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打鼾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5995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治疗打鼾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用途,具体而言,涉及ー种用于治疗打鼾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预防和治疗打鼾的保健品和药物中的用途。所述中药组合物由花椒、龙胆草、当归、率仁、青果、乌梅、山楂叶、麦冬、五味子、杏仁、白芥子、桑白皮、苏子、细辛、炎甘草、生姜制成。经临床研究证实,该药物组合物具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打鼾的效果。
背景技术
打鼾是ー种普遍存在的睡眠现象。当空气通过气道不畅时,或者当气道内软组织或肌肉发生振动时,便会出现打鼾。当进入深度睡眠时,舌头、咽喉和口腔根部(软腭)的肌肉群会松弛。这种肌肉松弛会使咽喉部组织下垂。当人呼吸时,下垂组织会使气道变得狭窄,并发生振动或颤动,便会发出打鼾声。气道越窄,这种振动就会越大,而鼾声就会越响。长久以来,睡觉打鼾成为ー种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除了被当作ー种噪音影响他人休息外,人们并不认为打鼾会对患者本人的健康造成多大危害,因而睡觉打鼾并未被当作ー种病理现象引起人们的重视。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认识掲示了打鼾与呼吸暂停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打鼾所影响的人群有45%,估计有25%的人患有习惯性打鼾。对于为什么会打鼾,有许多原因。年龄可能是ー个因素。岁数越大,咽喉部肌肉变得越无力。咽喉肌肉松弛可导致周围组织下垂而出现振动。如果体重超重,咽喉部组织会更松,在呼吸时,更会倾向于发生振动。低位厚软腭,或扁桃体或腺样体(位于鼻后部与咽喉部之间的海绵状组织増大),会使气道变窄。比正常情况下要长的悬雍垂(悬于软腭的三角形组织),可限制气道,増加呼吸时的振动。过敏反应或者鼻中隔偏移所致的鼻阻塞(鼻中间的隔膜扭曲变形)可通过鼻部而限制气道,使人被迫用嘴呼吸,而嘴中具有更多的松弛性组织。酒精和某些药物(如镇静剂),会影响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肌肉(包括咽喉部肌肉)的极度松弛。在仰面睡觉时,舌头会向后坠,压入咽喉部,从而使气道变窄,使气流部分受阻。打呼噜绝不是正常现象而是严重疾病,易诱发多种其它疾病。打鼾通常伴有以下症状:张ロ呼吸、频繁呼吸停止;睡眠反复憋醒、睡眠不宁、诱发癫痫;睡不解乏、白天困倦、嗜睡;睡醒后血压升高;睡眠浅、睡醒后头痛;夜间睡眠心绞痛、心律紊乱;夜间睡眠遺尿、夜尿增多;记忆カ减退、反应迟钝、工作学习能力降低;白天似睡非睡,工作、开会、吃饭时也难以抑制的入睡;阳痿、性欲減退;老年痴呆。由于打呼噜使睡眠呼吸反复暂停,造成大脑、血液严重缺氧,形成低血氧症,而诱发高血压、脑心病、心率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等。夜间呼吸暂停时间超过120秒容易在凌晨发生猝死。目前临床西医治疗打鼾的方法,基本限于外科手术和器械治疗两种。但外科手术有一定的手术适应症和复发后重复性差的问题;器械治疗有携帯不便和不能永久性治愈的问题。而且两者均费用昂贵。因此,需要提供 ー种疗效显著、质优价廉、应用广泛的预防和治疗打鼾的中药验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ー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打鼾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的另ー目的是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的用途。根据本发明的ー个方面,提供了ー种中药组合物,其原料按重量组成为:花椒0.2-1份,优选0.4-0.8份,更优选0.5-0.7份;龙胆草、当归各5-10份,优选6-9份,更优选7-8份;枣仁10-20份,优选12-18份,更优选14-16份;青果、乌梅、山楂叶各6-10份,优选7-9份,更优选8份;麦冬6-15份,优选8-13份,更优选10-11份;

五味子6-15份,优选8-13份,更优选10-11份;杏仁10-15份,优选11-14份,更优选12-13份;白芥子10-15份,优选11-14份,更优选12-13份;桑白皮6-15份,优选8-13份,更优选10-11份;苏子8-15份,优选10-13份,更优选11-12份;细辛3-5份,优选4份;炙甘草5-10份,优选6-9份,更优选7-8份;生姜3-6重量份,优选4-5份。在根据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各组分的作用如下。花椒能够促进唾液分泌,井能够促进血管扩张,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龙胆草具有清热定惊的功效。当归和枣仁具有补血顺气的功效,能满足咽喉部黏膜的血液供应,使咽喉腔黏膜处于充分供血状态,软腭和悬雍垂就不会因松弛、下垂而造成气道变狭窄导致振动,鼾声也就自然减弱。青果具有清热解毒、利咽化痰、生津止渴和除烦醒酒的功效。乌梅具有质润敛涩、抗菌作用和生津止渴的功效。山楂叶具有止痒、降血压、血脂和利尿的功效。麦冬具有养阴润肺、清心除烦和益胃生津的作用。五味子除具有收敛固涩的功效外,还有益气生精、宁心安神和滋肾养阴的功效。杏仁具有祛痰止咳和平喘的作用。白芥子具有化痰逐饮和散结消肿的作用。桑白皮具有泻肺平喘和利水消肿的作用。苏子具有降气化痰和止咳平喘的作用。细辛具有散寒、祛风止痛和温肺化饮并通窍的作用。炙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和调和诸药的功效;同时还具有降低高血压功效。生姜具有化痰止咳和止呕等多种功效,同时具有使血管扩张和血液循环加快的功效。
