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24155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主要涉及一种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胃病是一种多发性常见病,随着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患有胃病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主要与人们长期嗜好辛辣、酒类或过饥过饱,或起居、情志郁结、寒冷劳倦等因素有关。目前,治疗胃病的药比较多,常见的有西药抗生素等,这些药虽然见效快,能短时间缓解症状,但长期使用这类药对人体健康有较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上述药物易复发,不能根治,且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现代医学应该以标本兼治、服药方便为起点,以促进胃动力、健脾助消化、抗胃痛吞酸、抗感染为目标来治疗胃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胶囊,具体的说是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胶囊,该中药胶囊具有理气健脾、温中养胃、抑痛止酸、健胃消食等功效。
·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胶囊,所述的中药胶囊由原料浓缩液、砂仁细粉和辅料葡萄糖粉制成,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原料浓缩液70-100份、砂仁细粉16-28份和葡萄糖粉57-77份;
所述的浓缩液的原料药由大枣、山楂、鸡内金、牡蛎、甘草、莱菔子、陈皮和水组成,各药材加入的重量份数分别为大枣30-40份、山楂20-40份、鸡内金16-20份、牡蛎8_12份、甘草5-11份、莱菔子6-10份、陈皮5-11份以及水350份。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原料浓缩液的制备
按重量份数取大枣30-40份、山楂20-40份、鸡内金16-20份、牡蛎8_12份、甘草5_11份、莱菔子6-10份和陈皮5-11份;
将大枣、山楂和甘草分别切片,备用;
将牡蛎砸成小块,并置于瓦罐内用炭火在500-600°C条件下锻制2h至红,取出、放冷后碾碎,备用;
先将鸡内金、陈皮和莱菔子置于提取罐内,加水200份,在40-60°C条件下温浸lh,再加入上述处理过的大枣、山楂、甘草和牡蛎,煎煮两次,每次2h,第二次加水150份,然后合并煎液,过滤,滤液置于沉淀罐内静置8h,取上清液浓缩至90°C条件下相对密度为1. 20,得到原料浓缩液,备用;
二、砂仁细粉的制备
将砂仁用粉碎机粉碎后,过100目筛,然后将过筛得到的砂仁粉置于灭菌柜内在160°C条件下干热灭菌lh,取出冷却,得到砂仁细粉,备用;
三、中药胶囊的制备先取葡萄糖粉57-77份置于搅拌机中,然后加入步骤一得到的原料浓缩液70-100份与经过步骤二处理过的砂仁细粉16-28份,在搅拌速度为28r/min的条件下混合4_6次,每次7-9min,混合均匀后,过14目筛制粒,烘干后,用16目筛整粒;将整粒后的颗粒装入空胶囊中,即制得治疗胃病的中药胶囊。其中,大枣甘、温,归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之功能;
山楂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具有消食健胃、活血化淤、收敛止痢之功能,对肉积痰饮、痞满吞酸、、小儿乳食停滞等均有疗效。砂仁温、辛,归脾、胃、肾经,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之功能,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等;
鸡内金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具有健胃消食、涩精止遗之功能,用于食积不消、呕吐泻痢、小儿疳积;
牡蛎咸、微寒,归肝、胆、肾经,煅牡蛎具有收敛固涩、抑酸除酸之功能,可用于胃痛吞酸等;
甘草平、甘,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消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能,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脘腹、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莱菔子辛、甘、平,归肺、脾、胃经,具有消食除胀、降气化痰之功能,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积滞泻痢等;
