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多导联同步心电图信号获取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2692阅读:5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持多导联同步心电图信号获取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般说,本发明涉及心电图信号获取方法及心电信号获取装置,尤其是一种手持式多导联同步心电图信号获取方法,以及根据该方法所开发的一种手持式多导联同步心电信号获取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以心电信号获取装置(ECG)测量提供关于被测试者心脏功能的信息。通过将传感器放在被测试者的适当部位,电极从被测试者人体表面测得波形并传送给例如ECG装置或心电纪录仪(hoter),经放大后显示或打印出表示被测试者心脏情况的波形曲线图,以提供给医生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分析和诊断。从身体表面获取心脏搏动的微弱电流信号,至少需要在身体表面布置两个电极。将两个电极之间的微弱电流信号通过导线分别接入电流计的阴极和阳极,就构成导联(lead)。获取心电信号有各种导联方式,例如常用的有标准导联(standard leads) I> II>III,Wilson心前导联(precordial leads) V1-V6,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ugmented unipolarlimb leads)aVR、aVL、aVF,这12个导联也构成常用的12导联心电图。由于目前心前导联电极都是布置在胸壁上,因此心前导联也称为胸壁导联(chest leads),且个数也不限于以前的V1-V6六个,而是扩展至右胸和左胸后背,右胸部位的导联常用的有V3R、V4R、V5R,左胸后背常用的导联有V7-V9,这些扩展的导联和常规的12导联一起也构成目前常规的18导联心电图。电极布置在不同的位置可获得反映心脏不同部位的活动信息。例如,心前导联围绕在左右心室的一个横面,可以反映心脏横面(horizontal plane)部分范围的活动情况。而标准导联和加压单极肢体导联以四肢为电极布置对象,可以反映心脏额面(frontalplane)的活动情况。为了 获得充分的信息以便对被测试者心脏情况进行分析诊断,通常需要多导联心电信号,特别是同步多导联心电信号,这需要在相应多个解剖学位置布置多个电极,往往需要专业机构的专业人员才能进行。但是,心律失常往往又是突发性的,人们特别需要在平常生活中能自己及时进行测试以随时记录心律失常以进行进一步观察和分析。有鉴于此,现有技术已经提供了多种便携式心电图仪,例如参见专利文献I。然而,现有(例如专利文献I)公开的便于携带的手持式心电获取装置都是单导联心电获取装置,其通过左右两手电极和无关电极,获取标准I导联心电图。这种心电获取装置虽然操作简单,便于携带,但由于没有多导同步心电图,只有标准I导联,对大部分心肌缺血性疾病无法进行诊断,特别是没有标准II导联心电图,不能采样到有效标准P波,故对房性心律失常无重要诊断意义。某些单导联心电图仪也可以将电极接触不同的解剖学位置而获得不同导联的心电信号,但获得的不同导联心电信号不是同步的,对于病情诊断也很不利。专利文献1:中国专利公开第CN1868400A号因此,提供一种价格便宜,体积极小,携带方便,便于非专业人员操作的可获得多导联同步心电信号的心电信号获取装置非常重要。发明内容
本心电信号获取装置采用传统心电Wilson导联系统为基础设计,采用了与目前现有的10电极12导联心电图和单导联手持心电记录装置不同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即:该电信号获取装置设置有左手电极、右手电极、左腿电极和参考电极,采用双手手持心电信号获取装置,压紧左手电极和右手电极,并同时用装置面板上凸出的另两个电极压住左腿皮肤,形成同步1、II导联同步心电图,再运用数学公式计算II1、aVR、aVL、aVF四个肢体导联组成全部6个肢体导联。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是一种手持式心电获取装置,用于获取心电信号,包括盒体,在所述盒体上设置有左手电极和右手电极,以及可同时与用户左腿的皮肤接触的左腿电极和参考电极共四个电极。
由于在一个盒体上设置四个电极,包括将常规的与右腿接触的参考电极和左腿电极设置到一个盒体上,并使其均与左腿皮肤接触,因此在可同步获得全部6个肢体导联心电图的同时,实现盒体的小型化,便于用户将盒体放置在例如衣服口袋里,可以随时随地根据需要进行心电图测试。此外,由于电极不需要与右腿接触,只需要挽起左腿裤腿,因此,减少了用户挽起裤腿的操作,对于等行动不便的人尤其是老年人十分便利。此外,还可以避免在公共场所等人多的地方进行多导联心电信号测试时需要脱去衣物所带来的不便和尴尬。