当患者睡眠时神经兴奋性下降,肌肉松弛,咽部组织堵塞,使上气道塌陷,当气流通过狭窄部位时,产生涡流并引起振动,从而出现鼾声。花椒、生姜等能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当归、枣仁补血顺气,能满足咽喉部黏膜的血液供应,以上诸药联合作用促使咽喉腔黏膜处于充分供血状态,软腭和悬雍垂就不会因松弛和下垂而造成气道变狭窄导致振动,鼾声也就自然减弱。又因多数患者往往血压偏高、血脂较浓、心状烦闷且多伴喉咙搔痒,故用乌梅、山楂叶、麦冬、五味子、杏仁、苏子等诸药,达到抗菌止痒、降压安神、祛痰平喘、温肺化饮并通窍之作用。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可以进一歩包括5-8重量份,优选6-7份的食用植物油。食用植物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解毒消炎,镇痛等作用,能润滑和软化血管壁,降低胆固醇血脂,有利于消除肝火虚旺、咽喉疼痛、咳嗽等症状。对食用植物油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其可以为橄榄油、棕榈油、亚麻油、茶籽油、芝麻油、菜籽油、豆油、花生油、芝麻油、棉籽油等,或者它们的混合物。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预防或治疗打鼾的药物或食品和保健品中的用途。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成中药领域中已知的各种剂型,例如汤齐U、冲齐U、丸剂、片齐U、胶囊剂、ロ服液、糖浆剂等,在制备时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合适的药学辅料,例如赋形剂、甜味剂、崩解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根据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被制备为汤剂。制作所述汤剂的中药原料组成为:花椒0.2-1克,龙胆草、当归各5-10克,枣仁10-20克,青果、乌梅、山楂叶各6-10克,麦冬6-15克,五味子6-15克,杏仁10-15克,白芥子10-15克,桑白皮6-15克,苏子8-15克,细辛3-5克,炙甘草5-10克,生姜3-6克。将以上材料用沙锅慢火煎熬一段时间,例如30分钟小时,待冷却微温后即可服用。每天早中晚各服用一次。在另ー个实施方式中,根据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被制备为冲剂、胶囊剂、片剂、ロ服液或糖浆剂。制备冲剂、片剂或胶囊剂的方法可以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例如首先制备根据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原料的提取物,然后根据需要加入各种药学辅料制备成冲剂、胶囊剂、片剂、丸剤、ロ服液或糖浆剂。例如,可以首先将中药原料加水煎煮,优选煎煮2 4次,合井水煎液,过滤得滤液,将滤液真空浓缩得清膏,将清膏真空干燥或喷雾干燥得细粉,将所得细粉非必须地加适量糊精及其他赋形剂,混匀即得冲剂,或者将所得清膏非必须地加适量糊精及其他赋形剂,搅匀、制粒、干燥、整粒、混匀即得冲剂。或者将所得细粉非必须地添加稀释剂后制粒装胶囊得胶囊剂,或者将清膏直接装胶囊得胶囊剂。或者将所得清膏或细粉非必须地加入稀释剂(例如淀粉)、粘合剂(例如聚维酮)、润湿剂(水或こ醇溶液)等,混匀、制粒、干燥、压片得片剂。或者将上述清膏稀释至一定密度,装瓶制作ロ服液。或者将上述清膏加入糖浆混匀制备糖浆剂。在再一个实施方式中,根据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被制备为丸剤。例如将根据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原料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然后非必须地加入润湿剂(例如水、酒、水蜜、药汁等)、粘合剂(例如炼蜜、米糊或面糊、液糖、蜂蜡等)和稀释剂等,混勻,制丸即得丸剤。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还可以用于食疗来制作各种保健食品,例如用于预防或治疗打鼾的茶包、饮料等。例如可以将上述制备的清膏或细粉非必须地加入各种食品辅料制成各种利于止鼾的液体或固体饮料,或者上述制备的清膏或细粉作为食品或保健品添加剂来制备各种利于止鼾的食品或保健品,或者可以将根据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原料非必须地加入茶叶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制成茶包用于泡茶。特别地,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中药组合物对功能性打鼾患者特别有效。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处方简单、配伍合理。经临床研究证实,该中药组合物具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打鼾的效果,而且稳定性高,因此是ー种有效和应用前景良好的新型药物。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通过实施例来进ー步阐述本发明。