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提高视力的眼内光学焦点调整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9901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提高视力的眼内光学焦点调整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力矫正与理疗,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提高视力的眼内光学焦点调整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有采用的视力矫正和理疗的方法,其大多采用或借鉴雾视法的机理。所谓雾视法就是使被测眼处于“人工近视状态”,即使物像聚集于视网膜前。雾视法通过凸透镜可以减轻看近处的负担,从而预防近视。目前来说,这种方式现在主要针对18岁以下的近视患者,戴用+100DS、+200DS、+300DS的凸透镜工作和学习一定时间,对受众人群的少部分人有一定效果,提高裸眼视力。由此可见,实际运用过程中雾视法存在以下缺陷1、使用凸透镜的度数有限,受众群体不普遍,效果不佳,不能做到因人而异、个性
化调整方案。2、只限于使用凸透镜,对眼内光学焦点只能进行有限程度的单方向调整,未采用凸透镜与凹透镜的组合使用。3、固定使用凸 透镜,致使视力提高幅度有限,受众者极容易产生耐受性,不能做到长期的系统训练来帮助视力恢复。4、雾视疗法除了采用镜片度数局限于治疗近视,没有采用佩戴不同度数的镜片注视光栅进行训练提高近视矫正效果同时提高弱视治疗效果。5、雾视疗法只是佩戴有限度数的镜片用于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没有采用佩戴不同度数镜片进行2. 5米模拟远距离进行视功能训练进而更有效的提高近视矫正效果。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提高视力的眼内光学焦点调整法。该方法针对近视、弱视患者,采用凸透镜和凹透镜,根据不同视力患者戴用不同度数的凸透镜或凸凹镜片组合进行个性化的训练方案,提高睫状肌调节晶状体的功能,同时结合黑白光栅的视网膜感应训练,从而提升裸眼视力,有效率达95%以上。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用于提高视力的眼内光学焦点调整法,该方法包括初级训练、中级训练和高级训练;具体如下初级训练是利用单组不同度数的凸透镜作为初级训练眼镜施加在近视或弱视患者的眼球前,使得通过该眼球内的光学焦点位置从原来位置向眼内晶状体方向移动,同时要求佩戴该初级训练眼镜的患者眼睛注视着播放有旋转黑白间隔光栅的显示装置来进行视力训练,以提高患者眼球内视网膜对图像的感应能力,该所播出的黑白间隔光栅转速为3^15圈/分钟,且每条光栅的宽度为O. 2cnT2Cm,该视力训练的时间持续30分钟;然后,继续要求佩戴该初级训练眼镜的患者注视视力表进行2. 5米模拟远距离的视功能训练,该视功能训练的时间持续10分钟;中级训练是利用两组不同度数的凸透镜作为中级训练眼镜施加在近视或弱视患者的眼球前,使得通过该眼球内的光学焦点位置从原来位置进一步向眼内晶状体方向移动,同时要求佩戴该中级训练眼镜的患者眼睛注视着播放有旋转黑白间隔光栅的显示装置来进行视力训练,以提高患者眼球内视网膜对图像的感应能力,该所播出的黑白间隔光栅转速为3 15圈/分钟,且每条光栅的宽度为O. 2cnT2Cm,该视力训练的时间累计30分钟;然后,继续要求佩戴该中级训练眼镜的患者注视视力表进行2. 5米模拟远距离的视功能训练,累计20分钟;高级训练是利用两组成倍数关系的凹透镜与两组成倍数关系的凸透镜作为高级训练眼镜先后分别施加在近视或弱视患者的眼球前,使得通过该眼球内的光学焦点位置分别向视网膜方向及晶状体方向来回移动,同时要求佩戴该高级训练眼镜的患者眼睛注视着播放有旋转黑白间隔光栅的显示装置来进行视力训练,以提高患者眼球内视网膜对图像的感应能力,该所播出的黑白间隔光栅转速为3 15圈/每分钟,且每条光栅的宽度为
