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下楼的轮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6082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方便下楼的轮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轮椅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便下楼的轮椅。
背景技术
随着无障碍设施的增多和人们对残疾人士关爱的不断增加,轮椅使用者的活动范围逐步加大,但楼梯却使轮椅的使用受到很大限制。各种在复轮式、杠杆式、履带式爬楼梯轮椅在现实的生活中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因为它们操作复杂、体积和重量大、价格高昂。对普通家庭住宅适应性差,是其难以推广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研发价格低廉、简单易用的爬楼梯轮椅是当前一项比较紧迫的任务。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下楼的轮椅,在护轮的作用下,将轮椅缓慢地送至下一台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下楼的轮椅,包括后轮和机架,所述机架的背侧上铰接有支杆,支杆连接有护轮,所述护轮沿后轮的轮廓线转动,护轮的转动半径大于后轮的半径,护轮和机架之间设有压簧,所述机架上还设有GPS定位装置。所述机架的背侧为靠近椅背的一侧,在下楼时,通常是靠近椅背的一侧最后离开楼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下楼时,护轮作为一个缓冲装置与楼梯接触,护轮在轮椅自重的作用下转动将轮椅缓慢放至下一台阶,当平稳到达下一台阶后,护轮不与楼梯接触,护轮在压簧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机架上GPS定位装置,可对残疾人士进行追踪,防止其走丢。进一步,支杆为可伸缩结构,可根据楼梯的高度调节支杆的长度,从而调节后轮的转动半径。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方便下楼的轮椅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方便下楼的轮椅,包括后轮I和机架2,所述机架2的背侧上铰接有支杆3,支杆3为可伸缩结构,支杆3连接有护轮4,所述护轮4沿后轮I的轮廓线转动,护轮4的转动半径大于后轮I的半径,护轮4和机架2之间设有压簧5,所述机架2上还设有GPS定位装置6。在下楼时,护轮4作为一个缓冲装置与楼梯接触,护轮4在轮椅自重的作用下转动将轮椅缓慢放至下一台阶,当平稳到达下一台阶后,护轮4不与楼梯接触,护轮4在压簧5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机架2上GPS定位装置6,可对残疾人士进行追踪,防止其走丢。支杆3为可伸缩结构,可根据楼梯的高度调节支杆3的长度,从而调节后轮I的转动半径。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权利要求1.一种方便下楼的轮椅,包括后轮和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背侧上铰接有支杆,支杆连接有护轮,所述护轮沿后轮的轮廓线转动,护轮的转动半径大于后轮的半径,护轮和机架之间设有压簧,所述机架上还设有GPS定位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下楼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支杆为可伸缩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下楼的轮椅,包括后轮和机架,所述机架的背侧上铰接有支杆,支杆连接有护轮,所述护轮沿后轮的轮廓线转动,护轮的转动半径大于后轮的半径,护轮和机架之间设有压簧,所述机架上还设有GPS定位装置。本实用新型在下楼时,护轮作为一个缓冲装置与楼梯接触,护轮在轮椅自重的作用下转动将轮椅缓慢放至下一台阶,当平稳到达下一台阶后,护轮不与楼梯接触,护轮在压簧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机架上GPS定位装置,可对残疾人士进行追踪,防止其走丢。
文档编号A61G5/06GK203060100SQ20122068741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3日
发明者袁晴波 申请人:重庆市弘山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