优选地,所述左腿电极和所述参考电极设置在所述盒体的同一面。由于将左腿电极和参考电极设置在盒体的同一面,便于在握持所述心电获取装置的同时将设置有左腿电极和参考电极的一面摁压在左腿上。
优选地,所述左腿电极和所述参考电极之间的距离是可调的。如此,可适用不同年龄的用户使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心电获取装置的所述左腿电极和所述参考电极的电极触头凸出于所述盒体表面,且所述电极触头离开所述盒体的距离是可变的。由于腿部电极可以伸缩,因此对于十分消瘦的用户,即使皮肤塌陷,电极也可以良好地与腿部皮肤接触。
优选地,所述电极触头受到弹性压力的作用,如此能进一步保证所述电极触头能始终与用户左腿的皮肤稳定接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心电获取装置的盒体设置有防止用户左手和右手握反的结构。如此,可避免使用时用 户的左手接触右手电极而右手接触左手电极,避免不能获得正确的心电图的缺陷。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心电获取装置的盒体中设置有电路,所述电路包括无线通信模块。如此,该心电获取装置可以与各种数字终端或远程医疗工作站进行无线通信,便于将获得的心电信号及时发送出去,也使经过分析诊断的结果返回到该心电获取装置成为可能。
优选地,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可与数字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通过蓝牙进行无线通信。如此,可以利用数字终端特别是便携式数字终端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显示得到的心电图,满足了用户能实时或及时看到测试波形和其他结果的愿望,并使该心电获取装置本身的电路可以极大简化,从而简化该心电获取装置的结构,降低成本。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心电获取装置包括存储器和显示驱动模块等电路,且在所述盒体上设置有显示屏幕。如此,该心电获取装置可构成一台小型化的完整的心电图仪,用户可以直接和实时地在该心电获取装置的显示屏幕上看到心电波形和其他测试结果。
优选地,该心电获取装置可以和各种数字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一体设计。如此,既可保持各种手持数字终端的娱乐、通信、上网浏览等各种有益功能,又可以利用该手持数字终端方便和实时地测量心电图,并显示或提供测试结果,从而扩大了数字终端的功能,提升了数字终端的使用范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心电获取装置设置有可外接心电导联信号的导联信号接口。如此,可以通过多种扩展方式与其他心电电极进行连接,从而可简单方便地同步获得更多导联的心电图,满足某些特殊病情分析和诊断需要更多导联心电图的需要。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涉及一种心电信号获取方法,仅仅通过手持一手持式心电获取装置,并将该手持式心电获取装置摁压在自己左腿任何部位的皮肤上,如此,通过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同步获得多至6导联肢体导联心电图。由于只需要与用户左腿接触,只需要挽起一个裤腿,可以避免在公共场所等人多不便的地方进行心电测试所带来的不便,也有利于老年人等行动不便的人进行心电测试操作。
优选地,所述心电信号获取装置包括盒体,在所述盒体上设置有左手电极、右手电极、左腿电极和参考电极,使用时,用户手持所述心电信号获取装置,用左手接触所述左手电极,用右手接触所述右手电极,将所述心电信号获取装置的左腿电极和参考电极摁压在自己的左腿上。如此,通过简单的操作,该方法能同步获得多至6个肢体导联的心电图。并且由于该心电信号获取装置可制造成便于携带的微小盒体,因此,该方法非常适用于随时随地获得多导联同步心电图。
优选地,上述心电信号获取方法中使用的心电信号获取装置进一步包括导联信号接口,上述心电信号获取方法在执行上述步骤之前,还包括将一个或多个胸壁电极的导联信号输出电缆与所述导联信号接口连接,并将所述一个或多个胸壁电极固定在用户自己胸壁相应的解剖学位置上。如此,通过简 单的操作,在获得全部6个肢体导联心电图的同时,可方便地同步获得一个或多个心壁导联的心电图。