O.2cnT2Cm,该视力训练的时间累计30分钟;然后,继续要求佩戴该高级训练眼镜的患者注视视力表进行2. 5米模拟远距离的视功能训练,累计20分钟。上述方案中,所述采用的凸透镜的度数范围为+12. 5DS到+2000DS。上述方案中,所述采用的凹透镜的度数范围为-12. 5DS到-2000DS。上述方案中,所述视力表为WJ — 2型视力表(已经申请专利,发明专利申请号201110212356. 8,实用新型专利号ZL201120269272. 3)。众所周知,视力表是用于检测人们视力好坏程度的标准工具,现有视力测量表的视标一般呈平面设计,且O. 3以下的视标太少,容易被检测者记住,从而导致检测手段不科学,判断困难,检测结果不准确。有鉴于此,WJ-2型视力表的有益效果为;检测更精准,应用更广泛,设计更科学,更符合人类视觉生理反应。 上述方案中,所述中级训练,先用高度数镜片注视光栅训练10分钟,然后继续要求佩戴该中级训练眼镜的患者注视WJ — 2型视力表进行2. 5米模拟远距离的视功能训练,该视功能训练的时间持续10分钟;再用低度数镜片注视光栅训练20分钟,然后继续要求佩戴该中级训练眼镜的患者注视WJ — 2型视力表进行2. 5米模拟远距离的视功能训练,该视功能训练的时间持续10分钟。上述方案中,所述高级训练中先用低度数的凹透镜施加在近视或弱视患者的眼球前,注视光栅训练,该视力训练时间持续5分钟,之后再用倍数的凹透镜施加在近视或弱视患者的眼球前,注视光栅训练,该视力训练时间持续5分钟,再之后用低度数的凸透镜施加在近视或弱视患者的眼球前,注视光栅训练,该视力训练时间持续10分钟,然后继续要求佩戴该高级训练眼镜的患者注视WJ — 2型视力表进行2. 5米模拟远距离的视功能训练,该视功能训练的时间持续10分钟;最后用倍数的凸透镜施加在近视或弱视患者的眼球前,注视光栅训练,该视力训练时间持续10分钟,然后继续要求佩戴该高级训练眼镜的患者注视WJ-2型视力表进行2. 5米模拟远距离的视功能训练,该视功能训练的时间持续10分钟。上述方案中,所述视功能训练的具体步骤包括(I)受训者戴着不同度数的凸透镜站在距离WJ — 2型视力表2. 5米处注视WJ — 2型视力表;
(2)训练者依次从O.1视标组开始分别无规律点指O.1视标,要求受训者每行视标看清5个视标为合格,再继续点指O. 15视标,看清5个视标合格后,再点指O. 2视标,以此类推;(3)当受训者某一行视标看不清5个视标,视作不合格,可让受训者每次向前25厘米继续注视该行视标,直至看清5个视标为止,再退回原位置,若仍看不清该行5个视标,则再向前25厘米,看清该行5个视标后再退回原位置,如此反复训练,直至在2. 5米处看清某行视标5个为合格,然后按O. Γ2. O顺序点指下一行视标。随着看清视标行数的增多,视力随之提闻。本发明方法的有益效果为1、该方法可根据不同视力,戴用不同度数的凸透镜,使受众人群更普遍、更具个性化、针对性,提升裸眼视力效果也更普遍,更好。2、该方法采用不同度数的凸透镜与不同度数的凹透镜组合使用,使受众者眼内光学焦点位置能够分别向视网膜及晶状体方向移动,做到双向调节,提升裸眼视力效果更佳。3、该方法由于凸透镜使用度数更精细,同时与凹透镜组合使用,大大降低了受众者的耐受力,能够做到长期系统化训练,提高了提升裸眼视力的效果。4、该方法采用佩戴不同度数的镜片注视光栅进行训练,使视网膜对光敏感度提高,提高了弱视治疗效果,同时使眼睛在近距离视物状态下睫状肌调节晶状体的能力得到锻炼,进而提高近视矫正效果。5、该方法采用佩戴不同度数镜片进行2. 5米模拟远距离进行视功能训练,使眼睛在模拟远距离状态下睫状肌调节晶状体的能力得到锻炼,进而更有效的提高近视矫正效
果O`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图1为一般患有近视的眼球的结构构造图。图2为本发明方法中初级训练中的采用单组凸透镜的眼球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方法中中级训练中的采用两组不同度数凸透镜的眼球状态示意图。图4a为本发明方法中高级训练中的低度数凹透镜使用后的眼球状态示意图。图4b为本发明方法中高级训练中的采用多倍数的凹透镜使用后的眼球状态示意图。图4c为本发明方法中高级训练中的低度数凸透镜使用后的眼球状态示意图。