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泵的输液管壁厚补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4967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输液泵的输液管壁厚补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补偿装置,特别是一种输液泵的输液管壁厚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吊瓶输液是利用液体的重力做动力,对病人进行静脉输液的。这种输液方式很难长期稳定地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对于一些要求精度高或需要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的场合,很难满足要求。或者,很多输液装置的补偿装置会安装在主体内部,这样会造成维护不便,调式难,从而在长期使用后对在里面产生的污物难以处理以至影响补偿装置的性能,造成精度下降甚至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种输液泵的输液管壁厚补偿装置,包括动力机构、输液泵门,其中: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凸轮轴、轴承、第一凸轮组,第二凸轮组、第一封闭阀片、第二封闭阀片、第一挤压片以及第二挤压片,轴承安装在凸轮轴的两端,中间由上至下安装有第一凸轮组和第二凸轮组,并分别控制第一封闭阀片、第一挤压片和第二封闭阀片、第二挤压片;所述输液泵门包括导向板以及套装在上面的受力柱,受力柱后面正对装着支撑在支撑板上的缓冲弹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封闭阀片上开有凸轮孔。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封闭阀片和第二封闭阀片的中心线都和受力柱的轴线共线。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缓冲弹簧和受力柱同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补偿机构直接安装在结构简单的输液泵门上,维护方便,调节便利,对在使用中在内部产生的污物易于清理,从而保证本实用新型的输液精度和使用寿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图2为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至图2,一种输液泵的输液管壁厚补偿装置,包括动力机构1、输液泵门10,其中:所述动力机构I包括凸轮轴5、轴承2、第一凸轮组3,第二凸轮组4、第一封闭阀片
9、第二封闭阀片6、第一挤压片8以及第二挤压片7,轴承2安装在凸轮轴5的两端,中间由上至下安装有第一凸轮组3和第二凸轮组4,并分别控制第一封闭阀片9、第一挤压片8和第二封闭阀片6、第二挤压片7 ;所述输液泵门2包括导向板12以及套装在上面的受力柱14,受力柱14后面正对装着支撑在支撑板15上的缓冲弹簧13。[0012]所述第二封闭阀片6上开有凸轮孔17,第二凸轮组4的一个凸轮装入凸轮孔17内用于控制第一封闭阀片9动作。所述第二封闭阀片6和第一封闭阀片9具有相同结构。所述第一凸轮组3和所述第二凸轮组4在安装时错开一定角度,从而形成装液,放液交替动作,只要调节凸轮轴5的转动速度便可调节输液速度以及输液量。所述第一封闭阀片9和第二封闭阀片6的中心线都和受力柱14的轴线共线,以便对不同输液管径的输液进行壁厚补偿,提高封闭效果,让装液与放液都比较彻底从而提高了输液精度。所述缓冲弹簧13和受力柱14同轴,保证缓冲弹簧13在使用中不会由于受力不均而产生错位导致封闭效果降低从而影响输液精度。在使用中,凸轮轴5转动,当第一封闭阀片9和第一挤压片8压住输液管11时,输液管11处于装液状态,液体进入装液区16,由于输液管11被压死,于是在装液区16会装有定量的液体,凸轮轴5再继续转过一个角度时,第二封闭阀片6会把输液管11压死,液体不再流入装液区16内,第一封闭阀片9和第一挤压片8打开的同时第二挤压片7把装液区16的定量液体压出,从而实现定量输液的功能;如果更换不同管径的输液管11时,因为受力柱14可以前后伸缩,可以适应不同的输液管壁厚,同样可以实现以上功能。综上所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阅读本实用新型文件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无需创造性脑力劳动而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变换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输液泵的输液管壁厚补偿装置,包括动力机构、输液泵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凸轮轴、轴承、第一凸轮组,第二凸轮组、第一封闭阀片、第二封闭阀片、第一挤压片以及第二挤压片,轴承安装在凸轮轴的两端,中间由上至下安装有第一凸轮组和第二凸轮组,并分别控制第一封闭阀片、第一挤压片和第二封闭阀片、第二挤压片;所述输液泵门包括导向板以及套装在上面的受力柱,受力柱后面正对装着支撑在支撑板上的缓冲弹簧。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泵的输液管壁厚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封闭阀片上开有凸轮孔。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泵的输液管壁厚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闭阀片和第二封闭阀片的中心线都和受力柱的轴线共线。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泵的输液管壁厚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弹簧和受力柱同轴。
专利摘要一种输液泵的输液管壁厚补偿装置,包括动力机构、输液泵门;其中动力机构包括凸轮轴,其两端安装有轴承,中间安装有第一凸轮组和第二凸轮组,第一凸轮组控制第一封闭阀片和第一挤压片,第二凸轮组控制第二封闭阀片和第二挤压片;输液泵门上包括导向板以及套装在上面的受力柱、缓冲弹簧以及用于支撑弹簧的支撑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输液泵门上结构来对输液管壁厚进行补偿,使其适合各种不同管径的输液方式。
文档编号A61M5/152GK203001572SQ20122066166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5日
发明者张涛 申请人:张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