在上述心电信号获取方法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法中,所述心电信号获取装置进一步包括导联信号接口,上述心电信号获取方法在执行上述步骤之前,还包括将一个设置有多个胸壁电极的带形装置固定在用户自己的胸部,并将设置在所述带形装置一端的导联信号输出端子与所述导联信号接口用电缆电连接。如此,通过更为简单的操作,在获得全部6个肢体导联心电图的同时,可方便地同步获得多个心壁导联,特别是可方便地获得同步12导联或同步18导联心电图。


图1是本发明手持式心电获取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顶面斜视图。
图2是本发明手持式心电获取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底面斜视图。
图3是本发明手持式心电获取装置的一种使用方法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可多段拨动的电极位置调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可调解电极伸出长度的柱状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手持式心电获取装置的电路模块结构图。图7是一种可和本发明手持式心电获取装置结合使用的可预先布置胸壁电极的带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参看图1和图2,手持式心电获取装置I整体大致呈长方体形状,包括盒体10。不作为限制,仅为便于表述,定义盒体10的各面分别为顶面Al,底面A2,前侧面A3,后侧面A4,左侧面A5,右侧面A6。在盒体10的顶面Al上设置有左手电极2和右手电极4,在底面A2上凸出设置有左腿电极6和参考电极7。使用时,如图3所示,用户100手持心电获取装置1,用左手101和右手102的拇指或手掌鱼际部分别接触左手电极2和右手电极4,同时,将心电获取装置I摁压在左腿103上(对于失去腿部的用户,可移动到接触与左腿103最接近的躯干部位),由于与腿部103接触的左腿电极6和参考电极7向盒体10外凸出设置,使得握持心电获取装置I并将其摁压在左腿103上时左腿电极6和参考电极7能良好地与左腿103的皮肤接触。如此,从左手101 (阳极)到右手102 (阴极)获取标准I导联信号,从左腿103 (阳极)到右手102 (阴极)获取标准II导联信号。再运用数学公式计算出标准II1、aVR、aVL、aVF四个肢体导联信号,从而获得同步6个肢体导联信号。若以1、I1、II1、aVR、aVL、aVF分别表示其相应导联心电信号,其计算公式可表示为:III = I1-1(I)aVR =-1/2(11+1)(2)aVL = I—1/2II(3)aVF = I1-1/2I(4)由于本发明将左手电极2、右手电极4、左腿电极6和参考电极7均设置在手持心电装置I上,如此,通过简单地操作,就可同步获得标准I导联和标准II导联心电信号。同时,通过利用标准I导联和标准II导联心电信号进行计算,进一步获得了标准III导联和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aVL、aVF的心电信号,从而能满足大部分心脏疾病的诊断。〔改进的手部电极结构〕由于左手和右手接触的电极错误(即将左手接触右手电极而右手接触左手电极)将导致不能获得正确的心电图,一种改进方式是在盒体10的顶面Al的左手电极2和右手电极4的附近加注标识12。但是,对于老年患者,或部分不能分辨标识的人,加注标识的方式依然不够可靠,因此,优选在顶面Al设计左右手握持错误就难以接触到相应电极的结构。例如,如图1所示, 从前侧面A3向顶面Al分别延伸设置有两个符合人体手指形状的凹部,即左手凹部3和右手凹部5,将左手电极2设置左手凹部3内,将右手电极4设置在右手凹部5内。如果心电获取装置I被患者从后侧面握反,要将手指伸入相应凹部将非常不便,因而有助于消除左右手握反的错误。同时,如果患者将装置的顶面Al和底面A2握反,由于与手接触的左手电极2和右手电极4设置在空间较小的凹部内,而腿部相对粗壮而平坦,握反后左手凹部3和右手凹部5中的电极将不能与腿部相接触而使患者意识到握持错误,因此如此设计也可以消除患者将盒体顶面Al和底面A2握反的错误。
〔改进的腿部电极结构〕为了适应不同年龄的人腿部的大小粗壮的区别,可以对参考电极7设置电极位置调节结构。电极位置调节结构可以是各种可以调节参考电极7的电极位置的多段拨动开关。图4是一种包括多段拨动开关的电极位置调节结构的示意图。该电极位置调节结构8包括在盒体10的底面A2上开设的长方形调节窗口 9,以及贴附在盒体10上,与调节窗口 9位置部分重叠的开关盒体80。开关盒体80包括一与盒体10的底面A2平行的可拆卸的板81,其中图3(a)是拆卸掉板81后从盒体10内向盒体10外的正视图,图3(b)是图3(a)中沿F-F剖线的剖视图。在开关盒体80内与盒体10的调节窗口 9重叠的位置设置有电极压板83,电极压板83沿调节窗口 9的一条长边方向覆盖调节窗口 9的一部分,并被开关盒体80两端的限制部82限制在开关盒体80内。