图4d为本发明方法中高级训练中的采用多倍数的凸透镜使用后的眼球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方法中所涉及的黑白间隔光栅的示意图上述附图中的标号如下I一视网膜;2—晶状体;3—眼内光学焦点;40、41、42、60、61、62—凸透镜;50、51、52—凹透镜;200—黑白间隔光栅;201一黑色条状光栅;202—白色条状光栅;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本发明所述的基于眼内光学焦点调整机理的视力提高方法,该方法中涉及到采用凸透镜的度数范围从+12. 5DS到+2000DS,凹透镜的度数范围从-12. 5DS到-2000DS,针对不同视力患者佩戴用不同度数的凸透镜或凸凹镜片组合进行个性化的黑白光栅(参见图5,该黑白光栅200中包括黑色条状光栅201和白色条状光栅202)视力训练和视力表训练,从而提高睫状肌调节晶状体的功能以及视网膜对图像的感应能力,以此提高裸眼的视力。整个方法大致分为三个训练方案,分别是初级训练、中级训练和高级训练。分别都是针对不同程度近视或弱视的患者,参见图1。初级训练适用于所有视力状况人群。方案利用单组不同度数的凸透镜40作为初级训练眼镜施加在近视或弱视患者的眼球前,使得通过该眼球内的光学焦点3位置从原来位置向眼内晶状体2方向移动,同时要求佩戴该初级训练眼镜的患者眼睛注视着播放有旋转黑白间隔光栅的显示装置来进行视力训练,以提高患者眼球内视网膜对图像的感应能力,该所播出的黑白间隔光栅转速为3^15圈/分钟,且每条光栅的宽度为O. 2cnT2Cm,该视力训练的时间持续30分钟;然后,继续要求佩戴该初级训练眼镜的患者进行观察视力表的视功能训练,该视功能训练的时间持续10分钟;参见图2。中级训练适用于初级训练方案训练效果较好的视力状况人群,在初级训练方案基础上进行强化训练。方案利用两组不同度数的凸透镜(41 ;42)作为中级训练眼镜施加在近视或弱视患者的眼球前,使得通过该眼球内的光学焦点3位置从原来位置进一步向眼内晶状体2方向移动,同时要求佩戴该中级训练眼镜的患者眼睛注视着播放有旋转黑白间隔光栅的显示装置来进行视力训练,以提高患者眼球内视网膜对图像的感应能力,该所播出的黑白间隔光栅转速为3 15圈/分钟,且每条光栅的宽度为O. 2cm~2Cm,该视力训练的时间累计30分钟;然后,继续要求佩戴该中级训练眼镜的患者注视WJ—2型视力表进行2. 5米模拟远距离的视功能训练,该视功能训练的时间累计20分钟;参见图3.高级训练适用于初级和中级训练方案训练效果不好的视力状况人群,在初级或中级训练方案基础上进行强化训练。方案利用两组成倍数关系的凹透镜(51 ;52)与两组成倍数关系的凸透镜(61 ;62)作为高级训练眼镜先后分别施加在近视或弱视患者的眼球前,使得通过该眼球内的光学焦点3位置分别向视网膜I方向及晶状体2方向来回移动,同时要求佩戴该高级训练眼镜的患者眼睛注视着播放有旋转黑白间隔光栅的显示装置来进行视力训练,以提高患者眼球内视网膜对图像的感应能力,该所播出的黑白间隔光栅转速为3 15圈/分钟,且每条光栅的宽度为O. 2cm~2cm,该视力训练的时间累计30分钟;然后,继续要求佩戴该高级训练眼镜的患者注视WJ — 2型视力表进行2. 5米模拟远距离的视功能训练,该视功能训练的时间累计20分钟。对于高级训练中的不同的凹透镜和凸透镜的眼镜使用,具体如下( 1)先用低度数的凹透镜50施加在近视或弱视患者的眼球前,使得光学焦点3位置向视网膜1方向移动,该视力训练时间持续5分钟,参见图4a。(2)之后再用倍数的凹透镜(51 ;52)施加在近视或弱视患者的眼球前,使得光学焦点3位置进一步向视网膜I方向移动,该视力训练时间持续5分钟,参见图4b。(3)再之后用低度数的凸透镜60施加在近视或弱视患者的眼球前,使得光学焦点3位置向晶状体2方向移动,该视力训练时间持续10分钟,参见图4c。(4)最后用倍数的凸透镜(61 ;62)施加在近视或弱视患者的眼球前,使得光学焦点3位置进一步向晶状体2方向移动,该视力训练时间持续10分钟。参见图4d。另外,本发明方法中所涉及的视功能训练是利用WJ — 2型视力表,戴专用矫正眼镜在1. 5^2. 5米处模拟远距离(5米)进行视功能训练,以2. 5处看清每行5个视标以上为标准,通过不断提高看清视标的行数,达到眼睛在远距离视物状态下的眼内光学焦点位置向视网膜方向移动的作用,进而提高视力。