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雏鹅病毒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4980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雏鹅病毒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物医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专门用于治疗雏鹅病毒性肝炎的纯中药汤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雏鹅病毒性肝炎是雏鹅的一种急性病毒传染病,病鹅或带毒鹅从粪便中排毒,污染饲料、饮水等,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饲养管理不当,缺乏维生素及矿物质,育雏舍潮湿、低温和饲养密度过大等,均可加速本病的发生。其特点是肝脏肿大并有出血斑点,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给养鹅业造成很大的损失。1、流行病学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自然爆发时仅发生于雏鸭,且主要为3周龄以内的雏鸭,以3-9日龄易感,特别是7日龄左右多发,成年鸭呈隐性感染,无临床症状,且不影响产蛋率,但能排毒。一周龄的发病率可高达100%,死亡率可达95%,2-3周龄死亡率为50%左右,随着雏鸭日龄的增长与机体免疫水平的提高,死亡率逐渐减少,4周龄以后雏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低。本病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主要传播途径是与病鸭的直接接触传染,也可通过病鸭的粪便、食具、饮水等间接传染。此外,饲养管理不善,饲料中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鹅舍潮湿,拥挤,均可诱发本病。2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最急性病例常无明显症状,或仅见有角弓反张、抽搐,突然倒地死亡。多数病雏开始表现精神极度沉郁,缩颈拱背,眼半闭呈昏睡状,行动迟缓。食欲减少或废绝,发病12-24小时左右出现全身抽搐,倒向一侧,头颈向上向后仰,两腿向后踢蹬呈角号反张状,或呈阵发性痉挛,初期病雏饮水量增加,后期不吃不喝。呼吸困难,喙及两爪发绀,最后多因脱水衰竭而死亡。剖检主要病变在肝脏,表现为肝脏肿大、质脆,表面散布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出血斑状,肝脏多呈土黄或红黄色。腹腔内脏充血,胆囊肿大,胆汁稀薄。,脾肾肿大胰腺有出血斑点。3、目前防治措施
该病分布十分广泛,世界范围内近百个国家都有发现,给养禽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从治疗上,现代兽医学主要采用各种抗病毒西药,但效果并不理想,而且有些药物,如金刚烷胺、利巴韦林等药已禁止使用。虽然卵黄抗体、高免血清和单克隆抗体有很好的疗效,但由于价格较贵,货源紧缺,致使实际应用较少。还有一些中药制剂,由于其组方不合理或只是简单的粉碎,粒径过大,药物释放较慢,导致其生物利用度较低,临床效果不是很好。因此研发一种治疗雏鹅病毒性肝炎的特效药物是该领域科研技术人员急待解决的新课题之
O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在治疗雏鹅病毒性肝炎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取材容易、制备方便、减少药物残留及毒副作用, 且价格低廉疗效较高的治疗雏鹅病毒性肝炎的汤剂药物。一种治疗雏鹅病毒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它的重量组份为田基黄50-70份、垂盆草50-70份、龙胆草40-60份、板蓝根40-60份、郁金30-50份、虎杖30-50份、大黄30-50份、桅子30-50份、茵陈30-50份、连翘20-40份、茯苓20-40份、泽泻20-40份、柴胡20-40份、甘草20-40份。优选的重量组份为
田基黄70份、垂盆草70份、龙胆草60份、板蓝根60份、郁金50份、虎杖50份、大黄50份、桅子50份、茵陈50份、连翘40份、茯苓40份、泽泻40份、柴胡40份、甘草40份。或为
田基黄50份、垂盆草50份、龙胆草40份、板蓝根40份、郁金30份、虎杖30份、大黄30份、桅子30份、茵陈30份、连翘20份、茯苓20份、泽泻20份、柴胡20份、甘草20份。或为