与电极压板83相对,沿调节窗口 9的另一长边方向在盒体10上固定设置有电极支撑板91。电极压板83与电极支撑板91之间形成狭缝93,用于安放参考电极7。电极压板83与电极支撑板91接近的一面呈波纹状,由弧形凹部83A与弧形凸部83B交替构成。电极压板83远离电极支撑板91的一面与开关盒体80之间设置有弹性支撑元件84,弹性支撑元件84始终处于压缩的状态,因此可始终提供一弹性压力作用于电极压板83,并通过电极压板83而作用于参考电极7。弹性元件84例如可以是一压缩弹簧,另外,为了固定弹性元件84,可以设置用于固定弹性元件84的位置的弹性元件支撑板85。优选地,弹性元件84可根据电极压板83的长度设置多个。此外,为了加强电极支撑板91的强度,可以在电极支撑板91背离安装参考电极7的一侧设置一个或多个支撑肋92。正常情况下,参考电极7将被卡持在电极压极83的一弧形凹部83A与电极支撑板91之间。适度用力拨动参考电极7,则能克服弹性元件84通过电极压板83提供给参考电极7的弹性压力,使参考电极7从一个弧形凹部83A越过相邻的弧形凸部83B而移动到相邻的另一个弧形凹部83A。当小孩使用时,将参考电极7拨动到更靠近左腿电极6的位置,使参考电极7与左腿电极6的距离d变小;而当成年人使用时,将参考电极7向远离左腿电极6的方向拨动,使二者的距离d变大。对于参考电极与左腿电极之间的距离,由于医学上一般要求其不得小于4cm,因此,优选地,当左腿电极6和参考电极7的距离d最小时大致为4cm,当二者的距离d最大时,二者相距大致10cm,过大的距离虽然对于测量是有利的,但也会加大手持式心电获取装置I的体积而不便于携带。可动的参考电极7每拨动一个挡位可移动大致Icm的距离。某些情况下,有些特别消瘦的人的腿部呈现出极大的凹凸不平,此时,即使是电极触头向外凸出,也不一定能良好地与被测试者腿部皮肤良好接触。为了解决该问题,与腿部接触的左腿电极6和参考电极7优选是电极长度可向盒体外弹性伸缩的电极。图5示出了一种电极长度可向盒体外弹性伸缩的柱状电极200的结构,该柱状电极200包括与被测试者皮肤接触的电极触头21,可与导线连接以将信号导出的信号导出部22以及处于电极触头21与信号导出部22之间的柱体23。该柱状电极200的任意横截面优选呈圆形或椭圆形,柱体23和信号导出部22的最大直径大致相同,以便于穿过设置在盒体10的底面A2上的安装孔15 (或者如上述的狭 缝93)。此外,柱体23上靠近信号导出部22的一端设置有垫片卡槽25。安装时,先在电极触头 21与盒体10之间的柱体23上套设一空心弹簧26,当信号导出部22和柱体23的一部分穿过盒体10上的安装孔15后,用垫片卡圈211将电极卡持在盒体10上。如此,空心弹簧26给电极触头21提供一弹性压力使其尽量向盒体10外伸出,使得电极触头21能与被测试者的皮肤更为良好地接触。
信号导出部22可以是各种适合连接导线以将信号导出的结构。例如螺栓结构,连接有导线的垫圈穿套于螺栓上,再利用螺母拧紧。优选地,信号导出部22例如是如图5所示的形如摁扣中呈凸起的公扣形状,使用时,将与导线连接的母扣与该公扣扣合从而将信号导出。这种可拆卸地活动连接方式连接很稳定,导线与电极的连接和断开都很方便,方便电极的安装。
此外,为了减小空心弹簧26和垫片卡圈211对盒体10的磨损,并且使柱状电极200更为顺畅地在例如电极位置调节结构8的狭缝93中移动,可以在柱体23上,在空心弹簧26与盒体10之间以及盒体10与垫片卡圈211之间设置电极垫片210。
更优选地,该空心弹簧26的直径是变化的,例如中间最大,两端逐渐变小,如此,当压缩该空心弹簧26时,小直径的弹簧圈可缩进大直径的弹簧圈中,使得压缩后弹簧的长度可以极短。
〔电路结构〕
图6表示在盒体10中设置的电路300的模块结构。多路放大模块30接收来自多路电极输入的信号并进行放大处理,在微处理器33的控制下,经过A/D转换模块31转换,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由无线通信模块32发送到各种接收终端。
无线通信模块32优选采用蓝牙(Bluetooth)无线通信协议,或以基于IEEE802.11为标准,习惯称之为W1-Fi (Wireless Fidelity)的无线通信技术进行无线通信,以实现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各种常用数字终端的无线通信,如此,通过在数字终端装载相关处理软件,就可以对心电信号进行自动分析处理,并将心电图、心率、相关分析和诊断结果等各种信息显示在数字终端的显示器上。一般地,数字终端需要进一步将获取的心电信号发送给远程医疗工作站服务器,以提供给专业机构的专业人员如医生进行分析和诊断,并接收返回的分析和诊断结果并进行显示。无线通信模块32也可以采用适合远距离传输的各种无线传输模式,例如各种通常意义上的3G、4G无线通信,这样,心电获取装置I获取的心电信号可直接远距离传输给远程医疗工作站服务器。此外,无线通信模块也可以是同时基于多种无线通信协议或技术的无线通信模块,以提高可选择性和便利性。