视功能训练的具体步骤为1、受训者戴着不同度数的凸透镜站在距离WJ— 2型视力表2. 5米处注视WJ— 2型视力表。2、训练者依次从O.1视标组开始分别无规律点指O.1视标,要求受训者每行视标看清5个视标为合格,再继续点指O. 15视标,看清5个视标合格后,再点指O. 2视标,以此类推。3、当受训者某一行视标看不清5个视标,视作不合格,可让受训者每次向前25厘米继续注视该行视标,直至看清5个视标为止,再退回原位置,若仍看不清该行5个视标,则再向前25厘米,看清该行5个视标后再退回原位置,如此反复训练,直至在2. 5米处看清某行视标5个为合格,然后按O. Γ2. O顺序点指下一行视标。随着看清视标行数的增多,视力随之提闻。以下通过一具体事例来说明例如李亚茹,女,12岁,双眼裸眼视力O. 3。首先采取初级训练方案,即分别戴用+1. 25D、+1. 50D、+1. 75D、+2. 00D、+2. 25D眼镜进行注视光栅游戏训练各2次(每天一次),每次30分钟,每次训练后继续戴用训练当次所用度数的眼镜利用WJ — 2型视力表进行视功能训练10分钟,累计10次后,双眼裸眼视力提升至O. 6,继续戴用+2. 25D的眼镜按上述步骤训练5次后,双眼裸眼视力依然维持在
O.6。改取中级训练方案,即首先戴用+3. OOD眼镜进行注视光栅游戏训练10分钟,然后继续戴用+3. OOD眼镜利用WJ — 2型视力表进行视功能训练10分钟;再戴用+2. 25D眼镜进行注视光栅游戏训练20分钟,然后继续戴用+2. 25D眼镜利用WJ — 2型视力表进行视功能训练10分钟;如此训练3次后,双眼裸眼视力依然在O. 6.改取高级训练方案,即首先戴用-1. 75D眼镜进行注视光栅游戏训练5分钟,然后戴用-3. 50D眼镜进行注视光栅游戏训练5分钟,再戴用+1. 75D眼镜进行注视光栅游戏训练10分钟,然后继续戴用+1. 75D眼镜利用WJ — 2型视力表进行视功能训练10分钟;最后戴用+3. 50D眼镜进行注视光栅游戏训练10分钟,然后继续戴用+3. 50D眼镜利用WJ — 2型视力表进行视功能训练10分钟;如此训练3次后,双眼裸眼视力达到1. O。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 定。
权利要求
1.用于提高视力的眼内光学焦点调整法,该方法包括初级训练、中级训练和高级训练; 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训练是利用单组不同度数的凸透镜作为初级训练眼镜施加在近视或弱视患者的眼球前,使得通过该眼球内的光学焦点位置从原来位置向眼内晶状体方向移动,同时要求佩戴该初级训练眼镜的患者眼睛注视着播放有旋转黑白间隔光栅的显示装置来进行视力训练,以提高患者眼球内视网膜对图像的感应能力,该所播出的黑白间隔光栅转速为 3^15圈/分钟,且每条光栅的宽度为O. 2cm^2cm,该视力训练的时间持续30分钟;然后,继续要求佩戴该初级训练眼镜的患者注视视力表进行2. 5米模拟远距离的视功能训练,该视功能训练的时间持续10分钟;所述中级训练是利用两组不同度数的凸透镜作为中级训练眼镜施加在近视或弱视患者的眼球前,使得通过该眼球内的光学焦点位置从原来位置进一步向眼内晶状体方向移动,同时要求佩戴该中级训练眼镜的患者眼睛注视着播放有旋转黑白间隔光栅的显示装置来进行视力训练,以提高患者眼球内视网膜对图像的感应能力,该所播出的黑白间隔光栅转速为3 15圈/分钟,且每条光栅的宽度为O. 2cnT2Cm,该视力训练的时间累计30分钟; 然后,继续要求佩戴该中级训练眼镜的患者注视视力表进行2. 5米模拟远距离的视功能训练,累计20分钟;所述高级训练是利用两组成倍数关系的凹透镜与两组成倍数关系的凸透镜作为高级训练眼镜先后分别施加在近视或弱视患者的眼球前,使得通过该眼球内的光学焦点位置分别向视网膜方向及晶状体方向来回移动,同时要求佩戴该高级训练眼镜的患者眼睛注视着播放有旋转黑白间隔光栅的显示装置来进行视力训练,以提高患者眼球内视网膜对图像的感应能力,该所播出的黑白间隔光栅转速为3 15圈/每分钟,且每条光栅的宽度为 O. 2cnT2Cm,该视力训练的时间累计30分钟;然后,继续要求佩戴该高级训练眼镜的患者注视视力表进行2. 5米模拟远距离的视功能训练,累计20分钟。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提高视力的眼内光学焦点调整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的凸透镜的度数范围为+12. 5DS到+2000DS。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提高视力的眼内光学焦点调整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的凹透镜的度数范围为-12. 5DS到-2000DS。
