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慢性咽炎(Chronic Pharyngitis)是临床常见病,多见于成年人。主要表现为咽部异物感、发痒、灼热、干燥、疼痛、干咳、咽部黏液等各种不适症状,常因烟酒过度、受凉、感冒、疲劳和多言加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慢性咽炎属喉痹、咽痛、梅核气等范畴,中医学认为,咽为肺胃之门户,肺胃气阴不足,邪热乘虚犯喉,热灼肌膜,津炼成痰,从而引起咽部的疾患。且咽喉直接与外界相通的生理特点,使之更易反复受外邪的侵袭。痰热久滞,津液不能正常敷布,日久不化,气血郁结,咽喉失养,而致咽炎缠绵难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根据传统中医理论,经过对药物组分的大量筛选、重组、尝试、又通过大量动物实验研究作出的。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传统药物药理进行研究后重新组方,提供一种疗效确切的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百部20-30份、板蓝根20-30份、金银花20-30份、牛蒡子12-18份、蒲公英12-18份、生地12-18份。本发明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优选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百部25份、板蓝根25份、金银花25份、牛蒡子15份、蒲公英15份、生地15份。本发明治疗 慢性咽炎的中药组合物优选为口服液。本发明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组合物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处方量的百部、板蓝根、金银花、牛蒡子、蒲公英和生地,洗净去杂,晾干,粉碎;
(2)再将上述颗粒状药材加水漫过药面2cm,浸泡1-1.2h,捞出药材置多功能提取灌中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总药材8-10倍量的水,煎煮2h,取煎液,滤过,第二次加总药材6-8倍量的水,煎煮lh,取两次煎液合并,滤过,浓缩至90°C时相对密度为1. 15g/mL的浓缩液;
(3)将浓缩液置0_5°C低温冷藏24h,将冷藏液加0.3%的助滤剂硅藻土,滤过,滤液再浓缩至每毫升含2-3g生药量,置0_5°C低温冷藏24h,将冷藏液滤过,添加或不添加矫味剂后包装即得口服液。根据中医药史料记载,本发明采用的中药材原料的药理活性和来源如下
百部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用于新久咳嗽,肺痨咳嗽,百日咳;外用于头虱,体虱,蛲虫病,阴部骚痒。蜜百部润肺止咳。选自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Stemona sessilifolia (Miq.)Miq.的干燥块根。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主治温毒发斑;高热头痛;大头瘟疫;舌绛紫暗,烂喉丹痧;丹毒;痄腮;喉痹;疮肿、痈肿;水痘;麻疹;肝炎;流行性感冒,流脑,乙脑,肺炎,神昏吐衄,咽肿,火眼,疮疹;可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慢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骨髓炎。选用十字花科植物菘篮和草大青的根。金银花清热解毒。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喉痹及多种感染性疾病。选用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牛蒡子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风热咳嗽、咽喉肿痛、斑疫不透、风疫瘙痒、疮瘍肿毒。选自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的干燥成熟果实。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的功效。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疠,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潘痛。选自干燥蒲公英的全草。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紐血,发斑发疫。选自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的块根。通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治疗慢性咽炎疗效确切,具有廉价、有效的特点,能节约有限的卫生资源,减轻社会和家庭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作描述,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凡是不背离本发明构思的改变或等同替代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1中药口服液的制备
生药处方百部250克、板蓝根250克、金银花250克、牛蒡子150克、蒲公英150克、生地150克。
口服液制备方法
(1)取处方量的百部、板蓝根、金银花、牛蒡子、蒲公英和生地,洗净去杂,晾干,粉碎;
(2)再将上述颗粒状药材加水漫过药面2cm,浸泡1-1.2h,捞出药材置多功能提取灌中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总药材10倍量的水,煎煮2h,取煎液,滤过,第二次加总药材8倍量的水,煎煮lh,取两次煎液合并,滤过,浓缩至90°C时相对密度为1. 15g/mL的浓缩液;
