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5727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目前,西医多使用糖皮质激素类、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对该病进行治疗,虽有一定的疗效,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而且该类药物还有相当的毒副作用,长期使用对患者危害较大。经过大量的临床验证,中药汤剂对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虽有着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汤剂煎煮比较麻烦,患者很难长期坚持服用。另外,临床上也有大量中药制剂应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效果各异,这类中药制剂有各种剂型,但大多药剂要么采用配伍的中药原料多达十几种以上,要么制作过程相当复杂,这样就给其推广应用带来了诸多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该药物实现疗效确切、药物原料简单易得,以及服用方便。其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颗粒剂、片剂或胶囊剂:马尾松皮2 4、小蓟1.5 2.5、白苟2.3 3.5、雀梅根2 4、金银花1.5
2.5、三七2 4、小苏打1.5 2.5、白土茯苓2 4、生地黄1.5 2.5、牛筋草1.5 2.5。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颗粒剂、片剂或胶囊剂:马尾松皮3、小蓟2、白芍2.5、雀梅根3、金银花2、三七3、小苏打2、白土茯苓3、生
地黄2、牛筋草2。本发明可制成颗粒剂、胶囊剂或片剂,成人日服三次,每次服用5 10克。药理分析:本发明中的马尾松皮,即马尾松的干树皮,具有祛风湿、活血祛瘀、止痛、止血、散肿痛的功效;小蓟,别名称刺儿菜、萋萋菜等,具有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的功效;白芍,具有除血痹、破坚积、止痛、益气等功效;雀梅根,具有祛风湿、补筋骨等功效;金银花,具有宣散风热、清解血毒等功效;二七,具有散癒止血、消肿定痛等功效;小苏打,为弱碱,内服后能够迅速中和胃酸,其抗酸作用弱而短暂;白土茯苓,具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等功效;生地黄,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等功效;牛筋草,具有清热、利湿等功效。上述十味中药并用,可具有解毒除湿,强健筋骨,消肿止痛,通利关节,祛风除湿等作用,对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着较好的疗效。本发明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服用后均有较好的疗效,具有关节肿胀消退、疼痛减轻,以及关节机能恢复好转等效果。经临床初步验证,对于风湿性关节炎治愈率可达到96.5%,有效率为100%。此外,还具有药物原料简单易得,以及服用方便等特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颗粒剂:马尾松皮2、小蓟1.5、白芍2.3、雀梅根2、金银花1.5、三七2、小苏打1.5、白土茯苓2、生地黄1.5、牛筋草1.5。上述药物可采用以下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a将马尾松皮200克、小蓟150克、白芍230克、雀梅根200克、三七200克、白土茯苓200克及牛筋草150克,混合在一起,然后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10 12倍的水,每次煎煮3小时,煎液过滤,将两次滤液合并,并混合均匀,然后加热浓缩至每ml相当于生药2克。再加入乙醇,投加的乙醇含量达75%以上,静止12小时后,过滤,回收乙醇,得到固体物,将该固体物真空干燥粉碎成浸膏细粉,备用。b将金银花150克、小苏打150克及生地黄150克,混合在一起,然后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8 10倍的水,每次煎煮2小时,煎液过滤,将两次滤液合并,并混合均匀,然后加热浓缩至50°C时的相对密度1.30 1.50的清膏。C将步骤a获得的浸膏细粉、步骤b获得的清膏与麦芽糊精按4:3:2的比例混合均匀,依据惯常方法制成速溶颗粒剂,每袋颗粒剂含药10克。用法:将上述一袋颗粒剂倒入杯中,加入IOOml热水冲溶,饮服即可;每日3次。经临床初步验证,该实例获的药物对于风湿性关节炎治愈率可达到95.5%。实施例2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颗粒剂:马尾松皮4、小蓟2.5、白芍3.5、雀梅根4、金银花2.5、三七4、小苏打2.5、白土茯苓4、生地黄2.5、牛筋草2.5。