多路放大模块30 、A/D转换模块31、无线通信模块32和微处理器33构成电路300的基本组成模块,在图6中由实线表示,其结构简单,成本低,但需要和数字终端或远程医疗工作站结合才能使用。
为了使用户有更好的使用感受,电路300也可还包括一些附加的功能模块,在图6中以虚线来表示。例如,优选使用可再充电电池构成的电源模块34,以给总个电路300提供电力供应。针对电源模块34的电池电量进行管理和监控,使得在电池电力不够时提醒用户进行电池再充电电量监控模块35。当然,在盒体10上设置微型电源输入接口,例如USB电源输入接口以从各种数字终端或其他外部电源输入电源也是可以的,或者同时设置以上两种电源供应方式,以提高便利性。此外,电路3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36和显示驱动模块37,同时,可在盒体10的顶面设置显示屏幕16,使显示驱动模块37驱动显示屏幕16显示。所述显示屏幕16例如是液晶显示屏(IXD),或者是称为有机发光二极管(0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或有机电激光显不(OELD, Organic ElectroluminesenceDisplay)的OLED屏幕。如此,就可以直接在心电获取装置I中装载相关软件,通过显示屏幕16显示获取的心电图,以及接收从远程医疗工作站服务器,或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数字终端返回的分析和诊断结果并显示,从而心电获取装置I整体可以构成一台完整的心电图仪。此外,可进一步在存储器36中装载自动分析诊断软件38,以提供更实时的分析和诊断结果。
优选地,该心电获取装置可以和各种数字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一体设计,共享其盒体和部分电路模块,例如微处理器、无线通信模块、显示器等,如此,既可保持各种手持数字终端的娱乐、通信、上网浏览等各种有益功能,又可以利用该手持数字终端方便和实时地测量心电图,并显示或提供测试结果,从而扩大了数字终端的功能,提升了数字终端的使用范围。
〔其他附件〕
但是,有时6个导联的信息对于心脏疾病病情的诊断依然是不足的,特别是利用手持式心电获取装置I上设置的四个电极获取的6个导联信号均为肢体导联信号,因此,本发明手持式心电获取装置I设置有外接导联信号接口 11 (参见图1或图2),可以通过外接一个或多个胸壁导联信号以获得更多的心电图信息。
当只需要外连一至两个导联时,可以直接将设置于胸部的例如贴片式电极或吸盘式电极通过导线连接到导联信号接口 11。再次参见图3,其示出了外连有一个胸壁电极13时的使用方法。将胸壁电极13贴附或吸附在胸部105相应的解剖学位置,通过附带的电缆14将电极信号传输至导联信号接口 11。
虽然用户可以同时连接多个外部胸壁电极到心电获取装置1,但即使将各外部胸壁电极布置位置在心电获取装置I上标识或说明,对于非专业人员来说要正确完成这些导联电极的布置和导线的连接依然困难重重。因此,当需要外连的导联信号较多时,优选采用各种可预先设置有胸壁电极、可方便固定在胸部的带形装置。
图7示出了一种可与本发明心电获取装置I配合使用的预设有胸壁电极的带形装置。该带形装置400包括中间的带本体40和两端的第一连接件42和第二连接件43。带形装置400整体是细长形的,也就 是说从第一连接件42到第二连接件43的长度显著大于带形装置400的宽度。带本体40的长度可以只是大致对应于人体两侧腋窝之间的胸部宽度,也可以从带本体40向靠近端 部的第一连接件42或第二连接件43的其中之一或二者同时自然延长或额外附加一延长段41,使得延长段41可以延伸到被测试者背部甚至使带形装置400可以围绕被测试者整个胸部一圈。
带形装置400可以利用第一连接件42和第二连接件43固定在被测试者胸部两侦牝例如第一连接件42和第二连接件43可以是吸附到身体上的吸盘或是具有一定吸附力的其他粘附结构,当带形装置400可以绕人体胸部一周时,第一连接件42和第二连接件43可以是相互粘接固定或锁扣固定,第一连接件42和第二连接件43可以是各种公知的可相互配合使用的可解扣的锁扣或粘扣件。
带本体40是非导电的单层结构或重叠的多层结构的柔性带体,各层的材料可以是各种纺织物、胶皮、塑料、薄膜等。
