显示屏、第一按键模块、单片机和第一射频收发模块,所述控制台包括第二射频收发模块、MCU控制器、第ニ显示屏、第二按键模块和报警装置,所述称重托盘上设有重力传感器,所述重力传感器、第一显示屏、第一按键模块、滴速控制器和第一射频收发模块均与单片机相连接,所述第一射频收发模块还通过无线射频网络与第二射频收发模块相连接,所述第二射频收发模块、第二显示屏、第二按键模块和报警装置均与MCU控制器相连接。进ー步的是所述第一按键模块和第二按键模块均为触屏式按键模块。进ー步的是所述报警装置为LED灯和蜂鸣器。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如上所述设计的静脉输液智能控制仪,通过单片机控制调整输液滴速,不是依赖医护人员的经验和直觉来调整,医护人员操作更加容易且滴速调整更加准确可靠;输液检测装置的重力传感器能够实时检测患者输液过程的情况,并且检测到的情况经过第一射频收发模块通过无线射频网络发射给控制台,而控制台是设置于护士总站处,所以医护人员通过控制台就可以实时了解患者输液过程的情况,无需来回巡视,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且当输液检测装置检测到患者输液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例如输液滴速过快或过慢,或者输液瓶内的药液剩余量过低时,输液检测装置通过无线射频网络向控制台发射报警信号,控制台的报警装置发出警报提醒医护人员,并且通过第二显示屏显示出现异常的原因等,医护人员可以及时了解到输液异常情况并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了患者输液过程的安全性,消除安全隐患;所述静脉输液智能控制仪,解决了现有技术医护人员劳动强度大,且并不能完全及时了解到输液过程的各个情况,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0010]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揭示的是,静脉输液智能控制仪,包括输液检测装置I和控制台2,所述输液检测装置I包括称重托盘、滴速控制器11、第一显示屏12、第一按键模块13、单片机14和第一射频收发模块15,所述控制台2包括第二射频收发模块21、MCU 控制器22、第二显示屏23、第二按键模块24和报警装置25,所述第一按键模块13和第二按键模块24均为触屏式按键模块,所述报警装置25为LED灯和蜂鸣器;所述称重托盘上设有重力传感器16,所述重力传感器16、第一显示屏12、第一按键模块13、滴速控制器11和第一射频收发模块15均与单片机14相连接,所述第一射频收发模块15还通过无线射频网络与第二射频收发模块21相连接,所述第二射频收发模块21、第二显示屏23、第二按键模块 24和报警装置25均与MCU控制器22相连接。[0011]所述静脉输液智能控制仪使用时,将输液瓶安装于称重托盘上,滴速控制器11设于输液管上,控制台2设于护士总站处,然后可以根据输液 瓶容量的大小和患者病情等情况以及第一显示屏12的文字提示,通过第一按键模块13设置标准滴速值和标准药液剩余值,单片机14根据设置的标准滴速值控制调整滴速控制器11来调整实际滴速,在输液过程中,设于称重托盘上的重力传感器16会实时检测输液瓶的重量变化,并把检测的重量变化实时反馈给单片机14,所述单片机14根据重力传感器16反馈回的重量变化值得出实际滴速值和输液瓶的实际药液剩余值,并把实际滴速值和实际药液剩余值分别同预先设定的标准滴速值和标准药液剩余值进行比较判断,若实际滴速小于或大于标准滴速值,或实际药液剩余值低于标准药液剩余值,单片机14判断为输液过程出现异常则输出报警信号,所述报警信号经过第一射频收发模块15通过无线射频网络发送给控制台2,所述控制台2的第二射频收发模块21接收到第一射频收发模块15发射来的报警信号,将接受到的报警信号反馈至MCU控制器22中,MCU控制器22控制报警装置25发出警报信号,提醒护士总站处的医护人员,同时MCU控制器22还控制第二显示屏23显示出输液过程出现异常的位置和异常原因,医护人员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此外,控制台2处的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第二按键模块24进行输液过程的实时情况查看操作,查看操作的信号经由MCU控制器22通过第ニ射频收发模块21无线发射给输液检测装置1,输液检测装置I的第一射频收发模块15接收到第二射频收发模块21发射来的无线信号,把信号反馈回单片机14中,单片机14便将输液过程的实时情况输出,经过第一射频收发模块15通过无线射频网络发射至控制台2,控制台2的第二射频收发模块21接收到第一射频收发模块15发射的信息后,将信息反馈至MCU控制器22,再通过第二显示屏23显示,因此医护人员在医护总站处就可以了解到输液过程的实时情况,无需来回巡视。综上所述设计的静脉输液智能控制仪,能够准确调整滴速,实时监测输液情况并把情况及时反馈给医护人员,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输液安全,其中,所述静脉输液智能控制仪的第一按键模块和第二按键模块也可以均为普通按键模块。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 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掲示者。
权利要求1.静脉输液智能控制仪,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液检测装置和控制台,所述输液检测装置包括称重托盘、滴速控制器、第一显示屏、第一按键模块、单片机和第一射频收发模块,所述控制台包括第二射频收发模块、MCU控制器、第二显示屏、第二按键模块、和报警装置,所述称重托盘上设有重力传感器,所述重力传感器、第一显示屏、第一按键模块、滴速控制器和第一射频收发模块均与单片机相连接,所述第一射频收发模块还通过无线射频网络与第二射频收发模块相连接,所述第二射频收发模块、第二显示屏、第二按键模块和报警装置均与MCU控制器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输液智能控制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键模块和第二按键模块均为触屏式按键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输液智能控制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装置为LED灯和蜂鸣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能够准确调整滴速,实时监测输液情况并把情况及时反馈给医护人员,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输液安全的静脉输液智能控制仪,包括输液检测装置和控制台,输液检测装置包括称重托盘、滴速控制器、第一显示屏、第一按键模块、单片机和第一射频收发模块,控制台包括第二射频收发模块、MCU控制器、第二显示屏、第二按键模块和报警装置,所述称重托盘上设有重力传感器,重力传感器、第一显示屏、第一按键模块、滴速控制器和第一射频收发模块均与单片机相连接,第一射频收发模块还通过无线射频网络与第二射频收发模块相连接,第二射频收发模块、第二显示屏、第二按键模块和报警装置均与MCU控制器相连接。
文档编号A61M5/172GK202875967SQ20122057464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6日
发明者郑龙杰 申请人:泉州市新起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