陈皮苦、辛、温,归肺、脾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能,用于胸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葡萄糖粉无臭、味甜,属营养类物质,稀释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其一、配方中,山楂、砂仁、鸡内金和莱菔子均脾、胃经,具有温中养胃、健脾消食之功效,重在温脾,相互结合使用,对脾胃虚弱、胸腹胀满、食积不消等症状的治疗疗效显著,力口入陈皮有助于理气健脾,治疗胸腹胀满;大枣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之功,重在补气,治疗胃病的同时还可以滋养;牡蛎进行锻制后,增加本配方的治疗胃酸胃痛的功能;配方中的甘草,不仅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之功效,在本药方中,还起着调和诸药、缓解药物毒性烈性的作用。以上几种药材相互配伍,即使本中药制剂具有理气健脾、温中养胃、抑痛止酸、健胃消食等功效,能有效缓解和治疗脾胃虚弱、胸腹胀满、食积不消、胃酸胃痛等症状。其二、在治疗胃病的配方中很少有用到牡蛎,生牡蛎多用于重镇安神、潜阳补阴等,经过锻制的牡蛎不仅具有安神、滋补的功效,更能收敛固涩,抑痛止酸,本配方中加入煅牡蛎使本中药制剂具有治疗胃痛胃酸的作用,且搭配健脾养胃的药材,药效更加显著。其三、砂仁有补肺醒脾、养胃益肾、理元气、通滞气、散寒饮胀痞、行气宽中、健胃消食的作用,但是经过粉碎、灭菌的砂仁不仅有以上药物效果,而且具有去膻、除腥、增味、增香等作用。其四、本药物制剂制备中用到的辅料为葡萄糖粉,葡萄糖粉不仅是一种作为稀释剂的营养物质,而且葡糖糖分子较小,能够促进人体的吸收,促进药效的产生。其五、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高效,胶囊制剂存贮简单、携带和服用,适于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胶囊,所述的中药胶囊由原料浓缩液、砂仁细粉和辅料葡萄糖粉制成,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原料浓缩液70-100份、砂仁细粉16-28份和葡萄糖粉57-77份;
所述的浓缩液的原料药由大枣、山楂、鸡内金、牡蛎、甘草、莱菔子、陈皮和水组成,各药材加入的重量份数分别为大枣30-40份、山楂20-40份、鸡内金16-20份、牡蛎8_12份、甘草5-11份、莱菔子6-10份、陈皮5-11份以及水350份。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原料浓缩液的制备
按重量份数取大枣30-40份、山楂20-40份、鸡内金16-20份、牡蛎8_12份、甘草5_11份、莱菔子6-10份和陈皮5-11份;
将大枣、山楂和甘草分别切片,备用;
将牡蛎砸成小块,并置于瓦罐内用炭火在500-600°C条件下锻制2h至红,取出、放冷后碾碎,备用;
先将鸡内金、陈皮和莱菔子置于提取罐内,加水200份,在40-60°C条件下温浸lh,再加入上述处理过的大枣、山楂、甘草和牡蛎,煎煮两次,每次2h,第二次加水150份,然后合并煎液,过滤,滤液置于沉淀罐内静置8h,取上清液浓缩至90°C条件下相对密度为1. 20,得到原料浓缩液,备用;
二、砂仁细粉的制备
将砂仁用粉碎机粉碎后,过10 0目筛,然后将过筛得到的砂仁粉置于灭菌柜内在160°C条件下干热灭菌lh,取出冷却,得到砂仁细粉,备用;
三、中药胶囊的制备
先取葡萄糖粉57-77份置于搅拌机中,然后加入步骤一得到的原料浓缩液70-100份与经过步骤二处理过的砂仁细粉16-28份,在搅拌速度为28r/min的条件下混合4_6次,每次7-9min,混合均匀后,过14目筛制粒,烘干后,用16目筛整粒;将整粒后的颗粒装入空胶囊中,即制得治疗胃病的中药胶囊。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胶囊,所述的中药胶囊由原料浓缩液、砂仁细粉和辅料葡萄糖粉制成,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原料浓缩液100份、砂仁细粉16份和葡萄糖粉57份;
所述的浓缩液的原料药由大枣、山楂、鸡内金、牡蛎、甘草、莱菔子、陈皮和水组成,各药材加入的重量份数分别为大枣40份、山楂20份、鸡内金16份、牡蛎8份、甘草5份、莱菔子6份、陈皮5份以及水350份。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原料浓缩液的制备
按上述配方中的重量份数取大枣、山楂、鸡内金、牡蛎、甘草、莱菔子和陈皮;
将大枣、山楂和甘草分别切片,备用;