上述药物可采用以下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a将马尾松皮400克、小蓟250克、白芍350克、雀梅根400克、三七400克、白土茯苓400克及牛筋草250克,混合在一起,然后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10 12倍的水,每次煎煮3小时,煎液过滤,将两次滤液合并,并混合均匀,然后加热浓缩至每ml相当于生药2克。再加入乙醇,投加的乙醇含量达75%以上,静止12小时后,过滤,回收乙醇,得到固体物,将该固体物真空干燥粉碎成浸膏细粉,备用。b将金银花250克、小苏打250克及生地黄250克,混合在一起,然后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8 10倍的水,每次煎煮2小时,煎液过滤,将两次滤液合并,并混合均匀,然后加热浓缩至50°C时的相对密度1.30 1.50的清膏。c将步骤a获得的浸膏细粉、步骤b获得的清膏与麦芽糊精按4:3:2的比例混合均匀,依据惯常方法制成速溶颗粒剂,每袋颗粒剂含药10克。用法:将上述一袋颗粒剂倒入杯中,加入IOOml热水冲溶,饮服即可;每日3次。经临床初步验证,该实例获得的药物对于风湿性关节炎治愈率可达到96%。

实施例3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颗粒剂:
马尾松皮3、小蓟2、白芍2.5、雀梅根3、金银花2、三七3、小苏打2、白土茯苓3、生
地黄2、牛筋草2。上述药物可采用以下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a将马尾松皮300克、小蓟200克、白芍250克、雀梅根300克、三七300克、白土茯
苓300克及牛筋草200克,混合在一起,然后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10 12倍的水,每次煎煮3小时,煎液过滤,将两次滤液合并,并混合均匀,然后加热浓缩至每ml相当于生药2克。再加入乙醇,投加的乙醇含量达75%以上,静止12小时后,过滤,回收乙醇,得到固体物,将该固体物真空干燥粉碎成浸膏细粉,备用。b将金银花200克、小苏打200克及生地黄200克,混合在一起,然后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8 10倍的水,每次煎煮2小时,煎液过滤,将两次滤液合并,并混合均匀,然后加热浓缩至50°C时的相对密度1.30 1.50的清膏。c将步骤a获得的浸膏细粉、步骤b获得的清膏与麦芽糊精按4:3:2的比例混合均匀,依据惯常方法制成速溶颗粒剂,每袋颗粒剂含药10克。用法:将上述一袋颗粒剂倒入杯中,加入IOOml热水冲溶,饮服即可;每日3次。经临床初步验证,该实例获得的药物对于风湿性关节炎治愈率可达到96.5%。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药物还可以制成片剂或胶囊剂。上述方式中未述及的有关技术内容采取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需要说明的是, 在本说明书的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作出这样或那样的容易变化方式,诸如等同方式,或明显变形方式。上述的变化方式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颗粒剂、片剂或胶囊剂: 马尾松皮2 4、小蓟1.5 2.5、白芍2.3 3.5、雀梅根2 4、金银花1.5 2.5、三七2 4、小苏打1.5 2.5、白土获茶2 4、生地黄1.5 2.5、牛筋草1.5 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上述原料药的重量份配比为: 马尾松皮3、小蓟2、白芍2.5、雀梅根3、金银花2、三七3、小苏打2、白土茯苓3、生地黄2、牛 筋草2。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颗粒剂、片剂或胶囊剂马尾松皮2~4、小蓟1.5~2.5、白芍2.3~3.5、雀梅根2~4、金银花1.5~2.5、三七2~4、小苏打1.5~2.5、白土茯苓2~4、生地黄1.5~2.5、牛筋草1.5~2.5。本发明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服用后均有较好的疗效,具有关节肿胀消退、疼痛减轻,以及关节机能恢复好转等效果。经临床初步验证,对于风湿性关节炎治愈率可达到96.5%,有效率为100%。此外,还具有药物原料简单易得,以及服用方便等特点。
文档编号A61K36/896GK103100010SQ20131005342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19日
发明者武瑞美 申请人:武瑞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