田基黄60份、垂盆草60份、龙胆草50份、板蓝根50份、郁金40份、虎杖40份、大黄40份、桅子40份、茵陈40份、连翘30份、茯苓30份、泽泻30份、柴胡30份、甘草30份。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雏鹅病毒性肝炎的中药汤剂,是由下述方法制备
1)按一种治疗雏鹅病毒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配比称取各组份,粉碎后,加水浸泡30-40分钟;
2)将浸泡好的原料冷冻至全部冻结;
3)用频率为20-30KHZ超声波仪,超声至原料融化;
4)放入煎煮锅内,煎煮30分钟,滤除去药渣,取滤液;
所述的加水浸泡,加水量为各组份总重量的7倍;
所述的滤液含生药O. 62-0. 66g/ml。本发明的组方原理
祖国传统兽医学认为,雏鹅病毒性肝炎是由于感受了湿热疫毒,治宜清热利湿、泻火解毒。方中田基黄、垂盆草、茵陈苦泄下降,清热利湿解毒,有显著的保肝作用,是治疗急慢性肝炎的常用药物,为君药;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经实火,清肝经湿热。板蓝根、桅子、虎杖、连翘清热泻火解毒,具有良好的抗菌、抗病毒作用。桅子还能助君药引湿热下行。共为臣药;郁金活血祛瘀、疏泄肝气。大黄泻热逐瘀,导瘀热从粪便而出。茯苓、泽泻渗湿利水。柴胡性善疏泄,具有良好的疏肝解郁的作用。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既能泻肝火,又能清湿热,具有清热利湿、泻火解毒之功,对雏鹅病毒性肝炎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诸药合用共成清热利湿、泻火解毒之剂。制方特点本方以清热利湿、泻火解毒并用,兼以疏肝解郁,清肝明目之效。上述药物经有机组合,辩证配伍和相互辅佐,增强了该方清热利湿、泻火解毒的功效,从而达到治愈雏鹅病毒性肝炎的目的。采用本发明制得的中药汤剂效果更加明显,经临床应用表明,对治疗雏鹅病毒性肝炎有特效。经临床治疗统计证明,治愈率可达94. 83%,有效率98. 86%。并且使其产品肉质达到无公害要求,满足产品的出口标准,有效保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本发明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单;将中药材粉碎浸泡,又经冷冻、超声融化后再煎煮,解决了传统中药散剂粗纤维含量高、有效成分难以溶出的不足。煎煮后的汤剂,使用更加方便,吸收利用迅速。采用的中草药成分来源广泛、成本低、治愈率高;药物无残留,无毒副作用,易于雏鹅吸收。具有显著的杀菌解毒和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有效治疗雏鹅病毒性肝炎,缩短恢复期,疗效非常显著。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重量组份田基黄70份、垂盆草70份、龙胆草60份、板蓝根60份、郁金50份、虎杖50份、大黄50份、桅子50份、茵陈50份、连翘40份、茯苓40份、泽泻40份、柴胡40份、甘草40份。按总药量的7倍加入水,既4970份水,煎煮后成1128份药液,既每毫升药液含生药约O. 63克。实施例2
重量组份田基黄50份、垂盆草50份、龙胆草40份、板蓝根40份、郁金30份、虎杖30份、大黄30份、桅子30份、茵陈30份、连翘20份、茯苓20份、泽泻20份、柴胡20份、甘草20份。按总药量的7倍加入水,既3010份水,煎煮后成652份药液,既每毫升药液含生药约O. 66 克。实施例3
重量组份田基黄60份、垂盆草60份、龙胆草50份、板蓝根50份、郁金40份、虎杖40份、大黄40份、桅子40份、茵陈40份、连翘30份、茯苓30份、泽泻30份、柴胡30份、甘草30份。按总药量的7倍加入水,既3990份水,煎煮后成891份药液,既每毫升药液含生药约O. 64 克。
`
实施例4
按实施例1、2或3配比称重,放入中药煎煮锅内,按配比量加水,煎煮前先浸泡35分钟;使原料充分湿润后,捞出原料;放入-1o°c冰柜内冷冻至全部结冻;再用频率为20-30KHZ超声波仪,超声至原料融化;再放回煎煮锅内,加热煮沸,保持温度,煎煮30分钟,除渣,取滤液,滤液既为汤剂。其中实施例1加水4970份,浓缩滤液至1128份;
实施例2加水3010份,浓缩滤液至652份;