在带本体40上按照选择的大致解剖学位置设置有多个用于设置胸壁电极44的电极设置部45。应说明的是,如果需要,也可以在带本体40的延长段41上设置电极设置部45,以便将电极布置在被测试者背部。并且,带形装置400上每个或其中的某些电极设置部45具有狭缝,可以对设置在其中的胸壁电极44的设置位置进行调整。在带本体40 —端设置共有的导联信号输出端子46,通过印刷在带本体40表面或埋设在带本体40的夹层(当带本体40由多层构成时)中的导线47将胸壁电极44与导联信号输出端子46电连接(每个胸壁电极与导联信号输出端子均电连接,但图中只示意性地示出了一条导线47),再用电缆14将导联信号输出端子46和设置在盒体10上的导联信号接口 11电连接。通过在带形装置400上预先布线,以及采用电缆连接带形装置400与心电信号获取装置1,如此,可消除过多的导线或电缆容易干扰用户对带形装置400进行各种操作,甚至将导线连接错误的缺陷。优选地,在所述带形装置400上设置有6个胸壁电极44,以适应常规的12导联ECG测量。优选地,在所述带形装置400上设置有12个胸壁电极44,以适应常规的18导联ECG测量。应该理解,本发明的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是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非进行限定。例如,虽然上述实施方式中盒体10大致呈长方体形状,但显然其他形状也是可以的,例如呈椭球状,与手接触的电极和与腿接触的电极分别布置在椭球的上下两个半球表面上。又如,虽然上述实施方式中导联信号接口 11设置在盒体10的前侧面A3,但这仅仅是用于说明而非限制,显然也可以将导联信号接口 11设置在盒体10的其他位置,只要不影响电极与用户的手和腿的接触就可以。又如,与手接触的左手电极2和右手电极4设置在盒体10的顶面,但这仅仅是用于说明而非限制,显然也可以将左手电极2和右手电极4设置在盒体10的其他侧面或位置,例如左手电极2可以设置在左侧面A5,将右手电极4设置在右侧面A6,只要不影响电极与用户的手和腿的接触就可以。又如,本发明对参考电极7设置有电极位置调节结构8,但显然也可以对左腿电极6设置电极位置调节结构而不对参考电极7设置电极位置调节结构,或者左腿电极6和参考电极7都设置电极位置调节结构,总之,只要可以调节左腿电极6和参考电极7之间的距离就可以。又如,图3示出的心电获取装置I的使用方式中,心电获取装置I的参考电极和左腿电极是与用户的小腿接触,但所述参考电极和/或左腿电极与用户左腿的其他部位接触也是可以的,例如大腿部或脚踝部,总之所述参考电极和左腿电极中的任一个与左腿的任何部位的皮肤接触都是可以的,甚至在左腿缺失的情况下可接触躯干中接近左腿的部位。又如,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与手接触的左手电极2和右手电极4,说明了与用户的拇指或手掌鱼际部接触的方式,但设计为与用户的手的其他部位接触显然也是可以的,例如用其他手指接触,或者用手握住电极,使电极与手掌心紧密接触。

本发明具有显著的优点。由于将左手电极、右手电极、左腿电极和参考电极设置在一个便携式装置上,且参考电极和左腿电极靠近设置,因此通过手持装置并简单地将其摁压在左腿上,就可获得至少同步的6导联心电图,特别是可以获得标准II导联心电图,其包含标准P波,因此可用于几乎所有临床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分析的需要,包括标准P波分析在内的如房早、房颤、传导阻滞等,从而克服市场上流行的单导手持心电仪器只能做少数几种心律失常分析的弊端。更加重要的是,该装置输出的同步多导联信号保持了传统心电图机的诊断的较全面性 ,其操作又非常简单快捷,因此易于普及。
权利要求
1.一种手持式心电获取装置(I),用于获取心电信号,包括盒体(10),在所述盒体(10)上设置有左手电极(2)和右手电极(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盒体(10)上设置有测试时同时与用户左腿的皮肤接触的左腿电极(6)和参考电极(7)。
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心电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腿电极(6)和所述参考电极(7)之间的距离⑷是可调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电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腿电极(6)和所述参考电极(7)包括电极触头(21),所述电极触头(21)凸出于所述盒体(10)表面,且所述电极触头(21)离开所述盒体(10)的距离是可调整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心电信号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触头(21)受到弹性压力的作用,使所述电极触头(21)与所述用户左腿的皮肤稳定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电信号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0)上设置有可外接心电导联信号的导联信号接口(11)。