(3)将浓缩液置0_5°C低温冷藏24h,将冷藏液加0.3%的助滤剂硅藻土,滤过,滤液再浓缩至每毫升含2. 5g生药量,置0_5°C低温冷藏24h,将冷藏液滤过,包装即得口服液。实施例2中药口服液的制备
生药处方百部200克、板蓝根300克、金银花300克、牛蒡子120克、蒲公英120克、生地180克。口服液制备方法
(1)取处方量的百部、板蓝根、金银花、牛蒡子、蒲公英和生地,洗净去杂,晾干,粉碎;
(2)再将上述颗粒状药材加水漫过药面2cm,浸泡1-1.2h,捞出药材置多功能提取灌中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总药材8倍量的水,煎煮2h,取煎液,滤过,第二次加总药材8倍量的水,煎煮lh,取两次煎液合并,滤过,浓缩至90°C时相对密度为1. 15g/mL的浓缩液;
(3)将浓缩液置0_5°C低温冷藏24h,将冷藏液加0.3%的助滤剂硅藻土,滤过,滤液再浓缩至每毫升含3g生药量,置0_5°C低温冷藏24h,将冷藏液滤过,包装即得口服液。实施例3中药口服液的制备生药处方百部300克、板蓝根200克、金银花200克、牛蒡子180克、蒲公英180克、生地120克。口服液制备方法
(1)取处方量的百部、板蓝根、金银花、牛蒡子、蒲公英和生地,洗净去杂,晾干,粉碎;
(2)再将上述颗粒状药材加水漫过药面2cm,浸泡1-1.2h,捞出药材置多功能提取灌中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总药材8倍量的水,煎煮2h,取煎液,滤过,第二次加总药材6倍量的水,煎煮lh,取两次煎液合并,滤过,浓缩至90°C时相对密度为1. 15g/mL的浓缩液;
(3)将浓缩液置0_5°C低温冷藏24h,将冷藏液加0.3%的助滤剂硅藻土,滤过,滤液再浓缩至每毫升含3g生药量,置0_5°C低温冷藏24h,将冷藏液滤过,包装即得口服液。实施例4中药口服液对慢性咽炎患者的疗效研究
慢性咽炎患者58例,男24例,女34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62岁,病程3-18个月,平均9. 5个月。全部病例均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发的《中医耳鼻喉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诊断标准确诊。所有患者确诊后开始服用中药口服液(按本发明实施例的处方工艺制备而成),每天于早餐后Ih及晚餐后Ih各服用20mL。2周为I个疗程。I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治疗期间忌食辛辣食物,忌烟酒等,避免用嗓过度。疗效 判断标准为
治愈咽干,咽痛,咽痒感消失,咽部粘膜无充血,淋巴组织恢复正常,滤泡消失,停药3个月后无反复发作;
好转咽干,咽痛,咽痒感减轻,咽部粘膜及淋巴组织增生减轻,滤泡数目减少;
无效症状及体征均无变化。治疗结果58例慢性咽炎患者,治愈30例,好转23例,未愈5例,总有效率为91. 38%。以上试验结果说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治疗慢性咽炎疗效确切,具有廉价、有效的特点,能节约有限的卫生资源,减轻社会和家庭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百部 20-30份、板蓝根20-30份、金银花20-30份、牛蒡子12-18份、蒲公英12-18份、生地12-18 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百部25份、板蓝根25份、金银花25份、牛蒡子15份、蒲公英15份、生地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为口服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组合物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取处方量的百部、板蓝根、金银花、牛蒡子、蒲公英和生地,洗净去杂,晾干,粉碎;(2)再将上述颗粒状药材加水漫过药面2cm,浸泡1-1.2h,捞出药材置多功能提取灌中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总药材8-10倍量的水,煎煮2h,取煎液,滤过,第二次加总药材6-8 倍量的水,煎煮lh,取两次煎液合并,滤过,浓缩至90°C时相对密度为1. 15g/mL的浓缩液;(3)将浓缩液置0_5°C低温冷藏24h,将冷藏液加O.3%的助滤剂硅藻土,滤过,滤液再浓缩至每毫升含2-3g生药量,置0_5°C低温冷藏24h,将冷藏液滤过,添加或不添加矫味剂后包装即得口服液。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组合物,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其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百部20-30份、板蓝根20-30份、金银花20-30份、牛蒡子12-18份、蒲公英12-18份、生地12-18份。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治疗慢性咽炎疗效确切,具有廉价、有效的特点,能节约有限的卫生资源,减轻社会和家庭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A61P11/04GK103041253SQ20131004040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日
发明者张霞 申请人:崔合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