实施例3加水3990份,浓缩滤液至851份。实验例1.方法选发生雏鹅病毒性肝炎病的养殖场及个体养鹅户四家,共有患病雏鹅3566只,年龄为6-9日龄。将发病雏鹅分为三组,分别为本发明组、茵陈散组及对照组。本发明组将实施例3与实施例4制得的浓缩药液,按每只雏鹅4ml分两次灌服。对于能饮水的患病雏鹅,为了便于饮用,可在药液中加入适量的白糖,对于病情严重的雏鹅可用滴管滴服,每只雏鹅15滴,每日两次。药温控制40-50°C温服。茵陈散组茵陈100份、板蓝根100份、龙胆草50份、连翘50份、郁金50份、川军40份、枝子50份、柴胡50份、白芍50份、丹皮40份、藿香50份、甘草50份,按总药量的7倍加入水,既4760份水,煎煮后成1032份药液,既每毫升药液含生药约O. 66克。将制得的浓缩药液,按每只雏鹅4ml分两次灌服。对于能饮水的患病雏鹅,为了便于饮用,可在药液中加入适量的白糖,对于病情严重的雏鹅可用滴管滴服,每只雏鹅15滴,每日两次。药温控制40-50°C温服。对照组只是在饮水中加入适量的白糖。水温控制40-50°C温服。治疗时间为五天,每天上、下午各饮用一次。表I雏鹅分组及主要治疗方法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雏鹅病毒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它的重量组份为田基黄50-70份、垂盆草 50-70份、龙胆草40-60份、板蓝根40-60份、郁金30-50份、虎杖30-50份、大黄30-50份、 桅子30-50份、茵陈30-50份、连翘20-40份、茯苓20-40份、泽泻20-40份、柴胡20-40份、 甘草20-4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雏鹅病毒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的重量组份为田基黄70份、垂盆草70份、龙胆草60份、板蓝根60份、郁金50份、虎杖50份、 大黄50份、桅子50份、茵陈50份、连翘40份、茯苓40份、泽泻40份、柴胡40份、甘草40 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雏鹅病毒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的重量组份为田基黄50份、垂盆草50份、龙胆草40份、板蓝根40份、郁金30份、虎杖30份、 大黄30份、桅子30份、茵陈30份、连翘20份、茯苓20份、泽泻20份、柴胡20份、甘草20 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雏鹅病毒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的重量组份为田基黄60份、垂盆草60份、龙胆草50份、板蓝根50份、郁金40份、虎杖40份、 大黄40份、桅子40份、茵陈40份、连翘30份、茯苓30份、泽泻30份、柴胡30份、甘草30 份。
5.一种治疗雏鹅病毒性肝炎的中药汤剂,是由下述方法制备1)将一种治疗雏鹅病毒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配比称取各组份,粉碎后,加水浸泡30-40分钟;2)将浸泡好的原料冷冻至全部冻结;3)用频率为20-30KHZ超声波仪,超声至原料融化;4)放入煎煮锅内,煎煮30分钟,滤除去药渣,取滤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治疗雏鹅病毒性肝炎的中药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水浸泡,加水量为各组份总重量的7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治疗马湿热泄泻的中药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液含生药 O. 62-0. 66g/ml。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雏鹅病毒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它的重量组份为田基黄、垂盆草、龙胆草、板蓝根、郁金、虎杖、大黄、栀子、茵陈、连翘、茯苓、泽泻、柴胡、甘草组成。本方以清热利湿、泻火解毒并用,兼以疏肝解郁,清肝明目之效。上述药物经有机组合,辩证配伍和相互辅佐,增强了该方清热利湿、泻火解毒的功效,从而达到治愈雏鹅病毒性肝炎的目的。采用本发明制得的中药汤剂效果更加明显,经临床应用表明,对治疗雏鹅病毒性肝炎有特效。经临床治疗统计证明,治愈率可达94.83%,有效率98.86%。
文档编号A61P1/16GK103041318SQ201310029079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7日
发明者高光, 冯元春, 温伟 申请人:吉林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