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心电座号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0)设置有防止用户左手和右手握反的结构,以避免使用时用户的左手接触所述右手电极(4),而右手接触所述左手电极(2)。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心电信号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0)中设置有电路(300),所述电路(300)包括多路放大模块(30)、A/D转换模块(31)、无线通信模块(32)和微处理器(33)。
8.—种心电图系统,包括一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心电信号获取装置和一手持数字终端,所述手持数字终端加载有特定处理软件,可与所述心电信号获取装置的无线通信模块(32)通信以获取所述心电座号并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得到的心电图显示在所述手持数字终端的显示器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心电图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远程医疗工作站服务器,所述远程医疗工作站服务器可与所述心电信号获取装置的无线通信模块(32)通信以获取所述心电信号,或者与所述手持数字终端通信以获取所述心电信号或经所述手持数字终端处理后所得到的所述心电图。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心电信号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数字终端是手机和平板电脑中的一种,所述心电信号获取装置与所述手持数字终端一体设计。
11.一种使用 手持式心电信号获取装置(I)获取心电信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用户双手手持所述心电信号获取装置(I); (b)将所述心电信号获取装置(I)摁压在用户自己左腿的任何部位的皮肤上。
12.—种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心电信号获取装置(I)包括盒体(10),在所述盒体(10)上设置有左手电极(2)、右手电极(4)、左腿电极(6)和参考电极(7),在执行所述步骤(a)时,用户左手接触所述左手电极(2),右手接触所述右手电极(4),在执行所述步骤(b)时,使所述左腿电极(6)和所述参考电极(7)均与所述左腿的皮肤接触。
13.—种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心电信号获取装置(I)进一步包括导联信号接口(11),在执行所述步骤(a)和所述步骤(b)之前,还执行以下步骤:(C)将一个或多个胸壁电极(44)的导联信号输出电缆(14)与所述导联信号接口(11)连接,并将所述一个或多个胸壁电极固定在用户自己胸壁相应的解剖学位置上。
14.一种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心电信号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心电信号获取装置(1)进一步包括导联信号接口(11),在执行所述步骤(a)和所述步骤(b)之前,还执行以下步骤: (d)将一个设置有多个胸壁电极(44)的带形装置(400)固定在用户自己的胸部,所述带形装置(400)的一端设置有导联信号输出端子(46),用电缆(14)将所述带形装置(400)的所述导联信号输出端子(46)与所述导联信号接口(11)电连接。
全文摘要
一种手持式心电获取装置(1),包括盒体(10),在该盒体(10)的底面设置有可与用户左腿接触的左腿电极(6)和参考电极(7),在盒体(10)的其他位置设置有左手电极(2)和右手电极(4)。使用时,手持所述心电获取装置(1),使用户左手接触左手电极(2),右手接触右手电极(4),将所述心电获取装置(1)摁压在用户的左腿上,使左腿电极(6)和参考电极(7)均与用户左腿接触,从而获得同步多导联心电信号。该装置使用简单,操作方便,并可以获得同步多导联心电信号,从而能提供对诊断分析更有价值的心电信号,易于普及。
文档编号A61B5/0402GK103190897SQ20131014184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3日
发明者王平, 段扬 申请人:北京北伦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