将牡蛎砸成小块,并置于瓦罐内用炭火在500°C条件下锻制2h至红,取出、放冷后碾碎,备用;先将鸡内金、陈皮和莱菔子置于提取罐内,加水200份,在40°C条件下温浸lh,再加入上述处理过的大枣、山楂、甘草和牡蛎,煎煮两次,每次2h,第二次加水150份,然后合并煎液,过滤,滤液置于沉淀罐内静置8h,取上清液浓缩至90°C条件下相对密度为1. 20,得到原料浓缩液,备用;
二、砂仁细粉的制备
将砂仁用粉碎机粉碎后,过100目筛,然后将过筛得到的砂仁粉置于灭菌柜内在160°C条件下干热灭菌lh,取出冷却,得到砂仁细粉,备用;
三、中药胶囊的制备
按照配方量先取葡萄糖粉置于搅拌机中,然后加入步骤一得到的原料浓缩液与经过步骤二处理过的砂仁细粉,在搅拌速度为28r/min的条件下混合4次,每次7min,混合均勻后,过14目筛制粒,烘干后,用16目筛整粒;将整粒后的颗粒装入空胶囊中,即制得治疗胃病的中药胶囊。实施例2:
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胶囊,所述的中药胶囊由原料浓缩液、砂仁细粉和辅料葡萄糖粉制成,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原料浓缩液70份、砂仁细粉28份和葡萄糖粉77份;
所述的浓缩液的原料药由大枣、山楂、鸡内金、牡蛎、甘草、莱菔子、陈皮和水组成,各药材加入的重量份数分别为大枣30份、山楂40份、鸡内金20份、牡蛎12份、甘草11份、莱菔子10份、陈皮11份 以及水350份。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原料浓缩液的制备
按上述配方的重量份数取大枣、山楂、鸡内金、牡蛎、甘草、莱菔子和陈皮;
将大枣、山楂和甘草分别切片,备用;
将牡蛎砸成小块,并置于瓦罐内用炭火在600°C条件下锻制2h至红,取出、放冷后碾碎,备用;
先将鸡内金、陈皮和莱菔子置于提取罐内,加水200份,在60°C条件下温浸lh,再加入上述处理过的大枣、山楂、甘草和牡蛎,煎煮两次,每次2h,第二次加水150份,然后合并煎液,过滤,滤液置于沉淀罐内静置8h,取上清液浓缩至90°C条件下相对密度为1. 20,得到原料浓缩液,备用;
二、砂仁细粉的制备
将砂仁用粉碎机粉碎后,过100目筛,然后将过筛得到的砂仁粉置于灭菌柜内在160°C条件下干热灭菌lh,取出冷却,得到砂仁细粉,备用;
三、中药胶囊的制备
按照配方量先取葡萄糖粉置于搅拌机中,然后加入步骤一得到的原料浓缩液与经过步骤二处理过的砂仁细粉,在搅拌速度为28r/min的条件下混合6次,每次9min,混合均勻后,过14目筛制粒,烘干后,用16目筛整粒;将整粒后的颗粒装入空胶囊中,即制得治疗胃病的中药胶囊。实施例3:
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胶囊,所述的中药胶囊由原料浓缩液、砂仁细粉和辅料葡萄糖粉制成,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原料浓缩液85份、砂仁细粉22份和葡萄糖粉67份;所述的浓缩液的原料药由大枣、山楂、鸡内金、牡蛎、甘草、莱菔子、陈皮和水组成,各药材加入的重量份数分别为大枣35份、山楂30份、鸡内金18份、牡蛎10份、甘草8份、莱菔子8份、陈皮8份以及水350份。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原料浓缩液的制备
按上述配方的重量份数取大枣、山楂、鸡内金、牡蛎、甘草、莱菔子和陈皮;
将大枣、山楂和甘草分别切片,备用;
将牡蛎砸成小块,并置于瓦罐内用炭火在550°C条件下锻制2h至红,取出、放冷后碾碎,备用;
先将鸡内金、陈皮和莱菔子置于提取罐内,加水200份,在50°C条件下温浸lh,再加入上述处理过的大枣、山楂、甘草和牡蛎,煎煮两次,每次2h,第二次加水150份,然后合并煎液,过滤,滤液置于沉淀罐内静置8h,取上清液浓缩至90°C条件下相对密度为1. 20,得到原料浓缩液,备用;
二、砂仁细粉的制备
将砂仁用粉碎机粉碎后,过100目筛,然后将过筛得到的砂仁粉置于灭菌柜内在160°C条件下干热灭菌lh,取出冷却,得到砂仁细粉,备用;
三、中药胶囊的制备
按照配方量先取葡萄糖粉置于搅拌机中,然后加入步骤一得到的原料浓缩液与经过步骤二处理过的砂仁细粉,在搅拌速度为28r/min的条件下混合5次,每次8min,混合均勻后,过14目筛制粒,烘干后,用 16目筛整粒;将整粒后的颗粒装入空胶囊中,即制得治疗胃病的中药胶囊。临床试验数据
通过对多位患者的临床试验证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胶囊制剂具有理气健脾、温中养胃、抑痛止酸、健胃消食等功效。临床试验中,随机选取128例胃病患者,症状为脾胃虚弱、胸腹胀满、食积不消、胃酸胃痛、食少吐泻等。用药方法口服治疗胃病的中药胶囊,一日3次,一次2片,小儿酌减,15天为一个疗程。疗效标准
显效脾胃虚弱、胸腹胀满、食积不消、胃酸胃痛、食少吐泻等症状基本消失;
有效脾胃虚弱、胸腹胀满、食积不消、胃酸胃痛、食少吐泻等症状减轻;