4.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提高视力的眼内光学焦点调整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视力表为WJ— 2型视力表。
5.根据权利要求4的用于提高视力的眼内光学焦点调整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级训练,先用高度数镜片注视光栅训练10分钟,然后继续要求佩戴该中级训练眼镜的患者注视WJ — 2型视力表进行2. 5米模拟远距离的视功能训练,该视功能训练的时间持续10分钟;再用低度数镜片注视光栅训练20分钟,然后继续要求佩戴该中级训练眼镜的患者注视 WJ-2型视力表进行2. 5米模拟远距离的视功能训练,该视功能训练的时间持续1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4的用于提高视力的眼内光学焦点调整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级训练中先用低度数的凹透镜施加在近视或弱视患者的眼球前,注视光栅训练,该视力训练时间持续5分钟,之后再用倍数的凹透镜施加在近视或弱视患者的眼球前,注视光栅训练,该视力训练时间持续5分钟,再之后用低度数的凸透镜施加在近视或弱视患者的眼球前,注视光栅训练,该视力训练时间持续10分钟,然后继续要求佩戴该高级训练眼镜的患者注视WJ-2型视力表进行2. 5米模拟远距离的视功能训练,该视功能训练的时间持续10分钟;最后用倍数的凸透镜施加在近视或弱视患者的眼球前,注视光栅训练,该视力训练时间持续10分钟,然后继续要求佩戴该高级训练眼镜的患者注视WJ — 2型视力表进行2. 5米模拟远距离的视功能训练,该视功能训练的时间持续10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提高视力的眼内光学焦点调整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视功能训练的具体步骤包括(1)受训者戴着不同度数的凸透镜站在距离WJ— 2型视力表2. 5米处注视WJ — 2型视力表;(2)训练者依次从O.1视标组开始分别无规律点指O.1视标,要求受训者每行视标看清5个视标为合格,再继续点指O. 15视标,看清5个视标合格后,再点指O. 2视标,以此类推;(3)当受训者某一行视标看不清5个视标,视作不合格,可让受训者每次向前25厘米继续注视该行视标,直至看清5个视标为止,再退回原位置,若仍看不清该行5个视标,则再向前25厘米,看清该行5个视标后再退回原位置,如此反复训练,直至在2. 5米处看清某行视标5个为合格,然后按O.1 2. O顺序点指下一行视标。随着看清视标行数的增多,视力随之提闻。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视力的眼内光学焦点调整法。该方法包括初级训练、中级训练和高级训练。该方法针对近视、弱视患者,采用凸透镜和凹透镜,根据不同视力患者戴用不同度数的凸透镜或凸凹镜片组合进行个性化的训练方案,提高睫状肌调节晶状体的功能,同时结合黑白光栅的视网膜感应训练,从而提升裸眼视力,有效率达95%以上。
文档编号A61H5/00GK103054696SQ201310008438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9日
发明者王军 申请人:中山市目明视光视力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