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静脉曲张症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6169阅读:5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静脉曲张症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静脉曲张症的中药。
背景技术
:
静脉曲张俗称“炸筋腿”是静脉系统最常见的疾病,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先天性血管壁膜比较薄弱或长时间维持相同姿势很少改变,血液蓄积下肢,在日积月累的情况下破坏静脉瓣膜而产生静脉压过高,是血管突出皮肤表面的症状。静脉曲张多发生在下肢。一般治疗常采用西医的方法,轻者用硬化剂注射,重者用手术的方法治疗,但是治疗效果都不理想。硬化剂注射易引起静脉血栓形成,从而诱发局部溃疡而形成臁疮;手术治疗容易导致下肢循环障碍,产生患肢浮肿,而且容易复发。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 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治疗静脉曲张症的中药,它具有疗效好、不易复发的优点。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静脉曲张症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甘草1-5、三七8-12、桅子6-10、鸡血藤10-14、血竭13-17、黄岑10-14、黄柏13-17、乳香4-8、没药
6-10、薏仁13-17、花椒13-17、桑皮13-17、槐树皮10-14、榆皮10-14、柳树皮8-12、楝树皮4-8、楮皮4-8、当归1-5、墓头回4-8、黑实檗木13-17。一种治疗静脉曲张症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甘草3、三七10、桅子8、鸡血藤12、血竭15、黄芩12、黄柏15、乳香6、没药8、薏仁15、花椒15、桑皮15、槐树皮12、榆皮12、柳树皮10、楝树皮6、楮皮6、当归3、墓头回6、黑实檗木15。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配方利用具有清热利湿、拔毒生肌、散寒除湿、通络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的中药,对于治疗静脉曲张症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并且不易复发,康复速度快。
具体实施方式
:
一种治疗静脉曲 张症的中药,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g)为:甘草3、三七10、桅子8、鸡血藤12、血竭15、黄芩12、黄柏15、乳香6、没药8、薏仁15、花椒15、桑皮15、槐树皮12、榆皮12、柳树皮10、楝树皮6、楮皮6、当归3、墓头回6、黑实檗木15。本发明中药根据膏药的常规做法制成膏药,使用时,将黑膏药摊在布上,贴于患处,5天更换I次。为证明本发明具有很好的疗效,列举典型病例如下:
病例一:
黄某,男,40岁,泗县人。主诉:患有静脉曲张2年多,患者小腿部位浅静脉逐渐隆起,有时卷曲成团。米用本发明中药2副后,小腿部隆起部位有所减小,继续使用3副,症状完全消失。病例二:
赵某,男,45岁,淮北人。主诉:患有静脉曲张3年,左小腿青筋隆起呈蚯蚓状,腿部无力,有时疼痛。给予本发明中药6贴后,不适症状完全消失,随访无复发。病例三:
王某,女,58岁, 亳州人。主诉:患有静脉曲张2年半,开始时感觉小腿部位酸胀不适,后来小腿部位静脉逐渐隆起,并且伴有水肿等症状。给予本发明中药治疗,5贴后,水肿、静脉隆起等症状消失,随访无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静脉曲张症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甘草1-5、三七8-12、桅子6-10、鸡血藤10-14、血竭13-17、黄岑10-14、黄柏13-17、乳香4-8、没药6-10、薏仁13-17、花椒13-17、桑皮13-17、槐树皮10-14、榆皮10-14、柳树皮8-12、楝树皮4-8、楮皮4-8、当归1-5、墓头回4-8、黑实檗木13-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静脉曲张症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甘草3、三七10、桅子8、鸡血藤12、血竭15、黄芩12、黄柏15、乳香6、没药8、薏仁15、花椒15、桑皮15、槐树皮12、榆皮12、柳树皮10、楝树皮6、楮皮6、当归3、墓头回6、黑实 檗木15。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静脉曲张症的中药,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甘草1-5、三七8-12、栀子6-10、鸡血藤10-14、血竭13-17、黄芩10-14、黄柏13-17、乳香4-8、没药6-10、薏仁13-17、花椒13-17、桑皮13-17、槐树皮10-14、榆皮10-14、柳树皮8-12、楝树皮4-8、楮皮4-8、当归1-5、墓头回4-8、黑实檗木13-17。本发明配方利用具有清热利湿、拔毒生肌、散寒除湿、通络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的中药,对于治疗静脉曲张症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并且不易复发,康复速度快。
文档编号A61K36/8994GK103142884SQ20131007607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1日
发明者高怀玉 申请人:高怀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