提供下列实施例是为了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精 神和实质,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1处方:花椒0.2克,龙胆草、当归各5克,枣仁10克,青果、乌梅、山楂叶各6克。麦冬6克,五味子6克,杏仁10克,白芥子10克,桑白皮6克,苏子8克,细辛3克,炙甘草5克,生姜3克将以上材料用沙锅慢火煎熬30分钟,待冷却微温后即可服用。每天早中晚各服用一次。实施例2处方:花椒10克,龙胆草、当归各100克,枣仁200克,青果、乌梅、山楂叶各100克,麦冬150克,五味子150克,杏仁150克,白芥子150克,桑白皮150克,苏子150克,细辛50克,炙甘草100克,生姜60克将以上材料加10倍水煎煮2次,合并水煎液,过滤得滤液,将滤液真空浓缩得清膏,将清膏真空干燥或喷雾干燥得细粉,将所得细粉加2倍糊精,混匀即得冲剂。实施例3处方:花椒7克,龙胆草、当归各90克,枣仁180克,青果、乌梅、山楂叶各80克,麦冬130克,五味子120克,杏仁130克,白芥子130克,桑白皮130克,苏子130克,细辛40克,炙甘草80克,生姜50克如实施例2所述制备细粉。将所得细粉装胶囊制备胶囊剂。实施例4处方:花椒8克,龙胆草、当归各90克,花生油80g,枣仁170克,青果、乌梅、山楂叶各70克,麦冬120克,五味子130克,杏仁120克,白芥子140克,桑白皮110克,苏子120克,细辛50克,炙甘草75克,生姜40克将除花生油之外的上述原料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然后加入花生油和I倍炼蜜制丸。实施例5处方:花椒8克,龙胆草、当归各90克,枣仁170克,青果、乌梅、山楂叶各70克,麦冬120克,五味子130克,杏仁120克,白芥子140克,桑白皮110克,苏子120克,细辛50
克,炙甘草75克,生姜40克如实施例2所述制备细粉。将所得细粉加入I倍淀粉、加入10%こ醇溶液润湿,制粒、烘干、压片。实施例6
处方:花椒6克,龙胆草、当归各80克,枣仁170克,青果、乌梅、山楂叶各75克,麦冬130克,五味子120克,杏仁110克,白芥子150克,桑白皮105克,苏子110克,细辛45克,炙甘草70克,生姜35克将上述原料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装入袋中制成茶包。实施例7 处方:花椒5克,龙胆草、当归各90克,枣仁180克,青果、乌梅、山楂叶各80克,麦冬130克,五味子120克,杏仁130克,白芥子120克,桑白皮100克,苏子130克,细辛40克,炙甘草70克,生姜30克将以上材料加10倍水煎煮2次,合并水煎液,过滤得滤液,将滤液真空浓缩得清膏,将清膏用50倍纯净水稀释,加入蔗糖调味,过滤、消毒、装瓶制成饮料。临床应用:在重庆康复医学工程研究所对3000名打鼾患者进行临床试验。其中轻度患者1860名,有效率100%,治愈率96% ;中度患者966名,有效率100%,治愈率84% ;重度患者174名,有效率100%,治愈率23%。
权利要求
1.ー种中药组合物,其原料按重量组成为:花椒0.2-1份;龙胆草、当归各5-10份;枣仁10-20份;青果、乌梅、山楂叶各6-10份;麦冬6-15份,优选8-13份;五味子6_15份;杏仁10-15份;白芥子10-15份;桑白皮6-15份;苏子8-15份;细辛3-5份;炎甘草5-10份;生姜3-6重量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中,所述原料按重量组成为:花椒0.4-0.8份;龙胆草、当归各6-9份;枣仁12-18份;青果、乌梅、山楂叶各7-9份;麦冬8-13份;五味子选8-13份;杏仁11-14份;白芥子11-14份;桑白皮8-13份;苏子10-13份;细辛3_5份;炎甘草6-9份;生姜3-6重量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中,所述原料按重量组成为:花椒0.5-0.7份;龙胆草、当归各7-8份;枣仁14-16份;青果、乌梅、山楂叶各8份;麦冬10-11份;五味子选10-11份;杏仁12-13份;白芥子12-13份;桑白皮10-11份;苏子11-12份;细辛4份;炎甘草7-8份;生姜4-5份。
4.如权利要求f3中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中,所述原料进ー步包括5-8重量份的食用植物油。
5.权利要求r4中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预防或治疗打鼾的药物或食品和保健品中的用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药物被制成为汤剂、冲剂、丸剤、片剂、胶囊剂、ロ服液或糖浆剂。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食品为液体或固体饮料,所述保健品为茶包。
8.如权利要求5所述 的用途,其中,所述打鼾为功能性打鼾。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打鼾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预防和治疗打鼾的保健品和药物中的用途。所述中药组合物由花椒、龙胆草、当归、枣仁、青果、乌梅、山楂叶、麦冬、五味子、杏仁、白芥子、桑白皮、苏子、细辛、炙甘草、生姜制成。经临床研究证实,该中药组合物具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打鼾的效果。
文档编号A61P25/00GK103110920SQ201310066188
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日
发明者徐守均, 田先忠 申请人:徐守均, 田先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