无效以上症状均未见起色。结果显示用药一个疗程后,在128例胃病患者中,有81例患者的脾胃虚弱、胸腹胀满、食积不消、胃酸胃痛、食少吐泻等症状基本消失,为显效;再用一个疗程后,有44例患者的脾胃虚弱、胸腹胀满、食积不消、胃酸胃痛、食少吐泻等症状减轻,为有效;其余3例患者以上症状均未减轻,视为无效。试验结果显示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胶囊,其显效率为63. 3%,有效率34. 4%,无效率为2. 3%,总有效率为97. 7%。说明该治疗胃病的中药胶囊具有理气健脾、温中养胃、抑痛止酸、健胃消食等功效,能有效治疗脾胃虚弱、胸腹胀满、食积不消、胃酸胃痛、食少吐泻等症状。典型病例
病例1:陈某,男,10岁,症状为脾胃虚弱、食积不消、食少吐泻,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药物进行治疗,每日3次,15天后,脾胃虚弱、食积不消、食少吐泻的症状完全消失,服用本中药胶囊有效。病例2 :王某,女,26岁,症状为脾胃虚弱、胸腹胀满、食积不消、胃酸胃痛,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药物进行治疗,每日3次,I个疗程后,脾胃虚弱、胸腹胀满、食积不消、胃酸胃痛的症状消失,服用本中药胶囊有效。病例·3 :刘某,女,44岁,症状为脾胃虚弱、胸腹胀满、食积不消、胃酸胃痛,米用本发明提供的药物进行治疗,每日3次,20天后,脾胃虚弱、胸腹胀满、食积不消、胃酸胃痛的症状基本·消失,服用本中药胶囊有效。病例4 :郭某,男,68岁,患有胃病多年,症状为脾胃虚弱、胸腹胀满、食积不消、胃酸胃痛,采用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药物进行治疗,每日3次,30天后,脾胃虚弱、胸腹胀满、食积不消、胃酸胃痛的症状基本消失,服用本中药胶囊有效。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胶囊由原料浓缩液、砂仁细粉和辅料葡萄糖粉制成,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原料浓缩液70-100份、砂仁细粉16-28份和葡萄糖粉57-77份;所述的浓缩液的原料药由大枣、山楂、鸡内金、牡蛎、甘草、莱菔子、陈皮和水组成,各药材加入的重量份数分别为大枣30-40份、山楂20-40份、鸡内金16-20份、牡蛎8_12份、甘草5-11份、莱菔子6-10份、陈皮5-11份以及水35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一、原料浓缩液的制备按重量份数取大枣30-40份、山楂20-40份、鸡内金16-20份、牡蛎8_12份、甘草5_11 份、莱菔子6-10份和陈皮5-11份;将大枣、山楂和甘草分别切片,备用;将牡蛎砸成小块,并置于瓦罐内用炭火在500-600°C条件下锻制2h至红,取出、放冷后碾碎,备用;先将鸡内金、陈皮和莱菔子置于提取罐内,加水200份,在40-60°C条件下温浸lh,再加入上述处理过的大枣、山楂、甘草和牡蛎,煎煮两次,每次2h,第二次加水150份,然后合并煎液,过滤,滤液置于沉淀罐内静置8h,取上清液浓缩至90°C条件下相对密度为1. 20,得到原料浓缩液,备用;二、砂仁细粉的制备将砂仁用粉碎机粉碎后,过100目筛,然后将过筛得到的砂仁粉置于灭菌柜内在160°C 条件下干热灭菌lh,取出冷却,得到砂仁细粉,备用;三、中药胶囊的制备先取葡萄糖粉57-77份置于搅拌机中,然后加入步骤一得到的原料浓缩液70-100份与经过步骤二处理过的砂仁细粉16-28份,在搅拌速度为28r/min的条件下混合4_6次,每次 7-9min,混合均匀后,过14目筛制粒,烘干后,用16目筛整粒;将整粒后的颗粒装入空胶囊中,即制得治疗胃病的中药胶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胶囊,所述的中药胶囊由原料浓缩液、砂仁细粉和辅料葡萄糖粉制成,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原料浓缩液70-100份、砂仁细粉16-28份和葡萄糖粉57-77份;所述的浓缩液的原料药由大枣、山楂、鸡内金、牡蛎、甘草、莱菔子、陈皮和水组成,各药材加入的重量份数分别为大枣30-40份、山楂20-40份、鸡内金16-20份、牡蛎8-12份、甘草5-11份、莱菔子6-10份、陈皮5-11份以及水350份。本发明具有理气健脾、温中养胃、抑痛止酸、健胃消食等功效,能有效缓解和治疗脾胃虚弱、胸腹胀满、食积不消、胃酸胃痛等症状。
文档编号A61K35/37GK103041000SQ201310005949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8日
发明者马松利, 马青利 申请人:栾川本草生物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